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農村有些六七十的老人還在下地勞動?你怎麼看?

哥貴3


心酸,看到這個題目就心酸。農村何止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地幹活?很多七八十的彎腰駝背的老人還在地裡扒吃的。

致使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地幹活的原因很多,就我個人感觸來說,有以下幾點:



1,農村人勤勞肯幹。農村人苦了一輩子,很多人都是從吃不飽甚至餓死人的年代走過來的,他們勤勞、肯幹,在家閒不得,不管是大活小活都要去地裡幹,能幫孩們一點是一點。



2,生存壓力大,不幹不行。現在雖然農村老人有了新農保,但每月養老錢不足100元,在物價飛漲的今天,實在不經花,他們必須下地幹活補貼家用。還有現在農村結婚彩禮婚房的得幾十萬,孩子結婚有些人家得欠幾十萬的帳,這些帳對一個家庭來說得好多年去還,老人們有還帳的壓力。指望養兒防老也現實,現在農村供養一個大學生幾乎能花光所有的錢,如果家裡再有個男孩結婚還得買幾十萬的房子,再養爹媽有點心有餘而力不足。



3,種地收益低。農村種地現在不掙錢,有些甚至賠錢,也就顧個吃喝,還顧不上花,存款肯定也談不上。大多年份圓吃圓,沒有存款就得年年幹,只要幹不死,就得往死了幹。

最後,向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中國農民致敬!


咱們農民有態度


農村六七十歲老人下地勞動,這不奇怪,很正常啊!現在還在農村種田主要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在農村只要能走得動的基本都在下地幹活!

農民對土地是有感情的,丟荒在那裡又覺得可惜,能種多少是多少,儘量減輕兒女們的負擔。有的甚至是專為兒女們種的土特產,每次回家都要大包小包往城裡帶,有些地域性的老家土特產,在城裡是買不到的,只得回家時順便帶去,老人們也挺樂意為兒女們做點貢獻。當然了,也有許多是兒女不孝順,沒辦法才下地勞動,才能維持生活。

在農村,也有些在鄉鎮工作或在農村教書退休回家養老的,這些人是不用下地勞動的。他們每天只是打打牌、釣釣魚……家裡老伴、兒女都會把他當財神供著的,生怕照顧不周生病走了,就斷財路了。而農民則沒有這個待遇,六七十歲也只得下地勞動,土裡刨食了!

什麼時候農民六七十歲才不用下地勞動?農村俗話裡不說了嗎?眼睛閉了,就能退休了!


三農新視界


呵呵,我老農今年平60,還在工地幹小工啊,很正常的,在老家70,80還在侍弄莊稼呢,沒啥稀奇的!

我是位實實在在的老農民,也是位地地道道的農民工。

我以我老農本人的情況足以回答這問題。

我上有老母親,今天83歲,下有一兒一女,去年分別畢業,工作不到一年,都未成家。大家都知道這幾年農業的情況,糧價低,成夲高,產值不虧夲就是好的,靠種地養家根夲不可能。孩子都未成家,工資不是太高,他們得面對成家,買房等管住自己就不錯了。而我要做的就是老人的身體,養老等,靠國家每月不到百元的養老金,那是杯水車薪,還有合療費,電費,衛生費,鄰里過事上個禮的……一年下來不得近乎2萬元呢,你說說我不幹活行嗎?

自己身體目前還不錯,努力攢點錢,一來減輕娃們的負擔,二來等動不了那天不用看他們的臉色,你們說是不?

我想我這種情況在農民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也是回答農村60歲老人還在打工的最佳答案。你們說說是不是?在理兒不在理,我想聽聽大夥的評論。恭候啦!





一樹一世界劉


為什麼在農村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還下地勞動?你怎麼看?

身為農村人的我,談談個人的看法,也是一些切身的體會!

首先呢!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呢,有很大一部分身體還是比較硬朗的,幹農活那自然也不在話下!那為什麼還要下地勞動呢?我覺得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第一個,就是幫補家用,前面很多朋友都說了,農村人是沒有退休之說的,更沒有退休金,所以為了幫補家用,更是為了減輕年輕人的負擔,很多老人能做的都會去種點田地,我們那裡有些八十多歲的還去種田!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村人勤勞樸素的美德!這與農村人世代耕種是分不開的,你叫他不種地,他就沒事可做,反倒不自在了!下地勞動不但能幫補家用,還能鍛鍊身體,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有很多人說是因為窮才下地勞動,我不否認有一部分人是這樣,但是有很多人家裡條件很好的,子女不讓下地幹活,老人還是不聽,我見過有一家為了不讓老人種地,把家裡的地都種上了樹木,但是老人又去種別人家的地,你說這是因為窮才下地勞動嗎?

以上是農夫光頭強的看法,歡迎評論談談你的看法!





農夫光頭強


恕我直言,只要有一口飯吃,誰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去受這個累。

你以為做一個農民就那麼心甘情願麼,他們不去種地吃什麼,花什麼,拿什麼給兒子娶媳婦,蓋房子,不用說再去一個小縣城花五六千元買一平米的樓房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所有的收入不吃不喝也不夠買兩平方米的房子,但是現在農村孩子沒有一套樓房,找媳婦比登天還難,年輕人為了過個城裡人生活,都出去打工掙錢了,留在家裡的老人也是辛勤勞作,為的就是給自己的兒女減輕點負擔。

我也是農民出身,深知農民的不易,我真心祈盼每個農民都能有一個幸福悠閒的老年生活,可是我只能是祈盼,除此之外,無能為力!











人已醉夢難醒


《目前為止農村老人的現狀》

我是農村人

深知農村事兒

農民的種糧食價錢低

一年剩下不了幾個錢

自己蓋房子

給兒子蓋房子

或者給兒子買樓房

或者供兒子女兒讀大學

他們自己也沒有什麼退休金

更沒有什麼養老金

自己或者家人生病了更是一筆鉅款啊

自己還得善養自己的老人吧

就這樣子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家還得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勞動著

這就是目前為止農村老人們的現狀啊


自媒體202608075


農村耕地只有在發生土地徵收時,才會顯示出其巨大的經濟價值。

平時用於耕種,精耕細作,即使是高產土地,就華北平原種小麥來說,每畝地的產值也就是幾千元,還不如外出務工一個月工資多。而種植的過程包括播種、施肥、澆水、除草、驅蟲等等,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守著一片莊稼地遠不如打工的投入產出比高。這樣來說,年輕人肯定是不願意種地甚至已不會種地。最後,這口糧田要不荒蕪,要不借給別人種,要不就留給留守老人種。

農村的老人大多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種點口糧田也算有口糧食吃,吃不完的糶掉自己為自己攢點治病錢。這就是現狀。平時誰也不想種地,一旦徵地拆遷了,又全部回來搶。估計這算是人之本性吧。



張強律師維權在線


我們從農村出來的或者在農村待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中種地的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人。他們每天都揹著鋤頭下地,有時候他們從家裡走到地裡就要一個上午,不是地離家特別遠,而是他們現在年紀大了,已經快要走不動了。

我們知道農村與城市最大的區別在於貧窮落後,經濟不發達。其實說到底還是沒有錢,窮。現在雖然國家對於年紀大的老人每個月都有一些生活補貼,但是每個月幾十元的補貼又能有多大的用處?但是總比沒有要好,最起碼每個月還能買點油鹽醬醋。聽起來就特別的心酸。

城市中的老人在年老後,每個月會有退休金可以領取,足以補貼日常的生活費用,有的還能省出一大筆。但是農村中的老人在年老之後,除了每個月幾十元的生活補貼,其他的還得全靠自己種地,如果自己不再種地了,靠這幾十元的補貼就能養老嗎?

農村中的家庭都是比較貧窮的,年輕時候拼命的勞作已經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在年老以後,再下地幹活已經很困難了,但是他們不想拖累子女,如果靠子女來給他們養老,對於他們又是特別大的負擔,所以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只要自己還能動,就算七十歲八十歲了自己依然還會選擇自己勞作。

國家的組成,農民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為了支持國家的發展,在古代的時候他們交賦稅,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他們交公糧,可是他們現在老了,幹不動了,希望國家也能為他們的年老問題多著想。

他們年輕的時候可以自己自食其力,也沒有誰想依靠誰,但是他們現在老了,已經幹不動了,他們除了種地也沒有其他的收入,他們的生活該怎麼辦?

當然,一直以來都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顧,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照顧家庭,他們也很為難。對於農村養老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希望能夠得到妥善解決。當然這還是要等到"專家"發話!對於農村養老問題,你怎麼看?





猴哥淡看世界


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下地勞動很正常。原因主要在下列三方面:一,考慮到兒子輩要買房,養家餬口,養兒育女,替他們分擔義務;二,考慮到孫子輩茁壯成長,想讓其出人頭地,儘量給他們一點關愛,特別在逢年過節,娃娃們生日的那一天給他們一點喜錢;三,考慮到在不能幹活的情況下,怎麼生存。特別在有病的時候,儘量不用兒女們的花費。因此,社會應當關注老人,年青人應當善待老人,當然,老年人應當自珍自愛。



-簾幽夢245


關於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下地幹活主要有幾方面情況。

第一,光靠種地一輩子沒積蓄,基本養老金也不夠花銷。

第二,農二代不想在農村住,結婚需在縣城買房壓力大,老人無法期盼子女供養。

第三,怕得病給子女添負擔,能幹儘量幹,心想掙一分就能給子女省一分。

第四,老農傳統風俗,閒著覺得是懶惰,更看不慣把土地荒撂。

第五,土地承包為均勻,地塊雜亂流轉無主。總之是家庭底子薄,愛子心切,傳統關念好。

您問的我怎麼看,見意只供大室參考。

一是把發展農業和發展經濟建設放在平等地位。中央對發展農村經濟的政策是鮮明的,由於農村欠缺及大,見效慢,一些地方政府只抓見效快的,而三農問題涉及面廣,投資又大,又不能立杆見影,落實農村政第只是走走過場沒有腳踏實地。

二是組建一個有權威的涉農機構,專門調整涉農物資價格。因地制宜地調配糧食品種,適合市湯需求提供準確數,逐步平衡種糧人與社會人員收入差距。

三,政策引導優秀知識青年,參與三農研究工作,提撥有基礎有經驗有成績的農村先進村幹進入三農領導機構,制定長遠現實發展規化,精心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把種地職業成為競爭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