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夠通過學心理學讓自己更舒適?

人人都是心理諮詢師


我不是心理學專業,也沒有心理學的認證資格。其實我接觸心理學真的只是因為興趣。大四那年開始找工作,由於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在學生會擔任過任何職務,我開始擔心自己的面試。最初也只是看一些類似微表情的書,想知道別人的微表情都代表哪些含義,從而自己好去應對。後來慢慢的,覺得心理學很有意思,自己糾結的一些情感亦或是一些執念,在心理學學上其實都可以找到原因以及解決的方式方法。下面我就介紹幾本我看過覺得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吧。

1、《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和《重口味心理學》這兩本書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裡面講的一些安利都是一些比較嚴重的心裡疾病。自閉、妄想症、戀物癖等等。令人聞風喪膽的各種連環殺人案有的也是因為兇手的心理疾病引起的偏激行為。其實我覺得妄想症的患者思緒天馬行空,不像我們有的時候可能會把自己的想法固定在一個框框裡面,有時我們也真的需要像妄想症患者一樣放飛思緒,發散思維。

多重人格,多重人格的產生往往是一個階段遭到嚴重打擊之後出現的,經典的《24重人格》,一個人可以擁有多重角色,並且當事人是完全不知情的。其實部分的心理疾病都是由於小的時候經受的打擊而引起的。父母的不和亦或是家庭暴力這些都會給小孩子造成心靈的創傷。讀過這些書之後我們至少能夠簡單的瞭解到不同種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那麼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是我們的子女我們都可以去關注從而讓自己和家人儘量遠離這些問題。而且一旦身邊人出現了書中介紹的那些情況,由於我們早已瞭解,也可以幫助他們儘快的就醫,從而回歸正常的自己。



2《一個人不要怕》作者是素黑,這本書其實是我我上大四的時候讀過的,具體的內容都已經記不太清了。但是其中一點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悲傷是個圈,會吸收你的能量”。這句話真的讓我受益匪淺。生活中不僅有快樂還有悲傷,不僅有理解也有誤解。所以當你傷心難過的時候是不是會順帶著將這個人對你的所有不好或者自己所受的所有委屈都想一遍,然後越想越傷心,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如果你也是這樣,那麼你確實已經腫的悲傷的“圈套”。明明是一點小事,但就是這一點令你不開心的小事,會讓你回憶你經受過的其他不美好,然後進入到這個怪圈中讓你無法自拔。它吸收你的能量,讓你乏累無心其他。所以我每每在經受這些的時候我都會及時的告訴自己不要中了它的“圈套”。其實當你靜下心之後,有些事未必就真的讓你那麼傷心難過。

其實怎麼樣才能通過心理學讓自己越來越好呢?無非就是了解這種問題的成因然後遇到的時候儘量避免。無知的時候我們會無所適從,那麼既然我們已經瞭解了這些心理,那麼我就應該去運用方法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好。祝大家越來越好。


小快樂朝朝暮暮不變874


文:潘二妮 | 壹心理專欄作者

“你是學心理學的啊?”“嗯。”“那,你一定知道我在想什麼啊!”

這時候,你微微一笑,向對方娓娓道來,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不是玄學。

對方困惑,你於是引經據典,口若懸河,從歷史到摩登,從精分講到人本。對方雙眼放光,由衷歎服你的博學:“你對心懂的那麼多,做你的心肯定很幸福。”

對方不自知,讚美成了炸彈;你故作鎮定,實則慌了陣腳:做我的心肯定很幸福,是這樣麼?

知乎上有個一類似的問題——學習心理學是否能幫助你進行心理建設,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高分回答很有啟發,作者也寫的十分出色,核心要旨是:儘管內心強大多看造化,但是心理學的學習多少能夠助益心理建設,因為它讓你懂得悅納自己、悅納他人。

但其實,更準確的說,心理學能做的或許只是讓你懂得“要悅納自己,要悅納他人”,這似乎與“悅納自己與他人”差了許多。

為什麼聽了許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認知轉換成動機,很難,它提供的驅力遠遠不如情緒,甚至某些知識只會讓你產生一種虛幻的控制感(比如僅僅是對現象的描述歸類而非釋義歸因也能讓人感覺“懂了”;而“懂了”只能階段性總結,卻不是強大的激勵力)。

歷史上心理學家中有許都受困於抑鬱焦慮,早年心理學系學生跳樓輕生的新聞諸見報端,現代家庭婚姻治療師的離婚率遠超正常,諮詢美劇《捫心問診》裡的主角治療師似乎是病最重的一個,身邊不少同僚“合理化”機制運用的爐火純青。否定的回答似乎有許多支持的依據,於是,有這麼一瞬覺得,問學心理學的會不會讓人內心強大,就好像問學醫會不會讓人增強體質一樣愚蠢。

但是,我錯了。收集到一些實證研究,結論大約是這樣的:

比如曾有人通過同非心理學專業學生的比較,探討心理學專業學生的性格優勢與幸福感。

性格優勢是指體現於個人認知、情緒和行為中,能夠促進個人實現自我"追求成就和有價值生活的內在的"穩定的"具有道德涵義的人格特質。

主觀幸福感是指評價者根據自定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指標。

這些採用標準化的性格優勢問卷和總體幸福感量對學生們進行大規模的調查,發現與非心理學專業學生相比,心理學專業學生的確在某些性格優勢( 比如愛與被愛的能力、感激、公平、正直) 和總體幸福感上得分更高。並有 若干項性格優勢得分( 愛與被愛的能力、正直、善良、公平、寬恕和領導力) 隨年級升高而逐步增加。

心理學專業知識量既可以對總體幸福感產生直接正效應,也可以通過促進性格優勢對總體幸福感產生間接正效應。也就是說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可以獨立或者通過提升個人的性格優勢,進而提升其主觀幸福感。

再比如心理學專業學生更傾向使用成熟型防禦機制。比如利用昇華、幽默化解某些威脅或困擾;而在抱怨、退縮、軀體化、反作用形成、制止、理想化、假性利他、同一化交往傾向等不成熟型或中間型防禦機制的使用頻度上顯著低於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另外一些研究發現心理學學生的情緒穩定性與運用社會支持的能力也較一般水平高。類似的心理特質還有同伴信任、自我和諧(人格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個體在實現自我潛能的過程中,自我概念與現實經驗的協調一致性,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等。

儘管實證研究的取樣有限,結論的推廣具有風險,群體層面的結論無法直接適用於個體,並且考慮到心理學專業學生可能具備相應的問卷調查答題技巧,完全有理由對結論存疑,但是國內外相對一致的調查數據至少證明了心理學知識與學習者積極品質與心態之間存在某種關聯,儘管作用機制在實證的層面,尚不明確。

回到問題本身,學習心理學是否有助於你內心強大

事實上,作為一門研究人與動物心理與行為的學科,心理學包含太多的內容,選取任何一種視角,學習任何一個分支,探尋任何一種流派理論都能對你產生不同的影響。

心理學研究方法構建的嚴謹的科學大廈,心理諮詢理論則提供了廣闊人文視野,它們可能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完成你的心靈構建,而每個人不斷流動的生命歷史又決定著這種構建最終的形態。所以,學習心理學是否會幫助你內心強大,實則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心理學的邊界不明,內心強大更是難以定義。

但當然,如果我們嘗試著去分析,姑且將這裡的心理學做狹義化、大眾化的解釋,將其限定在心理諮詢相關的理論技術這個框架內。而內心強大,則泛指一種積極的對自我與世界的認知。那麼,學習心理學是否有助於你內心強大呢?

不得不承認,當前,心理學變得非常潮流,市面上的心理自助類書籍早已成災,當然它們也並非全是胡扯,儘管書籍的專業層次不同,面對的受眾也存在差別,但必然都是基於某種理論觀點的展開。尋求此類書籍的人們,或多或少在生活中遭遇困擾,於是外行人的“心理學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尋求心靈自洽的途徑。而許多專業學習者,事實上也正式進入心理學學科大門前抱有某種治癒自己的期待。 因此,無論如何,心理學都是會幫助你的心理建設,因為你曾在谷底,而你選擇了心理學。

當然,道理髮揮作用,其實依靠的絕對不是道理的內容本身,而是道理負載的情景,或者說是道理被敘述的方式。作為一門學科,心理諮詢的理論都進行過專業化的構建,每一種主張都有著相對完善的解釋系統和干預系統。它為你的心理與行為提供另一種不同於常規的理解。專著或教材,相較於面向大眾的心理自助類書籍,更多的輔之以個案的證明,數據的支持,所有被全面闡述其原理觀點的心理學理論看起來都非常可信。在這樣一種可信的氛圍感染下,很容易對其形成認同,一旦認同之,便也會自願自覺的指導自己的生活。

只是,如果最後,當學習者們走出了心理困境,它的積極改變可能並不依賴於知識本身。所有積極的變化可能來自於自助的動機下的其他行為,來自於學習過程中其他特殊的事件,甚至,僅僅是因為時間。

但是,就像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習得知識,而是習得那些知識被遺忘之後留存的思維品質一樣。心理的成熟或許與所謂“心理學知識的直接指導”無關,而更多的受益於學習心理學的副產品,比如習慣內省、習慣思辨,習慣傾聽,習慣共情,再比如對因果推論更為謹慎、比如對不同尋常更為包容。

當然,我相信,這些品質的習得,並非心理學學習的專利。

有一個身邊的故事很有意思。當時正在學習合理情緒療法,而恰某位好友向我抱怨他的生活如何糟糕。她抱怨的不合理信念宛如教課書一般。

合理情緒療法大師埃利斯曾經通過臨床觀察,曾經總結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產生情緒困擾,甚至導致神經症的11類不合理信念,這裡羅列一下

1、每個人絕對要獲得周圍環境尤其是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讚許。

2、個人是否有價值,完全在於他是否是個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中的每個環節和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惡、很可憎,所以應該對他們做嚴厲的譴責和懲罰。

4、如果事情非己所願,那將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5、不愉快的事總是由於外在環境的因素所致,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和支配的,因

此人對自身的痛苦和困擾也無法控制和改變。

6、面對現實中的困難和自我所承擔的責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

們。

7、人們要對危險和可怕的事隨時隨地加以警覺,應該非常關心並不斷注意其發

生的可能。

8、人必須依賴別人,特別是某些與自己相比強而有力的人,只有這樣,才能生

活的好些。

9、一個人以往的經歷和事件常常決定了他目前的行為,而且這種影響是永遠難

以改變的。

10、一個人應該關心他人的問題,併為他人的問題而悲傷、難過。

11、對人生中的每個問題,都應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

然而,當我為陳述ABC費盡心力時, 在她的世界觀裡,所謂不合理信念,聽起來仍然十分合理。技藝拙劣的我卻仍企圖說教,希望他:自我接受自我關懷;接受不確定性 ;學會會變通;並且敢於嘗試 。這些是合理情緒療法的幫助目標。

而這位執拗的好友,這樣回覆道:自我關懷,聽著好慘;接受不確定,違反人性;學會變通,說著輕鬆;勇於嘗試,試了白試。

後來,她,愛上了新聞,看了許多記者的採訪實錄,感慨那些文字撼動了她的內心。面對這個世界,她說自己似乎每天都要熱淚盈眶。她過的比誰都好,情緒飽滿,步伐堅定,“遭受過人生的不幸,但仍期待幸福。受到過別人的背叛,但仍勇敢的去愛。看見過世間的醜惡,但仍付出善意。”據說這就是“內心強大”。 而在她社交軟件的簽名上,一直是這樣一句話:有些笑容背後是緊咬牙關的靈魂 ,來自柴靜。她說,當時,是柴靜治好了他的神經病。

當然,除了她,還有許多人通過音樂、哲學、宗教、數學、物理、邏輯、歷史、政治、法律,治好了他們的神經病。並且,還有更多的人,用的是了一個男朋友或者一碗泡麵。

最後

作為所謂心理學的學習者,哪怕確定學科本身讓你了對自身與他人有了更好的瞭解,但也無法確定,對自己、他人與這個世界更好的認識是否讓我過的更好,因為混淆變量太多。

當遭遇困境,企圖自我療傷,前一天威廉 .格拉賽[1]還在堅定地鼓勵你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而後一天,森田正馬[2]也許就在你耳邊低語:請不要再努力了。於是你更加不知所措。

似乎我們一直在背叛自己,缺乏誠實甚至稱得上狡黠,表面上堅持原則,卻始終還得依據情景,做出保證自己存續下去的合理解釋。

然而,誰不是這樣呢?

如此生活在經驗裡,直到大廈崩塌。

但不必過分擔心,因為你我始終在尋求自洽。


談情說愛心理社


我學的是心理但是最後做的工作和心理學完全沒有關係或者關係不大吧。覺得這個問題我還挺有發言權的。

心理學對我最大的影響是更能悅納自己,理解他人理解這個世界了。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吧:

  1. 學心理的都知道,在家庭關係中,夫妻關係永遠是要高於父母和孩子的關係的,父母恩愛對孩子人格的影響要遠高於其他,把關注點過度放在孩子身上,忽視與另一半的關係是不可取的,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
  2. 一般性格在學前期(即上小學前)就已經形成了,所謂三歲看老是很有道理的,而且性格的形成和父母的教養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你想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不能事事插手幫忙,父母希望孩子有什麼性格特徵一定要從注意自我的言行開始。
  3. 網上好多的變態連環殺人犯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種人,其實連環殺人犯是有生理基礎的,普通人有的同理心(即看到別人痛苦你也會覺得很痛苦),他們基本是沒有的,大腦結構也與普通人不同,所以殺死一個人和打斷桌腿對他們來說沒有區別,你指望一個打斷桌腿的人能有多抱歉麼。
  4. 人格的完整和健康比任何外在成就都來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