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重度抑鬱怎麼辦?

愛因愛生


我說說我是怎麼從抑鬱症中走出來的吧。開始我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去醫院看,做過那種測量表。醫生說不算重度抑鬱,但是我知道情況有多嚴重。那時的我是不懼怕死亡,常常想像著走在大街上,一輛車就把我從這個世界帶走了。死亡對我來說是一種解脫。這種病不能給家裡說,怕他們擔心,而且說了他們也理解不了。一個人扛著,那時工作也極不順利,生命一片灰暗。

醫生給開了治抑鬱症的藥,吃過幾次,心情是改善了不少,甚至有點亢奮。但那不長久,藥效過了,一切又都恢復了原來的樣子,而且還有副作用,有一陣子喘不過氣來。

藥吃完了,就隨它去了,也沒治療。心情依舊不好,平時唯一能讓自己高興起來的事,就是一個或者和驢友們爬爬山,在原始的大自然裡,心情才好起來。

去年5月份辭了職,去了麗江做動物保護,在麗江的那段日子,心情慢慢好起來。後來又去曲靖做了支教,去寺廟裡禪修,做電影節的志願者,做這些事的時候,忽然覺得是那麼帶勁,雖然報酬極低甚至沒有報酬。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這期間參與了許多以前沒做的活動,遇到了許多有趣的人。讓我感覺 原來生活還可以這個樣子過。眼界開闊了,精神世界也豐富了。那段時間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也找到自己的價值。

再後來去了大理,每天早上在城牆上散步,抬頭看蒼山,俯首看洱海,慢慢有心中竟然產生了一些豪氣。平時喜歡寫詩,以前都是婉約派的,在大理變成了豪放派。

從雲南呆了半年多,感覺自己樂觀了、堅強了。我覺得抑鬱已經慢慢離我而去。而且自己的胃病不知不覺間也自愈了。

我的建議是,換個環境,去外面看看,多嘗試一些沒做過的事。慢慢的眼界會開闊起來,對人對事的看法也許就會不一樣了,抑鬱症大多來源於對這個世界的想法,而決定這個想法的,又在於思維方式,換成樂觀的思維,抑鬱症也就沒有了。(非專家,人個感悟,僅供參考)


趣大學士


你好,家裡人得了抑鬱症。對整個家庭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似乎醫生,和心理諮詢師都沒辦法幫到他,您現在一定著急不知道該怎麼辦。醫生的話確實有些不好聽,也有些不太負責任,當然從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對的。因為抑鬱症的治療是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治療。


如果確診是重度抑鬱症,那麼服藥是首位的,這時就算患者不想治,也不是他的真實想法,而是抑鬱症狀的表現。所以這時的家屬有可能要強制他就醫,監督他服藥。但如果像你所說3個月沒有明顯改善,那麼可能是藥物劑量或者種類用的不合適。要考慮換醫院,換醫生。一般來講,2-4周沒有 明顯改善,就需要複診調藥。


當情況好轉且穩定後,這時必須加入心理治療。這時患者的意願和治療效果成正比,患者的積極配合和參與,是心理治療有效的前提。當然患者本人在最初可能也會抗拒,這時就需要家屬更多的耐心,鼓勵,安慰。幫助他預約諮詢師,甚至陪她一起去。


心理治療也要講求方法,有效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目前治療抑鬱症最有效的心理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和正念認知療法(MBCT)。


作為家人,要先照顧好自己,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堅信科學方法可以幫到他,陪他一起走過這段最灰暗的時光。


健心家園


題主似乎覺得精神科、心理科都進了,治療不給力,對治癒家人的抑鬱症有些一籌莫展。

首先來講,重度抑鬱症患者呈現的抑鬱症症狀多而且重,包括情緒低落,持續的傷感、焦慮、鬱悶或者“空蕩蕩”的感覺;感到沒有希望,看不到前景;自罪或自責;對曾經喜好的活動失去興趣,包括性慾;煩躁、易怒;疲憊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細節、難以做決定;飲食障礙:貪食或厭食導致的體重過重或過輕;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有自殺的想法或企圖自殺;各種軀體疼痛等等。

重度抑鬱症患者因為病重而缺乏求治動力,但患者的意識還是正常的,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態跟從前不一樣,只是因為做事缺乏興致、身體疲憊等症狀導致了無心無力改變。這時候需要先施以藥物來調整患者機體機能狀態,等機體機能狀態調整到適合程度再加入心理諮詢治療,到那時患者就能夠更好地與諮詢師合作解決他的心理問題了。藥物和心理諮詢合併治療一段時間後,逐漸減少藥量,直至最後不施藥物單以心理諮詢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

所以,像題主家人這樣的重度抑鬱症患者,建議先遵醫囑服藥,同時也需要根據心理諮詢師的意見來明確展開心理諮詢的合宜時間。重度抑鬱是可以治癒的,家屬協助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首先要信任醫生和心理諮詢師,當然聯繫專業的精神醫院和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是前提。


心理專家劉愛民


精神科醫生,我的意見是專業的,聽一聽我的。


目前可以看出家屬也是已經足夠重視的了,可是這樣一個重視狀態解決不了問題!問題的嚴重性在於病人可能出現厭世,不想活的情況,防不勝防呀!因此目前選擇的方案還不是最佳方案,包括心理諮詢,包括藥物治療,還是無法解決病人的疾病的。口服藥物起效需要2周左右,這是開始起效,對於重症達到控制症狀還可能更長,這期間的風險很大。心理諮詢可以說不適用於抑鬱症。就目前所以答案還沒有人能給你更好的建議哦,其實有其他途徑可以更好應對的!


還可以給病人選擇住院的,臨床心理科是個不錯的選擇,一定的是專科醫院的臨床心理科,那裡的條件才相對具備抑鬱症病人的住院。普通醫院的防護條件可能不適合。可以負責任的說在臨床心理科都不能保證病人因為厭世不想活這些想法帶來的風險的。在普通醫院或者家裡都是高風險的。筆者見過的跳河、跳樓真不少哦!都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有計劃的行動,根本無法預防,這些病人有些救得回,有些就可惜了。

住院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靜脈給藥,可以快些達到控制症狀的目的,靜脈用藥很快就可以達到血藥濃度的。還可以進行MECT治療,中文名叫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重度抑鬱療效非常顯著。可以短時內控制住抑鬱症狀,再配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病人會取得不錯療效的,在緩解的情況再回家康復,會更加安全。這是目前狀態能用的最好辦法。

望有幫助!可關注本人,留意其他答問,只為專注於您的身體和心靈健康!


一盞茶的恬靜


我在癲狂人生APP裡面看到過一些方法,現在就分享一下:

到外面走走

患者可以選擇在路上走一走,停一停,想一想,見識一下外面景色的精彩,是一個感悟,也是一種治療。抑鬱的人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一個人呆在一個封閉狹窄的空間,比如自家的臥室、衛生間等等,這時候,首先一定要改變這一個習慣,要走出這個封閉的空間,走出家門,到外面去感受一下。最好去一些綠色植物茂盛、空氣清新的地方,比較能夠緩解心情。

睡覺不要想事情

睡覺也是有一個講求的,人不注重自己的睡眠,就是不注重自己的健康,人也會患上更多的疾病。而睡眠質量不好也是抑鬱症的一個表現,所以建議睡覺的時候不要想其他東西,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而且不用分時間場合,隨時想睡了就睡,不要去專門想該怎麼睡覺,自然而然,睡眠就會逐步改善。

堅持鍛鍊

做好鍛鍊,才能有一個強大的體格來支撐自己脆弱的靈魂,特別是早晨時期的鍛鍊,很多抑鬱症患者有行動遲緩、邋遢、懶惰的狀況,長期這種狀況不僅嚴重損害身體機能,更會加重抑鬱症患者消極、負面情緒。俗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早晨的空氣可以說是一天當中最清新的時刻,它可以充分調動人體潛能活化身體細胞,當身體放鬆了,內心也慢慢就會放鬆下來,情緒自然就會有一定的緩解。

這些對你應該會有幫助,還有很多方面的知識,患者都可以去看一下,遇到不懂的可以問一下負責任的醫生,對你會有所幫助。


八戒90041507


我仰鬱症三四年了一直還在工作、其實沒什麼、只是神經系統的一次重感冒、患這種病不可怕、關鍵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細心的照顧、不能受刺激、不要吵架、不要冷戰。自己也要開郎一點、多去公園散步多運動、喜歡什麼玩什麼、打籃球更好慢慢會一天天好起來的不要著急,


軍華57219509


抑鬱就是由於環境因素而過於頻繁的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導致人對自己的處境徹底感到無能為力。抑鬱症患者的意識世界或精神世界充滿了衝突,他們也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可是他們每一種想法都會引發意識的衝突,於是他們又會認為自己不該有這種想法,結果就是沒有為自己的困境做出任何行動。這麼一來又加劇了他們的無能感。可以激勵對方將注意力集中於單一的某個情緒問題,先不要瞻前顧後,釋放情緒就是在表達對“無能的自己”的不滿,這多少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但是他很快會在隨後為自己剛才的情緒而感到後悔。這時就需要讓他明白情緒發洩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可以講些別人發洩情緒的情況,尤其是自己的經歷或者他非常認可的名人的經歷。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旦他能夠學會釋放情緒,下一步就是支持或者陪伴患者解決一些引發他情緒低落的小事情,這些小事情一定要是非常可控的,這樣逐漸培養他對改變自己困境的信心。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激發他的共情能力。可以讓他非常關心的人找他尋求幫助,讓他把注意力從對自己的失望中轉移出來。但是尋求的幫助必須是他遊刃有餘的,否則可能會刺激他的無能感。當然,也不能被識破。

如果這個人是自己,那就只能嘗試第一種方法了。不過,如果一個抑鬱的人能夠問這樣的問題的話,那麼他一定是有很強的自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如果是這樣,就可以嘗試自我理解,理解自己為什麼情緒低落,為什麼這些事情會讓自己情緒低落。

這些是根據我的理論推理出來的方法,只是希望能夠給出些啟發。


慧鋒zZ


重度抑鬱只有藥物控制,別無他法,那種痛苦是常人無法體會的。生不如死,只要藥物控制能睡一點覺,慢慢的調節;沒有一年半載是好不了的,自己也要有堅強的意志戰勝它。心病還要心來醫,祝你早日康復!加油!


qzuser193090470


重度抑鬱剛吃藥時可能會加重病情,注意看守,對病人訴說多聽不反駁順其意,過一二個月後病情會穩定,注意多回返醫生,病情一到這階段不要隨意斷藥切記,病情穩定好轉後逐漸減量,家屬一定要淡定,隨著時間推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