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沒有讀大學的那些人最後過得怎麼樣?

老農民說事


在農村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太多了,有比我大一輩的老人,也有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更有現在的一些農村小年輕,至於最後過的怎麼樣,個人覺得上過學的和沒有上學的人就不一樣,大學生最起碼畢業後都想各類考試,參加工作,沒有上學的大部分農民或者打工。

那麼沒有上過大學的人呢?我就分析我們同齡的幾個夥伴吧:

農民,在我們一起的沒有上過大學的這些人,極少數留在家務農,務農的都是一開始就沒有上學,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更有些人也傳承家庭手藝的,例如我們村的楚木匠,原來他爹就是木匠,我們一起上完高中後子承父業,如今也是木匠,遠近聞名。

打工者,要佔很大一部分,和我們一起上學的有些初中畢業就沒有上學了,要麼家庭貧困,要麼沒有考上高中,大城市裡保安、餐飲服務業、各類工地等等,隨處可見他們的身影,乾的全是力氣活。

小包工頭,這是我們一起的人裡面混的還不錯的幾個,他們在大城市憑一己之力,慢慢混著開始帶人包勞務,找活幹,我們上大學,他們在學習社會經驗,等到我們畢業忙於找工作,他們的事業小有起色,不過近年來工程款的拖欠,也使得步履維艱。

事業有起色的,我們夥伴裡一個沒有上大學的裡面混的最好的,不過自小他們家庭條件比我們要好,高中畢業跟著父母磚廠燒磚,目的很明確,基礎也比較好,如今也是磚廠的大老闆,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以上是我個人經歷舉例的,事實情況如此,有好的有不好。

就我而言,卻覺得上大學還是一種經歷吧,大學無非就是畢業簡歷一欄的符號而已,現實社會中要的不是你有多高的文憑,而需要的是人才,你覺得呢?歡迎留言!


禾老五


我來說說我的幾個朋友吧,我今年大二,然後和我從小玩到大的幾個好朋友,只有我自己一個人還在上學,以下是她們的經歷。

⒈朋友A她小學的時候學習特別好,但是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開始慢慢地下降,所以初中考到了一個普通班,學習氛圍也不好,加上當時自己沒有還好學,所以最後只能到一個比較差的高中讀書,然後又因為戀愛等其他因素的影響最後在高二的時候退學了。因為她是一個比較有想法的女生吧,所以之後又上了一個大專,但是最後還是沒有上完。不過她找了市裡的文員工作,相對於其她幾個人來說還是不錯的,現在已經結婚生子。


⒉朋友B,她是一個很外向不愛學習的女生,可以說我和她的關係在小時候最好了。因為小學成績不好,所以她呢初中也是被分到了普通班,之後到了初二的時候就退學了。跟家裡人說的原因是她不想學習了,但是其實她其實是因為戀愛了,又怕家裡人不同意,就和那個男生私奔了。但是後來自己又回來了。回來之後,家裡人為了穩住她的心性,就讓她相親,第二年就結婚了。當時我17,她比我大一歲,今年已經有兩個孩子了,人也很成熟懂事,是我父母心裡別人家的孩子。(因為我不懂事)


⒊朋友C,她是一個和我性格差不多的女生 但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好,所以初二的時候也退學了,之後她就去工廠裡打工,打了有兩三年吧,就回家相親了,在19歲的時候結婚了,那個時候我高三,也沒參加她的婚禮,現在孩子也有兩三歲了,我們之間聯繫也很少了。

說實話,我們之前真的是那種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但是現在我們幾乎都不聯繫了,可能這就是現實的殘酷了吧。但是我真心希望她們每個人都能夠被歲月溫柔以待,能夠永遠幸福。

關注張小咖啊,中招、高考、大學、考研信息全都有哦。(๓˙ϖ˙๓)

張小咖啊


首先,明確一點,大多數住在農村裡的人都是沒有上過大學的!

其次,很多上了大學的也不一定會有出息。

不過,我們先來講講在農村裡上過大學的這一小部分人吧。在農村裡有一部分人是上過大學的,不管是專科(以國家統招為例)還是三本還是二本又或者是985、211,這些都屬於大學的範疇。出身於這些大學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回到農村。

他們其中有五六十年代的專科生,有八九十年代的本科生,也有一些研究生。不過,五六十年代的專科生基本上都是已經退休、有退休工資的人,他們的生活過得應該不錯;八九十年代的農村大學生以及研究生基本上也都是有工作的,或者是自己創業當老闆的人,他們的生活也應該可以(排除特殊原因沒工作沒創業的人)。

所以,在農村生活的多數大學生還是過得可以的。

再來說說農村沒有上過大學的這類人。

大家都知道,由於教育水平有限,農村孩子能考上大學的數量可比城裡人要少的。那麼這些沒有考上大學的人最後過得怎麼樣?

首先來講講五六十年代生的這些人,沒有考上大學他們就基本上只能種地,或者是有一點手藝靠手藝吃飯。當然了,種地的生活條件可是比不過有手藝的。

其次是七八十年代生的這些人,這些人有一部分在家裡種地的(70年代生的),但更多的還是出去打工去了,按打工的算,很多人一年也能掙個三四萬吧,如果節儉一點吃完喝完也能剩個一兩萬,再加上家裡其他人掙的,也確實是夠花了。而且有的在外打工的工資可是比較高的,不排除有一年十萬往上的。這些人生活雖然累一點,但收入還是可以的。

再來說說90後,90後現在也都是成年人了,種地他們肯定是種不了的,很多沒有上大學的90後也都是在外打工,再加上家裡給一些支持,其實也還不錯的。

要說農村裡過得差一點的,基本上都是偏遠山區裡的人,他們受到各種因素影響,掙錢比較難。還有農村裡很多沒有退休工資沒人照顧的老頭老太,這些人的生活過的應該是比較困難的。

不過總的一句話,農村人的生活過得還是比城裡人要苦一些,這是毋庸置疑的!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如果你喜歡的話,就關注村官小焦吧!!!


村官小焦


我雖然是農村的,但是一直在小縣城住著,學習不好,但是父母怎麼也是懂得多,就算是專科也要上大學。



我高中的生源主要是農村學生,基本都是一個班70個人,60個來自農村。她們雖然基礎不太好,但是學習非常用功。不過凡事沒有絕對,總會有些不學習的。

讓我想想,我高中確實有部分不上學了,無非就是女孩子結婚,男孩子打工。

農村終究不同於城市,不管是經濟還是見識。如果我不讀書了可能去學別的,反正不可能早早嫁人,或者想辦法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不辜負自己一輩子就是了。男孩子的話,或許出國讀書了。

我實在想不出城市的孩子不上大學能幹啥,因為退學的都是農村的。都是學習不好,又不想學,不如退學結婚賺錢。


你是我的郎啊


我反問一下題主:生活在農村的,您見過有幾個是讀過大學的?那些出生於農村後來讀過了大學的,又有幾個不是到城市裡落戶發展啊?

所以,我懷疑你的問題是:在農村讀過大學的那些人,最後過得怎樣。

我身邊確實有一個讀過大學而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這位是我岳父。

我岳父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從南陽師專畢業,之後在我們縣當教師。大概是70年代初,他犯了成龍所說的所謂男人都可能犯的錯誤,被學校開除了,此後開始回鄉務農。岳父母膝下有四男二女,他們也全是農民,沒有一個因讀書出色而改變命運的。在六兄弟姐妹中,我妻子排行第四,她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據說我妻子從小學習不錯,可惜家裡窮得吃飯都成了問題,勉強上到初二時就輟學幫家裡幹農活了。

我岳父倒是從小讀書,一直到了近三十歲都不怎麼做農活。所以,他回鄉之後要靠勞動養活一大家子,就左支右絀捉襟見肘。八十年代中期,他開始做村裡的民辦教師,其間時斷時續,大概到他快70歲時因身體的原因才算正式離開學校。

我結婚前,他曾當著他女兒的面給我出題,考察我對《詩經》《尚書》等典籍的瞭解情況,年輕氣盛的我有些不耐煩,覺得他這不是像孔乙己麼。我未婚妻就數落了他一頓,嫌他多事。從此我知道岳父在兒女那裡也很沒有地位,我反而開始同情和尊重他了。

我岳父這一輩子受人尊重的時候,大概就是在別人家的喪事上當“知賓”。他晚年主要依靠一點養老金和餵養著幾隻山羊生活,他的兩個女兒也常常接濟他們一下,比如給他們送去麵粉、花生油和蜂窩煤球之類。

一名大學畢業生,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既沒有靠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發家致富,也沒能引導子女走出農門。時也,運也,命也!

至於沒有讀過大學的,他們的人生倒是各有各的不同,甚至還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精彩呢!


牟山花下客


這個問題,概念有點模糊,前三十年,前二十年和前十年的結論都不會一樣。

拿我自己來說吧,70年代正在讀書,那時讀高中學雜費一學期共9.90元,家裡窮也拿不出來,讀了半年後退學了,16歲起就做起小省意,販菜,販瓜,收廢品,樣樣都幹,只要能賺錢,雖然掙錢不多,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走南創北,什麼都敢做,相比較來說,我的那些同學,讀完高中後都沒有考上大學,也回到了農村,都在這片熱情的土地上一直奮鬥到現在。



80年代那會,一個村孩子如果能考上幾個大學生,父母的臉上都很光彩,全村人都覺得驕傲,他們最後都去城裡結婚成家,現在過得很幸福,而沒有考上大學的那些學生,有的去學手藝了,有的去外地打工了,還有的在家務農,當了一輩子農民,現在還天天與土地打交道。

到了90年代末,村裡的大學生成群了,也不新鮮了,這些孩子畢業後,有的在城裡落了戶,有的找不到對口工作打工了,有的在城市創業了,還有的成了大老闆,而那些沒讀大學的農村孩子,有的在外邊創業成功了,把父母帶到了城市裡去享受生活,總之而言,大多數都當了農民工,去了工地,因為城市建設掀起了高潮,也成就了他們的人生。



總之來說,讀過書的人還是有前途,沒文化的人到處都會碰壁,也許人生就是這樣,總是與命運不斷的抗爭,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天下三農


知識改變命運!我們是八十年初畢業的高中生,我們上一屆和同一屆考上大學畢業後,現在有當縣長的,還有是縣局級領導,和沒考上大學的,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無法可比。

雖然說沒有考上大學,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在農村他們掌握著一技之長,通過自己的努力,過的也是有滋有味,兒孫滿堂,住著小洋樓,城裡也買了商品房,城裡住煩了,就回農村呼吸新鮮空氣,散散心,比城市人並不差。

不過這並不是都這樣,也有不行的。總結一起看,還是有文化的比沒文化的要好的多。沒文化你在農村只有幹體力活,其它你幹不了,因為沒有文化,掌握不了技術。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只有多學文化知識,進入社會後,你才會更好的發揮你的才能,利用知識,改變自己的人生。


俊俏人愛


考上大學玩筆,考不上大學出力。不管是屬蛇屬鼠都要想辦法生活,只是生活的方式不一樣。比如同樣是一個工作日,沒上過大學的在烈日下汗流浹背的時候,上過大學的人坐在空調房連扇子也不用搖,就那麼輕鬆一天就過去了。至於過的怎麼樣,過法不同沒法比,我也不知道該比啥。只不過沒上過大學的人出門打工好活挨不到邊,只能乾點出力活。也有的作點生意,有的在實踐中學會了一門技術,有的當了老闆,日子過的倒也馬馬虎虎過的去。


流年似水204840998


不願出去的,在家務勞莊稼,多數人外出打工,也有一部分不甘平庸之人,到處折騰,有的折騰倒了,睡在家裡起不來了,有的折騰好了,通過自己的奮鬥和努力也當上了老闆,跨進了富豪的行列,帶動了一方經濟的發展,為鄉鄰為社會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總之農村人和城裡人都一樣,人生百態,各自嘗受。


冬青裡的駱駝草


以我周邊的朋友為例,大部分沒有讀大學的人 很早就出去打工了,有的上進好學的 學好了一門手藝,也學到了很多社會經驗,因為年輕 就是資本,也敢闖敢拼,再個農村出來的人都比較吃苦耐勞,現在很多都當上了老闆,過得十分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