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農村種地可以養活自己和全家嗎?

柳育龍




的確,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千千萬萬個背井離鄉、在外奔波、務工的農民兄弟。我們生活在農村,天天臉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到頭總有幹不完的農活。於是,我們嚮往城市,憧憬著到城市務工、掙錢,通過這個方式去改變我們的命運。

若干年後,當我們苦過、累過、拼搏過後,雖然一部份人的確掙到了錢,甚至在城市、在他鄉紮了根,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卻依然碌碌無為、生活一般般,甚至捉襟見肘。於是便疲憊了、心累了,想回到農村恬靜、單純的生活中!


對於你的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憂慮和感受。我二十歲出門,四十歲後帶著老婆、兒女又回到自己的家鄉。現在我們一家人種著十來畝地,收穫的糧食足夠養活一家人,每年養上三、五頭豬,自己宰上一頭,其餘的賣掉用作收入。另外還養了很多雞,雞蛋和成品雞都可以用來賺錢,其次,閒暇時間也可在附近打打零工、幫別人搞搞土建,總之,一年到頭下來,我覺得還是不錯的,雖然不是太富足,但完全可以養活自己和全家!


大金水dgm


太累了不想在外面跑了,想回農村種地可以養活自己和全家嗎?這問題夠沉重。確實,現在城市已經不是打工者的天下了,農民工因文化低,掌握技術少,在大城市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而單純賣力氣的工種,隨著年齡增大,也漸漸力不從心,再加上長期兩地分居,一家人不能團聚的痛苦,這也是近年來許多農村人下決心離開城市回農村發展的原因。

累了,不想跑了。回農村,只要有地,人勤快,就餓不死人。祖祖輩輩的農村人,就是這麼過來的,土地就是農村人的飯碗。

所以說,你在決定要回農村種地前,先考慮的不是能不能養活你和全家,而是,你在老家還有地嗎?

農村土地確權,在承包期到後,再延長三十年不變。也就是說,除非你還是農村戶口,在老家有土地,你還能回得去。若是在老家沒有你的土地,你回去也分不到地的。

過去是農轉非難,現在非轉農,更難。假設一切都沒問題,你還能回老家,有房住,有土地耕種,那麼,你接下來還要弄明白,你要靠在農村種地,過怎樣的一種生活?

農村就這樣,種的糧食,種的蔬菜等等,這些都可以不算錢,只要你肯花力氣,都會有的。吃的不發愁。很多老農民都這樣過來的,一個月除了割幾斤肉,基本不花什麼錢。能安於這樣的生活,一家人吃飯沒問題。若是想過高一點的生活水準,怕是難。土裡刨食如果發財,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背井離鄉出外打工了。

建議您還是好好考慮一下自身條件,除非萬不得已,在城市實在混不下去,最好不要輕易衝動帶全家人回鄉種田。農民的苦累,不是在外面的苦累可以相比的。


阿兮隨筆


回農村種地可以養活自己和全家嗎?答案是:對於原來是農民的人來說,只要你勤勞肯幹,養活自己和家人是完全沒問題的!

本人也是曾經進城尋夢過,在沒有進城之前,我是就讀於我父母開設的農業大學,師承於父母鄉親,專攻讀修理"地球皮"的專業技術。9O年初經不起城市鈔票的誘惑,放棄了所學專業知識來到了廣州打工,一干就是八年,由於所學專業不同,先後炒掉了很多家工廠(掙錢少不幹換廠),後來到建築工地搬磚搬水泥,看到別人拿的是年薪月薪,而我卻拿的是日薪或鐘點薪!心裡老是安慰自已拿錢比別人快得很多😁!除了各種生活開銷外,所剩下的是全身痠痛和少量的積蓄。後來乾脆把廣州也炒掉,回到農村老家重抄舊業。當上了地球表面的管理員。


城市呆不下去?做為一個地道的農村人,農民的兒子,最熟悉的老本行就是種地,最值得依賴的是自己家中分得的一畝三分土地!重操舊業,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農村也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地方!現在有部分大學生和農民工也都是回到農村發展。農村土地廣闊,可利用的資源極其豐富!比如種大棚蔬菜,經濟價值高的名優果樹,養殖場等。如果有一定的旅遊資源,可以發展旅遊觀光,開起農家樂餐館,也可以利用當地的特色農產品做起網絡銷售賺利潤等等。



民以食為天!十三億的中國人每天不知道要吃掉多少東西?而這些東西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農村。有句老話叫:一農敗百商!可見農業是多麼的重要!!加上近幾年國家政策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在不斷加強和落實到位,只要你能動動頭腦,尋找適合你的喜好,努力苦幹一二年,不但可以養活全家,而且經濟很快就會充裕起來!勝過在城市當搬磚工1O倍!



聖潔飄香


現在的農村進城務工者能夠回鄉種地,的確是一種境界。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完全可以養活自己和全家,只是需要規劃,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吃苦耐勞的思想準備。既然太累了不想在外面跑了,那就回家吧,有土地的農民餓不死。

一.傳統的種植模式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進行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畜牧業的養殖。你可以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還有特產的分佈,進行市場調研,種哪些東西?養哪些東西?怎麼銷售?搞清楚這些事情,你就可以大膽的開始行動了。



二.我不知道你的家鄉的具體情況,所以無從下手指點。來舉個回鄉務農成功的例子吧!

三.胡老粗是我們村的返鄉務農的代表。他進城快20年了,起先是回收廢品,發了點小財。後來,帶著20多人專業拆房子,賺到了大錢,買房買車,子女落戶城裡讀書,工作。現在50歲了,城裡的活也難接了,重操舊業回收廢品又不願意,最後舉家返回村子重返務農崗位。



四.村裡人說閒話的很多,什麼破產了,什麼錢太多了,還有的乾脆說他在城裡混不下去了。他都聽在耳朵裡,只是笑笑。有一天,我碰上他,詢問他的情況,原來,他是城裡呆厭煩了,只想回村務農,落葉歸根。我說總不至於那麼滄桑吧,才50歲的人。他笑了。

五.一回村,他就動作連連,搞得村裡人看花了眼。不明白,詫異!



1.村裡的閒田很多,他租了兩畝辦起了石蛙養殖,順帶養當地的石斑魚。他的這個石蛙是我們村的山澗中捕捉來的,純野種。再經過他把石蛙的飲食進行改良(投食活蚯蚓),石蛙生長速度增快,兩年就有了2兩以上的成品。石斑魚沒有改造,還是自然生長,現在尾數也很多。我問他,就不怕別人投毒嗎?他說,投毒的人都在他的麾下幹活,不會的。

2.租了老大一片荒山,栽種了上萬棵嫁接的油茶樹苗。這個油茶樹苗是江西的品種,苗是先借來的,等到收成了,再還本錢。這也是當地林業部門的惠農項目。據他說五年就會大生,進入盛產狀態。

3.在自家的一畝田裡栽種上了覆盆子嫁接苗。這個種是我們當地的草藥之鄉引的種,第二年就會開花結果。價格很高,回收量也很大,好多果農都發財了。

4.把自家的常規茶品種挖點了一大半,種上了烏牛早茶苗,龍井43#早茶苗,日本白茶苗,總共將近有三畝,也租了一點別人的地。種茶葉,是考慮長遠,長成茶蓬起碼要5年。就先投資下去,等著5年後採摘。

5.養了三頭豬。喂的飼料都是當地的野草,紅薯藤,紅薯,適當在增肥時買點玉米給豬吃。每天收工前的半小時,他都會叫僱工們去拔豬草帶回家。

6.養了4個山羊。上山幹活時順便趕到一個沒有莊稼的山塢裡任其自由吃草,傍晚,頭羊會把羊群帶回羊圈的,很省力。這東西就是破壞性較大,他不準備養很多,控制在30頭之內。

7.在小溪裡養了20只鴨子。他本來想養40只的,我爸也養了20只,他怕小溪中的螺螄不夠吃。

8.在茶園裡養了100只土雞。這個養殖模式對茶園是生態的,土雞吃蟲省了農藥,雞糞又是好肥料,況且土雞蛋俏得很。



六.經過兩年的奮鬥,我問胡老粗。他說,先後投資了十幾萬,主要還是花在人工上。他們兩夫妻沒日沒夜的操勞著,每件事都是帶著村裡的三個光棍親力親為,為此人都瘦掉十幾斤,終於見到一點成效了。

1.石蛙180一斤,賣了22斤成品。

2.油茶樹也結果了,雖然少得可憐,但是品種是種對的,出油率很高,收了12斤茶籽油,自己留著吃了,不捨得賣,雖說價錢也有60元一斤。

3.覆盆子只收了一年,產量不高,還在跟鄉農科所的農技員在探討種植方法。一年只收了3000多元。

4.早茶的品種還在繼續管理之中,據估計再有兩三年就可以採摘了。投資成本主要是人工,化肥,農藥,還有就是機械使用的汽油錢。

5.兩年養了6頭豬,頭年三頭殺了450斤肉,17元一斤賣掉的。去年殺了520斤肉,20元一斤賣掉的。

6.4頭羊種已經生了三胎,多了9個小羊出來,還沒有賣的打算。

7.20個鴨子已經生了將近2000個蛋了,賣3元一個,可大多數都是自家當菜吃了。

8.土雞蛋賣2元一個,到目前為止已經回到一萬多元的本錢。


胡老粗擦擦臉上的汗水,露出了幸福的笑臉。他跟我說,雖然現在投資的錢還是收回一點點,可是他信心滿滿。再說,村子裡三個光棍漢跟著他,有吃有喝,讓他們有事做,有錢賺,多少也是給村子裡作出點貢獻的,我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兄弟,我把胡老粗的故事說給你聽,不是說叫你學他的樣,而是給你鼓鼓勁,只要動腦筋,吃苦幹,我想你會在農村過得很幸福。


淳安縣水務工程鬍子燕


對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村人而言,目前,進城務工才是增收最主要的途徑!一般的農業收入僅僅能夠滿足溫飽罷了,根本談不上生活質量!當然能夠找到有前景的農業種植項目那就另說了。

很遺憾的告訴你,如果你沒有其他穩定的額外收入,比如收租或者在家做個小生意。同時,也僅僅只有幾畝地可以種的話!奉勸你一句,還是別指望那些微薄收入來養活家裡人了,更別指望讓家裡人過的更好了!

要想富,大多數情況下還得外出掙錢!

開誠佈公的講,如果農民收入想增加,進城務工還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方式,畢竟跟農業活動來說,進城務工不管是效益還是長久度都是有著明顯的優勢。

大家都會算一筆賬,一畝地一年就算收兩季,產兩千斤糧食,每斤糧食1.5元來算,收入還不過是3000塊錢,加上水電費,化肥種植農藥和機械費用,人工就不算了,這樣一畝地下來的效益可能只有幾百錢而已,十畝地的話,收入也不過2000塊錢左右,而如果進城務工,一個月是收入3000塊錢以上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如果有點手藝或者肯吃苦,一個月收入過萬都不夢啊。

我想外出打工過的人都知道我上面的這些話絕不是危言聳聽,這是真真切切的事實。

我國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逐年增加!

其實,有數據顯示,我國農民工每年的外出務工收入都在增加,而這個情況無非是兩個因素:外出務工人員數量增加;工資水平提高。這兩個方面,都受著整個經濟發展形勢的制約,也受著農民工本身情況的制約。近年來,農民工增長的速度明顯變慢,已經連續三年低於2%。農民工工資增速也變慢,去年為6.6%,為“十二五”期間平均增速的一半。

中國農業大學前校長柯柄生髮表觀點稱,在未來,增加農民收入最主要的途徑還是兩個方面:外出務工收入和農牧業生產收入。外出務工仍然是農民持續增收的最主要希望所在。

當然,我國現在也在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各地區也出臺很多幫扶政策,鼓勵人們鳳還巢,為家鄉出力,讓家鄉更出彩!

所以,如果有條件和好的項目,回到家鄉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祝你好運。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14


糧油市場報


回農村種地可不可以養活自己,答案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不可以

可能你沒有在農村生活,或者你已經離開農村很多年了。給你算一筆賬吧,畝產一千斤為例。你家有三畝地。一年能夠得到3000斤,聽著好像很多。


按照一家三口來算的話。一天大概要吃掉3到4斤,也就是說,一年大概吃掉一千多斤米。按照出米率70%計算。大概要吃掉的是1500斤左右的穀物。

好了,這樣你還剩下1500斤左右的穀物,也就是還有一千多一點的大米。假設你的大米是優質大米按五塊錢一斤。你可以得到差不多5000塊錢。事實上大多達不到這個品質的,賣不了這麼多。

三畝地的話肯定要農藥,還有其他的費用折扣下來的話,你自己想想吧。

假設你吃的菜自己種,所有東西都自給自足,衣服總得買吧,萬一生病頭痛腦熱,電費總得用吧。


你覺得這5000塊錢能夠養活你家人了嗎?原來你也還可以養點豬,雞之類的。如果你是回家開農家樂那個除外。

如果你還有林地,那麼你可以種一些經濟作物,但是還是養活不了。因為

現在醫療成本,教育成本太貴。如果只是活著的話,不餓死應該能做到。


知常容


能在外面打工當然是最好的,沒回來的時候你覺得很有信心,當你一回到農村你就知道農村有多苦有多累了,種的什麼都不值錢,別看這兩年的柑橘價格出奇的高,但你只從市面上看到的,從果農到零售商從中轉過多少手知道嗎,從4元一斤的收購水果到零售賣12元一斤,真正的果農除去人工肥料農藥灌水電費,搞得好能落兩元一斤,我現在家裡有20畝地,我一邊上班一邊試種,前期投資大不說,到底種什麼?柑橘市場以飽和,你回去又幹什麼行業呢,養雞還是養羊,我有一個朋友在工廠上班,工廠倒閉賠了十幾萬,加上自己的積蓄三十多萬,搞了個養雞養羊的場地,最後虧完了還欠一屁股債


逆天而行142098405


想必你也是知道的,現在的散戶在種地這一塊賺的錢還是比較有限的,而且如果你長年是在外面務工的話,對於種地應該也是比較生疏的,因此如果你想回老家專門種地,靠種地來養活全家,並且能夠讓家人生活得還可以的話,就要做好以下準備:

1、學會借力發展農業生產

這個力可以是你們當地的地域品牌優勢、可以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國家的政策支持等等,而這些你都得主動去當地瞭解清楚,而不是回到家鄉就捲起袖子耕地去了,那樣盲目地搞農業真心難得賺到錢。

2、學習農業生產技術

這個技術既包括日常的農作物生產技術,也包括現在國家在推廣的一些新的農業技術,你返鄉搞農業,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就是回鄉創業了,面對比較陌生的行業,首要任務就是讓自己多學習,跟村裡農業搞得好的學習,在互聯上學習,讓自己能夠往“新型職業農民”這一塊去靠攏。

這樣才能抓住農村改革的機遇,讓自己即使種地也能過得比在外務工好。


土地論壇


這麼跟你說吧,只要你勤奮一點,好學一點,養活自己和全家完全不是問題。

首先,你需要做的是給自己找好定位,你是打算種植還是養殖?種植種什麼?養殖養什麼?前期一定要熟悉瞭解,做好調研。


其次,就是方法了。當然我們不能再像我們的父輩那樣種地了,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來發展我們的事業,把種地當成事業去做。

比如,你做種植,你可以在網上直播,告訴人們你的產品是怎麼種出來的。通過直播,人們不僅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你用的化肥,而且還可以瞭解你的種植程序等等,產品出來自然不愁銷路。


最後,就是執行力了,想一萬遍不如去做一次。在農村,有各種各樣的資源和素材,只要你肯吃苦,沒有幹不成的事!

平時多學習學習,種地的同時,學習一些網絡營銷的知識,把產品拿到網上來賣,這樣不僅利潤高,而且還能收穫很多粉絲。做大了,還可以幫著村裡人一起賣,或者銷售一些周邊產品。


一個男人,只要人品沒問題,加上後天的一點努力,你完全可以把家人照顧的很好,並且過上你想要的生活。不信試試看!


山西鄉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