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你對哪個城市產生過莫名的好感?

myw58


我是雲南人,生活在昆明,而最近的一次旅行,是去長沙。

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去長沙並沒有很便宜,動車票來回也要差不多一千塊錢了,還好坐六個小時的二等座,在小小的空間裡坐了這麼久實在是非常難受。

所以當我滿身疲憊的到達長沙的時候,我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想回家。當時我訂了一個離市中心不遠的民宿,樓下不遠就是一家賣小龍蝦的店,很晚了仍然開著門,又累又餓的我屬於病急亂投醫,就買了一份口味蝦帶回家吃。



結果,長沙的口味蝦真的太好吃了!長沙的重口味和雲南改良過的那種類型完全不同,真的非常入味,而且小龍蝦非常的新鮮,蝦肉緊實,而且感覺每一隻都被浸泡過許久,連墊在小龍蝦下面的包菜絲都很入味,完全不會有“沒味道”的感覺。

當時我就沒有那種想回家的感覺了,當下就打算敞開肚皮在長沙吃吃吃!接下來的幾天,我對長沙的好感也直線上升,因為長沙人民的重口味是在是太合我胃口了~


曲靖身邊事


本人玉林人,要說讓我能莫名產生好感的城市,那應該是我們玉林。

但是要說在旅行中,哪個城市讓我莫名產生了好感,我覺得,讓我莫名產生好感的城市,應該是長沙。

前不久剛去過一次長沙,因為買不到票,坐的是晚上的高鐵,當時到了長沙又馬上轉地鐵,而我定的民宿是在一個很老的小區,下了地鐵還得打車。因為小區很老,而且長沙好像那種老的小區是非常大的,路況還很複雜,所以當司機開到小區門口的時候,司機和我都懵了,然後司機問我“是這裡嗎?”我說“不知道,我第一次來”。怎麼說呢,那時候我對這個司機還有些反感,因為他說話的方式吧,總是讓我不是很舒服,我原以為當我說完不知道之後,他會把我直接扔在這裡,沒想到他把車往前開了一點,降下了車窗,幫我問起了路,當時路邊有幾個居民,他就幫我問,我要去的地方在哪裡,司機的舉動讓我莫名的就對長沙這個城市產生了好感。

就是覺得,這裡的人說話雖然急了一些,但都是熱心腸。


玉林身邊事


我覺得新疆喀什給我的印象就很深刻,喀什古城很有韻味,整個城市漢化的程度比較低,還是比較有民族特色的小城。而且覺得人特別純樸,對家的觀念很是濃重。


去喀什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大二的時候藝設系出去採風,當時去了新疆的好幾個城市,去了烏魯木齊,然後烏魯木齊附近的廟爾溝,再然後去了喀什和吐魯番。

在這20多天的新疆之行中,有種心靈被洗滌的感覺,回來很長時間都不會生氣,脾氣特別好。 我們因為是去採風,需要完成喀什古城大量的線描速寫,所以幾乎每天都去喀什古城報到,古城裡本來就有很多老鄉住在裡面,那都是他們自家的房子。外面都是土坯房,但是室內的裝飾非常精緻,很多都是屋主人自己耗費好幾年的時間,慢慢雕刻、製作室內的裝修,室內喜歡大量使用地毯、掛毯以及木雕刻。而且那的居民特別熱情,經常請我們這些學生黨,到他們家裡去小坐,還有茶水點心款待,並且很樂意接受我們的拍照。

喀什的兩種食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種是囊,一種是無花果。那裡的囊有兩種形狀,一種個頭比較小,但是特別堅硬,都不容易放壞,能保質期特別長。

所以有些同學家裡比較困難的,買一大堆的囊,然後配上老乾媽,一吃便是半個月。
還有就是路邊隨處可見的無花果挑夫,當時就是五毛錢,可以蹲在旁邊吃,隨便你吃多少隻要五毛。 有機會真想再去一次喀什,不知道現在會是怎樣一總感受。


hello行走的荷爾蒙


雖然我去過很多城市,但印象最好最深的,莫過於杭州和成都。

1. 杭州。

1)美景。

杭州的美景很多,而且清秀雋美,令人難分難捨。

我曾經在八月十五的時候,在平湖秋月前,看漫天的孔明燈搖曳升空,看一輪明月高掛天空,看夜色中的西湖微波盪漾,看燈火通明的遊輪靜靜劃過。

我曾經在傍晚,在雷峰塔前,看夕陽斜照,看雷峰塔的光影變幻,看漫天飛霞。

我曾經在六和塔前,看錢塘江水,奔流衝岸,看江邊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遊人,紛紛拿出手機單反,拍照和自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興奮”二字。

2)美食。

杭州的美食,實在太多了。

“秋風起,蟹黃肥”。八月十五之後,就是吃湖蟹的最好時間了。杭州多是太湖的湖蟹,青殼、長腳、金毛,膏肥籽滿,鮮美至極。

至於叫化雞、乾隆魚頭、西湖蓴菜湯、榨菜鮮肉月餅、片兒川。。。都是我的最愛。

3)人文。

杭州的人文,也非常不錯。

杭州是我到過的,國內的所有城市中,車讓人,做得最好的。

只要有行人過街,車輛一定是停住,等人過完,才走。

曾經看到過,一輛外地SUV在紅燈的時候搶行,壓在人行橫道上,差點撞上人,那個小夥子20出頭,也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直接照保險槓就一腳,然後高聲大罵:“你沒看見紅燈啊!搶什麼搶!”車裡的司機,一點脾氣也不敢有。

杭州市民,普遍素質較高。這點,從超市買東西的人群,就可以看出來。記得我在超市買螃蟹的時候,一位大姐抓完自己要買的螃蟹之後,看我不會挑,就直接上手,幫我把螃蟹抓好了,一隻只挑給我。那8只螃蟹,每個都是滿滿的黃,到現在每次回想起來,我還垂涎欲滴呢。

2. 成都。

1)美景。

成都的美景,也都是耳熟能詳的。

熊貓基地、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大佛、青羊宮、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三星堆,隨隨便便,就一抓一把的古蹟和美景,每個都可圈可點。

尤其要說一下熊貓基地,太好玩兒了!肥肥胖胖的熊貓,慵懶的樣子,無論吃飯還是睡覺,都那麼可愛,那麼有趣,那麼讓你不忍離去。

我們早晨去看的時候,剛好碰上給熊貓喂早餐。幾隻熊貓坐在細細的竹子美餐中,竟然吃了一個小時還不停!簡直一個大寫的“服”!

2)美食。

就衝成都的美食,都要去不止一次!

火鍋、藤椒魚、串串香、數不勝數的小吃:夫妻肺片、麻辣兔頭、老媽蹄花、龍抄手、鍾水餃、麻婆豆腐。。。

不行了,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3)人文。

川蜀的人文,是全國保存良好的地點之一。成都彭鎮老茶館,當地人1塊錢,可以喝茶聊天一整天,外地人只要10塊錢。

成都遍地的茶館,成都慢生活,名不虛傳。

唯一想要的,就是在我老了的時候,如果也能過上那種悠閒舒適的生活,那就不虛此生了。


放飛九月


我去過的地方不算過,要說最喜歡哪個城市,那必須是廣州呀,因為大學和家在不同的城市,每年寒暑假都會經過廣州轉站,不說別的,單單是車站文化,就很吸引我,文明高效,即使是車站春運的時候,也是井然有序。

在2017年1月,放寒假

的時候,我特地在廣州待了三天才又轉站回家,算是一次短途旅行吧,約了兩位同學一起玩的,提前也沒做什麼攻略,就查了幾個知名景點,就網上訂好了住宿,去了就直奔景區。

三天下來,去了沙面、中山大學、石室聖心大教堂、紅磚廠、廣州塔、越秀公園、北京路、上下九步行街、陳家祠、黃埔軍校舊址,吃了銀記腸粉、特色早茶餐點、叉燒飯、雞仔餅、粵菜。

廣州相對於其他旅遊城市和一線城市,物價不算很高,旅遊亂象很少,景點很多都是免費的,非常值得一去,是那種去了不會後悔、而且能有所收穫的地方,具體就不介紹各個景點了,反正去廣州旅遊是特別棒的體驗。

我最喜歡的是廣州的文化與底蘊,作為一線城市,一點都不傲嬌,低調內斂,有繁華的城市風貌,也有多年來所沉澱下來的歷史底蘊,體現著整個城市的溫情。

包容性很強,在地鐵上你會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方言,廣州本地人的粵語很是悅耳,雖然聽不懂,但各種語言夾雜著,不但不會亂,反而異常親切,每個人的素質都很高,盡顯國際性大都市的魅力,有種讓人想紮根的想法。

早茶文化很是獨特,與兩三好友一起泡壺茶,吃粵式餐點,種類繁多、餡料美味,可以做到一星期不重樣,每次吃都是一種享受,真的超愛廣州!


小浪花的寒暑假


第一次去歐洲時,去了巴黎、柏林、科隆、慕尼黑、海德堡、維洛納、亞維儂、馬賽、亞爾勒、艾克斯普羅旺斯,基本上都很喜歡,只除了巴黎以外,到了巴黎,打破了我對巴黎的浪漫情懷,行騙的人、滿墻塗鴉、街上的狗黃金,讓我震驚不已。

不過拉回正題,還是有些城市讓我好喜歡,就是慕尼黑,這樣一個德國南部城市,有什麼迷人之處?讓我著迷不已,足足在那呆了四天,德國慕尼黑有條主要的大街,沿途都有驚喜和表演,從頭到尾不長,卻可以讓人逛了好幾個小時,欣賞街上街頭藝人的表演,還有window shopping,每個小東西、零食都很精緻可愛,每個公園坐下來就是喝啤酒的好時光,基本上我在德國每天都喝啤酒,享受悠閒好時光。逛逛博物館、跑到瑪麗恩廣場看固定時間的偶人表演,享受南德才有的純樸風情和熱情,這是一個不像德國的德國城市。

如果有一天你規劃行程到德國旅遊,建議可別錯過慕尼黑,比起柏林大城市的冷漠,我更愛這種鄉村風情呢!



Sabrina旅食世界


1:初識二連浩特。

提起二連浩特,很多朋友都會感到比較陌生。二連浩特是一座位於內蒙古的邊境城市,四周都是荒漠和草原。我是在2013年的時候第一次來到二連浩特,這座“生長”在荒漠裡的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神奇了!

2:喜歡上二連浩特。

沒有來到二連浩特之前,我感覺這裡是一座荒涼的邊境城市。然而當我來到二連浩特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是一座車水馬龍、十分繁華的邊境城市。除此以外,二連浩特還是中國恐龍之鄉,擁有國內唯一的驛站博物館。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我只是“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的人留言補充。我是旅遊達人、頭條旅遊體驗官:揹著女兒去旅行。據說愛旅行而且顏值高的小夥伴,都悄悄關注了我的頭條號哦!


揹著女兒去旅行


北京!不用考慮、脫口而出,這是目前我去過的城市裡記憶最好的地方,還一直念念不忘,跟家裡人安利的城市。

為什麼是北京呢?雖說是首都,但是在沒有去北京之前,我沒有特別的嚮往,也沒有把它列到我旅行中的前位,想像中應該只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高樓?哪裡沒有,大廈?哪裡沒有。北京會去,但是會是在去過很多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之後再計劃過去,計劃中會是帶著父母去,那是他們那一代人的嚮往,有天安門、有毛主席……有很多他們那個時代的烙印;也會帶著孩子去,那是他們小時候就應該去的地方,所以我也覺得要麼我在小時候就應該去,但那個時候家裡也沒有這個經濟條件,父母沒辦法帶著我去,那麼就是再年長一些去,可能會更有感受,但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機緣巧合下,我們去了。

故宮東華門

到了北京後,好喜歡呀,本來只是想著陪老公去故宮,真正去後會感嘆故人的偉大和創造能力,我覺得一定要請導遊,只有聽了他們的解說,才會知道每個建築的故事,才會瞭解歷史,之後也去了頤和園,只逛了一個酒店附近的衚衕;吃了炒肝、滷煮、雜醬麵、豆汁,豆汁確實喝不慣,嘗試一下就好;地鐵出來,站著聽了半天街頭歌手唱歌;最後因為時間不夠的原因,還是有很多計劃沒有實現,沒有現場聽到相聲,長城沒有去,奧林匹克公園沒有去,水立方沒有去,還有好多好多地方沒有去呢;吃的方面呢,烤鴨、烤串、涮羊肉……沒有吃到的東西也是太多太多。


行旅life


去過挺多城市,最有好感的還是首都北京

知道北京霧霾嚴重,提前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去了兩次,每次都是晴空萬里,也可能是比較幸運。


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別的城市無法比擬的。故宮,長城,清華,北大……這些歷史的沉澱是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高樓大廈旁邊可能就是古老的衚衕,每一塊磚都書寫著歷史。從酒店的高樓出來,轉角的衚衕裡可能就有最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在北京,好像可以隨時在古老和現代中切換,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北京人的熱情是別的城市無法比擬的。

北京的的哥可以算是大半個導遊了。地道的北京腔,把各大景點介紹得如同身臨其境。侃爺的名號實至名歸。

北京大爺大媽善良熱情。街頭的志願者大爺大媽們,問個路他們恨不得把你送去,說得那是一個詳盡。

北京景點門票價格之低是別的城市無法比擬的。

故宮60,長城35,公園陵園5元10元……去過四五線小城的景點門票大多過百,北京這個價格真是良心價了。

從故宮出來後,就近在附近老北京炸醬麵館吃飯。心理準備好接受高於市場幾倍的價格了,然而並沒有,只是比普通店面略高而已。

如果在北京有房子,別的百姓類消費並不比下面的城市高多少。可惜的是,房子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

真的很喜歡北京,尤其是那些古老的衚衕和老北京人。只是去過兩次,都沒有進到清華北大里面,排隊的人實在太多,這算是最大的遺憾吧。


辣媽育子


每次旅行去一個新的地方,我們都會對它產生好、不好或者一般的印象。在近幾年的旅行中,有幾個城市讓我產生了莫名的好感;或者說超出了我對它們的預期。

首先要說一說臺北。去之前就聽說臺北很不錯,特色美食比較多,當地人也比較熱情。

到了之後發現,更吸引我的是臺北的文化底蘊。無論是臺北故宮、中正紀念堂還是國父紀念館,都讓我有衝動去多多瞭解這個地方的歷史。

然後說一下南京。作為歷朝古都,南京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從朝天宮到南京博物院,從玄武湖到雞鳴寺,彷彿實現了時空穿越,讓現代人通過眼前的景點,感受古人的智慧。

最後談一談北京。每次提到北京和上海,常常伴隨著讚揚和吐槽聲。我覺得北京之所以可以成為首都,必然有其過人之處。

我在北京停留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三天。在這三天時間裡我走街串巷,感受著衚衕和四合院的生活氣息。

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參觀故宮博物院,對於明清時期中國最宏大的木結構建築群,敬佩地五體投地。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親眼看到的故宮,比想象中或者書本上看到的更雄偉,一定要推薦給那些還沒去過、但是想去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