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人有什麼好的回憶?

丁家興旺


六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有什麼好回憶?苗阿哥雖然是八十年代出生,但是我的父親那一輩正是六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

這兩年一直很流行一句話:好懷念以前餵豬的日子,沒有流言蜚語,沒有是是非非,沒有生活壓力,沒有錢多錢少,沒有套路,只關心豬有沒有吃飽!大概就是六十年代出生在農村最好的回憶吧。

我的父親出生在六十年代,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我父親只上了小學二年級就沒有繼續上學的了,輟學在家的父親只能跟我的爺爺學認字,四大名著和歷史系的小說我父親都看過,看完之後經常跟我們講書裡的故事情節。當然我也經常聽我父親說起小時候的事情,那個時候農村苦,老百姓也苦,十多歲的時候我父親就帶著我的堂叔他們一起去山裡燒炭,砍樹建房子,人都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我父親覺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跟著我爺爺一起去山裡造林,就是種樹,那時候我們村有很多荒山,需要在自家的荒山上種樹,因為路途遙遠,爺爺不讓不滿十歲的父親一起跟著去,我的父親就偷偷的跟著去,走了幾公里的山路才來到我們家的荒山,在山谷裡,我的爺爺還養有鴨子,那種鴨子飛出來之後,就飛到對面的山上去找吃的去了,直到傍晚才會飛回來,父親最高興的是,每天去還能撿到鴨蛋。

每年夏天,我父親都會到房子後面的大樹下撿白鷺。那時候我們村後面全是幾百年的大楓樹。密密麻麻的,每年夏天樹上都是白鷺,遠遠看去,白花花的都是。它們會在樹上搭窩,繁衍後代,很多小白鷺因為貪玩從樹上掉下來,每天都可以撿到十幾只,然後用小魚養起來,長大它們就飛走了。

農閒的時候,我的爺爺還會用木頭劈一些玩具出來,比如鴿子,山羊,陀螺,在平坦的泥土地上,父親和兄弟姐們一起鞭陀螺。因為劈陀螺,我父親有一次劈到了手,留下一塊疤痕,現在手上都還看得到。

因為六十年代出生,七八十年代農村的生活都很苦,並沒有很多快樂的事情,如果有美好的回憶。可能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吧。


苗阿哥


六十年代出生在農村的人有什麼好的回憶?那年代雖然條件和現在不能相比,但窮也有窮的樂趣,那時條件差,人很容易滿足,稍微有一點小便宜就感覺很滿足了。

記得還是76年哪年秋天,生產隊的魚塘結完魚後,魚塘底部一層又黑又臭的於泥,隊幹部按排我和另外一人,將魚塘的於泥罱上岸搞草泥塘漚制肥料。



罱泥在農村可是一力氣活,具體做法是一條船上兩個人各站一邊,兩手各握一竹蒿,古代有詩人是這樣形容罱泥的,“兩竹手中握,力與河底爭。罱如蜆殼閉,張吐船隨盈"。意思是罱泥時兩手抓住竹蒿,罱頭在河底一張一閉,將泥夾入罱中,就象蜆殼一樣,一張一合。兩手一上一下交替將泥罱提出水面至船內,雙手一張滿滿的一罱黑泥就會吐入船中,不停往復一船泥就滿了。


罱泥的活重,消耗體力大,下午的時候,因另一人年紀大,體力有點不支,停下手中的活要休息一下,我說行,你先息我再罱幾下將船裝滿,划到岸邊休息,就在我將罱子提到船邊的時候,罱中一條大鯽魚不停的撲著尾巴,足足的和罱子一樣長。這可是一件奇事,兩天前魚塘就清過塘了,那來的這麼大一條鯽魚?另一人趕緊幫忙將船撐到岸片,找來了好多青草,幫我把魚藏在草裡面。

那時候是大集體時代,集體的東西是不能佔為已有的,必須交公。但因現場只有我們兩人,晚上我還是將魚偷偷的帶回了家,我母親將魚做了魚湯,炒了幾個雞蛋,我又悄悄的叫來了我的同伴一道吃了晚飯。



那條鯽魚有一斤多重,晚飯時我們都很開心,一是這麼大的鯽魚實在少見,二是出現在已結清塘的魚塘裡,這件事情在我的記憶裡一直是一件美好的回憶。


百花爭春我為先


人生多少喜愁事,古人已經做了精闢的總結:

《神童詩》說人生四大喜事,一是久旱逢甘露,二是他鄉遇故知。三是洞房花燭夜,四是金榜題名時。

《四愁》則主要談了人生四大悲,一是寡婦攜兒泣,二是將軍被敵擒。三是失寵宮女面,四是落第舉人心。

美好的回憶,個體差異可能比較大,不過每個年代最美好的回憶都或多或少的與這些喜事相融。

聽家裡的長輩說,他們那個年代最美好的回憶就是返城,就是上大學,就是擁有第一輛永久和第一臺黑白電視機時的驚喜,就是結婚時和孩子降生時的幸福。當然,現在環境的惡化,常常讓他們想起當年的綠水青山,輕輕的風,清澈的水,嗅著清新的空氣……看似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不過談話到最後,來了一句長嘆,“哎,只不過是餓著肚子”

您有什麼好故事,快來一起分享分享吧!


奮鬥在京都


網友。你問的這個問題。正是我所經歷的。在七十年代農村雖然窮。有什麼事人幫人。我非常回憶那段時光。沒有人勾心鬥角。沒有人還紅眼病,大家每天見面都說說笑笑。有事,都互相幫忙。現在的農村人富了。感情淡了。有什麼事必須用錢來辦。沒有互相幫助這一說了。有時候,人窮了。比人富了。感情要真。辦事實心塌地的。


山東農村那些事


八零後出生在農村的人,父母都是50後,六十年代農村還是生產隊,大鍋飯,掙工分,集體勞動,姊妹多,人多熱鬧,純真 樸實無華,自然災害多,經常吃不飽 穿不暖,艱苦奮鬥,吃糠咽菜,只能用一個苦字來寫


這個冬天沒有霧霾


我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在東北農村的。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玩扔口袋,藏貓貓,跳皮筋,在大風天跟著用高粱杆做的大西瓜順風跑看誰跑的快,冬天打雪仗,拉爬犁,自制滑冰板等等太多好玩的了。現在為了生活小夥伴們各奔東西,好多年都設見面了,偶而打一通電話問候一聲,說說兒時的事兒,都很是感動懷念,不免有些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