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廠打工,月入4500,感覺人生毫無希望,該如何選擇?

半職業小噴子





我是賣兒童玩具,文具的!這個問題在下很感興趣,我智商低,情商更低!但是賺錢的思想咋們還得聊聊,切磋切磋!咱們不吹牛皮,我也是90後,95年的!2013年來到浙江,剛開始也是打工,在一個文具廠打工,8塊錢一個小時都做過,做了九個月,我智商低,但是算術還是會一點的,一算就知道打工是賺不了多少錢的,還得規規矩矩,聽別人的指手畫腳!於是辭職不幹了,去了舅舅的小飯店幫忙,我聽本地人說的浙江話挺好玩的,於是就學習本地話,漸漸的與本地人打上了交道,找到了那種親切感!漸漸的我有了好多本地的朋友!有了本地的這些朋友,可以說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脈。

在舅舅的飯店幫忙久了,我常常想為什麼舅舅能開飯店,我只能幫忙?我手裡有46000多塊錢了,每天總是不安分!,2015年6月,由於平時愛看書的緣故吧,一天我在《猶太人智慧》一書中看到一句話,一句再普通不過的話,“男人愛賺錢,但大部分錢都在女人手裡”,我看過《易經》,記得《易經》裡最讓我啟發的一句話:“先有天地,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有禮儀,有禮儀,然後有寬容”。我思考了許久,那“男人賺錢,女人花錢,女人的弱點是陰柔,女人帶小孩,小孩沒有錢,小孩的媽媽有錢”,這些都是很簡單的常理,2015年7月,我打起了賣兒童玩具的想法,就開了玩具店,在小鎮上,來買玩具的大多都是本地人,我常常用本地話與她們交談,很是友好!

2016年4月中旬,我發現,只賣玩具太單一,於是又賣起了文具,直到現在,利潤一個月也就在15000到20000左右,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利潤似乎已經定型,我也在思考如何讓利潤增倍。

我這人就這樣,喜歡自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說人生有兩條路,一條是榮華富貴,一條是做自己!我想說大富大貴可遇不可求,做自己是無悔的選擇!如果失敗,大不了從頭來過,至少讓青春無悔!


陪著誓言老去


電子廠打工真的沒什麼前途!現如今在深圳、東莞、蘇州這些地方,電子廠越來越多,雖然在這些廠裡面上班一個月下來也能有三四千的工資,但你覺付出與收穫成正比嗎?



首先電子廠底薪其實並不高,四五千的工資都是加班加出來的,一天上12個小時左右,而且很多廠是強制性的要求員工加班,一個月下來累的要命,簡直就是跟做農活一樣勞累。



其次,在廠裡面上個幾年的班你會發現自己前途還是一片迷茫,一般人最多給你弄個小組長當一下,為了彌補你幾年的辛勞,但你仔細算算劃不划算,而且現在電子廠裡面年輕人還佔據了很大的比例,你去廠裡面混幾年,東西沒學到,自己倒是漸漸老了,出來後還是沒有一技之長。



所以說在廠裡面一定不要長時間的待,還是出來學點技能,這樣以後才能更好的生活。


世事奇談


記得九十年代的電子廠是很吃香的,我畢業96至01年一直在廣東珠海一大型電子廠工作,工廠人數由進廠時二千增至離廠時四萬,我也從技術員、拉長一直幹到主管。記得那個幾萬人的電子廠,男員工才不到一千人,全部是全國各地城市中技校招過來的年輕女孩,偶爾要招幾個人,一下來幾百人應聘的,許多男孩叫我弄他進去,目的是想找女友的。那時感覺電子廠青春氣息特濃,因為那個時候電子廠利潤很高,所以廠內各方面娛樂設施及福利還不錯。雖然辛苦但還是讓人留戀。



離開電子廠十多年了,現在的電子廠好象沒多少年青人願意進了,工作辛苦,工作時間長,加上電子廠的利潤越來越低,待遇也就那樣了,同時年青人少了之後,也沒以前那種朝氣了,而且電子廠學不到什麼技術,所以我認為年輕人也不適合長期呆在電子廠,至於要怎麼選擇人生,這就要看你的興趣和愛好了,根據你喜歡的事情去規劃你的人生,才不會留下遺憾。

大家好!


湘平古珍郵館


曾經都一樣,我之前也在上海做過電子廠,包括昌碩,還有做過瓦爾塔電池!每天十二小時倒班,說實話掙錢真是蠻辛苦得!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希望!

最後我下定決心改行,就在上海軸承廠上班,開磨床!雖然上班時間短了,工資高了,有技術後也能拿個56千,當時是2014年!最後由於家裡出了變故,毅然回家!後續車間主任也給打過電話,但後續沒有再考慮過,第一賺得都是辛苦錢,每天搞得油兮兮得!還比較危險!

之後父親去世了。身上得壓力更大了,進廠媳婦反對!只有漫無目的得到處亂跑,首先去了山東棗莊那邊去學修吉他!呆了兩個月不行,又轉到杭州找我舅,天天去練攤!也是不行,下雨就沒活!最後碾轉到北京~投奔我朋友!這個朋友特別鐵,在他家住了半年,沒有收一分房租!剛開始也是什麼工作都沒有!也是擺攤賣衣服!一天賣不了幾個錢~!最後朋友跑滴滴!我更加感到心灰意冷!我駕照不到三年!家裡也一直催,找個正兒八經得工作!連媳婦鬥有意見了!我知道我該改變了,不能再這樣義無反顧得過下去了!

第一個念想就是想再學一個技術,給自己一個目標必須半年內學成賺錢!當時正好一個高中同學,學得修手機,當時去培訓學校得五六千,而且還不一定學到啥東西!經我朋友介紹我投奔了他師傅,經介紹我在一家維修店當學徒!天天跑中關村去拿貨!賣貨!學不到實質性得東西,我每天看網上視頻和師傅給的視頻,做筆記鬥做了半本,當時真是認真了!我師傅也是在下班後才能交我點東西!挺感激他得!學了將近一個月後,我實在是看不到希望,也掙不到錢,每月還給這錢!到最後我給我師傅說不想呆在這了,我想上班!經他引薦也許我運氣好吧!

我在售後上班了,由於是郊區,老闆也找不到人。實質性得學到東西也是老闆交得,他也是想把我帶出來,他去忙別的事,當時也是在中關村住,每天六點多就得出發,就這有時候也不能九點上班,晚上六點下班,回到家鬥十點多了!但是每天過得還真充實!

最後老闆看比較辛苦,我媳婦也過來,他給我們租了一套房!還有一個前臺住次臥!其他員工自己住!再往後每月工資都會漲點,最後做到正式工程師,一個月五六千塊錢!但是比著剛來第一個月得兩千多,我也是知足得!房租我不拿,在北京租一套房大家懂得!再後來我做了庫房、前臺、前臺引導!都學會後!由於沒人挑大樑,我順利得做了店長!每個月將近能拿到八千塊錢左右!!

說這些事得意思是人生就是應該經歷點什麼,經歷得多了!你也就看透了這個世界!你們不懂在農村你沒有一技之長,再加上父親去世!親戚加鄰居是怎麼看待得!在家裡一個頂樑柱勝過所有!現在也買了房,家裡蓋了兩層樓,買了一個宏光!雖然借點錢又能咋樣!咱能努力去還!

如果我一直在電子廠,就算混個組長又能咋樣?現在有年假,有月休五天豈不比那好!該改變了就自己去改變!去找一個認為自己合適得職業!現在學一個技術比什麼都好!就算做一個廚師,工資也是可觀得!不比這個工作好一萬倍!當我們三四十得時候電子廠還要我們嗎?到時候我們鬥面臨上有老下有小!那時候可是最需要錢得時候!再想轉行那就麻煩了!有自己得想法比什麼都強!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諾子木A


現在也許還有很多朋友都在電子廠,當流水工人,在流水線上面工作,每天都是反反覆覆得一個活,總比在家當農民好一點,不用風吹雨淋,也沒有什麼門檻,但是。不知道沒什麼,和別人聊起來的時候,別人總是痛恨上班。



也許在上班的時候會遇到老員工欺負新員工,很多老員工仗著自己來的時間長,給新開的員工是絆子,有的還沒事找事。

打工的人會在上班中越來越沒有夢想,因為環境的影響大於你的想象。

你們知道為什麼父母一定要讓你多上學那還不是為了你有一些本領,可以自己創造一片天地嗎?難道他們是想和別人一樣,只想讓你出來打工嗎?

當我們在廠裡上班虛度光陰的時候,你失去了到外面社會打拼的機會,因為你只在廠裡上班,你只認識工人,你認識不了能夠帶你走上掙錢路的人,你有沒有有想過,當你40歲以後怎麼辦?

總之,你一定要學點什麼技術才行,學什麼技術,只能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定。


天下情感


看到這個問題不知道該說什麼,工廠還是一個可以有夢想的地方,舉個例子,中芯國際新入職的聯席CEO梁孟松,從臺積電到三星半導體再到中芯國際,當然那是行業尖端人才,等於一個人可以改變一個公司命運的人。但本質還是供職在生產型的工廠,但成功在他的技術水平,所以工廠上班的要麼混日子,要麼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充實自己,不管什麼行業,什麼崗位,真的想成功都是有路途去達到的,只是這一路上遇到的困難能否去堅持!生產作業員可以去學習精益生產和制度管理,還可以去了解生產的產品工藝知識,甚至還可以學習使用的機臺維修知識,轉型技術崗位,而技術崗位則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我是一名設備工程師,也在學習的路上,從機臺操作到機臺原理,再到硬件維修,現在更希望學習機臺軟體的知識,一步一步走來並不容易,但,堅持真的會有收穫!


若水成冰泉


我是衛生巾生產線的機長,每個月4000到5800,上半個月白班半個月晚班真覺得工資不高,改機換型都是自己來,有兩個徒弟,累





幹得沒意思,


YSWLOVEMe


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沿海發達地區,打工者居多,年青人多數都選擇在電子廠打工,電子廠工作相對比較簡單,招工的門檻比較低,不要什麼技術。

大一點的電子廠,像富士康、臺達……一些臺資企業,都是分兩班倒的,白班和晚班進行輪班,一般都是上一個月白班,下一個月上晚班,上晚班要熬夜,比較辛苦的,時間長了對身體還是會有影響的。



電子廠除了底薪,完全靠加班,加班加的多,這個月工資就高一些,有些公司控制加班的,你4500一個月算不錯的了,拿三千多的大有人在。

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尤其是在電子廠混日子,出了這個公司,下次還是找普工,學不到東西的話,趁早離開。做個一、二年存點本錢,要麼去學門技術,要麼自己做點小生意。



技術學好了,隨便走到那都吃香,小生意做活了,以後可以慢慢做大。

在電子廠學不到東西肯定是沒希望的,你的選擇很重要,是繼續拿著每個月4500的工資,還是去嘗試一下別的。

做什麼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慢慢來,彆著急。


書童侃娛樂


曾經自己也是,要改變首先要有勇氣。第二要有計劃。一個月收入一萬,算下來一天也就三百,按八個小時算也就 37.5元,普通的上班族永遠達不到,只能找其他的辦法。

說說我的經歷,16年初學習賣雜糧煎餅,我的師傅在廠門口早上五點賣到八點半,下午四點半賣到晚上九點,一天下來也能賣個七百到八百。煎餅的利潤一個賣四塊,能賺2.5左右,如果在加個火腿,雞柳,肉串,辣條,價格賣到8到10塊也是可能的。蹲點,跟班一個禮拜,交了4000學費,我也開始了煎餅生意,剛開始我是在小吃街賣,生意不是很好,一天也就能賣個200到300,一直沒有起色,後來別人說大學裡學生喜歡吃,又在大學租攤位幹,更慘一天不到一百塊錢,很失望,很沮喪。別人賺錢,自己幹不一定賺錢。後來賣過炒飯。賣過炒年糕,都不是很好。和我住一個院子的大叔,看我生意慘淡,所以讓我跟他賣風味香腸,這也算是我的貴人,以後得路就順利的多了,在學校一天也能賣個500,600多,流水只要上了500,一個月也就能賺個7.8千了。後來學校的市場打開後我讓給了大叔,因為他是恩人。我又到太原富士康電子廠小吃街幹,幹了三個月,電子廠人多,比學校賣的還好。因為攤位太小,制約著發展,我毅然放棄了攤位。轉戰到蘇州這個更大的市場。來了一個月就突破了歷史最高記錄,最多賣了800,從下午四點開始賣到晚上十一點,平常600左右。說這麼多其實也就一個,想的再多,不如腳踏實地的幹,一個不行再換一個,直到適合自己的。我的攤位在吳江三里橋小吃街,韓國風味香腸。


歡迎朋友們來光臨,能幫助的我會盡量。


李旭鵬1


15年去的常州天合光能光伏廠,剛開始去的時候因為也算是第二次開始上班,應聘的操作員,因為公司在越南和泰國開廠所以缺技術員。我和另外兩個人因為都是大專(其他人最多也就高中,沒有歧視的意思)所以讓我們三個人先做技術員的工作,拿著操作員的工資,但是還是很滿足額額。畢竟比操作員要輕鬆的多,後來因為行業不景氣,很多人辭職了,我們這些拿著操作員工資幹著技術員的活的人當然沒有太多的便利,因為我們沒有編制。老大感覺活多了就讓我們去上班,活少了就不讓我們去,節假日三倍工資也不要我們去做,因為要留給有編制的技術員。16年11月也把我升為了有編制的技術員但是我也辭職了,自己也存了5萬元,對於農村娃兒來說也不錯了!

回到家裡之後也去找了工作,因為自己以前的工作在當地就沒有。所以很難找,當地工資太低也才3000多,我在外地能拿到4000多,也結了婚買了車更沒錢了。現在在本省的另一個地方找了個工作,和以前的公司一樣也是做太陽能電池的,所以薪水就稍微高點,一個月5500左右,但是我還是不喜歡這種12小時,黑白顛倒的班。

現在想法就是拿了年終獎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