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四川三星堆挖掘出來的地下文化與中國文化有巨大差異?

砍死安培


只要解開三星堆青銅神樹之秘,就可以知道三星堆地下文化與中國文化是一脈相承。這個要從黃帝之父少典說起,"典″字是"點"的避違,應該是周王室把夏朝相關炎黃二帝的文本,被這樣改動了。"少點",即時間不多,隱喻某個星系有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行星,並生存動植物和高等智慧生命,有高度發達科技文明,該行星類似地球,如同雙胞胎,但經過上億年,其自轉已快至每一周天不足十個地球小時(十天干),壽命已剩百分之十二(十二地支),必需尋找系外宜居行星,於是,黃帝就這樣成功來到地球,炎帝則是先期到達,蚩尤或許是晚點到來的一位強者,形成三足鼎立,爭奪地球宜居地域和資源。當然,前期或許還有長達數千年的太陽系探索甚至改造的英雄,他們都從同一星系而來。黃帝這個行星住著《山海經》記載的天帝帝俊,還住著幫助過黃帝戰蚩尤的帝俊女臣(姬)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是帝俊任命的星際航天總局一把手。後來,帝俊帶著一幫臣民告別母星,也來到地球,此時已是黃帝孫輩(公孫)顓頊時代,如文獻記載那樣,之前是人神共處而不雜,帝俊一大幫臣民一來,對地球人也不排外,友善親和,開始人神雜處。先民由於好奇,總要問及他們的來處,於是,他們做了一個木架模型來講解他們及三皇五帝的故事,包括先民自古流傳不廢的神話。同樣是《山海經》記載,"有建木,扶桑居其上技……",建個木架來開始。樹上的鳥示意他們乘坐的星際飛船象鳥形,立於果實上,代表夜間天空發光的星星。樹之上枝,為中央,扶桑,扶,養也,指中央星系名與扶桑二字有關(嫘祖養桑育蠶),樹上有龍,表述先民是炎黃龍的傳人,龍在樹幹,樹幹指中間,指第二層,龍頭向下,指中間一層下面,即第二層下面,鎖定第三層。題主提到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講中庸,國人喜歡數字八,道家尊黃帝為中央大帝,可以肯定他們來自某星系第八個行星(移經八卦來歷?)。夏朝及之前的先民親眼目睹,將木架模型複製成青銅神樹模型,與其它出土文物供奉在祀祠場所,以作祀器。夏朝遭遇雷火,"三日不見日光,青禽照夜","天下血雨,江河結冰"等災異事件時,被三星堆人祖先搶救並保存。假設這個不成文的胡說成立,中國史前古史和自古流傳不廢的古代神話故事都可以從青銅神樹展開探索。例如,黃帝首次著陸地球,首要是尋找水,看上最佳水源,今西南三江並流一帶。而早前那此無名英雄肯定對全球有大體探索,發現西南一帶原住民蠶叢人很特別,因故黃帝選擇在偏避的三江並流區,不致造成驚擾。蠶叢疑是神農(龍)氏後裔,與黃帝或許是來自同一星系的不同母星,這可以解釋,炎黃二帝同父異母(母親即母星諧音),之前或許在該星系早已有星際交流,神農氏早期來到地球,已上千年中斷了聯繫。詩人李白所言蠶叢開國"爾來四萬八千歲″,如果暗指四千八百年,如今距唐上千年,距今則為五千八百年,道家黃帝曆法今年為4714年,正好相差一千年左右,唐時文獻比現今豐富,詩仙是否認為神農氏開創了蠶叢古蜀國?

又例,與顓頊相關的神話,最具神秘性,顓頊憑什麼能制定"絕地通天"法則,又憑什麼後裔大禹有治水神功,還可以指導舜帝如何做好帝王,連天帝帝俊(帝嚳)之後裔,契和稷比先期去逝的堯帝都要年長,卻只配做其副手,看起來作副手是假,向大禹實習求學治水之道才是真,因為帝俊正是因為母星發生了比地球更大的洪水才乘舟而來。看來,顓頊是更高文明的主宰者,因此我們這個星球住著你,我,他。佛家說有三界,有三千大千世界。


飛花鹹魚


四川三星堆發掘,發現了中國文化的新大陸,三星堆文化區別於中原文化,它的發現改寫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不可否認的是它同中原文化以及其它地區的文化一起構成了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一起通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來了解那份塵封的古蜀國的燦爛文化。

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揭開了古蜀國文化的神秘面紗。三星堆遺址經過數次的考古發掘,特別是986年兩個“祭祀坑”發現後,出土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象牙以及數千枚海貝,加上後來發現的三星堆古城址,這些重大考古新發現立即突破了以前的認識,使學術界最終充分認識到,三星堆文化(不包括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是一個擁有青銅器、城市、文字符號和大型禮儀建築的燦爛的古代文明,同時也證明了古蜀國的存在以及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意義非凡。

三星堆文明的產生不是孤立的,它既有自己悠久而獨立的始源,又受著中華文明內部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乃至東方文明不同地域的文化或明或隱、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應該可以說,三星堆文化的青銅鑄造技術和玉石工藝,就是中原夏商文化與蜀文化交流融會、互補互融的產物。不過,蜀人在文化的互補互融中創造出了自身新的有特色的文化,例如在接受中原的禮器、酒器的鑄造技藝之外,產生了自己獨特的神器造型藝術。

三星堆的文化與中原文化有區別,也有一定的聯繫。在考古界和史學界的普遍觀點認為,三星堆文化是夏人的一支從長江中游經三峽西遷成都平原、征服當地土著文化後,以夏文化和當地的古蜀國文化進行融合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實際上,通過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文物與中原文物的對比,我們也可以發現它和中原的黃河流域的文化有一定的聯繫,但也有很大的區別,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總之,三星堆文化揭開了古蜀國的神秘面紗,展現了古蜀人恢詭浪漫、舂容大雅的藝術世界和鏗訇辯肆、不師故轍的文化心理,為古代東方文明增添了新的篇章。讓我們為古人的智慧,一起來打call。


密探零零發


前幾天去廣東省博物館,三星堆展覽的最後幾天。聽了下解說,很歡樂,“大家覺得這個神鳥像什麼?有人說像鳳凰臺標誌。”“青銅面具凸起的眼睛像什麼?專家猜測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千里眼。”

青銅面具非常逼真,除了耳朵和眼睛,造型寫實,非常接近人的面孔。而且,面具中鼻子高聳,就是白種人。第三,黃金面具在中國很少。

所以,從觀感就可以斷定,這些青銅面具與白種人有關係。但為什麼解說中一直要強調它們與中國文化的強關係,完全不提三星堆與西亞文化的聯繫?

因為這本書。

這本書完全是猜想,價值不高,它甚至認定中國文化來自西方。奇怪的是有很多人相信。據說這種說法受到了扼制。

其實,三星堆所處的四川,並非閉塞之地(因為現在大家都講一帶一路,三星堆的宣傳紀錄片開始講三星堆是中外文化匯聚之地),它比中原離西方更近,不僅有印度來的象牙,還有來自西方的其他文化。

但必須說,三星堆整體文化不是西方文化。因為很簡單,它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玉璋和玉琮,顯然與中國良渚文化不可分。三星堆就是東西方文物彙集之地。

那麼,青銅面具如何解釋呢?很簡單,冶煉青銅的技術由西亞蘇美爾人大約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發明,在殷商時期傳到了三星堆。

三星堆青銅面具帶有西亞文明的色彩:高鼻、中國人不熟悉的怪異風格、高度寫實(這種寫實技術在中國後來失傳)、黃金面具,這很正常。要麼是西亞技術工人過來了,要麼是面具鑄造技術與造型藝術最開始是有關聯性的。這其實與佛教造像傳到中國一樣,最開始的佛像就是西方人長相,後來變成東方人面孔。

青銅冶煉與面具造型就是個技術問題,不必過度聯想,甚至越想越怕。


神州袖手人


回答一下

之前去過,發幾張圖片看看。







崇儒


中國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的文化都有很大差異………要是一樣那才是瞎扯淡



吃飯帶槍


前言:

在成都平原廣漢鴨子河南岸,有三個很不起眼的土堆,在土堆下面,埋藏著一個驚天的秘密——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度,在此沉睡了數千年。在被挖掘後,舉世震驚。它就是三星堆。這是一位中國農民的偉大發現,從燕道誠於1929年在車水淘溝時偶然發現的一坑玉石器開始,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傳說、所美麗的暢想都從這裡開始了……這其中爭議最多的是有關三星堆祭祀坑的斷代問題,因為這有可能改變我們一直以來對中國歷史的傳統認知。



三星堆出土文物介紹:

三星堆90%以上的出土文物都來自1986年發現的一號和二號祭祀坑,其中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文物最多,最具轟動效應。根據官方的說法,三星堆遺蹟存在於距今5500至3100年前。而二號祭祀坑的年代被認為形成與4000-3600年前。博物館現場解說的原話是:“三星堆的發現證明了古蜀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文明,也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其實全面地應該說三星堆遺址是中國西南地區一處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為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址。遺址總面積12平方公里,年代上啟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2800年),下至商末周初(公元前800年),上下延續2000年。三星堆遺址最早發現於1929年,1986年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發現是遺址內最重要的發現,兩坑共出土了青銅器,玉石器、金器、象牙、陶器等極具古蜀地方特色的珍貴文物6662件,其中以青銅雕像群、青銅神樹、金杖等最具特色,堪稱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實際上先於中國的文化,有仰韶、河姆渡、紅山、良渚、屬仰韶的半坡文化近於最古老,約6000多年,半地下室式的,遺存除了一些粗陶,找不到文明的影子,河姆渡約5500—6000年,有稻穀,無甚文化,紅山文化5000年,文化程度高一些,良渚文化4000——4500年,更先進一些,玉器較精美。但所有這些文化,與三星堆文化相較,都相形見拙。

三星堆發掘的地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

看過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和黃金面罩的賞客將受到深深的震撼,這些人物的面部特徵根本不像華夏族!更像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而且這個文明在浩瀚如煙海的中國古藉中根本找不著記載,反向證明三星堆文明遠於商周文明,它是文明的傳播者而不是相反。也許中國文明的正源在三星堆。

其實這個問題,西方學界早就提出來了,比如,中國的二十八宿、陰陽概念、農曆、青銅鑄造技術,在西亞地區先於中國就已存在。為此,西方學者提出了一個概念——世界文明同源說。



人類學與考古學已經證明,十五至二十萬年前,線粒體、夏娃出現在非洲,十萬年前,現代智人走出非洲,他們進入中國的通道不可能是阿富汗的瓦罕走廊至喀什,也不能從伊裡塞湖畔進入阿克蘇。而是沿著溫暖的路線從中亞進印度,再至緬甸,然後,沿兩條路線進入中國,一條是沿橫斷山脈的三條主脊進入青藏高原,其中一支染色體突變者留在了羌塘鹽地,受嚴寒壓迫,向東遷徙至青海湖東南方向的繞茶卡鹽湖的河湟地區,這是比流淌著奶與蜜的巴勒斯坦富饒一百倍的人類伊甸園。這一民族就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古老的羌族,此民族最先馴化犛牛和羊,與其它民族交換鹽與畜類,進入山西鹽池,融匯成漢民族的祖先華夏族;另一條,沿越南沿海進入中國廣西,沿海岸線上溯,到達中國東部,形成了百越族。

說起羌族遷徙路線很多,有進西藏自治區成為藏族的祖先,有進雲南成為哈尼族、彝旅、白族的祖先,重要的是,還有一條重要的遷徙路線就是從河湟地區遷往茂縣汶川,定居岷江兩岸,成為中國羌族人口最多的地區,目前,汶川縣稱為羌族自治縣,這裡生活著中國最古老的羌族的後裔,實際上最古老純正的羌族應該生活在甘肅。

而三星堆的研究成果顯示,三星堆文化的源頭在茂縣。2009年修復地震震壞的汶川縣布瓦碉群發現了“布瓦遺址”,距今4800年,認定為三星堆文化源頭。而汶川山高水急,不可能有著一脈相承的文化,因此,源頭也在青海的河湟地區。亦是,三星堆文化與羌族在五千多年前共同自青海甘肅進入四川岷江流域地區,三星堆的先民創造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三星文明。因此,可以判斷三星堆文明來自於西亞。有例證明:二十世紀的傳教士陶然士在中國汶川地區考察羌族時,發現羌族敬唯一神、尚白,以羊為祭,塗血於門框,有祭司,認定為以色列第十二支失散的民族。

總結:

至今基本查明,三星堆遺址包含著兩種文化面貌不盡相同、又有前後承繼關係的遺存:一種是三星堆早期遺存,或稱三星堆遺址一期文化,其相對年代大約在中原地區的龍山時代;另一種是三星堆晚期遺存,即三星堆二至四期文化,其相對年代大致在夏至商末周初或更晚。因為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與長期以來歷史學界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徑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歷史學界一向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三星堆是目前中國國內發現玉牙璋最豐富的文明遺址。


孟繁城自媒體


公眾著眼於的三星堆發現,確實和中原有很大不同。但也要看到其與中原的相似之處,如三星堆對於玉璋文化同樣推崇,這是與整個東亞文化圈相似的。三星堆中的青銅罍等器物,也與陝西漢中一帶有文化交流。從考古學文化的角度講,如今三星堆文化的發展軌跡已經得到了發現,其於新石器時代從現在甘肅東部起家,逐漸南遷至現今廣漢,其衰落後又南遷至金沙遺址一帶(金沙與三星堆的相似是有目共睹的),即今天的成都,這也是成都作為四川都城的歷史起點。


三星堆青銅罍


當然確實要承認,三星堆文化與中原的商文化大異其趣。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童恩正曾提出經典的“半月形地帶”理論,指出從雲南、四川到青海、甘肅再到內蒙古,這一半月形地帶其實共享了大量的文化基因,他們其實是中西亞乃至歐洲文明進入東亞後形成的擴散區。也就是說,現在中國版圖上的早期歷史,確實可以分成中原與半月形地帶兩大陣營。而三星堆對金器的使用,以神樹、面具、巫師為主軸的祭祀體系,確實可以看出更受到西來文化的影響。雖然還不至於遠至瑪雅文明甚至外星人,但三星堆文化確實是與中原殊途的。而這支文化後來隨著秦、漢的入蜀,最終被逐漸同化,四川也最終進入了中原文明的序列。



挖啥呢


我不談差異了,我想探討一下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所出土的很多文物跟山海經有密切聯繫,比如“長目人”、“青銅神樹”,要解讀三星堆文明,也不能按照常規思維去想,比如,喜歡籃球的朋友們都知道科比的雕像,一條黑曼巴圍繞著科比,那麼,如果不知道科比事蹟的人會怎麼去解讀他的雕像呢?很可能就會解讀為,一條蛇在阻止一個男人玩一個球狀物體,其實知道的人都知道,那雕像在形容科比的曼巴精神。回到主題,三星堆文物裡有類似於“一個人身下面有隻古代的槍”,其實它想表達的是“槍人”即“羌人”,也就是現在生活在雲南,彝族治自區的彝族人;還有就是被踩在腳下三條腿的癩蛤蟆,說得很有可能就是蚩尤,勝者為王,總要貶低戰敗者,而蚩尤就是彝族人;還有就是青銅巨人,它所要表達的其實是“大人”,不是他身材魁梧,而是掌權之人。綜上所述,三星堆文明講的是皇帝大戰蚩尤的故事,而且是從勝利者的角度去描述史實的。那麼為什麼是在三星堆呢,很可能的原因就在於,當時軒轅皇帝的行宮就在三星堆!以上,謝謝探討!補充一點,要研究上古歷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研究黑彝文化,大禹在黑彝家譜中排行第十三位,好像叫“希密遮”,所以,黑彝稱中國歷史是上下九千年,這是有根據的!


愚子615


因為媒體為了製造噱頭,國寶幫為了販賣假三星堆文物,在不斷放大三星堆文物同中原文化的不同。大家都不是專家,過於相信媒體,總以為差異是巨大的。其實三星堆的整體文化面貌是中國的,只不過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罷了。我們看幾個例子:

玉器

三星堆出土的玉器,這是一個比較標準的玉璧。商周時期,玉璧是中原非常重要的禮器,在殷墟等重要遺址中不斷有所出土,而三星堆、金沙遺址也出土了很多,充分說明了三星堆和中原文化面貌的關聯性。

陶器

這是三星堆出土的商代的陶盉。相比青銅器,陶器是平民和貴族都使用的日常用具,由於使用普遍,可以很好地反映當時的文化面貌。下面看一個河南博物院藏伊川縣出土的二里頭時期的陶盉

我們可以看到器物的關聯性。

青銅器

三星堆和中原文化差異最大的,就是青銅面具和人臉形象了,可能反映了三星堆異於中原文化的宗教觀念和祭祀方式,譬如

這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人面。但是你以為中原文化就沒有青銅面具了麼?Too young!

三星堆的獨特性

當然,三星堆也不是中原文化的copy,通過考古的發現,三星堆文化的特性是很明顯的。

在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器物中,即可以看到巴蜀地區本土文化如寶墩文化的影響(僅見於三星堆文化的早期),又可以看到長江中游及鄂西川東峽區的影響(小平底罐、鳥頭柄勺、圈足盤、束頸瓶、長頸壺),還能看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陶器、封口盉、鬹、觚、高柄豆,銅牌飾、銅鈴,玉戈、玉璋)。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三星堆人並非孤立,而是和相鄰地區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文化交流。

三星堆比較吸引人的是青銅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異於中原文化的面具、人像,一類是和中原文化類似的青銅容器。根據器物類型學的比較,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容器以尊和罍為主,和中原以鼎簋爵觚為主的器物組合不同,這說明三星堆沒有輸入和接納中原的意識形態,很可能並不把這些青銅器作為中原文化一樣的祭祀禮器來看待,也就很可能沒有生產這類青銅器的動機。其次,三星堆出土青銅器的藝術風格大略和中原地區類似,但是和中原地區的風格有一定的差異,和安徽西部、湖南北部出土青銅器的藝術風格類似,所以很可能是當地生產後傳播到三星堆去的。第三,從成分分析,異於中原文化的面具、人像的鉛含量分佈分散,普遍超過10%,錫含量為5%~13%;而和中原文化類似的青銅容器錫含量分佈分散,高於15%,而鉛含量集中分佈在10%左右。提示兩類青銅器工藝差異較大,可能不是一個地方生產的。綜上,可推測出三星堆文化中中原風格的青銅器可能不是三星堆本地生產,而是由江淮一帶輸入的。實際上這也是大部分考古學者的看法。但是,也有專家反對這一看法,有專家根據三星堆所有的青銅器的鉛成分都屬於高放射性成因鉛推測所有的青銅器使用了同一批原料,而又根據工藝推測鑄造這批青銅器的工匠可能並不瞭解他們的使用方法,由此推斷三星堆所有的青銅器都是輸入原料之後,在三星堆當地,由外來工匠生產的。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說三星堆的意識形態和精神生活,在和外界文化交流的基礎上,具備自身的獨立性和特異性,並不可能是夏整體遷入四川的結果。

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不能誇大三星堆文化的特異性,認為是非中國的文化,甚至是“外星人”;也不能否認三星堆文化的特殊性,考古發現告訴我們三星堆在宗教和意識形態上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但是從使用青銅作為宗教用品的材料,使用和中原文化近似的玉器、陶器等等,我們完全可以說,三星堆文化毫無疑問就是那個時代中國文化的一個子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差異既有客觀存在的一面,也有被媒體和磚家誇大的一面。


螺旋真理


三星堆文化,與中原文化之間的巨大差異,說明了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長江同樣是華夏民族的母親河。

在三星堆遺址與良渚遺址發現之前,人們一直以為,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唯一發源地,因此稱黃河為母親河。

正當人們認為,長江流域不可能有大型的史前遺蹟的時候,三星堆遺址與良渚遺址被人們所發現,三星堆超過5000年的歷史,證明長江流域,同樣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第二: 三星堆文明與中原文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是相互獨立,互不隸屬,平行發展的兩個不同文明。

雖然後來,到了商周之後,以三星堆文化為代表的巴蜀文化,逐漸融入到華夏文明當中。

但是在此之前,三星堆文明與中原文明曾是互不隸屬,相互獨立,且平行發展的兩個不同文明,是兩個幾乎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

第三:華夏文明多元一體,兼收幷蓄,集黃河流域各文明,長江流域各文明於一體,最終形成燦爛輝煌,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

華夏文明,從來就不是隻有某個單一的來源,遠古時期,華夏大地上諸文明遍地開花,如天上的繁星一般,最終所有繁星匯入銀河,形成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隨著歷史的發展,各個相互獨立的文明體系間逐漸有了聯繫,開始相互交融,如三星堆人就曾在幫助武王伐紂之後,被封在寶雞一帶,建立了魚國。三星堆文化,也融入到中原文明之中。

個人覺得,三星堆文明之所以神秘,就是因為其於中原文明之間的巨大差異,而這,正是古華夏文明多元一體的最好體現。

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