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車要開多少公里才能成為老司機?

王厚豐


何為老司機,跑的公里數多?事故率低?還是駕齡時間長?這個概念太籠統,有些人即使開了幾萬公里,也不一定就是合格的老司機。



老司機可以理解為輕車熟路,駕駛經驗豐富,遇事處置方法得當,是對駕駛技能和經驗的認定,一名優秀的駕駛員在車流量大時,會貼著左側線行駛,既不會壓線,又會讓自己看的更遠,視野變得更加寬闊,都說開車累,確實是這樣,優秀的駕駛員向前觀察路況的同時,會時不時的用餘光觀察後視鏡,也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一名合格的駕駛員首先要有預判性,時刻觀察周圍的車輛和行人動態,周圍車輛是否會突然變道,行人會不會突然橫穿馬路等等,同時老司機會根據突發狀況,來控制踩剎車的力度,在車輛完全停下來之前,會鬆一下剎車,然後再輕踩剎車(急剎車除外),有些司機一年下來都踩不上幾次急剎。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司機,開車時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做到不違章,不超速行駛,多觀察,多總結經驗。

祝所有司機平安出行安全回家。

以上內容屬個人觀點。


安全始於足下


開車從新手到老司機這個過程,每個人都會經歷。由於每個人水平、歷練、能力的區別,這個過程肯定大不相同。但最直觀的可以從開車公里數的累計反應出來。

1、0-300公里絕對新手期:從正規駕校出來,這時候你就有累計300公里的開車經驗了(交通局有規定學車最低里程300公里)。很多人這個時候就跳出來,我學車沒跑那麼多公里啊。在這裡就要奉勸各位,低價學車不可信,價格低了肯定會偷工減料。有了300公里的累計,正常就可以上路。保險起見,最好副駕坐個老司機指導。人太多的地方就不要去了。


2、300-1000公里新手期:這個過程就是你拿證以後開始上路那段時間,充滿了期待和恐慌。路上熄火是常事,紅綠燈過不去,被朋友鄙視……這段時間可能就要有一些學車代價了,不小心刮到別人車,賠個幾百塊,花錢買教訓。刮刮碰碰是常事。

3、1000-5000公里偽老司機:這個過程最容易開車出事了。到了這個階段,很多人就覺得自己開車很溜了。開車的速度也比較快。其實你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應變能力還是不夠的,事故往往就在零點幾秒之間。還是要奉勸各位,謹慎駕駛,安全第一。


4、5000-20000公里老司機:到了這個階段,遇到情況多了,也看過慘烈的交通事故現場。汽車只是一種出行工具,它會幫你遮風擋雨,天氣好的時候,我更喜歡騎單車綠色出行。開車已經不是技術層面了,是一種心態。開車前的檢查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學車百科


本人2005年開始開車,至今13年多了,家裡陸續買了三輛車,都是10萬以上了,基本都是我開的。

本人認為,稱得上老司機的條件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經歷過各種道路。

高速公路: 至少有幾千公里的路程;經歷過長時間的堵車;親眼看到過高速事故發生或現場;路上車輛特別少;路上車輛特別多,走走停停;經常在大車車流裡面穿行;單向兩到四車道;團霧路況;夜間行車,等等。

鄉村道: 路況主要是窄,兩車相遇需要讓行;顛簸不平;彎路多;坡路過陡;岔道多,等等。

縣道或國道: 比鄉村道寬一些,車速可以高一些,但更容易出現各類事故。

二、經歷過各種天氣。

暴雨天(需要雨刮器打到最快);大雪天(需要小心翼翼慢慢開);大霧天(需要找到參照物蝸行);等等。

三、自己經歷過事故。

吃一塹長一智,沒有經歷過,不算成熟。

自己出現的事故越來越少了!

四、被扣過分,罰過款。

自己被扣分罰款的情況越來越少了!

五、經常主動關注路況信息。

通過各種媒介隨時主動了解,已經成為習慣。

六、經常主動學習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規。

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七、經常關注道路的修、擴、新建等信息。

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八、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前提前規劃路線。

市區道路哪裡不容易堵車,大約需要多長時間;高速上哪個口上,哪個口下,多少公里;路上會有哪些不利情況發生,等等。

九、不斷積累學習開車的經驗。

已經成為習慣,也是避免出現事故和違規的保證。

十、謹慎行車,不路怒。

車速控制在保持安全距離,禮讓行車,把不規矩的司機都看做是新司機對待。已經不把開快車當做是很得意的事情了!(樂極生悲)

十一、愛惜自己的車輛。

真正明白了“你對她好,她也對你好”的道路,愛惜愛護自己的愛車。定期保養,有點異常就看病。即便明天下雨,今天也有洗車。

十二、人車合一。

上車前轉一圈,開起來聽一聽,就能夠感覺到“她”是否異常!

即便沒有邁速表,也知道車速大概是多少?憑感覺換擋。

十三、明白汽車最最關鍵的地方。

如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剎車。如果兩個,那就加上輪胎。如果三個,再加上燈光。如果四個,……

十四、開車時膽子越來越小,越事時處理果斷正確。

經歷得多了,都是後怕,膽子越來越小。越事時快速化解,源於經驗豐富,預案充足。

看到話題,突發奇想,個人的一點點想法,供大家參考!

不出事故,不違規,是咱們司機的共同目標!


補充:

老司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汽車是需要熱車的。熱車時間長短的借鑑公式:60-室外氣溫(秒)。

汽車啟動必須是電腦檢測完畢之後再打火。

起步前,前後左右都看一看,看看有沒有情況。看看三個後視鏡是否處於合適位置。座椅位置合適不合適。系安全帶。

開車時,司機要向雷達一樣,無時不在360度無死角地搜尋車輛的前後左右,看看有沒有異常情況。換車道、並道、轉彎等等操作之前,肯定要查看周邊情況,屬於再確認。因為每時每刻路況都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快速路上,車速快,路況變化也快。

老司機一定會道路和路況的預判!

預判特別重要!

預判可以讓司機有充足的時間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

再補充:(20180522)

關於汽車兩側後視鏡上的小鏡子。

小鏡子可以解決司機的盲區問題。

小鏡子建議安裝可以調整角度的!

可以調整的小鏡子可以適合不同的司機。

再補充:

關於高速公路行車。

高速行車,SUV車輛和轎車各有優勢。SUV車輛,個子高,視野好,可以看到前車前面的路況,便於司機預判。缺點是風阻大,飄,重心高,車速不宜過快。轎車正相反。

高速行車,應該提前規劃好路線。現在堵車已經成為高速公路上的家常便飯,因此,提前規劃路線很重要。首先,出發前,在地圖上看看都有哪些路線;其次是各條路線的路況如何,避開堵車路線;第三是記住路程長短,應該在哪個入口進入和在哪個出口離開高速;第四是在行車時注意里程,距離出口有幾公里時,特別觀看路牌指示,提前靠右側行車,避免錯過路口。

高速行車,注意車速控制。車速控制原則可以是無車時(車少時)車速上限(不超速為準)行駛,車多時降速,保持安全距離,觀察前後左右車輛情況,找準機會,儘快脫離開車群,遠離隱患!簡而言之,車少快跑,車多慢跑。

高速行車,注意遠離大車,尤其是長車(超寬長車更應該遠離)。例如拉汽車的車。與大車並行的注意事項是,先遠遠觀察大車的行車軌跡,是不是直線行車(驗證司機狀態),而後觀察大車右側路況情況(有無慢行車輛或佔道停車情況),做好大車運行時能否有異常打方向的預測,最後左側超車。務必左側超車,否則一旦出現事故,責任不好界定。超車前,如果看大車速度比較快,大車視野不好,白天最好打左轉向,提示大車你要超車了,不允許大車並道;晚上除了打轉向外,可以燈光提示,用遠光燈點動兩到三下提示(不能多了,否則前車司機會反感)。前方有車,禁止長時間使用遠光燈行車。接近大車後,儘量提高車速,保證儘快超過大車,減少與之並行的時間。


我思故2018我在


說說我自己吧,嚴格說我沒上過駕校。08年我們公司駕駛員叫我開的車,因為我小時候在農村就會開四輪拖拉機,所以我們駕駛員教了我5分鐘我就上路了(在公司內部的一個材料堆放場內),聯繫了大約20分鐘我們駕駛員告訴我我比駕校出來的強,基本可以直接上路了。

後來就去駕校報了個名,理論考過之後駕校安排練了2小時就去考樁考了,一次性通過,路考練了2小時也是一次性通過。然後就拿了駕照買了車,一年半以內開了大約2萬公里,沒有任何事故也沒有任何違章。

截止目前駕駛經驗大約20萬公里,沒有出過事故,違章有幾個基本都是在工地門口違章停車,沒有闖紅燈和超速等惡劣違章。

我自我感覺我一萬公里以後就算熟練司機了。


王磊57516


我是新手女司機。

還有40天實習期滿,差三個月上路滿一年。也就是拿照兩月後提車。

目前還只六千多,不到七千公里。因為主要只是市區裡接送孩子上下學用車。我還沒開車出過市,更沒上過高速。(這期間被別人開上高速,去過一趟省城,來回三小時左右)。

開車大半年,現在感覺還好。小縣城裡一般路況沒什麼問題,側停倒庫也還行。平時在市區,學校周邊也不允許太快,所以一直還算順利。當然,最初也擦到過馬路牙幾次。目前還沒主動與人刮蹭過。感覺也越來越熟練。

不敢稱老司機,也確實不夠格。但應該也不是老司機們眼中的馬路殺手。我膽子小,不敢搶行,也不敢隨意變道或超車,隨便掉頭。總之一直以來都是規規矩矩,從不造次。至今大半年過去還未出現違章記錄。也有人說我膽大,才上路個把月就敢開車去接送孩子。也是,學校在鬧市區,周邊人多車多,每到放學,可謂人山人海。再就是冬天六點半還未天亮就要送去學校,晚上十點左右接回家。特別是天氣不好,下雨時接送孩子的車在校門口排幾條長龍,可謂不見首尾。天氣好時,就騎電車去接,減輕交通壓力。

至於說要開上多少公里才能稱為老司機,我不知道。感覺自己是相差很遠,遇到後面按喇叭還是會有點緊張,有人搶行也不由自主去避讓。也不敢上高速,市區空曠路段也不超過40碼。所以常被人超車。。。。總之,問題還多。在成長中。。。。。

文明出行,從我做起。


一點點正義


我不知新手開車多少公里才能成為老司機,但一般情況下,需要半年以上才可能有手感!而且,要經過如下幾關需要幾年時間:第一關:警察罰款關,2000~10000元,不知道哪可以停車,可以拐彎、不會看線等等!先讓警察過過癮再說!第二關:自由停車關:能在各種各樣的停車位擠進去準確無誤,輕鬆進出,算過關!第三關:堵在車流中亦步亦趨跟著走關!越大的城市,這種現象越嚴重,能在嚴重擁堵路上,被別人推著走,身不由己,別人加塞、別你你能微笑輕鬆算過關!第四關,你能在電動車、自行車、隨意人群的道路上安全行走,不擦碰、不吵架、不發火算過了這一關!第五關,高速公路關!你能在高速公路上輕鬆行走,安全可靠,看懂車牌、交通導航、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算過了第五關!這五關通過才算老司機!否則,都是菜鳥!


京都老客41118


十萬公里以下敢稱老司機?

一般人開車會經歷慢——正常——快——慢這個過程,當你開車越來越慢的時候,就慢慢步入老司機的行列了。

我剛從駕校出來獨自上路的時候,走哪都提心吊膽,精神高度緊張,開得也比較慢。個把月以後心裡開始有底了,漸漸開始接近正常的行駛速度。半年多以後,方向盤那是玩得一個溜啊,感覺整個車就是在我的控制之下,大有人車合一的感覺,自然就快了起來,路上只要能看見車p股的都要超之而後快,甩尾漂移也嘗試過。那時候年輕氣勝,對於危險沒有足夠的認識,幾年間發生了多次險情,好在運氣不錯,沒有發生過事故。兩三年之後,漸漸意識到了危險,畢竟見過不少車禍,自己也幾次遇險,也就沒之前那麼猛了。再往後十幾二十年過來,步入中年,越發注重舒適和安全,也就越開越慢啦,這時候再回過頭來看看年輕人開車,覺得自己就是老司機了呀,哈哈。


Wind972561


開車二十年了,從我的經驗來看,不過5年或者5萬公里以上是不能算過新手期的。技術層面幾百公里就能過,經驗層面非得時間裡程磨出來。另外3/5年是高危期最容易出事階段!


周家大少57382461


所謂老司機,其實有標準的概念的。以前聽一個搞機械的工程師說過,汽車的駕駛技術界定範圍,其實生產商就已經隱晦的提示了。那就是10萬公里里程,所以汽車的製造商一班保修服務公里數都在10萬內,這是間接的告誡大家,10萬內駕駛屬於新手期,可以理解會產生各種駕駛技術不過關造成的各種不科學的駕駛行為的情況。但是10萬公里後,理論上製造商默認為你已經是老司機了,完全具備了熟練掌握機械設備的性能和安全操作技巧,能夠駕馭和處理驅動汽車機械設備的各種問題,因此,製造商會在駕駛里程達到10萬公里後結束新手期的維保服務,所有的應急預案和操作技能應當有司機自己負責,但是新技術新工藝的汽車,製造商會延長考察駕駛員,比如,豐田混動汽車,由於是新技術,主動延長駕駛員的新手期默認規則,對新技術部分電池終生維保服務,製造商默認駕駛員對新技術新工藝部分電池裝置的理解和認知程度不足,終身視為新手期。其實實體企業的經營理念很多都是有指向意義的。不像虛擬經濟,無依無據,靠洗腦演講打雞血,無任何專業精神和擔當


如是談


我覺得能算作老司機,應該在一萬公里後,我是新手司機,目前駕齡是4500公里,開了約4000公里的高速,500公里的市區,在高速上覺得別人開車慢,我開轎車見SUV、貨車等就超,沒出過事故,但我經常看一些事故的視頻,所以,最近的一次在高速上行駛,我改變了以前的思想,每次上高速,我都告訴自己安全,安全,安全。現在開得慢,時刻注意前方的路況,留意則方的車,後視鏡有一小段盲區,自己要超車的話都會慢幾秒,確定沒車後,轉向燈一打,提速超車。總之,在路上一定要記著安全,不踩油門時,腳就放在剎車上,祝大家一路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