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985學歷,為什麼不自己教孩子、而是送孩子上輔導班呢?

歐蘭12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特別的好!

我就是題主說的這種家長,我畢業於一所985211雙料大學。而且我還是學工科的,還是一個比較愛好文科的工科生。

可以這麼說,孩子在高中之前的所有課程我都能輔導了,之所以說是高中之前的,因為我目前只是完成了小學初中階段的課程“預習”,是的,我自己把後面的書都買回來了,然後自己先看了一遍,看一看自己能不能輔導得了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我敢百分之百的肯定他,只要有難題問我,我都能給他解出來,除非是一些奧數題,這我不敢肯定。

可是我還是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輔導班。

原因一:我不是老師,我不是專業的,我只能答疑,但是我沒法系統的給他講。

縱然我可以花費很長時間去備課,當然,我也確實這麼做了,也正是因為我做了所以我覺得術業真的是有專攻,我確實做不到專業老師的那種水平。所以把孩子交給專業的人,我認為是對的。

當然了,這也建立在物質基礎上,如果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那麼我可能還是會自己出馬的。

原因二:在輔導班有一種學習氛圍,這是在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有的。

孩子在教室裡上課和在家裡上課是完全兩種不同的體驗,從效果上來看,除非是集訓突破這種突擊性很強的學習否則一定還是在教室裡坐著學的效率更高。


原因三:在家裡自學只能跟自己比,或者跟班上的同學比,充其量能在學校比比

。孩子視野太窄。

出去上輔導班,最起碼我至少可以跟全區的孩子比、全市的孩子比,甚至於是全國的孩子比。如此,孩子的事業就會大不同,他不會再侷限於在一個小小範圍內,自己的成績有多麼好,有多麼的讓他驕傲,他會知道有更多的人比他還有天賦,比他還努力、還勤奮,成績也比他也更好。

很多時候我們都說要走出去看一看學一學,其實學習不也是要走出去看看會更好嗎?整天閉門造車,我覺得不是很好。

原因四:接觸不同的老師,適應不同的風格,這對他未來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原因五:我想少生點氣。

原因六:生活不光只有孩子的教育,還有老婆,還有家庭,還有事業不是嗎?

教育這個問題是個無底洞,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這裡面去,自然而然的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工作、生活質量。

所以我不想把生活過得這麼簡單而又乏味。


綜上,為了孩子也好,為了家庭也好,為了工作也罷,我最後還是給孩子選擇報輔導班。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接觸過很多學生和家長。

有些家長父母都有高學歷,有的甚至是名校海歸、985、211大學的高材生。但是,他們卻不願意親自教孩子學習,而是把孩子送去上輔導班。

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1、教自家孩子讓人又累又氣。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不學習的時候,家裡是母慈子孝;孩子一學習,家裡就是雞飛狗跳。

只要提到輔導孩子學習,沒有家長不頭疼的。孩子各種不想學、不願意學的表現,讓這些輔導學習的家長氣得半死。

常常教著教著,家長就開始暴躁,就開始發火。

還有夫妻因為輔導孩子學習的問題吵得天翻地覆,鬧得一家人都不痛快。

所以,為了讓自己少生點氣,讓家裡人都安寧,寧願花錢送孩子去上外面的輔導班。

2、沒時間輔導。

有些家長脾氣倒是很好,他們也想輔導孩子學習。但是呢,他們工作很忙,抽不出時間來輔導。

現在從小學到中學,學生的學習壓力都很大。

單靠在學校裡學的那點知識,根本不夠考試的。如果不在課後加班學習,肯定跟不上進度。

學生必須多學知識,家長又沒時間輔導,那就只有花錢送孩子去輔導班了。

3、高學歷不等於會講課。

有些家長既有高學歷,又有時間,脾氣還相當好,他們也樂意給孩子輔導。

但是,教學是門技術活,有很多教法和學法的應用。儘管家長有高學歷,卻不一定懂這些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也比不上吃教書這碗專業飯的輔導老師。

為了孩子能學得更好,只能送孩子去輔導班。

高學歷的家長尚且不能完全輔導好孩子的學習,更何況學歷沒那麼高的家長呢。

輔導孩子學習絕對是剛需。所以,輔導班的生意才會這麼火爆。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邊的教育專家、心理諮詢師。

請關注我。

樂意幫您解決教育、心理、人際關係方面的煩惱。

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發私信給我,願意為您答疑解惑。

謝謝您點贊支持。每次點贊和轉發,您都是在幫助他人。


柳柳很忙


這是正常現象,也是目前的一個普遍現象。父母都是985學歷,按理說小學初中的知識都能夠應付自如,但是為什麼有時候還是送孩子上輔導班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工作忙,無法按計劃給孩子系統學習

很多家長經濟條件非常好了,但是工作確實很忙,經常加班、外出應酬,無法系統的指導孩子學習。這種情況下,給孩子上輔導班,可以保證孩子能夠有節奏的學習。

2、會做題不等於會講題

即便是有時間,有精力,很多家長依然不一定能夠按照孩子的大腦發育特點來講解。自己懂不一定能講得孩子也懂。就好比一個好的運動員不一定是一個好教練一樣。教別人,比自己會,難多了。

3、孩子不願意父母指導學習

這個現象普遍存在,儘管爸爸媽媽都會,但是孩子就是不聽你的。

孩子們經常的幾句話是:“老師是這麼說的。”“老師要求的我才做。”

4、輔導老師的知識體系更加豐富與齊備,重難點把握更精準

這一點,我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贊同。除非自己專門去研究教材,多做習題,否則在重難點題型的把握上,作為家長還是有點力不從心的。


但是,作為從985高校畢業的家長,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話,我建議還是自己輔導更為有效!

原因主要有幾個:

a、可以更加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好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這是一個孩子準備步入快速成長期的標誌性能力。

自學能力最好的培養場所是家庭,而父母是最好的引導者。輔導班一般不會培養你的自學能力,更多的是一種系統的知識傳授方式,幫助你全面快速的掌握知識。

b、用自己的節奏學習,更高速有效

很多學習好的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會的快速通過,不會的慢慢理解。

c、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更好的培養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

對於學習有主動性的孩子來說,基本上自學和到培訓班都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對學習不是很主動的孩子,及時地與孩子溝通,排除不良的心理干擾,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我是翼翔老師,歡迎說說你的看法。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記得點擊關注喲!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父母都是985學歷,為什麼不親力親為,反而送孩子上輔導班呢?父母都是高學歷,為什麼孩子還需要去外面那些魚龍混雜的輔導班?培訓費用收得還很高。

我是初中數學老師,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這確實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對啊,父母都是985的名牌大學學歷,甚至還有一些是研究生學歷,說到底當年都是學霸啊,為什麼不自己輔導孩子的學習,反而要送孩子去上輔導班呢?

第一、時間成本,一般高學歷的父母,平時工作也非常的忙。根本沒有時間來陪孩子,沒有時間來輔導孩子的作業。自己在工作中的收入,遠遠多於自己來輔導孩子的成本費用。這也是存在的客觀問題。

第二、很多父母都是曾經的學霸,但是現在輪到輔導自己的孩子的時候,總會有吃力的時候,特別是初中。一是時間久了,多年過去,很多題型有些也生疏了。二是有時候你會用一種很偏門的解題思路,孩子聽不懂,不如在校老師天天唸叨的那種專業,這也是一個存在的客觀問題。

不知道方老師分析的是否客觀在理,歡迎大家評論區發表留言,和對補課的吐槽。

我是初中數學老師,班主任,學校中考科普專員。在今日頭條開通,方老師數學課堂,專門講解初中數學和中考科普,歡迎大家關注。


方老師數學課堂


有相關研究表明,目前最傷害家庭關係的事情就是輔導孩子作業,尤其是數學作業。這項工作不僅傷害親子關係,還會傷害夫妻關係。95%以上的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感覺孩子的智力水平不及當年的自己,而100%的夫妻認為這是對方的基因導致的。



父母都是985,只能說明他的求學過程是成功的,跟讓孩子上輔導班關係不大!

一 、父母工作繁忙,不一定有時間

就算是有些父母有精力和時間,但是真正要坐到課桌前,回到書本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二、 術業有專攻,教育思維也很重要

輔導這件事,你以為就那麼簡單麼?

學歷高不代表很懂教育,自己會做不代表能把別人教會了。

有些父母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還是父母思維,自己會做,按自己的思路講解,孩子聽了還是不懂啊!

而一個教了很多學生的老師,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在看到一個題的時候,已經知道哪些地方是很多學生會錯的,哪些是要重點講的,哪些地方是出題人設置的坑,肯定會有一部分學生錯,所以自然在講解方式上,就會有不同的。

且不說術業有專攻,而是這是一個要不斷積累的過程,這些輔導老師經歷過一次次的中考、高考、帶了一年又一年的學生、歷年的考綱題型研究、做過的講過的模擬試卷,參考書都可以堆滿幾大辦公桌了。

而在985畢業後的父母,進入工作崗位後,更多的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上了,對於課本的研究,歷年考試題目這些,能花費的時間是有限的。


三、親子關係決定輔導時大多數父母無法做到真正的理性

有的父母講了第一遍,孩子不懂,還行,忍著失望再講第二遍,講第二遍時,邊講心裡邊想:我講的這麼清楚了,這道題這麼簡單,怎麼還不會喔。

講完第二遍,孩子還不懂,心裡就在敲鼓:完了,完了,自己這孩子還真是不聰明啊!以後估計大學都考不上... ,失望之情就溢於言表了。脾氣急的還可能說孩子幾句,最後孩子不高興,父母也不高興。


四、父母想輔導,孩子還不一定想跟著學呢

現在的孩子也很有主見,我之前輔導過一個小男孩,母親是985大學的英語教授,理科成績很好,人也很聰明,但是英語弱一些,自己來找我輔導,也不要他媽媽輔導她。因為說小時候他媽媽一輔導他,他們就要吵架。現在不想吵架了,但是也絕不會要她媽媽輔導她了。


如果大家注意觀察過,就會發現,高知家庭,父母文化素養很高的家庭的孩子,學習成績是兩個極端。要麼孩子成績非常好,從小到大一直都很優秀,而且不僅是學習優秀,在其它方面,也都非常優秀。 要麼就是孩子成績非常糟糕,完全不想讀書,父母最後都放棄了對孩子學業上的期望。

父母受過更好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想最有幫助的,應該是一種理念,生活態度、世界觀上的影響。而在具體的輔導中,可能能給到的幫助還要小一些,特別是高中生

所以最終依然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是社會分工的必然。

我是程子老師,專注高中英語提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關於孩子高中英語學習的問題,可以頭條發私信來交流。


程子英語


呵呵,這個問題,正好我前兩天遇到了。我可以用我自己的例子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孩子三年級下學期,學習成績還可以,一直保持著班裡前三。她現在正在學除法豎式。如果是一般的除法橫式,孩子沒問題,口算就能算出來。但是,到了豎式,孩子懵了。不知道那長長的一串豎式,該寫些什麼數字,又該寫在什麼位置上。

孩子爸爸,牛校研究生,當年考大學,物理滿分,數學就差一兩分,學霸極人物。我差一些,普通院校本科,文科生。

不就豎式嗎?把孩子拉過來,我來講,還沒等開口,我暈了。豎式怎麼列?那個零挪不挪下來?除法誰不會算啊,可是嚴謹的豎式格式,我給忘了,孩子爸爸也忘了。

想了半天,我差不多記起來了,然後開始給孩子講,我覺得我講的很清楚,孩子就是弄不明白 。最後,把孩子弄哭了,我也急眼了。孩子爸爸一看這陣式,說他來。於是,他用大學教授給大學生講課的模式,使用非常嚴謹的專業詞,帶著理論帶著邏輯,開講了。

好了,十分鐘過後,孩子一頭霧水,我在外面聽著直樂,我心想,孩子要是能聽懂,出鬼了。

怎麼辦?唉,上網,百度,看了一節小學教師給小學生講除法豎式的視頻。第一步除法。第二步乘法。第三部減法。這三步法,我也知道啊,是個成年人都知道啊,可是為什麼我沒總結出來?再次把孩子拉過。然後,用這三部法,告訴孩子,怎麼算,算出來的數字寫在什麼位置上。好了,搞定,晚上的作業孩子都會了。

學習好會做題,可不代表會講題。大人的思路和孩子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大人有嚴謹的邏輯能力,可孩子還沒完全建立,她還需要固化的模式來解決一定的問題。所以,老師,不是每個人都能當的。教學這塊,是講究方法的,講究體系的。我們做父母的,必竟沒受過專業的教學訓練,所以,我們只能是父母,而成不了老師。


唯家至珍


父母是學霸,按理說輔導孩子是小菜一碟,之所以送去輔導班,其主要原因我想應該是不想輔導!眾所周知學霸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父母的事業正處於上升期,他們可不想耽誤自個的美好明天。試想誰做犧牲呢?爸爸?媽媽?在這個男女平等的時代,於是乎,送輔導班解了燃眉之急又使自己工作地理直氣壯!瞧我辛苦賺錢給孩子交輔導費呀,一切都是為了娃呀!看看,多冠冕堂皇的理由!(這許是爸媽最不想看的評論吧) 再一則就是術業有專攻。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環環相扣的事情,就算你當年985,時隔這麼多年,國家教材都變動了好些,不跟進學習的未必能輔導的了?舉個簡單例子說筆畫筆順的題,現在教材都改了好多,不看不學真不一定會。所以呢,在時間和精力不允許的情況下,把孩子交給輔導班也算是明智之舉吧。

淺顯見解,請各路大俠斧正。


紅泥小火爐106


父母都是985,只能代表父母學習成績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但並不代表孩子一定能夠學習好,而且很多情況下,孩子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問題,這個時候父母很難幫得上忙,畢竟父母不是教師,他們不太懂得如何通過教育方式讓孩子的成績獲得提高,在正常情況下,輔導班其實是更合適的存在。

尤其是在比較低的階段,父母還能夠幫得上忙,但是一旦進入高中的學習階段,有的時候父母也無能為力,畢竟有的時候父母覺得很簡單的問題,在孩子看來就非常的困難。


老師佳佳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能夠把這些問題化繁為簡,幫助孩子進行理解,而這一點父母是難以做到的,他們通常不知道孩子的問題是哪裡,更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種問題。

當然有一個問題是輔導班是魚龍混雜的,如果找到一個好的輔導班,就會事半功倍,但找到一個不太好的,那效果可能還不如父母來進行教授比較好。


幻世魔王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知識不夠全面,對要點的把握沒有專門的老師好

985畢業,不代表對某一個年級的知識點就一定掌握得很好,畢竟離自己是這個年級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很多都忘了。而且,現在學生的學習難度越來越大,要學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已經超過父母身為學生那一代要學習的了。所以,不是說985畢業的父母,就一定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很多時候,都是沒有老師的更全面,也更清楚學生數的薄弱點。

工作時間忙

我相信,只要有時間和精力,每個父母都是很樂意去教自己的孩子的。大多數原因,是自己工作實在太忙。985畢業的學生,很多都是去名企,職位也會相對較高,工作很忙就是必須的了。

學得好,不代表就一定教得好

能考上985學校的人,肯定都是學霸級的人,但是學得好,不代表就教得好啊。很多學霸,學習都有自己的模式,都有自己的方法,而這些,不一定適合別人。而且,自己的思路,自己想的跟說出來的很有可能是不一樣的,學霸的思維是跳躍的,一道題,有些時候,老師給出一兩個點就可以馬上領悟,而這也不是適合全部人,不可能所有的小孩子馬上就能跟上跳躍度太大的思維吧。

孩子自己不喜歡父母教

emmmm,怎麼說,我自己媽媽也是一個當老師的人,這種自己爸媽當自己老師的感覺,是真的微妙啊。雖然題意不是說985的父母在自己孩子的學校任教,但是我覺得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一方面,可能擔心題做不會被父母責備;另一方面,對父母的輔導 方式實在不感冒;還有就是,如果是在家的話,畢竟是自己爸媽,壓力可能會小點,不認真的可能性很高。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這裡是茯苓呀的回答,世界那麼大,有緣千里來相會,既然看到了這裡,何不點個贊呢?


茯苓呀


現在送孩子去輔導班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大城市各種教育機構層出不窮。名校畢業的父母一般掌握了足夠的知識、個人素質也高,但為什麼還要送孩子去輔導班呢?我個人認為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因為父母沒時間和精力,另一個就是學歷高不代表能教的好。

沒時間沒精力

想想如果你是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在勞累了一天回家後,還有輔導孩子的心思嗎?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想回家放鬆放鬆,而不是再拿起孩子的課本作業來指導孩子寫作業。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及時父母想親自教孩子,也是有心無力。

不一定教的好

父母學歷高,代表了學習能力強,但不能說明他們就能很好的把知識交給孩子。當老師需要耐心,需要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去教學。所以,還不如把這件事交給更專業的機構。儘管輔導機構魚龍混雜,但這就是挑選輔導機構的問題了,畢竟沒有父母想把孩子送到不好的輔導機構裡去。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和理解,如果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