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怎麼找工作?

歡樂靈寶人


真人真事。我一哥們是湖南衡陽的一所墊底二本畢業的,學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這專業還不錯,但學校實在太差了,城市也很差,校園招聘基本別想有什麼公司來招聘。

於是他乾脆直接放棄本校,甚至放棄本市,因為衡陽也只有南華大學這一所稍微還拿得出手的學校,但然並卵,也只有湖南省內一些公司來招聘。

於是他乾脆就直接去了高校雲集的長沙,住在中學同學的宿舍,每天去現場跑宣講會。

去宣講會有一個好處,就是至少簡歷會收下,而在網上直接投的,HR在系統裡直接過濾一些學校,只看自己目標學校的簡歷,因為HR也是替人辦事,也要降低自己被投訴的風險,所以寧願直接過濾掉,只看名校,也不願冒著風險斗膽破格篩選不是目標院校的人,這就導致了哪怕簡歷寫得再牛逼也沒有機會被看到。

簡歷被收下,這時看簡歷的人就不是HR了,就是部門直接看了,所以部門的人只要覺得還不錯,他自己是可以做主的,而不用擔心誰去質疑他。

去宣講會直接投簡歷還有一個好處是,雖然學生之間競爭大,但公司之間競爭也很大,特別是像BAT+華為小米這樣的公司來招聘,人人都是趨之若鶩,大家都想進這樣的公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相對沒那麼知名,但行業還不錯的公司或者薪水開不太高,但行業還不錯的公司就收不到幾份簡歷,這種情況下,公司也懶得篩選簡歷了,所有投了簡歷的人都能參加面試,這樣就完全突破了學校這一層劣勢。

比如一個很知名的路由器品牌叫TP-LINK,之前各大院校招聘用的公司註冊名叫“深圳市普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結果宣講會都稀稀拉拉幾個人,更別說簡歷了。後來逼得公司乾脆把校園招聘的名字改成了TP-LINK 才改善這一現象。

我這兄弟後來面了一家做半導體芯片的臺灣公司,也就是大家在電腦右下角經常能看到的一個藍色螞蟻標誌的做芯片公司。由於這家公司開的工資實在太低,只有4500元一個月,整個湖南大學居然沒有一個願意籤offer,最後只剩下我這兄弟去了,自然而然就成了這家公司的員工。

一年半以後我這兄弟又跳槽到了聯發科,現在又在某品牌手機公司工作,年薪都幾十萬了,而當年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已經不重要了,先後工作過的知名企業已經是最好的名片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史蒂芬的專欄」(ID:stehoue) 。


史蒂芬的專欄


二本應屆的畢業生找工作的途徑有以下幾種:

1.考公務員。考公務員一般不會要求你是985還是211,只要求學歷,二本也是本科,本科能報的職位,你都能報,而且我所知道的,很多二本學校畢業的學生最後都考取了選調生或者公務員。在考公務員這件事情上,是沒有對畢業學校歧視的。

2.考教師等事業單位。教師等事業單位類似於公務員。二本的學生,師範類的發的是中學的教師資格證。也就意味著,可以考取小學及以上的教師崗位。大學教師最低學歷要求是研究生,二本學生就不用考慮了。

3.應聘。這就是要經受某些企業以學校論英雄的歧視了,可是,沒有辦法,想找到工作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不能玻璃心。好的企業有可能會將二本學生排除在外,也不要氣餒,多試幾家,展示自己的才華,一定有企業可以接受你。我一個弟弟,應聘百度公司,很多研究生都被淘汰了,他就是一個二本學校的,結果被錄用了。充分說明了,只要你有才華,還是有機會的。

到了畢業季,一定要多多尋找就業途徑,我當年先考研,後考公務員,再考教師,一天輾轉過三個地方。你要多多留意招考信息和招聘信息,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一定能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


大聖媽歸來


本人就是本二學校畢業的,找工作是我們每一個大學畢業生要面對的事情,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下面簡單說一下自己找工作的經歷吧,大概分幾個階段:

1、秋招的各大企業招聘

秋招的時間大概是從10月份開始的,各大國有企業,銀行等開始第一波的校園招聘,時刻關注官網的招聘信息,在這推薦幾個網站吧,自己沒事的時候就刷著點,有機會就去考,說不準哪個就落在你的頭上。

1、梧桐果--http://www.wutongguo.com/,上面招聘信息以校園招聘為主,可以根據專業、地域等信息進行篩選;

2、應屆生求職網,這個直接百度就行了,一般都是在上面看一些筆試面試的經驗等,其他的,個人覺得界面做的不太好,內容太多顯得有點亂了。

3、中公教育--http://hb.offcn.com/,公考類的信息比較全,本人也是在上面看到各大國有企業的招聘才去填寫報名信息,筆試-面試-二面一步步走過來的。

2、抓住春招

春招的時間大概就是從年後開始了,相對秋招而言,春招的招聘人數相對少一些了,有些沒有招夠的大企業也會選擇抓住最後的機會,在這的話個人推薦去智聯招聘或者51job上面投遞一下自己的簡歷,一定要認真填寫。

HR每天過簡歷的速度很快。咱們的學校不佔優勢,只能靠著豐富的實習和學習能力打動人力,給你一次筆試機會了。

3、適當的去參加一些培訓

相信大家也清楚,咱們自己在大學學的那點東西不是都還給老師了,就是淺嘗輒止。別說這些專業知識應用到以後的工作中,就是面試都覺得底氣不足。
以我們計算機專業為例子,很多人都在大四那年選擇了去某培訓機構學習互聯網技術,雖然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但是很實用。

當然了,這些機構還能提供一些面試的機會,即使不喜歡,也可以練練手。(這裡就不多介紹培訓機構了,想了解的可以私信一下。)

還有,不要擔心企業不喜歡培訓過的學生,因為公司是要盈利的,沒有那麼多時間培養一個人才,再一個就是找到工作貌似更重要。

最後,祝你好運了。


科技小莫


老學姐本人也是來自普通二本院校,但實習的時候就進到了500強,並且直接轉正。

普通二本應屆生找工作難點在於學校背景不好,畢竟應屆生工作經驗也不多,用人單位為了高效地招聘到合適人才,在面對龐大的應屆生求職群體,很可能會在高校背景中就設定了死門檻,比如只招985/211、一本院校的應屆生,這樣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找工作就少了很多機會了。

然而,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找到好工作的。拿我的經歷來說,這幾點可以給大家借鑑一下:

豐富大學經歷

我非常喜歡大學的生活,因為終於不用在固定課室裡面上固定的課程了。

大學的專業也不是我喜歡的,但是該上課該考試還得想辦法做好,畢竟你還得拿畢業證,有個大學畢業證比沒證的彎路還是少一點的。而且你考前努力一下背重點,就能為簡歷添加一些獎項了,比如學院一等獎學金、黨員等等。學校總是會為成績好的學生提供一些資源傾向於支持的。

其次大學有非常多的實踐機會,比如社團、學生會、班幹部。為什麼要做這些,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 自我探索。儘可能多嘗試接觸不同類型的工作,你才知道自己是喜歡跟事情打交道還是喜歡跟人打交道啊。我就是在做秘書長的時候愛上新生招聘工作的,從而喜歡跟人打交道,想著從事HR。

  2. 學會做人做事。在社團中能遇到除了自己專業以外的許多同學,還有很多比你先出社會工作的師兄師姐,他們都會給你許多關於其他行業的諮詢,給你的職業選擇作為信息參考。其次在社團做事,相當於在一個小公司實習,你做的不好有師兄師姐會指出來告訴你,以至於你起碼是個較為成熟能解決問題的職場新人。我的office技能、跟人打電話溝通的技能都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有了豐富一點的大學經歷,你的簡歷才不至於那麼空白,可以填參加各種比賽的證書、實踐經歷、專業證書、工作技能等等。

假如學校裡面錯過了,就去外面找實習、兼職、學習社群等等,我遇到有些師弟師妹,她們在大學也沒做什麼兼職跟實踐,就是堅持寫簡書,居然也能做出幾萬的粉絲。也有參加一些成長社群,認識到一些社會工作的人,畢業後也被內推進去實習了。

找對方向

很多應屆生覺得找工作困難在於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有什麼適合自己做。

所以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職位,可能就在招聘會上面試了幾家,拿到哪家offer就去那家了,但是工作一段時間又發現不喜歡又想換,但是又不知道換什麼工作。

我大三的時候就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了,瞭解過考老師的道路,也嘗試過備考公務員,最後才進行了兩週就發現這兩個都不適合我,最後就選定了HR,所以大三期間就開始看有關於HR的招聘跟相關專業書籍,為大四實習找工作做好準備。畢竟二本院校比別人起點低,準備功夫不能也比別人晚吧。

怎麼找

如果以上兩部你都已經錯過了,現在就是面臨赤裸裸的問題,那麼我只能送你4個字:努力地找。

投遞過去沒回音是吧?那就找找是不是自己簡歷有什麼問題,多問問有經驗的師兄師姐指導一下,上網搜搜資料,認真修改好自己的簡歷。然後多投。招聘會沒回音,就網上投,一個招聘網沒回應就投多幾個招聘網,網上沒回音就問問身邊的同學有沒介紹,都沒有就再跑一跑招聘會。

既然前面的戰略準備上不足,就只能靠後期的努力投為自己爭取更大的可能性了。


你畢業的時候是怎麼找到工作的呢?歡迎留言分享和大家互動交流!

聽說關注我的人最後都「升值」「加薪」了。歡迎點擊頭像,關注「職場老學姐」

職場老學姐


我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是比較合適的。因為我的本科當初就是二本。

確實,在現在二本是一個尷尬的段位,屬於極其普通的一批學生。針對你的問題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也供他人參考。

一、普通二本,專業性強的學科。這樣的學生不要害怕,先找一個對口的企業慢慢學,並且要去大的企業,在大的企業待一兩年後你的專業會得到質的飛昇,到時候跳槽,工資會漲很多。

二、普通二本,專業性不強的學科。首先找準自己的興趣點,專業性不強的一般都是學的管理方面的,這個專業的特點是就業面廣,因此,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的企業很重要,找到後,按照興趣點進行找工作,也就是找準行業,這很重要,行業找對了,以後的事就是學習了。找不對行業以後的事情會越做越痛苦,一切白費,關於怎麼找對適合自己的行業,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我,太長了,這裡就不寫了。

三,就是適用所有學科的了。考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這個就不用多說了,這個已經很規範了,每個網站都有,直接搜索就行了。主要就是找職位,買資料,複習,考試就行了。

四、也適用於所有學科,但主要適用於專業性不強學科的學生。讀研,讀研是你的二次高考,可以改變專業,可以升級你的學校,可以讓你進入更高的平臺。並且,隨著現在就業形式的轉變,現在企業也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門檻,所以讀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助你找工作


馬上6月份,又要有一批大學生畢業,會真正踏入社會。很多二、三本的學生在去應聘的時候發現有很多一本的學生和自己應聘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崗位,這可把大家急壞了,感覺一本的學生比自己厲害多了。

首先,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不要慌,保持自信。一本的學生真的比我們厲害嗎?好像是的。但是我們並不是比所有的一本學生都差,而且各個崗位和行業的要求也不同。

曾經,我有個學姐去銀行面試,她發現別人的簡歷上都是一本的大學,並且還都是非常厲害的學校。當時她非常擔心,覺得自己比不上人家,因為自己的學校可能別人都沒聽說過。但是她沒有放棄,將抽到的題目答案知道的都說了,沒想到就這樣通過了。

二本應屆生怎樣找工作?

提前準備好登記照、簡歷和錢,隨時準備奔赴戰場。

1、秋招、春招

秋招時會有很多企業去到各個高校,同時,學校也會對部分較好的企業進行宣傳,春招的企業相對較少一點,想找工作的同學可以留意一下。

2、公務員、銀行、教師

這三個職業是大家可以去考慮準備的,畢竟鐵飯碗,工作穩定待遇好。但是很多同學剛畢業血氣方剛,進入這三個行業覺得工作枯燥,沒什麼意思。想跳出來去找其他工作,但是又害怕找不到這麼穩定的工作了。

3、不一定要與專業對口

專業性強的工作自然是需要相關專業畢業的學生,專業性不強的不限專業,你也沒必要非找專業對口的工作。

4、與興趣相結合

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進行尋找,剛開始的工作只要能滿足溫飽,有前景就好,沒必要光盯著工資。

如果覺得自己的學歷還不夠,想要繼續深造的同學可以準備考研,不一定看大家都找工作了自己也跟風去找,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畢業來襲,二本應屆生何去何從?

①秋招、春招

②公務員、銀行、教師

③不一定要與專業對口

④與興趣結合

⑤考研


——END——

你對於二本應屆生找工作有什麼好的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作為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相對於一本985,211學歷而言,在人才競爭市場是有所劣勢的。但是,難的不是找到工作,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能夠發揮自己所長的工作。

世界上從來不缺少工作,缺少的是能夠匹配工作需求的人才。


如今秋招已經告一段落了,對於普通二本應屆畢業生的出路在哪呢?


首先,我們需要以個人意願為導向,認真思考一下未來的職業規劃。

不同的學歷背景,意味著工作的起點不同。但是如果你能夠結合社會環境,以及個人興趣所長進行初步的職業規劃,那麼你會比同個起跑線上的人更加清晰明確自己找工作的方向。

舉例:

作為英語專業的畢業生,根據自己所長,那麼選擇工作的時候,可以做英語老師、翻譯、外貿、留學文案等等英語相關的行業。然後可以根據你的興趣再進行工作類型的篩選。


明確自己找工作的方向,你不至於在招聘網站上海投簡歷,這樣能夠省下不少精力與時間。把有限的求職時間用在自己心儀的崗位和公司上面,同時也能避免海投簡歷“石沉大海”之後對自己能力的否定與懷疑。


然後,多渠道收集招聘信息,篩選靠譜心儀崗位進行面試

多渠道收集招聘信息,可以但不限於以下渠道:

1、招聘網站:可以大範圍、短時間的收集企業招聘信息,但是要注意辨別皮包公司和不靠譜的招聘信息;

2、秋招/春招

:大規模的線下招聘現場,可以快速瞭解企業的調性以及對方招聘意向;

3、企業宣講會:深入瞭解企業發展的快速渠道,同時也是對企業實力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4、老師、同學朋友、師兄師姐等身邊的人脈:六度人脈關係理論,利用他們的社會人脈資源為你找到心儀的公司,爭取面試機會;

5、官方網站:有些企業(常見於國企、事業單位)會在官方網站上公佈招聘信息,可多加關注;

6、微博、微信公眾號:多見於互聯網公司。

最後,合理優化自己的簡歷,豐富自己的實戰經驗

簡歷作為求職的敲門磚,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在做簡歷的時候,喜歡把自己的大學經歷羅列一遍,有些甚至是把大學所學的課程直接寫在簡歷上面。其實這樣是錯誤的。


作為篩選簡歷的HR,在他們眼裡,只有符合公司工作要求的簡歷與不符合公司工作要求的簡歷之分。


所以,在簡歷撰寫的時候,根據招聘要求的JD(工作描述)來進行簡歷潤色優化,讓HR一眼看到你的簡歷就認為你是他要找的那個人,這樣能夠大大提高面試的幾率。


當然,再多的才能以及工作經驗,如果沒有一份簡潔清晰的簡歷讓HR眼前一亮,也是會大打折扣的喔。


找工作的時候,你有遇到過什麼問題嗎?第一份工作是怎麼找到的呢?歡迎留言評論喔


》》》五百丁簡歷,超過6百萬優秀人才都在用的智能簡歷平臺,你的求職好夥伴。


五百丁



普通高校畢業生找工作前,至少應該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規劃

進入大學後,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愛好,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以確定未來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和就業去向,這樣在大四時就不會因為就業方面的選擇而迷茫。

二、準備

大四時面臨就業應聘,要提前做好個人簡歷、就業推薦表、成績單、獲獎證書影印件、就業三方協議等硬件準備;同時,還要做好面試時的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專業學習和實踐過程介紹、求職意願等一些在面試時交流溝通軟方面的準備工作。

三、行動

大四是就業應聘黃金期,學生要牢牢抓住校園專場招聘會、當地人才市場招聘會、網上招聘投遞簡歷、去心儀單位應聘、親朋好友推薦介紹工作等機會,多渠道、全方位應聘,擇優而取,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

四、如願

應聘成功後,要做好入職前的一些準備工作。如戶口、個人檔案、報到證、黨組織關係等人事關係必須根據國家規定接轉到簽約單位或委託做人事代理等。





職教動態


謝謝悟空

目前就業形勢下,普通二本就業就代表了國家就業的形勢。

對於普通二本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有幾點需要把握。



1,認識到高等教育基本普及的情況下,你的學歷就是一個普遍受教育水平,崗位選擇不能太貼近專業。中國高等教育三十年放開發展,二本畢業生就業時學歷僅僅是一個證明,不能當作崗位就業的指揮棒,所以崗位和專業之間就不存在任何的關聯了,在崗位選擇上,需要以需求方為主,以自己的興趣為導向,不求待遇,以就業成功為最終目的,只有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來自崗位的選擇。

2,崗位主體的選擇應該以大型公司和組織為首選。經驗告訴我們,大型的組織和企業在運營上已經成型,和崗位之間的運行基本有章可循,進入崗位後的再學習機會要比小型組織和企業的機會高。即使沒有更高的追求,進入大型組織和企業的適應成本也會很低

3,本著先就業再發展的就業理念去選擇崗位。事實上目前國內並不缺乏崗位,只是很多崗位作為大學畢業生不願意去就業,但是也就是在這樣的崗位上,成長的空間才足夠大,比如說很多所謂的藍領崗位,如果用學校所學改造崗位的運行,從個人,組織,國家等方面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4,最後就是鍛鍊情商適應環境的問題了。我們畢業前後,很多的前輩對我們提攜有加,但是目前的社會環境中,新入職面對的是搶崗位的行為,於是不用說提攜了,普通的崗位不給你下絆子就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高情商來彌補這些問題了。



總之,二本畢業生其實就是國家普及高等教育後的普通就業者。再沒有那種專業畢業生的優勢了,先上崗再提高,先選大再選小,先進入再適應,先做人再做事,先就業再待遇。



強烈不建議大學生創業,因為10%的成功案例,不會輕易落在你頭上,不過你爸爸要是王健林就是另外一說了。


慕容曉春


6月大學生畢業季,大學生“史上最難就業季”。

工作沒有好不好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之別,自己喜歡的就是好工作,對於大學生找工作我有以下建議:

第一步:做份職業生涯規劃

①分析自己的專業、特長、能力;

②明確自己要找什麼樣的工作,包括工作性質、工作地點、工作薪酬、福利待遇等;

③瞭解專業就業現狀,是否跨專業就業;

④考慮人生髮展方向,第一份工作對成長軌跡很關鍵。

第二步:精心準備個人簡歷

①不要長篇大論,要重點突出;

②先框架後內容,按時間順序;

框架:基本信息、專業技能、校園經歷、實習經歷、項目經歷等;

內容:以上五個要素中你的職責,你的成績,按時間順序羅列;

③每條信息,做到都是HR想要。


第三步:各種渠道投送簡歷

①參加校園招聘會、人才招聘會;

②平時多關注網上就業招聘信息;

(關注應屆生網、各地區的人才招聘網站)

③求助親戚朋友、同學投送簡歷;

第四步:等待通知參加面試

面試方式:電話面試、網絡面試、現場面試

面試技巧沒有必要過於研究,很多東西是學不過來的。

著重準備三個問題

①對這份工作你是否有潛力?

②你是否有熱情做好這份工作?

③你是否有能力做好這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