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皇帝如果遷都至南京,會是什麼結局?

六合同風


假若崇禎皇帝遷都南京,至少可以暫緩明朝的滅亡,重振兵力,整頓機構,或許可以與清軍劃江而治。

明朝初期,對於國家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因此明太祖封封時,將驍勇的燕王派駐在北京,目的就是對付北方的侵擾。當時的目標並不是白山黑水間的後金,而是蒙古及其分裂的兀良哈、韃靼、瓦剌等部,分佈在東起遼河,北到貝加爾湖,西跨額爾齊斯河等地域。明初在嘉峪關以西,設置了沙洲、赤斤、曲先、阿端、罕東、哈密諸衛,安頓蒙古與回部人員,並防範韃靼、瓦剌等部的侵入。

到了明英宗時,瓦剌部開始侵襲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瓦剌部以明朝不給他公主下嫁,悍然反動進犯明朝戰爭。

八月三日,明英宗御駕親征,在山西宣府過去的土木堡,與瓦剌部交戰,九月明英宗被俘。50萬明軍大敗,傷亡過半。

當瓦剌大兵壓境北京城時,就有大臣提出遷都南京。兵部侍郎于謙堅決反對,在孫太后、錢皇后的支持下,確定新君,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登基成為代宗,年號景泰,又稱景帝。

明太祖定都應天府(今江蘇南京),建文帝也在南京登上大寶。遷都北京,是因為燕王靖難成功,推翻了建文的皇位,他取而代之,他回到北京的封地,更能掌控全局。但是從建都來說,北京儘管可以掌控北方,卻也容易受到北方勢力的攻擊。

于謙反對遷都,是基於增強士氣,反擊瓦剌的需要。如果明代宗遷都南京,勢必影響士氣,兵敗如山倒,無法打贏北京保衛戰。在當時情況下,不遷都比遷都更有利。

從嘉靖年間開始,後金崛起,遼東頻頻受到後金的侵擾,在陝北又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內憂外患,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時過境遷,如果崇禎皇帝在此時遷都南京,可以緩解京師的壓力。清軍一過山海關,北京的危險就大了。從北向南,路途遙遠,隘口、戰略城市有多座,對於抵抗清軍進攻,以及農民軍攻擊,都有幫助。而且,南方的軍隊也能發揮作用。鄭成功的軍隊主要在東南地區,有可依託。在清軍入關後,明朝殘留軍隊尚有數十萬,僅鄭芝龍就有30萬軍隊,但是崇禎皇帝煤山自縊之後,明朝群龍無首,明代宗室成立了南明政權,彼此不服氣,勾心鬥角,分散了力量。假若崇禎皇帝沒死,而是遷都南京,抵禦清軍,作為大明王朝的正統皇帝,仍然會有巨大的號召力。

儘管大明王朝到了末期已經衰敗,崇禎皇帝手上也沒有什麼好牌,但是與清軍抗衡還是有些勢力的,牌讓崇禎皇帝打壞了,出了很多昏招。


黃強黃不息


歷史沒有如果,不過我本人也十分喜歡假設。我們假設崇禎南遷了,明朝可能會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歷史上非正統的南明都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正統的崇禎如果南遷了效果真的會好的多。

明朝是兩京制,南京本來就是明朝的都城,在南京有一整套的朝廷班子還能正常運作,捲土重來未可知,崇禎的死,造成了太子也死了,導致藩王爭皇帝,是以群龍無首,而曾經也出現了多個皇帝並立的情況,誰也不承認誰了。這才讓滿清有機可乘。


如果崇禎帝南遷,明朝沒有激烈的內訌,雙方就會在江淮,荊湘拉鋸,可能一開始清軍有優勢,然後明軍後來可能有優勢,畢竟南方的戰爭潛力更大。

南遷不是說就一定皆大歡喜了,朱由檢這個人性格很急躁,南京登基後幾年就意圖恢復大明江山,由於南方富庶,和他一起南遷的官員恐怕不願北伐,所以在朝廷上願意北伐和不願北伐組成了兩股勢力,新一輪的黨爭開始。明朝滅亡,黨爭佔很大原因。

南明對崇禎其實是一個機會。 不破不立,他在京城,舊格局裡,已經沒有人真的信他服他,執行他的意圖,為他出謀劃策。



清軍入關,李自成劫掠北京,是崇禎的最後一個機會, 崇禎在位期間的所有努力和掙扎,不論結果好壞對錯,他想努力的當個力挽狂瀾的明君。但是顯然,他的學識和閱歷,在事發之時都不夠支撐起他的“野心”

如果南明能存在下來,基於歷史與世界大勢的拷考據,肯定比晚清要好得多。如果崇禎會是南遷的那種皇帝,早就和清兵和談了。在那個時候明朝需要的就是一個敢揹負罵名的皇帝。
可是崇禎太珍惜自己的名聲了,也可以贊他一聲有骨氣。以身殉國,不願後退。但是他的自殺就等於間接放棄了無數忠於明朝的人民,也給了清朝很大的可乘之機。


小夥子別放棄啊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五月,張獻中在谷城重新起兵,李自成也在商洛山中打出闖字大旗,重又活躍在陝、鄂,川邊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禎煤山上吊自盡,至此統治中國二百七六年的大明王朝,宣佈滅亡。



如果崇禎當時選擇南下,或許還可以和大清朝隔江而治。其南方還是有一定的實力,只要讓李自成和大清朝兩股勢力僵持著。提前把山海關主力一起南下,穩定局勢。就會有東山再起的可能。但是崇禎優柔寡斷,生性多疑。註定是不能力挽狂瀾的!



逝去一首首歌


崇禎帝如果南遷,明朝會出現許多轉機,清朝可能不會取代明朝,而李自成也可能會消亡。面對遷都南京帶來的如此好處,崇禎卻沒有遷都,而是以上吊來結束了一生——這裡就有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崇禎帝是絕不會遷都的。

第一點,明朝的天子和大臣很看重氣節,寧死不遷都。

明朝歷史上,在崇禎之前,也出現了一次京城面臨被攻佔的情形,如土木之變,英宗被俘,京師險些被攻佔,有大臣提議遷都,但最後都被嚴厲拒絕,最後中興之臣于謙力挽狂瀾保住京師。而面臨李自成的逼近,崇禎帝與臣子也絕不遷都,堅決護住明朝的尊嚴“京師”,以彰顯明朝的氣節;祖宗先帝可以守住京城,而崇禎也可以的,同時命令一些將領進軍護都。

第二點,崇禎與其臣子判斷局勢失誤,認為自己可以抵禦李自成。李自成揮師逼近京城,崇禎與臣子在一些要地部署兵力,以此來狙擊李自成的進攻,為確保安全,同時下令一些明將入京守衛京師。但李自成連續攻克許多要地,很快就使京城陷入危難之地,這是崇禎帝沒想到的。曾經一些誓死說要保衛明朝,京師的大臣,將領,太監,死的死,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這是崇禎對局勢的錯誤判斷。

第三點,臣子的欺瞞與不忠,使得崇禎堅守京城。李自成逼近京師,而京師卻沒有太多可以調用的兵力與將領,於是崇禎帝思索可否遷都,與大臣試探性的討論這些問題。而許多要臣卻是延續明朝官場的一些惡習,竟說吉祥話、空話謊話,什麼京師是龍氣之地、必可保住,而且還有許多要地有忠貞臣子堅守,勸皇帝不要遷都。可實際上,眾多守城將領面對李自成都是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哪有忠貞可言;京師的臣子,在崇禎臨死之前沒有一人去見他,卻在李自成進城之後,大開城門歡迎闖王!

崇禎是一位比較有能力的君王,但明朝晚期的混亂,以及自身性格上的多疑,葬送了這片大好河山。崇禎堅守保衛京都,是錯誤的。可恨那些滿口忠誠仁義的臣子拋棄君王、跪迎新王!這是崇禎的悲哀,也是明朝的悲哀。


歲七夸父


大明是龐然大物。。。戰術上就不應該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攥緊拳頭才是上策。。。第一主動撤退至長江以南,把部隊武將全帶走。。。第二,儘量縮小控制地盤,最好就控制那幾個省就是了以便集中防禦。。。第三動員一切支持明朝朱家的力量來自己控制這幾個地方,幫忙練兵,發展,第四,派出使者和李自成張獻忠達成默契。。。表示不會互相攻打甚至可以給他們賜爵,讓他們轉移槍桿抵抗清。。。第五,練一支強大的海軍,時不時的去遼東沿海騷擾一下,逼迫清軍不得不在遼東後方放置大量兵力,分散他們的力量,天下本來就是大明的,有實力害怕沒土地?等你足夠強大以後再逐漸陸續收回土地也可以啊! 第六,放棄土地以前在這塊地上放上小股部隊打游擊。。。讓敵人即使得到土地也不能安心治理。。。


嬴小波


具體的結果並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現實中的情況好很多,至少在較長一段時間能保住半壁江山,甚至有希望收復一些失地。因為如果遷都對明朝而言雖然喪失了一些土地卻少了一些劣勢,而明朝的對手李自成和清軍則增添了很多劣勢。分別看看他們三家的情況會怎麼變化。

一、明朝:保持相對於南明來說有更高效的政府運作和更團結的狀態。


明朝的滅亡與其說是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縊,不如說是1645年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被清軍俘獲。因為南京本來就具有“留都”的地位,在崇禎死後很快推舉出了新皇帝朱由崧,弘光政權也擁有比李自成、清軍更多的土地和軍隊。只有朱由崧被俘虜後,繼續南逃的南明小朝廷才真正變成了“流亡政府”。而朱由崧的弘光政權不到一年就倒臺,所存在的問題恰恰就是崇禎親自到南京能夠解決的。



朱由崧是崇禎的叔叔第一代福王朱常洵的長子。因為朱常洵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兒子(一度要立為太子,被群臣苦諫阻撓最終作罷),所獲賞賜非常豐富,而被李自成殘殺,盡奪其財富。朱由崧悲慘逃亡,終於躲到南京,正逢清軍攻破北京,而南京馬士英等大臣為了找一個與崇禎血緣近又沒勢力好控制的人當皇帝,才把皇冠戴到他頭上。而朱由崧不僅重用馬士英、阮大鋮等奸佞,排擠史可法等正人君子,更是貪圖享樂不思進取。而眾王與大臣對其不服,導致弘光政權不到一年土崩瓦解。


試想如果是崇禎遷都南京,就不存在繼承人紛爭,崇禎是理所當然的皇帝。以他的性格也不會被馬、阮等人控制,更不會貪圖玩樂。我們可以想見,南明(姑且還是這麼叫)會成為一個保持高效運作的政府。

二、李自成:取代明朝位置被明、清兩面夾擊


上面那張1644年的地圖已經說明,李自成佔領北京後,南邊依然是南明掌握,北方則是清軍虎視眈眈那。之所以南明沒有北上收復失地,主要是因為崇禎已死,朱由崧不能服眾,南明陷入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割據的情況。如果是崇禎回到南京,定然會繼續組織北上與李自成交戰。

另一方面,吳三桂投降清朝的事件依然會發生,多爾袞照樣會率軍南下與李自成交鋒。於是,原本是明朝面臨西邊的李自成、東北的清軍,現在則變成了中間的李自成被北方清軍南方明軍兩面夾擊,勢必敗亡。

三、清朝:失去“為明朝復仇”的“正義”旗號,難以順利佔領土地


清朝在入關之初之所以能非常迅速地佔領北方地區,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一個“正義”的旗號,那就是:替明朝復仇。現在很多人覺得當時的官員百姓應該恨清朝多過李自成,實際上恰恰相反。由於是李自成佔領了北京,逼死了崇禎,所以清軍是正大光明地替明朝復仇。這點南明方面也承認。南明的史可法在與多爾袞通信時還多次對清軍趕走李自成、安葬崇禎的“義舉”表示感謝(即使心裡知道他們不壞好心,表面上也只好這麼做)。南明軍隊也不能與之對抗。而對普通百姓來說,明朝滅亡了,被清朝佔領和被李自成佔領也沒有多少區別。真正受到大規模抵抗是清朝南下後實行“剃髮令”,引發了漢族百姓的強烈反感。這時才有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故而,沒有了為明朝復仇的旗號,有崇禎主政的明朝依然是最權威的,北方也會堅持繼續抵抗,不會輕易落入清軍手中。而已經退守南方的明朝軍隊也勢必會適時反撲,清軍想要入主中原,可能性怕是微乎其微,最多隻能與李自成交手奪取一些土地錢財。

綜合以上三方面,如果崇禎退守南京,則明朝(南明)實力加強,而李自成、清朝都會被削弱。三家實力此消彼長,一切情況都朝著對明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即使不能一舉收復失地,也至少可以保證半壁江山。


伊耆角木


如果崇禎帝遷都南京,可能會形成的局面要好於南宋。

1.明朝的南京做為故都和京師一樣設有六部,人員和組織架構齊備,遷過去以後,立馬政府就能正常運轉。

2.當時明朝的敵人主要是李自成和山海關外的後金,南方全境基本都是在明朝掌控之中,李自成攻到北京城下時,還只是提了要錢分地封王的要求,還不敢奢望取而代之。

3.明朝的軍隊戰鬥力還是有的,從開國以來,到萬曆三大徵,以及後來的戚家軍等等,做為正規軍,戰鬥力要遠高於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

但是,崇禎守著祖訓“不割地,不和親”,面對局面又不夠靈活,也就造成了明朝的滅亡!


遊走開封


對於漢族來說是個利好,首先明朝會避免亡國,起碼把亡國時間推遲,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有利好的可能,因為無論清朝還是明朝最後都想統一,那麼就只能大力發展軍事,積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如果能夠形成科學系統化,無論清朝統一還是明朝復興,中國都避免歷史上的悲劇…不過這樣的可能性比較低,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更悲劇的可能更大一些,首先長期的統一戰爭會導致人口,經濟的滯後,不利於發展…其次,明朝亡國是制度和官僚以及皇帝本身的問題,明朝晚期西洋對東南亞的殖民已經開始,臺灣,澳門已經被歐洲殖民者佔領,而明朝中央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對於科學技術在朝廷當權者眼裡依然是奇淫技巧,即使有一些對歐洲知識感興趣的士大夫把那些東西也是當做愛好,而沒有提高到改良民族文化的高度去,明朝復興的話,科技不發展,制度不改良,後來的悲劇依然會發生!最後,因為兩者的爭鬥同樣會把國力耗費在內戰上,清朝從康熙開始對新疆,西藏的攻略都不會出現,因為二者無論誰都負擔不起那樣的戰爭了,這就會給西方殖民者可趁之機,在俄羅斯的支持下西北地區會被準噶爾人長期佔據,西藏,青海等地在英國支持下也會形成藏傳佛教國家,所以從長遠看還是很難的


天天話事人


如果崇禎皇帝南遷,明朝的實力仍然還有,崇禎在,就有向心力,還能團結起所有的力量。就會形成李自成,清朝,明朝三方面的力量角逐。那樣吳三桂不見得會投清,李自成抵抗不過清朝的話,也許會和明聯合抗清,結果未可知,至少比崇禎上吊這種結局好太多了。明朝不會那麼快滅亡的。




北地君


北京都守不住,南京也會守不住。不改變舊有體制,不改變領導風格,不提升駕馭能力,在南京也堅持不了多久。

南宋之所以能堅持,一方面是採取求和行動,另一方面是改變祖制,允許武將自由發揮,武將地位不斷提高,軍隊戰鬥力不斷上升。不然,還是片面以文制武,文官到處胡說八道,南宋也堅持不不住。

後來南明的皇帝,全是堅持祖制的,文官還是不團結。所以被清軍逐一擊破。崇禎皇帝若是到了南京,必須召開軍事檢討會,同時深刻反思問題出在哪?然後大刀闊斧改革,提高武將地位,大幅降低宗室開支,這樣才有可能穩住陣腳。

否則,只是晚一點的事情,家底照樣敗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