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烏克蘭繼續派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敢擊沉嗎?

雲霄飛翼


若烏克蘭繼續派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刻赤大橋),俄羅斯敢擊沉嗎?

想要挑戰俄羅斯的膽量和耐性,那就是想錯了。2008年的格魯吉亞戰爭就知道俄羅斯到底有沒有膽量了。要問俄羅斯敢擊沉烏克蘭軍艦嗎?把“嗎”字去掉,當然敢了,只是俄羅斯沒有必要那麼做,不需要通過激烈方式警告烏克蘭,在俄羅斯眼裡,烏克蘭也不配俄羅斯那麼做,只要烏克蘭軍艦再來,和這次一樣扣押烏克蘭的軍艦和士兵就行了。



據悉,在11月25日,烏克蘭三艘軍艦硬闖理俄羅斯領海,直對刻赤海峽航行,其實目標就是針對克里米亞大橋,因此與前來攔截的俄羅斯軍艦對峙,最後俄羅斯軍艦向烏克蘭軍艦開火,扣押了烏克蘭6名海軍士兵以及這三艘軍艦,並且打算對這6名烏克蘭士兵進行刑事立案。

隨後烏克蘭就炸了毛,烏克蘭外交部在26日表示,要求俄羅斯對烏克蘭受傷的士兵進行救治,儘快歸還扣押的軍艦以及放回烏克蘭士兵,並且要求賠償烏克蘭的損失。不過俄羅斯做的還算仗義,已經對受傷士兵進行醫療救護,但對於烏克蘭沒有絲毫讓步,拒絕歸還其軍艦,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讓步的,事件本來就是烏克蘭主動挑釁,來試探俄羅斯底線。



不過烏克蘭很牛氣,之後又呼籲所謂的“西方盟友”再次發起對俄羅斯新一輪的制裁,並且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大有把美國和歐盟國家以及北約都拉進來對抗俄羅斯的架勢。俄羅斯除了拒絕歸還烏克蘭軍艦,當天就發佈戒嚴令,關閉刻赤海峽,並且警告烏克蘭政府不要試圖做出進一步激化矛盾的措施,否則將要承擔更嚴重的後果。

而烏克蘭卻又針鋒相對,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表示,在2018年11月28日9時起就進戰時狀態,為期為30天,本來簽署的法令是60天,被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修改為30天,就是打算與俄羅斯死磕到底。



只能說波羅申科夠下本的,明顯是想要靠著碰瓷俄羅斯行動,為明年3月份舉行的烏克蘭總統大選獲得更廣泛的支持,真是一個為了權力不惜賭上國家命運的野心家,絕非烏克蘭民眾之福。至於後續還會不會派軍艦繼續去碰瓷俄羅斯,衝擊克里米亞大橋,這就不知道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俄羅斯不會給烏克蘭碰瓷的機會,來多少軍艦扣押多少軍艦,就看烏克蘭到底還能來多少軍艦。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目前烏克蘭三艘軍艦試圖通過刻赤海峽大橋,遭到俄羅斯的攔截,並扣留了這三艘船。烏克蘭不會繼續再派軍艦穿過刻赤海峽大橋了,如果那樣的話,還有可能會被俄羅斯扣押,如果同俄羅斯進行衝撞的話,不排除會被俄羅斯擊沉。

其實本次烏克蘭派三艘軍艦通過刻赤海峽大橋主要有兩個目的:

第一、試探俄羅斯有什麼反應。

其實這次烏克蘭派軍艦試圖穿過刻赤海峽大橋,進入亞速海的馬裡烏波爾港口,就是有點試探俄羅斯的意味,看看俄羅斯有什麼反應。結果俄羅斯封鎖了刻赤海峽大橋,不允許烏克蘭船隻通過,並且扣留了烏克蘭的船隻。這說明俄羅斯的態度很堅決,只要你烏克蘭的軍艦敢過來,就叫你有來無回。

第二、引起烏克蘭國內民眾的反俄情緒。

波羅申科是親歐美政客,最近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不斷地挑戰俄羅斯的神經,在烏克蘭軍艦被俄羅斯扣留以後,宣佈烏克蘭進入國家緊急戰備狀態,烏克蘭民眾也衝擊俄羅斯駐烏克蘭使館,烏國內的反俄情緒一下被調動起來了。

目前,烏克蘭鐵了心一路向西,加入歐盟和北約,現在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同俄羅斯持續對抗,烏克蘭真以為西方國家會為其出頭。但是,如果烏克蘭想想十年以前的格魯吉亞,戰爭打響了,北約根本就沒有出一兵一卒,最後不得不慘敗而歸,失去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控制權。所以,烏克蘭政客會將烏克蘭人民帶上一條不歸路。


銘蘇先生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非常清楚,再次派遣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所以,烏克蘭繼續派遣軍艦硬闖刻赤海峽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烏克蘭決策失誤,繼續派遣軍艦硬闖,俄羅斯當然敢擊沉烏克蘭軍艦。在過去,俄羅斯人敢與拿破崙、希特勒硬碰硬;在現代,俄羅斯人敢與美國人鬥法。烏克蘭實力遠遜於俄羅斯,有涉及克里米亞問題,俄羅斯怎麼可能不敢擊沉烏克蘭軍艦。

烏克蘭再次派遣軍艦硬闖刻赤海峽的可能性不大

11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克里米亞。11月25日,烏克蘭三艘軍艦準備硬闖被俄羅斯實際控制的刻赤海峽。結果,烏克蘭三艘軍艦被俄羅斯海軍扣押,成為了階下之囚。事件發生以後,烏克蘭總統於11月27日下令全國進入為期30天的全面戰備狀態!與此同時,烏克蘭全國各地都爆發了反俄遊行,抗議俄羅斯扣押烏克蘭軍艦。

為什麼這一次烏克蘭派遣三艘軍艦硬闖刻赤海峽?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想要連任總統,但是支持率太低,僅為7%。如果能夠煽動起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對立情緒,波羅申科再站出來表現出對俄羅斯強硬狀態,勢必會提升支持率。再者,非洲30個國家已經表態,將於2019年到克里米亞參加“俄非峰會”,這等同於認可了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因此,波羅申科必須做點什麼,既要向外界表明,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又要贏得烏克蘭人的支持。這樣一來,派遣軍艦硬闖刻赤海峽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既能夠傳遞烏克蘭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態度,又能引發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對立。

這一次烏克蘭三艘軍艦被俄羅斯海軍扣押,波羅申科已經達到了目的,根本不需要再次派遣軍艦硬闖刻赤海峽。要知道,烏克蘭海軍一共只有60艘軍艦,多數還是蘇聯時期的老古董。被俄羅斯扣押的三艘軍艦,已經屬於烏克蘭海軍最先進的軍艦。所以,烏克蘭再次派遣軍艦的可能性不大。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

俄羅斯有膽量、更有實力擊沉烏克蘭軍艦

最巔峰時期的拿破崙,俄羅斯人敢與之硬碰硬,即使燒燬首都莫斯科也在所不惜;最巔峰時期的希特勒,俄羅斯人也有膽量與之搏殺,最後打到了希特勒的老巢柏林,逼得希特勒自殺身亡;現在最強大的國家是美國,俄羅斯也敢派遣圖-160戰略轟炸機去美國西海岸轉轉。您說,面對實力遠遜於俄羅斯的烏克蘭海軍,俄羅斯怎麼可能不敢擊沉其軍艦。

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對待烏克蘭海軍軍艦,代表著俄羅斯對待克里米亞的態度。烏克蘭軍艦硬闖刻赤海峽的理由非常簡單,刻赤海峽屬於烏克蘭,克里米亞屬於烏克蘭!如果俄羅斯海軍默認烏克蘭軍艦經過刻赤海峽,豈不是意味著承認克里米亞半島與刻赤海峽依舊屬於烏克蘭?對於土地,俄羅斯人堪稱世界上最“貪婪”的民族,怎麼可能輕易放棄一寸?

此外,烏克蘭海軍實力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講,根本不值得一提。烏克蘭海軍與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都屬於蘇聯黑海艦隊的一部分,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海軍分到力量18.3%的蘇聯黑海艦隊,俄羅斯黑海艦隊分得了另外的81.7%。俄羅斯海軍還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等等!您說,實力相差如此之大,俄羅斯擊沉烏克蘭軍艦又能怎樣?

歡迎大家討論,烏克蘭還敢派軍艦硬闖刻赤海峽嗎?


美國觀察室


如果烏克蘭繼續派遣軍艦強行通過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會果斷擊沉烏克蘭軍艦嗎?

實際上俄羅斯完全沒有必要那麼做。因為真的將烏克蘭軍艦擊沉的話,只能讓俄羅斯。陷於更加徹底的被動。遭致更加嚴苛的制裁。


本次事件已出,世界各國均在呼籲烏俄雙方冷靜一下,儘可能進行安撫,俄羅斯方面當前也撤走了那都堵住了整個海峽唯一通道的油輪,(克里米亞大橋只修建了一處能夠讓船隻通航的地方)

恢復了海峽的正常通行。

所以說俄羅斯也比較剋制,畢竟俄羅斯黑海艦隊離那不遠,而此次出面的僅僅是巡邏船而已,並不準備讓事件擴大化。

並且烏克蘭本身就有一部分的領土,所以亞速海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公海

但是現在看來,亞速海沿岸的烏克蘭領土,趁早奔向俄羅斯吧。不然這些人的小日子沒法過的。

再說 擊沉了把航道堵了 虧的究竟是誰....反正不是俄羅斯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不會擊沉!既然能抓住,又為什麼要擊沉呢?

如果俄羅斯動用反艦武器,擊沉烏克蘭海軍艦艇,看似長面子,實際上是虧大發了!!!


1.克里米亞大橋通行權力實際上掌握在俄羅斯手裡面,但是並不代表國際上不允許烏克蘭艦艇通過這一地區。如果俄羅斯強硬動手,實際上是給了歐美動手的藉口,實為貽人口實的下策。

另外俄羅斯現在利用油船和其他船隻,已經成功的封鎖了克里米亞大橋,沒有必要再次擊沉烏克蘭艦艇。他們“沒腦子”想撞油船,俄羅斯自然不會反對。

2.烏克蘭明年三月大選,目前烏克蘭國內的右翼分子已經蠢蠢欲動,三艘油船被俄羅斯扣押後,烏克蘭右翼分子集聚在俄羅斯大使館門口抗議。如果這個時候擊沉烏克蘭艦艇,那麼最後只有兩個結局:

(1)烏克蘭右翼分子分子繼續氾濫,波羅申科的支持率不斷上升。(2)烏克蘭進入長期國家戰爭狀態,大選被迫推遲。

無論哪一種,實際上都都是有利於波羅申科,也就是烏克蘭境內的右翼勢力。而俄羅斯更加希望在俄歐之間找到平衡的季莫申科上臺,因此俄羅斯不會做這種傻事。(烏克蘭右翼分子)


另外這個提問還有一個前提,烏克蘭還會派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嗎?

這三艘軍艦進入亞速海,侵犯俄羅斯領海,沒有波羅申科授意他們敢嗎?這不是在找死嗎!

而波羅申科也不是傻子,烏克蘭臨近大選。烏克蘭此舉目的在於作秀,既然是作秀,又何必真的和俄羅斯真刀真槍的幹起來呢?


虎賁軍huben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不會擊沉的,因為刻赤海峽太淺了,只能行駛小型船舶,而且建設刻赤大橋只留了一個橋洞供船舶進出,當時的目的就是把這座橋當圍欄用,把黑海和亞速海隔開,讓亞速海成為俄羅斯的內海,如果這裡擊沉幾條船,那這裡行駛船舶就太危險了。但是如果烏克蘭再進犯,俄羅斯一定會出手的,具體是把它打成篩子還是把它擊沉,那得看炮手的技術了。我現在在西伯利亞地區,跟身邊的很多俄羅斯朋友聊天,他們都是群情激奮,認為烏克蘭現在是侵犯了俄羅斯的領土,故意挑起事端,是想開戰,但是俄羅斯人也不怕戰爭,支持政府對烏克蘭出手,然後我上網看了些俄羅斯社交媒體對此事的看法,基本都和這差不多,就是要和烏克蘭硬剛,即使歐美製裁也得懟烏克蘭。加上俄羅斯的普京在保持國家民族尊嚴上從來沒有讓民眾失望過,向來是更大的提振民族自信,所以烏克蘭再進犯,在俄羅斯從上到下都是支持對烏克蘭出手的。烏克蘭應該也不會傻到聽信歐美的唆使挑起大規模戰爭吧?真到那一步,歐美不一定會正面插手,最多給錢給武器,那烏克蘭有了這些就能剛過俄羅斯?





俄羅斯你彬哥


如果烏克蘭繼續派軍艦硬闖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是絕對敢擊沉的,不過俄羅斯會不會擊沉就不一定了,畢竟普京不是那麼隨便的人。


俄羅斯和烏克蘭相比,烏克蘭絕對是一個弱者,俄羅斯和烏克蘭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量的對手,經過這次烏俄海上糾紛,烏克蘭被俄羅斯扣押船隻和人員之後,烏克蘭可能不敢再去挑釁俄羅斯了。烏克蘭現在正在到處搬救兵,波羅申科不斷的和歐盟,和北約交流,尋求它們的庇佑,似乎有點成效了,歐盟,北約紛紛幫烏克蘭遊說,也就是說歐盟北約對烏克蘭這個棋子還是比較重視的,不過幫歸幫,俄羅斯什麼時候歸還烏克蘭的船隻就很難說了,烏克蘭當局正為此事發愁呢,烏克蘭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把被俄羅斯扣押的船隻要回來。波羅申科去求普京釋放扣押人員和船隻?不太可能,波羅申科把希望全部寄託在西方國家身上,因此他不可能去求普京釋放人質。那他會再次派軍艦克里米亞大橋附近去挑釁俄羅斯嗎?



按理說烏克蘭方面是不敢再去挑釁俄羅斯了,不過應題主的要求,設定烏克蘭再次挑釁俄羅斯吧。烏克蘭如果再次挑釁俄羅斯的底線,俄羅斯方面毫無疑問會再次扣押烏克蘭船隻,不過並不會直接擊沉烏克蘭船隻。不是說俄羅斯沒有實力擊沉烏克蘭船隻,前面說了,俄羅斯和烏克蘭就不是一個體量的對手,俄羅斯擊沉烏克蘭船隻輕輕鬆鬆,俄羅斯擊沉烏克蘭船隻之後它也會迎來一系列麻煩事。



一旦俄羅斯擊沉烏克蘭船隻,美國肯定會藉機對俄羅斯進行譴責,並且在國際社會對俄羅斯進行進一步打壓,美國一向只會欺負別的國家,從來不會希望別的國家欺負到自己頭上,更不會希望自己對手欺負自己盟友。雖然烏克蘭算不上美國真正的盟友,好歹也是美國在俄羅斯西大門的一顆棋子,如果這顆棋子被俄羅斯廢了,那美國圍堵俄羅斯的計劃就要泡湯了。美國為了在歐洲開闢新的戰場,就必須藉助烏克蘭這個小國家的合作,對歐洲最大的國家俄羅斯進行遏止。在國際上也一樣,凡是和俄羅斯友好的小國家,美國都會進行打壓,就像敘利亞一樣,和俄羅斯那是關係非常不錯的,因此美國就在敘利亞境內扶持反對派和敘利亞政府對抗,目的就是使敘利亞改組,然後成為美國的盟友,可是美國在敘利亞的勝利已經看不到希望了,那美國就更加不能再失去烏克蘭這個棋子了。


除了美國和俄羅斯有競爭關係之外,歐洲許多國家都是不滿俄羅斯的,像波蘭,英國,法國等國,這些國家非常不希望俄羅斯再次強大,主要還是歷史上它們和俄羅斯打過仗,波蘭是輸的最慘的,波蘭歷史上三次被俄羅斯和別的國家瓜分,波蘭對俄羅斯也是恨的咬牙切齒,因此波蘭也加強和美國的合作,目的就是對抗俄羅斯。英國法國雖然沒有敗給過俄羅斯,甚至還打贏過俄羅斯,它們擔心俄羅斯強大後會找它們麻煩,所以英國法國也是緊緊地跟隨美國的腳步,和俄羅斯對抗。這次烏克蘭和俄羅斯海上衝突,這兩個國家也沒閒著,英國直接拍幾個殘兵敗將去支援烏克蘭,法國則在勸俄羅斯不要把事態擴大。如果後面俄羅斯把烏克蘭船隻擊沉了,那這些歐洲國家就會一窩蜂的起來一起對付俄羅斯,這對俄羅斯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會使俄羅斯惹一身騷,普京作為政壇老玩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這個結局,為了俄羅斯的整體利益,他不會下令擊沉烏克蘭船隻,頂多就是扣押烏克蘭船隻而已,時機成熟再放人。

綜上所述,烏克蘭不可能再次挑釁俄羅斯,即使烏克蘭挑釁了俄羅斯,俄羅斯也不會去擊沉烏克蘭船隻,因為俄羅斯一旦擊沉烏克蘭船隻,意味著雙方正式開戰,那樣雙方陣營都會被牽扯進來,必然引發新的世界危機,普京會不知道這個危機的惡劣程度嘛,畢竟為了俄羅斯整體利益,普京不會輕易的下令擊沉烏克蘭船隻的。


國際時評


談論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

目前的刻赤海峽危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故意的還是偶然的?

知道這個,才能判斷烏克蘭的下一步動作。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刻赤海峽危機,應該不是一場彼此高層策劃好的博弈。也就是說,從很多跡象來看,無論是普京一方,還是波羅申科一方,都沒有故意挑起海上爭端的準備。

換句話說,這是雙方對克里米亞和刻赤海峽的領土與領海劃分長期存在爭議和認知差異,所導致的現場偶發事件。

之所以鬧大了,是因為烏克蘭軍艦的行為被俄羅斯軍艦視為非法,並且俄軍的執法肯定與之前不同,進而擴大的影響。這讓烏克蘭方面抓住了把柄,開始上升到威脅領域,進而形成了危機。

事件基本上就是兩國艦隻的偶發行動帶來的,普京和波羅申科並沒有暗中策劃,因為找不出這樣的痕跡。

比如波羅申科在事發後顯得很手足無措,連官方媒體報道當地戒嚴的時間都能搞錯,說明烏克蘭內部對此事之前沒有準備。

而且這麼大的事情西方實現也毫無所知,這也不符合常理。如果波羅申科有準備,他也一定會提前通知西方,不然就會形成西方在事發後好幾天,基本上是觀望和口頭支持的狀態。這太讓波羅申科沒面子了,會影響大選選情的。

所以,烏克蘭高層策劃,甚至和西方共同策劃的可能性可以排除的。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討論烏克蘭下一步動作才更有意義。

木叔認為,烏克蘭既然之前沒有官方下令故意對俄羅斯挑釁,那麼今後在俄羅斯已經有準備的情況下,肯定也不敢貿然行動,畢竟還有船員被扣在俄羅斯手中,而且擦槍走火的可能太大,西方也不會讓烏克蘭冒險。

但是如果烏克蘭一意孤行,非要以官方命令的形式,對刻赤海峽進行硬闖的話,俄羅斯人是敢於擊沉的。因為烏克蘭這樣的做法不會獲得西方的支持。

西方雖然反對俄羅斯的態度,但更不願意看到烏克蘭主動挑起爭端。

據算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承擔烏克蘭的安全也是共同防禦,而不是共同進攻。因此烏克蘭不敢在這個問題上主動。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木春山談天下


在此次武裝衝突中烏克蘭雖然吃了虧,但波羅申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目前來看,烏克蘭再派軍艦強闖克里米亞大橋的可能性很小,但如果繼續強闖被擊沉的可能性很大。


此次烏克蘭軍艦強闖克里米亞海域事件是波羅申科政府經過精心策劃後的行動,而俄羅斯此後也將修訂自己的應急預案。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分析過,這是11月以來波羅申科政府對俄羅斯一系列軍事挑釁行為的一部分,挾洋自重又有政治私利的波羅申科終於走出了這一步來試探俄羅斯的底線。而俄羅斯方面最初的反應是對峙和撞擊,過了四個小時候衛星通訊社的消息是正在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結果就出來了:

俄羅斯軍艦向烏克蘭炮艇開火,造成烏克蘭軍人的傷亡,並扣留了烏克蘭的船隻。“開火”這個決定顯然是尚在克里米亞的普京直接作出的,而開火就意味著人員傷亡和船隻沉沒的可能性,所以俄羅斯已經有了擊沉烏克蘭軍艦的預案。


目前來看,波羅申科已經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除非得到外部勢力的支持不會再送上門去捱打。

波羅申科想要的一是試探俄羅斯的底線,二是強化自己的總統權力,三是挑起國內的反俄情緒,四是爭取美歐的支持,五是破壞特朗普和普京的會晤。前三個目的都已經達到了,他通過戒嚴令和戰時狀態製造緊張氣氛壓制其他候選人,強化了總統權力;而已經被貼上“反俄”標籤的他又可以通過國內高漲的反俄情緒來拉選票。後兩個目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歐盟和北約已經發表聲明,呼籲俄烏雙方剋制,避免局勢的進一步升級。不過,只要不讓自己的士兵流血,美歐不介意讓波羅申科去當炮灰。但是如果觀眾覺得演出不夠精彩而加錢(經濟援助)的話,波羅申科只能繼續演下去,極小概率事件是烏克蘭派出為數不多的軍艦再送去被打臉。


除了獲取個人的政治利益,波羅申科再普京和特朗普會談前,通過這一事件把克里米亞問題炒熱就是為了給美俄關係的緩和製造障礙,現在確實讓雙普都很頭疼。


雲霄飛翼



俄羅斯已經學聰明瞭,強硬,但又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莽夫,烏克蘭拼命把俄羅斯從對手升格為敵人,俄羅斯則耐著性子努力將烏克蘭從敵人降級為對手,避免被烏克蘭拖入不必要的危害極大的局部戰爭,用實力控制在衝突的層面,給俄烏對立對峙的解決留出了足夠的空間,躲開美國為首的北約、德國為首的歐盟給俄羅斯挖的巨坑。這是因為俄羅斯在敘利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武裝衝突的經驗,面對實力不如自己的敵人、對手,根本沒必要用力過猛,給人留下口實、把柄,用其他的非致命的強硬手段同樣也能威懾對手,控制衝突的烈度與危害。

所以,即使烏克蘭不服輸,或者在北約、德國為首的歐盟的慫恿下,繼續派軍艦硬闖刻赤海峽,挑戰俄羅斯的管控,俄羅斯根本不需要開炮繼承烏克蘭的軍艦,擼起袖子再扣押就可以,一樣達到教訓對手的目的。對於這次的俄烏衝突,普京的態度表現得相當剋制,忍功了得,努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於烏克蘭的下個回合的挑釁,也會如此。

如果烏克蘭不服輸,或者其背後支持者慫恿他繼續挑釁俄羅斯,再次硬闖俄羅斯控制的刻赤海峽,俄羅斯會不會比這一回的開火警告,扣押艦船與人員的動作更大,利用軍力優勢將烏克蘭的軍艦直接擊沉?俄羅斯完全有這個實力,但不會這麼蠻幹,若是這樣幹,就落入烏克蘭與其西方支持者設置的圈套了——烏克蘭很清楚自己在軍事上根本不是俄羅斯的對手,為什麼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卵擊石呢?最大的目的就是激怒俄羅斯,誘使俄羅斯率先挑起戰爭。這樣子,俄羅斯就輸慘了。

即使俄羅斯擊沉烏克蘭軍艦,率先挑起俄烏戰爭,烏克蘭不是俄軍的對手,俄羅斯怎麼會輸慘呢?一旦俄烏爆發戰爭,無論全面戰爭,還是局部戰爭,北約、歐盟這些俄羅斯的戰略對手必然會乘機介入俄烏戰爭,倒不是說北約、歐盟的軍隊捲起袖管替烏克蘭出頭,在戰場直接與俄軍大戰,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北約(含歐盟)將會打著“替天行道”、“主持正義”的旗幟,以烏克蘭免遭俄羅斯的“侵略”為由,派軍隊進駐烏克蘭,部署在俄烏邊境,直接威脅俄羅斯的生死存亡——對於北約這是十分重大的勝利!平時,北約沒有機會,也不敢將軍隊部署在俄烏邊境——這會把俄羅斯逼瘋,做出極端的反應,北約吃不消。若爆發了俄烏戰爭,北約強行將軍隊部署到俄烏邊境,俄羅斯就無計可施,也阻擋不了。

北約軍隊若是趁俄烏戰爭部署到俄烏邊境,不用與俄羅斯開戰,而是利用技術、資金與軍力的優勢,與俄軍玩非戰爭的軍事較量,這樣的玩法俄羅斯是沒有優勢的,在敘利亞戰場,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就是這麼玩的,讓俄羅斯很被動很吃力,消耗不起。美國為首的北約將敘利亞的套路複製到烏克蘭,俄羅斯就吃不了兜著走。

普京對這次的俄烏衝突及其背後潛藏的危機、陷阱看得明白,想得遠,表現得很剋制,對於烏克蘭實施30天的戰時狀態,全員戰備的做法,只是表達了“嚴重關切”,並沒有隨對方起舞,跟著升級局勢,而是努力降低局勢的衝突與危險性,並將這起衝突的處置的節奏掌控在自己手裡,掌握進程與走向,使結局有利於俄羅斯。普京的忍,將會掌控好這次的俄烏衝突,儘可能阻止美國、德國、北約、歐盟、法國、英國等深度介入俄烏衝突,最終通過外交的方式解決。

普京為什麼要對烏克蘭及其背後的西方支持者忍耐?因為俄羅斯嚴重被西方孤立,外部環境非常惡劣,比伊朗還糟糕,不僅國家安全受到嚴峻的挑戰,還被動地被對方極大地消耗資源與國力,使破敗的俄羅斯經濟更加不堪,國家加劇衰落,人民的生活加劇貧困化,這會瓦解俄羅斯的世界大國地位與影響力。因此,今年5月開啟了新一個總統任期的普京用踏踏實實的態度做一個強大的“忍者”:頻頻向特朗普示好,急切與對方建立友誼,緩和美俄關係;一次又一次地向土耳其埃爾多安低頭,連箭在弦上的敘利亞伊德利卜反恐戰役在埃爾多安的強力反對下取消了;不得不向以色列收斂壞脾氣,即使被以色列設局導致一架伊爾-20偵察機被擊落,造成機毀人亡的惡劣後果,普京依然對以色列總統內塔尼亞胡笑臉相迎……

在新的六年的總統任期內,普京的頭等大事就是率領俄羅斯衝出美英德法為其部下的新型冷戰的鐵幕,改善外部環境,振興經濟,改善民生,國力止跌回升,穩固世界大國地位與影響力。一旦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戰爭,俄羅斯就陷入被“群狼圍攻”的危險境地,普京的頭等大事就化為烏有,俄羅斯必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危險,這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危害。忍一時風平,退一步海闊天空,顯然,普京已經領悟了這個漢文化的精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