《亮劍》中7000人的獨立團為何是八個營?

王執臣


別困惑,獨立團編八個營都弄少了,應該還是李大腦袋團長不好意思搞太多營級建制,否則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正常營級兵力計算,李雲龍這7000人足足可以編成十個營、外加團直屬隊若干個連,其實《亮劍》編劇還真不是順嘴胡咧咧,一定參考了李雲龍所在部隊的兵力數據。



根據史料,獨立團所在的八路軍129師第386旅,在1937年成立時全旅共5700人,轄第771和第772兩個團六個營,這是將紅四方面軍第31軍的兩個師壓縮後的滿編,那麼再加上兩個營,確實應該在7000人左右。

但是仍然不很準確,因為陳賡將軍最初這5700人包括了一個旅部、旅直屬隊(若干直屬營),兩個團部和直屬隊(若干直屬連),按一個團直500人計算,雜七雜八就得去掉將近2000人,如此算下來六個營的戰鬥步兵也就3700多人,每個營600餘人。



李雲龍只有一個團部和三個直屬連,因為他嘴裡只喊出了“警衛連、騎兵連、偵察連”,就算答友們再幫他建一個特務連,團直也不過1000人,剩下的6000人編成十個營豈不是綽綽有餘?輕鬆外加愉快的事情。

難怪孔捷驚呼:“八個營,老天爺,都知道你李雲龍今年發了財,沒想到你小子成了暴發戶了”,李雲龍可勁得瑟:如今咱是真正的地主老財,有錢人!一旁的丁偉感嘆道:又該打土豪了。



可以佐證下八路軍初建時期的主力團建制,當時八路軍總部直屬一個“特務團”,這是個“三三制”的滿編大團,團長歐致富(開國少將),全團共有三個營九個步兵連,團部轄三個直屬連,每個營另轄一個機槍排,總兵員2300人。也就是說,特務團團部及直屬隊至少應有500人,然後攤下來三個營各約600人,每營去掉機槍排和營部人員,攤到三個連各約170人左右,這已經是幾近超額的部隊了。

侵華日軍的一箇中隊仿自德國的“大連”制滿編才180人,而八路軍主力部隊自東渡黃河開赴戰場後,每個步兵連根本達不到這個規模,也就150人上下,並且八路軍是徹底的“輕武器部隊”,營級建制既沒有日軍的大隊炮小隊也沒有大隊彈藥運輸隊,連迫擊炮都是團級才有的配置,一個營能有多少人?600人是非常足額之編制,只多不少。



抗日戰爭中期,在與日寇殘酷的戰鬥中,編制較大的部隊往往不能勝任游擊戰和運動戰,再加上一定的戰鬥損失,八路軍各團的步兵連平均降到了120人左右,每個軍區除保留幾個“大團”外(轄三個營九個連2000餘人),紛紛組建了只轄5個步兵連不足千人的“小團”。

根據曾克林將軍的回憶錄,他指揮的冀東軍區第12團是非常精銳的部隊,每個步兵連有150人,一色繳獲的日式武器,已經讓路過的其他八路軍部隊首長嘖嘖稱奇了,抗戰,艱難的很。



還記得李家坡之戰時張大彪的一營有多少人嗎?360人,這才是戎馬倥傯的年代,八路軍一個營的戰時兵力。當然了,到抗戰末期鬼子龜縮,八路軍部隊曾經有個大發展期,但是根據陳賡上報延安的電文,抗戰結束時各團也就在1700到2000人之間。

國民黨部隊的精銳步兵營,一般也維持在700人上下,比如張自忠將軍殉國的“棗宜會戰”中,史料記載,擔負後衛任務的第38師114團三營,實際參戰人數為695人,攜彈量為步槍兵200發,輕機槍每挺2000發,重機槍每挺8000發,迫擊炮每門150發。



但是張自忠第59軍的步兵營那可是三個步兵連和一個機炮連的四單位制,配備有相當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八路軍哪有這麼好的裝備,營級是根本建不起機炮連的。


度度狼gg


通常情況下,一個營大概在300人左右,八個營的話才也不過才2000多人。那麼李雲龍在與孔捷、丁偉喝酒時說出的:“我的獨立團不多不少,整整八個營!我現在是真正的地主老財”。7000個人才八個營,這正常嗎?


我們先來說人數問題,方立功在與楚雲飛交談時曾說:“經過一年的招兵買馬,李雲龍的獨立團已經擴充到了7000人,現在已經達到3個團的兵力。”從他們交談的語氣來看,他們對這7000人還是比較震驚的,那麼這麼多人是從哪兒來的呢?

李雲龍的獨立團,雖然說是後來擴編的附屬團。但是在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人數達到了近萬人,經過兩天兩夜的戰鬥,獨立團的兵力肯定有一些損傷。戰鬥勝利後,李雲龍又在村子裡修整,加上我軍的好名聲,那時候有許多有志青年紛紛報國參軍,人數達到7000人應該不算意外。

李雲龍之所以把這7000個人分成八個營,估計也是為了更加方便管理,要不然按300個人一個營來算,光營長恐怕就需要20多個!在軍事幹部稀缺的當時,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李雲龍的獨立團也算不上是國民革命軍的正規編制。


全面戰爭爆發後,雖然部分革命隊伍接受了改編,成立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編制也十分有限,相對於敵後戰爭隊伍的擴張,這些編制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於是各種支隊、總隊、獨立團就應勢而生,李雲龍的獨立團也是這種情況。

還有不得不說明的一點是,敵後根據地的迅速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八路軍能夠堅決抗日,並且不斷殺傷、擊敗日寇,才獲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在有八路軍的時代正是中國艱苦奮鬥的時代,那時中國正在一心一意抵抗和打擊日本鬼子的進攻。

當時中國的很多家庭都因為日本鬼子的槍殺掠奪而破碎。也是因為這,所以有很多的人加入打小鬼子的行列。而八路軍乾的最多的就是一窩端了日本鬼子的根據地。而當時的國民黨的招收人數遠小於八路軍的,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而言之,各種因素加起來,才有了隊伍迅速擴張的奇蹟。一個優秀的軍事領導,才是隊伍勝利的基本。


史之策


那時候標準一個完整建制團是2400多人 一個營在800人左右 (386旅下轄771.772兩個團 總人數5700人 拋去旅部直屬連警衛連特務連後勤等700人 兩個團5000人) 而獨立團並不是老蔣所承認的部隊 屬於自己發展的部隊 ,李雲龍剛接手一開始也就1000多人,後來分兵突圍剩下500人不到 獨立團分兵前三個營 。打平安縣城時候張大彪一營兩千多人馬 大概二營三營也在兩千多人 差不多七八千人 加上地方武裝上萬人。到後期兵圍大孤鎮時候 有八個營 可見是拆開了之前的三個營 358團方參謀長說李雲龍雖然還是一個團的番號 可總兵力達到七千餘人 三個團 ; 大孤鎮被圍營長也說 八路軍足足一個團 按照他們的數人數方法 肯定是國軍建制中的標準團2400餘人


救助猴賽雷


因為李雲龍的獨立團壓根兒就不是國民革命軍的正規編制。全面戰爭爆發之後,雖然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接受了國民政府改編,分別成立了八路軍和新四軍。但是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編制十分有限,八路軍僅有三個師6個旅12個團,而新四軍也只有四個支隊八個團。



這對於在敵後蓬勃發展,軍隊人數迅速擴張的抗日隊伍來說,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但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來就堅持獨立自主的中國共產黨,自然不會出現“自縛手腳”、“活人被尿憋死”的情況。


因此,在敵後抗日根據地,雖然隸屬八路軍或新四軍,但卻根本不屬於正規編制的各種隊伍就應運而生。例如各種支隊、縱隊、總隊、獨立團、獨立師等編制的隊伍,在敵後各抗日根據地比比皆是,而李雲龍的獨立團也是這種情況。

八路軍新四軍挺入淪陷區之後,開始迅速分散兵力,並大規模擴張隊伍。往往是一個連長或營長,率領幾十個人就敢深入敵後發動群眾,與日寇作戰,並動員群眾參軍。這個情節在《亮劍》中也有體現。

如果這個帶隊的軍官能將隊伍擴展到100個人,他就可以成為連長,如果能擴張為300多人,他就可以成為營長,如果能擴展能上千人,那麼他就成為團長。因此,能力強的幹部紛紛脫穎而出,並將所屬的部隊迅速擴大。

例如曾擔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的開國上將楊成武,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平型關大捷之後,楊成武率領獨立團獨立發展,將1000餘人的獨立團擴展至7000餘人。並因此被擴編為八路軍第一獨立師。


包括李雲龍獨立團在內的八路軍抗日隊伍,從來不受國民革命軍編制的限制,他們有多少人,就可以編為多少人的部隊。再加上當時的革命隊伍分散至整個敵後淪陷區。八路軍總部也沒有足夠的電臺可以及時聯繫和指揮基層部隊。

因此,在各地野蠻生長的各部隊也開始各憑本事。本事強的如李雲龍,將團級編制的部隊,擴展至7000多人,編成八個營,相當於一個師的人數。而有的能力不足的,面對日寇和漢奸的威脅,卻只能守著老本,甚至連隊伍本身的編制都填不滿。



不過總的來說,經過長征千錘百煉的紅軍將士們,普遍能夠完成任務。因此位於敵後的抗日隊伍蓬勃發展,1937年開赴抗日前線時,只有4萬餘人的八路軍,到1941年時,已經擁有了40多萬人,擴張了十倍之多。

需要說明的是,八路軍在敵後擴展隊伍絕非輕而易舉,更不是國民黨所汙衊的遊而不擊。因為既然是敵後,首當其衝面對的當然是兇殘的日寇和漢奸部隊,這些敵人當然也不會放任八路軍任意發展隊伍,因此,只有擊敗日寇漢奸之後,才能發展根據地,擴張部隊。因此八路軍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沒有停止,也不可能停止對日寇和漢奸的作戰。



而且在當時敵後也不止八路軍一支隊伍,國民黨在敵後也有數十萬部隊也,但卻很少見他們能夠迅速擴張隊伍。而少數國民黨部隊雖然擴張的隊伍,但在日寇及漢奸的打擊圍剿之下也無法保持,甚至不斷遭受損失,有許多國民黨雜牌軍因此“曲線救國”,當了漢奸。


八路軍及抗日敵後根據地能夠迅速發展,歸根結底還是因八路軍堅決抗日,並不斷殺傷、擊敗日寇及漢奸部隊,才獲得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支持。同事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了隊伍迅速擴張的奇蹟。


鳶飛九天2018


抗戰爆發,國共攜手,一致對外,駐陝北的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第八路軍,後正式命名為第18集團軍,但依然喜歡稱八路軍,估計叫起來順口的原因。

改編時,八路軍有3個主力師,即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師至團為二二制,即每師下轄2個旅,每旅下轄2個團,師部有直屬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特務營等,全師編1.3-1.5萬餘人。

《亮劍》中,李雲龍所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之獨立團,所謂的獨立團,是沒有國民政府正式番號的團級部隊。

八路軍東渡黃河作戰,各師在軍委擴大敵後根據地,擴大抗日武裝的指示下,迅速收集散兵遊勇,徵招有志青年入伍,由於擴編出來的部隊,得不到國民政府的許可,以及領不到薪水,所以獨立團的槍支彈藥,包括軍費都得自行解決。

《亮劍》中,丁偉、孔捷、李雲龍三位團長,晉西北八路軍的鐵三角喝酒時,李雲龍說拿出了三個營擺在大孤鎮時,孔捷十分驚訝,那可是李雲龍的全部主力,但李雲龍卻氣定神閒地說,我獨立團不多不少,整整八個營,我現在是他孃的地主老財啊!


獲知此信息的晉綏軍方參謀長對楚雲飛團長說,經過一年的招兵買馬,李雲龍的獨立團已經擴充到了7000人,現在已達到三個團兵力。

其實,楚雲飛的358團,也有5000餘人,屬於一個加強團,其中,僅錢伯鈞的一營就達到了2000人,但李雲龍獨立團的兵力卻遠超晉綏軍楚雲飛的358團。

在攻打日軍特戰隊山本一木大佐所在的平原縣城時,李雲龍的獨立團達到了驚人的將近1萬人,那可是一個師稍微不到的兵力,確實出乎所有人包括上級領導的意料。

八路軍在抗戰時,不斷地擴大抗日根據地,加上黨的政策深入民心,是真正的抗日隊伍,吸引了根據地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參軍打鬼子,戰時的八路軍各部,又鼓勵擴充隊伍,並沒有員額的限制。

李雲龍會打仗,又愛兵如命,深得官兵的擁戴,在晉西北的知名度非常高,日軍、偽軍、晉綏軍、八路軍內部各方對其評價都很高,是一員會帶兵打仗的猛將,所以其隊伍擴編到8個營7000人,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按常規,一個團也就1500-2000人左右,一個營500人左右,但李雲龍是沒有番號的獨立團,戰時擴編不受上級的制約,只要有本事,全團官兵有吃有喝,有槍有彈就可以了。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按當時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給的編制,八路軍轄三個師。按當時建制:,一個步兵師一萬人左右。但實除上八路軍多少人?丅Ⅴ劇上不是有這個場面,老蔣一聽"百團大戰",怔住了,"一百個團?八路軍哪來那麼大兵力"?李雲龍的”團"夠一個師了。


王祖蔭1


從獨立團的番號就知道了,無論是獨立團,還是新1團,這些李雲龍待過的部隊,根本就不是正規番號啊。

李雲龍後來一直在獨立團混

但一開始獨立團是孔二愣子當團長,因為被山本偷襲,讓總部首長撤了職,李雲龍才來當的團長。

最早李雲龍是新1團團長

這獨立團的番號,獨立獨立,還有這新1團,新的1團,還有沒有新2團,新3團?

這些番號都不是正規的,都是八路軍系統裡面臨時的番號。

連番號都不是正規的,你還指望它的兵力配置是正規的?

當然這個正規不是說李雲龍的部隊不是正規軍,李雲龍的部隊當然是堂堂正正的八路軍野戰部隊,不是什麼地方武工隊。問題就在於部隊是正規的,番號不正規。

這是為啥呢?

這就要說到歷史問題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按照蔣委員長和國民政府那邊的統一指揮系統,八路軍和新四軍在國民政府這,給的編制就只有這麼一點點。而且圍繞當時紅軍改編成多少部隊,兩邊談判了很多次。國民政府那裡就只給八路軍和新四軍兩個番號。給了番號,是要按照番號發軍餉的。

查歷史資料:

1937年8月22日,中共洛川會議召開的當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佈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正副總指揮,下轄3個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這3個師都是丙種師。國民黨軍隊自1928年“軍事編遣會議”後,陸軍師有大中小三種編制,即甲種師、乙種師和丙種師。甲種師轄3旅9團,乙種師轄3旅6團,丙種師轄2旅4團。

既然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就得承認國民政府的地位,承認蔣委員長的地位,所以國民政府只給這麼點編制,那就只好同意。

就是這個背景。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雖然承認國民政府給的編制只有這麼點,但是咱們可以私底下自己發展武裝力量啊。但是為了表示表面上的服從,所以新發展的部隊,都掛獨立團或者新某某團的番號。

當然,之所以番號這麼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打仗我軍指揮系統夠不著。

八路軍總部能夠聯繫的部隊只到旅長這一級,也就是是火總部首長找旅長陳賡沒問題,找團長李雲龍那就不一定找得到了。

再加上後來八路軍在華北、山東弄了好多根據地,這些地方都是敵後。去了以後基本上都是自己發展自己壯大,平常根本和總部首長聯繫不上。

大家看《亮劍》裡面,首長找李雲龍還得派通訊員騎馬去口頭通知,因為沒有電臺和電話啊。

所以這些敵後根據地新發展出來的部隊,根本沒有番號。那隻好還沿用以前的番號,或者自己弄個番號,所以軍隊編制比較混亂。

所以出現獨立團8個營,甚至10個營的情況就很正常了。

因為總部那裡只知道你李雲龍是獨立團團長,你下面部隊本來是3個營,現在你人數搞到一萬人了,你還是個團長,不可能給你升到師長啊。所以你就自個安排番號吧。

這種情況一直到解放戰爭的時候也還是這樣,四大野戰軍,下面有幾個縱隊(相當於軍),自己安排,縱隊下面有多少個師,還是自己安排。

一直到1948年11月解放戰爭打得差不多,全國解放在即的時候,軍委才開始考慮統一編制的問題,但是直到1949年6月,統一番號才基本完成。

按照資料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規定指出:野戰部隊的序列,軍以上設野戰軍和兵團兩級。依情況需要,軍及獨立師,或分隸屬於兵團,或直屬於野戰軍。兵團一般地分隸於野戰軍,但亦得直受軍委指揮。野戰軍和兵團所轄軍、師數目,視需要和可能定之。

兵團統一以番號排列,共定20個兵團的番號。其次序為,西北(第1)野戰軍為第1至第2兵團;中原(第2)野戰軍為第3至第6兵團;華東(第3)野戰軍為第7至第11兵團;東北(第4)野戰軍為第12至第17兵團;華北軍區為第18至第20兵團。

所以一直到解放之前,咱們軍隊番號才基本正規。李雲龍當團長那會,那當然只能隨便應付應付啊。


梁鵬飛


都梁同學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願意寫八個營就是八個營,願意寫九個就是九個營。

首先我要說一件事:李雲龍是個團長,所以他只能擴充手下的部隊為營;所以說李雲龍手下能有八個營一點不奇怪。再一點為什麼是八個營呢?你覺得一個團十幾個營很好玩嗎?十二營長你過來一下,十七營長給老子那個。。。。作為粗人的李雲龍同學也怕是這樣比較繞口。

我軍的部隊一般都是三三編制,一師三旅,一旅三團,一團三營,一營三連;我軍指戰員的任命都需要上級的批准,李雲龍是個團長,沒有上級的指示和提拔他就是帶三萬人的兵也只是一個團長。按照七千人的人員數量,李雲龍完全可以當師長;但是沒有編制啊,所以多弄幾個加強營才是正招。

當然亮劍中只說李雲龍有八個營,並沒有說每個營有幾個連。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深得民心;民心所向自然望風披靡,李雲龍團擴編七千餘人怕是也不奇怪。須知丁偉調任前帶領的團還有三千餘人呢。

所以不奇怪。因為了李雲龍是個團長,所以七千人被編製成了八個營和其他隊伍;如果李雲龍是個旅長,那他的隊伍可能就是六個團;如果李雲龍是個營長,那旅長就得找他談話了,你他媽一個營六十多個連,那老子這一個旅是不是得六十多個團啊!你他媽的給老子拉人去,老子給你兩個選擇:要麼你留下一個營的人員編制,剩下的全部給老子帶到旅部來;要麼我上報總部,把你那點破事全提溜出來。


無雙雜貨鋪


民國時期,軍隊編制一直不固定。不僅各路軍閥編制不一,國民黨軍隊的編制也是一直在變。而且,由於處於戰時,所以軍隊隨意擴編。

以師為例,抗戰初期,國軍師分三種:甲種師3旅9團,乙種師3旅6團,丙種師2旅4團。按照這個標準,國軍一個甲種師一萬三千多人。可是,很多時候只有11000人。還有更誇張的,很多軍閥的部隊,一個師只有五六千人,卻領著一萬人的軍餉。

八路軍編制屬於丙種師,每個師下轄兩個旅四個團。八路軍為了擴編,還給每個師配了獨立團/教導團,這些師直屬團不在國軍編制。所以,八路軍丙種師編制,卻有甲種師規模。一一五師1.5萬人,一二○師1.4萬人,一二九師1.3萬人。

也是因為不在編制,115師師屬獨立團過渡口時,就因為沒有編制被攔住了。最後,獨立團楊成武團長把部隊混在李天佑的686團中,才過了河。《亮劍》中,李雲龍也引用了這個故事。

迴歸正題,說說“團”的事。

按照國軍編制,八路軍一個團應該是三個營,一個營三個連。也就是說,一個團不到兩千人。可是,實際情況是八路軍一個營有五個連:四個步兵連,一個機槍連。

以陳錫聯的第七六九團為例,下編3個營。每個步兵營有4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團直屬隊有迫擊炮連、特務連和通信排。全團計2900餘人。不過,到1938年以後,都開始擴編。


1938年,八路軍除了下屬編制內的三個師外,又組成11個支隊,每支隊轄3個團,共計12萬人。朱老總曾向蔣介石致電,請改八路軍為三個軍九個師。

1943年以後,八路軍的一個師已經擁有戰略兵團的規模:120師達到8.5萬人;129師有30萬人;115師更多,共計50萬人。115師發展出兩個軍區:山東軍區和晉察冀軍區。

一個軍能有百萬人,一個師能有幾十萬人。所以,一個團七千人也很正常。

抗戰時期,誰打鬼子誰就有民心支持!國民黨政治上的腐敗,軍事上的失敗,再加上不會發動群眾。肯定沒有八路軍“擴軍”能力強。眾多有志青年積極加入八路軍,李雲龍這樣的擴編團當然可以擴編到七個營。


當然,八路軍擴編這麼多人,武器肯定是不夠的。步槍肯定不夠,每人六顆手榴彈就能上戰場!我曾多次寫文章說八路軍大量造手榴彈的事。八年時間,八路軍和新四軍數十個兵工廠共計造了450萬個手榴彈,同時期子彈才造了780萬發!

而且,別看抗戰結束時八路軍有上百萬人,卻只有37萬支槍支。可見,不是人人都有槍。同理,李雲龍有七個營,能有一半人有槍就不錯了!如果,按照槍支數量算,李雲龍也就四個營,3500人。

八路軍不靠老蔣發槍發糧,只要能養活自己,想怎麼擴軍都隨意。因此,八路軍能把根據地的人都發展成民兵,身體條件好的可以編入軍隊,拿上手榴彈就能上戰場。

總之,我信李雲龍有八個營!但是,我不信李雲龍的士兵都有槍!


勇戰王聊歷史


抗戰時期一個步兵營通常是3個連,外加很少的直屬隊。一個步兵連大約100—120人,就是說正常步兵營擁有兵力大體是350—420人。

李雲龍團最初的正編大體也就1000出頭,分兵後各營迅速擴編,只能再分解組建新營,每個營都擁有武工隊,縣大隊,區小隊等下屬的編制,其中抽調主力編制形成新編連,每個營擁有七八百兵力是可能的,算上團屬通訊連、警衛連、騎兵連、炮兵連、偵查連、衛生隊,8個營有7000兵力很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