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怕冷的南方人,能不能去東北旅行?

陶金武


首先我認為很怕冷的南方人,並不一定描述準確喲,在我的印象中,有些區域的南方人真的不怕冷,比名說廣東人。我在重慶讀的大學,那個時候西南師範大學招收了不少廣東人,我們宿舍就有兩個。重慶的冬天還是很冷的,我們都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生怕被風吹著,被雪凍著(現在重慶已經多年不下雪了吧),但我的兩位廣東朋友,竟然得很單薄,還在校園裡走來竄去,我問他們你們不怕冷嗎?他們淡淡一笑,還好吧。反過來,北方人反而把自己裹得更厚,顯得更怕冷的樣子。

當然,這也許是我看到人個別現象,以點代面,並不一定準確。現在我在廣東工作,在廣東呆了二十多年了,在廣東,氣溫到10攝氏度以下,街道上就有很多人穿著羽絨服了。

長白山雪景(東方IC)

再說去東北旅遊行的事,南方人去東北旅行,跟北方人來華南旅行一樣,只不過一個是一路北行,邊走邊穿衣服,一個是一路南行,邊走邊脫衣服,一個是一邊走一邊喊冷死人了,一個是一邊走一邊喊熱死人的,這本來就是旅遊的樂趣。

吉林風光(東方IC)

有一年我們單位組織大家去哈爾濱旅遊,印象很深。知道南方人到北方最容易什麼嗎?不是被凍著,而是容易被摔著。北方冰天雪地,道路非常滑,南方人在這方面顯然不太熟悉,容易摔倒,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一位南方同事看到一組精美的冰雕,興奮過度,直接衝刺過去,瞬間我們就看不到他了,他摔這一跤很慘,鼻子上直接縫了幾針,直到現在,還留痕跡,所以南方人到北方,一定要小心走路,這是真的。

哈爾冰冰雪大世界風光(東方IC)

至於冷不冷,我倒並不覺得北方比南方的冬天冷、,因為北方屋裡都有暖氣,而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沒有暖氣,冬天又潮溼又陰冷,日子更難過。再說了,看冰雪之景,東北還是最好的去處了,想想大興安嶺長白山的雪景,想想哈爾濱的雪雕,想想吉林的冰松霧松等等景觀,東北,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也值得一看。雖然現在雪鄉的事情鬧得大家不開心,但風景無罪,希望東北好好整頓管理旅遊秩序,讓遊客開開心心去,開開心心回。


途蟲的百味人生


我也是很怕冷的南方人,去了一次哈爾濱,當時去的時候還遇到寒流,可以說是最冷那幾天了,零下30多度快40了。

什麼感受呢,我感覺鼻孔裡都是冰渣。



眼睫毛變成了白色的,因為上面結了冰。

(沒有這麼誇張,找了張網圖來給南方童鞋解釋一下,真是挺冷的!)



然而!

我非常開心!!!

看到一片白雪茫茫的時候,激動的啊。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雪,感覺整個城市都特別安靜,一片白茫茫的。



在松花江上走著,覺得自己好渺小,人啊,在大自然面前,根本就是滄海一粟。甚至只敢順著前面人的腳印去走,生怕什麼地方出現個窟窿(雖然不會哈哈)。


雪好厚好厚,大街上雖然知道草叢裡面就這麼厚的雪。


因為哈爾濱和俄羅斯接壤,所以建築風格非常偏俄式~在我看來,就是童話裡面的建築啊。




夕陽西下,陽光灑在大地上,被白雪映襯的金光燦燦的。


還看到以前沒看到過的,那麼多的冰雕!


特別喜歡這個大滑梯!


跐溜一下滑下來,我排隊玩了好幾次。



冰雪大世界晚上亮燈的時候,特別,夢幻。





還實現了我的一個小目標,冰天雪地吃雪糕。


其實也還好,吃下去就不冰了!

還有,哈爾濱的飯館菜量都特別大,真的好大。

說這麼多,冷確實是冷,但是對於南方小夥伴來說,尤其不經常下雪的小夥伴來說,真的值得一去,感受很新奇,能看到很多以前沒看到的東東喲。


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


這個問題問得有意思!

怕冷的南方人,能不能去東北旅行?當然可以啦!完全沒問題!

在北方特別是東北,雖然戶外溫度低,但室內還是非常溫暖的。你可能會說,誰去東北旅遊就地呆在炕上啊?好的,聽我道來:

首先,到東北旅遊絕對不是呆在炕上。和去其它地方一樣,肯定是呆在戶外的多。到了炎炎夏天,咱們知道換上夏裝,到了寒冬,怎麼就不知道穿得多一點,厚一點呢?這是從最基本的需求說起。

其次,差異化的旅遊資源帶來的興奮、新鮮會讓人更專注於玩,而不是擔心冷或熱。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回想自己的體會,當我們去到一個陌生而又新奇的地方,我們的關注點一定是這些新奇、美麗的景色,而不是是否有些餓,是否有點累。視覺上的新奇體驗會給大腦發出指令,來抵消身體上的微小不適。

第三,旅遊或旅行,本身就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悅,為了精神上的愉悅和富有,身體上的一些小反應往往會表現得更輕微,甚至輕微到我們感知不到。就如同喜歡釣魚的人能坐上一整天,打麻煩的人能坐一通宵,愛喝酒的人能聞香而去一樣,真正喜歡旅行的人,是不會讓一些看似問題的問題而擋住腳步的!


風景故事


在南方生活了二十年的女漢子,在北方過第一個冬天,才發現北方的冬天並不是很冷,雖然外面是零下幾十度,但屋裡熱乎的有20幾度,我都覺得自己是在避寒。

沒來東北之前的我

作為重慶妹兒,在瀋陽上大學本以為很苦逼,還沒出發家長就給我準備了羽絨被、笨拙的羽絨服、厚厚的羊毛衫、兩套保暖……巴拉巴拉的兩大箱,最後實在搬不動就郵寄到學校了。進了十月西北風就伴著冬天刮來,讓我著實的一哆嗦,麻利的套上秋褲保暖,那時候的家鄉還是短衫短裙。而後過了一個月,我的保暖、羽絨服相繼上身,學校十月中旬就升了暖氣,屋裡暖和的不得了。

在東北避寒的我

說起寒冷,要說進了一月份,白天零下十幾度,潑水成冰,颳風的時候,乾淨刀片在臉上拉。但誰也不傻啊,出門的時候穿很多很多,路遠可以乘車,交通沒有大城市的擁擠,公交基本上都能按時到位,省了在外苦等的煩惱。帶上帽子口罩,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也就不冷了。

出去玩的我

而前面說北方比南方冬天還暖和,主要是在屋裡,暖氣熱的穿秋衣秋褲就可以,而不像南方屋外1度,屋內零下1度,溼冷溼冷的。冬至的時候,和朋友去了一次漠河,體驗了下極夜,別有風味。早上9點天才亮了,中午在農家樂做土炕上吃了酸菜餃子,下午玩一會,不到五點就黑天了,幾個人在屋裡玩起紙牌,一玩就是幾小時(東北人愛玩紙牌,是不是因為天黑的早外面又太冷呢?只能在屋裡玩紙牌了)

這裡給準備來東北旅遊的南方妹兒幾個忠告:

1、冬天白天短,如果在戶外玩,建議9點出門,下午5點就可以回酒店了。

2、保暖是一定要穿的,還有厚厚的羽絨服,那種市面上的輕薄款絕對是不行的。

3、下火車去超市,買雙棉鞋墊,如果可以,最好穿雪地靴,超暖和。

4、暖寶寶這個東西吧,因人而異,貼上是很暖和,但玩出一身汗後,暖寶寶容易燙傷人。

5、手機在戶外掉電特別快,記得帶上移動電源,實在不行就帶兩個吧。

6、東北的飯菜和南方不一樣,一盤醋溜土豆絲,吃撐你,所以點菜要慎重。還有要嚐嚐酸菜餃子,真的好好吃。還有東北亂燉,南方人真的做不來。鐵鍋燉魚烀餅子,吃的那叫個暖和,嘴巴都饞了。


旅遊獨家播報


丫丫我就是一個典型怕冷的南方姑娘,家鄉生活在湖南長沙,每到冬天家裡的暖氣空調、烤火爐、電暖壺都是常備常開的,但是我跟東北特別有緣分,這麼多年去了好多次,光17年底就去了長白山一次,哈爾濱兩次。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當然能去。

而且我認為旅行就是要感受地域特色和季節特色,那麼冬天不去北方不去東北又怎能去感受極致的冬了。所以我建議大家旅行東北,第一優選的就是冬天。這個冬天,當我在長白山冰天雪地裡泡著溫泉,當我第一次體驗潑水成冰,當我呼出的氣變成霧凇染白了我的頭髮,當我每天都在感受“風花雪月”……我無比深刻的領悟到這一點。

你問我冷嗎?當然冷,這邊零下-10度到零下-40度,這種溫度對於南方孩子是沒有想象的溫度。但是東北的冷有點好,是乾冷,不颳風的時候你甚至覺得比南方的溼冷舒服多了。所以東北旅行建議一定要武裝好自己,從頭到耳朵到手,能捂住的都捂住,手腳一定要厚厚的手套和保暖鞋,還怕冷帶上暖寶寶。尤其注意相機手機在零下幾十度的低溫下基本是不抗凍的,幾乎用不了多久就關機了。

而且東北家家戶戶都是地暖,只要走到室內,整個人都暖和極了,這一點比較起溼冷的南方可要舒服多了。所以只要不是長時間呆在戶外,你是不至於覺得太冷的。反而讀大學時,東北同學來到長沙,一到冬天就特別冷的受不了,室外溼冷溼冷的,室內就一個電烤爐什麼的覺得依然很冷。


丫遊記


南方人當然能能去東北旅行,東北外面是冷,可家裡都有暖氣20度,暖和的很,可以來吉林看霧凇。

從吉林市溯流而上十五公里就是聞名的飽滿水電站。水電站大壩將江水攔腰截斷,構成了巨大的人工湖泊——松花湖,冬天的松花湖外表結冰,但水下的溫度卻依然保持在0℃以上。特別是湖水通過水電站發電機組後溫度有所升高,江水載著巨大的熱能順流而下,於是就構成了幾十公里江面酷寒不凍的共同景象。

 


中國是國際上最早記載霧凇的國家,早在《春秋》中就有關於“樹稼”的記載,後來也有叫“樹介”的。“霧凇”一詞最早呈現於晉朝的《字林》“寒氣結木如珠,見(日光)乃消。齊魯謂之霧凇。”依據它晶亮純真的外形,文人騷客也紛繁給予它“瓊花”“雪柳”等各種精緻的稱號,但是還數“夢送”一詞最妙,聽說這是宋末民間的記載,意思是霧凇是夜間人們做夢時天公送來的綺麗奇蹟。

  霧氣籠罩下的夜,似乎怕驚動聽們的美夢,霧凇悄然無聲地來到人世。清晨,在模糊的霧氣中,松花江從銀裝素裹的國際中奔騰而過,放眼望去那兩岸依依的樹枝都穿上了皎白的紗裙,猶如新娘的盛裝。此刻若是起風,日光下滿樹繁花隨風飄動,晶亮、純真,悄悄迴旋扭轉下降,江城剎那落英繽紛。飄落江面沒有當即消融的霧凇跟著急流遠去,不免給大江東去的豪情加上了一些丟盔棄甲的婉轉。


  霧凇來人世 天時地利的造化

  霧凇的美麗終究有什麼隱秘呢?國際之大,這位超凡脫俗的仙子為何又特別眷顧吉林這片土地呢?

  低於0 ℃的水汽和霧滴由於找不到依靠的凝結核依然不能凍住,直到遇到相同低於凍住溫度的物體,如電線、樹枝等才敏捷凝結成冰晶。這些冰晶又成為後來霧滴的依靠,一層疊一層,霧滴輕附在冰晶上結成新的冰晶,不透明的冰晶簇擁在一起,遠遠看去就像很多皎白的花朵開在枝頭。由於冰晶與冰晶的空隙大,結構很疏鬆,密度很小,日出溫度升高或風稍大就很快滑落。松花江上蒸騰的霧氣中,霧凇的厚度卻可到達50毫米。吉林這種得天獨厚的環境,使一些看似不行諧和的條件構成了稀有的霧凇。


 由於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吉林霧凇繼續時間長、厚度大、呈現頻率高。每年從12月下旬到翌年2月底,是欣賞霧凇的最佳時節。人們把吉林霧凇的欣賞進程分為三個階段,即“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賞落花”。


  “夜看霧”是指在霧凇構成的前夜,觀看松花江上呈現的江霧景象。該景一般會在夜晚10時左右呈現,松花江上開端有縷縷霧氣呈現,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團的霧氣升騰著、翻滾著湧向松花江兩岸。剎那間,江邊的街路、修建都被大霧籠罩,遊人置身於濃重的雲霧之中,江邊的修建物、樹木也在霧中若有若無,燈火也變得錯綜複雜,整個街路似乎成為雲海仙界。一般來說,當夜的江霧越是濃重,次日的霧凇景象越是壯麗,這也成為吉林霧凇預告的重要預兆。


  “晨看掛”是說清晨起來看“樹掛”。通過一夜的濃霧,清晨當人們再次來到霧凇欣賞區時,前夜那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楊柳、松柏和千年榆樹,居然在一夜之間被江霧染得一片雪白,在眼前豁然呈現出一個銀色夢幻般的美妙國際。江邊的樹木凝結了厚厚的霧凇,太陽被晨霧遮住。每一棵垂柳的枝條都晶亮閃耀,宛如玉枝垂掛,在和風中悄悄搖擺;株株被霧凇所打扮的松柏都似銀菊牡丹盛開、隆冬臘梅盛開,就連路旁邊的小草,也被霧凇包裹得毛烘烘的。


“待到近午賞落花”是描繪欣賞霧凇掉落時的情形。一般在上午9點今後,陽光、和風使凝結在樹枝上的霧凇開端掉落。開始僅僅一點一片地掉落,接著是成串成串地滑落。掉落的銀片在空中飄動,落到人們的頭上、肩上,在明媚的陽光下,構成五顏六色的雪簾。


松花江不封凍的江面在低溫條件下,蒸騰很多水汽供給構成霧凇的質料;一起,水滴的裂解也為負離子的發生供給很多所需的水分子,這恰能促進空氣中負離子的發生,使其增多。據測,在有霧凇時,松花江岸負離子濃度可比平常多5倍以上,可謂天然的負離子氧吧。不但是負離子發生器,現代都市空氣中不免有很多懸浮汙染物,霧凇構成之初便可吸附這些汙染微粒沉降到地表,猶如將空氣過濾了一般。


想要用鏡頭留住這霧凇的美,天然得尋一個好去處。在攝影家的眼裡,拍霧凇的最佳方位當屬霧凇島。霧凇島距吉林市區30公里左右,屬松花江中的一個小島,是吉林霧凇最佳欣賞區。吉林霧凇由於它共同的構成條件,因此繼續時間長、厚度大、次數多。每年12月下旬到次年2月底是欣賞霧凇的最佳時節,最多時一冬可呈現60屢次。大霧從島的四周不斷升騰、漂浮、分散。當皎白晶亮的霜花染盡了江岸垂柳,風吹霧散只剩下六合浩渺。白鷺劃過天空,在水面上留下逐漸消逝的身影。在這樣的氣候裡,掛在樹上的霧凇是不會落的,在夜裡又會厚厚地再掛上一層。即使是終年守著霧凇長大的人,對此也會驚喜萬分。由於霧凇讓咱們信任了,在這個國際上,總有那麼一些夸姣的事物值得咱們去等候、去守候、去回憶。


  “江邊雪霧垂垂過,朝為仙侶暮紛飛”,霧凇既具有動聽的美,又好處頗多。站在松花江邊,看著江心霧氣上騰,兩岸裙紗搖曳,是否又對霧凇多了一些感謝之情。


唐風宋雨


儘管去,不要害怕

作為一個南方人的旅遊攻略博主,我想大聲告訴你千萬不要怕冷,因為你怕冷就會錯過了許多許多美景,東北的雪景不是一般人能夠想象得到的,太美了,美到沒朋友。有幸去了一次東北的長白山,那感覺、那風景真的是在南方是完全體驗不到的。(下面由去東北注意的事項)

去東北旅行必須注意的事項:

第一:千萬不要要舔欄杆、千萬不要要舔欄杆、千萬不要要舔欄杆,這個千萬不要輕易去嘗試,試一次後悔一輩子,真的不要學段子的人去舔欄杆,那是一場噩夢的開始,

第二:衣服一定要帶夠,東北真不是南方的溼冷能抵擋的住的,想必大家也在網上看到很多在東北神奇的畫面,剛打開的水馬上結冰、水龍頭出來的是冰棍不是水、積雪可以達到1米厚,你說冷不冷?一定要帶夠衣服,穿得暖和才能在東北玩雪。

第三:多喝水、多喝水、多喝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東北的氣候是真的非常乾燥,在東北記得多喝睡,多吃水果,記得帶上一切保溼裝備以及唇膏,否則你會感受到那種皮開肉綻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

第四:千萬不要報低價團,不要輕易相信導遊說的話,自己要留個眼,不要發生雪鄉類似的事情。

長白山之旅

下面給你看看我去長白山遊覽的照片,景色那麼美,你一定不想因為冷而不去東北的。

這麼美麗的長白山,這麼美麗的北國風光,這麼美麗的雪景,千萬不要錯過,來東北吧,看一場雪,體驗一把雪中飛舞。

裕豪Life


作為一個在北方生活了幾年的南方女漢子,我覺得反而更加習慣北方的冬季了,因為南方冬季室內真的很冷啊!每次回家過年,真的巴不得趕緊出太陽,然後可以一直坐在外面曬太陽。


東北這邊,說實話也要看所處的地方,前幾天聽人跟我談論,她說東北三省跨界挺大的,然而只要說是東北的,大家就直接說是老鄉,而別的地方的人,也只是覺得東北很冷,不知道東北的冷,是從遼寧到吉林再到黑龍江,溫度是慢慢變化的。就像前幾天,問一個黑龍江的朋友,我說你們那邊現在多少度,她說最近一直都是零下三十多度,凍懵了,而我現在所處的地方,也才零下十幾度而已。

東北雖然說冬天室外冷,但是室內真的很暖和,有時候穿一件單衣就行,南方要不是很靠南的,估計就做不到這一點了,有些甚至要穿的更多。在南方生活了十幾年,在過來北方之後,反而特別適應他們這邊的氣候,可以說已經是冬暖夏涼了。可以來東北旅行吧。


愛吃番茄醬




悟空又調皮了!這還用問,當然可以啦!

你看去雪鄉旅遊的人,至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從南方過去的吧。

去年十二月初,我從湖北去吉林參加冰雪旅遊節,一路上遇到的,同樣有很多說著一口粵語閩南話,很多都是來自南方。在浙江,更是開通有去吉林看冰雪的包機航班。



我曾經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鄂倫春的日出時分玩潑水成冰,在新疆阿勒泰玩滑雪,在寒風呼嘯中登上吉林長白山,在滴水成冰的露水河玩漂流……這樣的經歷太特別太難忘了。



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冷嗎?冷!只要一颳風,恨不得把你的骨髓都會吹個透。但是,與南方的溼冷天氣相比,北方只是乾冷,在戶外,你根本感覺不到自己是在零下十幾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裡。因為在戶外,我們是不停地在運動的。而回到室內,恨不得把自己脫個精光,為什麼?暖氣太足了,熱啊!晚上睡覺,還得把窗戶打開一個縫兒放冷空氣進來。

所以,我們不要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零下十幾二十度就會凍死人,被這一串數字給嚇住了腳步。



現在的戶外裝備性能越來越強大,選擇一套防風的衝鋒衣褲,一件羽絨服,一雙雪地靴,再配上一頂帽子、一雙手套、一副墨鏡,另備幾張暖寶寶,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足夠應付了。

暖寶寶貼在足底和腰部,保證你暖暖和和的輕鬆度過一天。如果你喜歡手機拍照,再給手機背面也貼一張,絕對好使。

如果你是攝影發燒友,除非是狂按快門一族,配備一塊備用電池就足夠了。




泡魚兒


我是來自湖南的旅遊體驗師納蘭小魚。做為一個湖南妹子,來回答這個問題最為恰當了。

南方從當然可以去東北旅行。世界那麼大,東北那麼美,不去看看多可惜呀!

在冬天,雖然東北的溫度動不動就是零下二十度三十度,其實也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冷啦。

因為,東北的房子,室內都有暖氣。在室內,溫度都有二十多度,可暖和啦。要知道,我在湖南,家裡開著烤火爐,空調也開著,溫度也就十多度。東北的冬天可舒服啦,抱著火爐吃西瓜啃冰棍,爽溜溜哩!

其次,東北的冷,是乾冷,空氣非常乾燥。

然而,在南方,是陰冷溼冷,那種刺骨的寒冷,讓人生不堪忍受。

很多東北人能適應得了東北的零下二三十度,卻適應不了南方的溼冷。

原來,那些厚重的加棉抓絨家居服、電熱毯、熱水袋、暖寶寶都是給南方人準備的,東北人根本不需要用這些。

在室外,要注意防凍。衣服還是多穿點吧,最外面的衣服一定要防風。

16年我去東北玩的時候,我的裝備是這樣的,上身:純棉秋衣+厚毛衣+抓絨防風衝鋒外套;下身:純棉秋褲+抓絨防風衝鋒褲;另加圍巾+手套+口罩+帽子。

感謝南方不供暖,造就了湖南妹子不需穿得象東北熊瞎子。

此外,雖然東北很冷,但紫外線還是蠻厲害的,一定要帶上防曬霜。室內有暖氣非常乾燥,保溼霜、潤唇膏是必備品,有條件的話最好做個面膜喲!

最後,提供下南方的孩子們,去東北玩,一定要戴上墨鏡保護眼睛喲!雪地裡反射光強烈,如果長時間不戴墨鏡就會產生雪盲,對眼睛傷害很大。

希望我的回答案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