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當年酒桌上推杯換盞推心置腹的朋友嗎?

七竅通六竅


兩年前,因為收入還可觀,雖然買了房,但壓力並不大,於是,喜歡交朋結友的我,為了暖房,每天呼朋喚友的來家裡推杯換盞。

回想當時情景,幾乎每天都要做上五六個菜,準備幾斤白酒、幾瓶啤酒,每天有三五幾個所謂的朋友來家裡開懷暢飲。其中有位仁兄,每次是喝了白酒喝啤酒,沒有合他口味的菜,還有意見,吹起牛來,不是一般的夠朋友。

風雲突變,從前年下半年開始到去年,因為很多因素,導致項目流產,收入巨減,使我一度陷入困境。上面提到的哪位“很夠朋友”的仁兄,便露出了不仁不義的本性,請其他人喝酒吃肉,從不叫我,這都是其次,在我非常艱難的時候,到處傳播我的負面消息,使出了落井下石的卑鄙手段。

後來,我毫不猶豫地把他及其他幾位所謂“朋友”,實則酒肉朋友的微信電話全部拉黑,雖然仍處於艱難中,但沒有了這些酒肉朋友,反而覺得生活、內心清淨了很多。

人生短暫,不要用太多的時間、精力、金錢去結交無聊、無用的酒肉朋友,關鍵時刻真心幫你的可能就只有一兩個,那才是真正的的朋友、也才是值得珍惜的朋友。


東走西看


當時我大學剛畢業,在一家制造企業做秘書,這兩個朋友一個是我大學同學,一個是大學校友,當時我們還是同事。同校同事同齡同宿舍,白天一起努力上班掙錢,下班後的時間也基本泡在一起,逛街散步娛樂。在錯綜複雜的同事關係中也彼此維護,那種關係可以說是親密無間了。後來,我們三個離開宿舍,在市區合租了房子,她們兩個都說自己不會做飯,然後那一年多一直都是我做飯。我自問沒有什麼虧欠她們的,曾經以為會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再後來,共事四年後,因為換工作我去了相鄰的城市。就在離開一年後,我遇到了一次經濟危機,急用錢,然後跟她倆開口借錢。有一句話不是這麼說麼,如果你想失去你的朋友,你跟他借錢試試。借錢確實是一件很考驗人的事,當時我以為我們是那種可以借錢的關係。

然後,一個說就攢了九千多,過年還要給婆家六千,而且她有儲蓄的習慣,做了零存整取,現在取出來的話利息就損失了。本來我想說利息我承擔了,後來想想算了吧,當時一萬塊錢一年定期也就三百塊,我們的關係連這三百都不值。何況當時離過年還有四五個月,我就算借用也不會用那麼久。

另外一個說沒錢,我問她信用卡能不能借一下,當時答應了,但是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後,發了一條短信說自己過些天出差要用。

這就是當時我最好的兩個朋友。所幸大浪淘金,還是留給我幾個真心的親朋,幫我解決了那次危機。

後來跟這兩個人還是見過幾次,因為我們還有一些共同的朋友。關係肯定不似從前,我是個無法掩飾情緒的人,透過她們微笑的臉龐我已看不清裡面那顆心。


江山風月本無常主


我朋友不多,從小就那麼幾個發小,一起玩耍,一起長大。畢業,工作以後由於我去了外地,一去就是十幾年,中間也回去過幾次,因為各自都有工作,也沒有機會見面。


去年回家裝修房子,在家半個月,因為太長時間沒見過面,而且都已結婚生子。也不敢貿然打擾,太久沒見面也不知道人變了沒有,也就沒有和他們聯繫,一天一大早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發小他們三個站在門口,聽說你回來了我們過來看看有什麼幫忙的,進屋就忙開了,“真是不好意十幾年沒見了,剛見面就讓你們幹活”他們邊幹活邊說,我們幾個不也會別的,就會這些裝修的活,別的也幫不忙,不要不好意我們誰跟誰啊,從小一起光屁股長大的不用客氣,忙完了多準備的菜我們好好敘敘舊。


朋友不需要朝夕相隨,朋友也不必天天問候。朋友不在於多,在於真,朋友是處出來的,朋友是沉澱出來的。


找回丟掉的幸福


我在成為一個茶刀工匠之前,換過十幾份工作,輾轉五個城市,前同事加在一起怎麼也有五六百人。二十年的職業生涯,換來幾點感觸,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

1、別把別人的奉承當回事。

我們在當面奉承別人的時候,通常心裡是怎麼想的?其實別人在說那些奉承話的時候心裡也是這麼想的。彼此客氣客氣而已,讚美別人是一種美德。輕信別人的讚美進而飄飄然就有點傻缺了。

記得好多年前我在一家事業單位當主任,經常有各種飯局。每次飯局坐在主賓位置的,都是我們這些主任、局長、科長什麼的。飯桌上總會有一兩個求人辦事的生意人,衣著得體,對誰都十分恭敬,飯後悄悄買單。整個飯局把各位“爺”伺候得舒舒服服,滿嘴奉承話。什麼年輕有為啊,什麼高瞻遠矚啊,什麼運籌帷幄啊。

許多年之後,我才明白,真正掌控飯局的,正是這些滿嘴奉承話的“小角色”,說奉承話不過是人家的職場素養,跟聽奉承話的人高明與否沒有多少關係。那些坐在主賓位置,聽著奉承話洋洋自得的人,在別人眼裡有時候不過是個臨時用的到的木偶。用完了也就完了。

所以在酒桌上當有人奉承你的時候,一定要知道,這是人家的禮儀或者說修養、智謀,跟你自身沒多大關係。聽聽也就算了,當真你就輸了。

2、遠離心術不正的人。

前些年在一家門戶網站做經理人,發現手底下一名女編輯心態有問題,總傾向於把工作上的事歸結於人際關係的好壞,而不是從工作方法和能力上找原因。於是決定讓她離開。

記得那次談話之後,她坐在我辦公室裡,一個勁的抹眼淚,說自己剛畢業,特別珍惜這份工作,感覺在這裡能學到很多東西。希望能得到一個改正的機會。我一開始還挺堅決。被她軟磨硬泡了兩個小時之後,心軟了。覺得何必為難一個剛畢業只是有點心機的小姑娘呢。最後就推心置腹地指出她的問題,叮囑了一番,把她留下了。

一年之後,這個小姑娘搞出好多的事情,犯了沒法原諒的過失,公司仍然辭退她了,並按勞動法給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姑娘在這一年當中,偷偷保留了公司很多內部系統的截圖,就提防著某一天公司“對不起她”的時候,好用來做反擊。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女孩,處心積慮積攢資料,然後修改截圖,捏造證據,給公司總部以及勞動、紀檢、網監等各部門寫匿名舉報信。想想真讓人脊背發涼。

所以你如果發現一個人心術不正,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他/她,不要試圖包容、轉化。一個人的人品怎樣,往往是成長經歷已經造就的,不是你三言兩語能夠改變的。

3、“交情”和地位相關,與身份相聯。

多年前當記者,帶著一個在校的實習生出去採訪。負責接待的當地宣傳部長十分熱情,推杯換盞時殷勤地詢問實習生有沒有女朋友,將來想不想留在這個城市。酒酣耳熱之際,拍著實習生的肩膀說:將來在這個城市有啥事,別忘了你在宣傳部有個哥!

實習生感動的難以自已,回來的路上還不斷回憶著飯桌上的萬丈豪情,彷彿從此就攀權附貴,可以飛黃騰達。我怕把孩子思想帶偏了,趕緊給他潑冷水。人家那些話不是衝你說的,是衝這次採訪說的,衝你背後的單位說的。離開單位,沒有了這個身份,你們就是路人,沒有半毛錢關係。

人這一生中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跟市長握個手,跟局長互換個名片,跟一幫頭頭腦腦喝到天昏地暗都有可能。但一定要記住,除了親戚和有限的幾個發小、同學,你這一輩子能交到的朋友其實非常有限,兩個手的手指頭就數得清。其他的所謂“交情”,大多是逢場作戲,跟你正在做的事情有關,跟感情沒多大關係。時過境遷不過留下些似真似幻的回憶。


knife名刀志


那是06年的夏天。隨著工作做業務的提升。我有幸被上級機關選調。由此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兄弟,哥們兒。私下裡經常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喝。

那是個把酒言歡的年代,也是年少輕狂的歲月。酒到深處,無話不談。對單位的看法,對領導的意見。往往喝酒也成為了感情交流,和工作解壓的平臺。

趙哥,是我們這裡資歷最深的一位老哥。兄弟們都願意喝酒的時候喊他。他也經常給我們介紹機關的辦事規則,為人之道。久而久之便為了我心中的老大哥。每當煩悶的時候經常請老哥一起出來喝酒,聊人生。在外人眼中,我們處室高度團結,關係非常和諧,經常被人羨慕。

一晃三年過去。下面單位空出了一個位置。處長把我當成了推薦人選,其他兄弟們也都為我有好事了,紛紛祝賀。正當我意氣風發的時候。我們單位的一把手。把我叫到房間去談話,我以為是聊一聊,下去任職的事情。誰想他卻說我還年輕,有機會。你們處的老趙年齡大了,還是把位置讓給他吧。

當時我沒往深處想,而且趙哥平常也沒提想下去的事情。但是,因為關係好,我還是說老趙人品好,能力強,用他我沒有任何意見。不久,老趙就上任了。

因為這件事領導還常常誇我有大局觀念。過了很長時間,有個哥們喝酒時無意說起,下面單位這個位置,老趙看了很久了,找了一把手才去的,兄弟你吃虧了。那次我真的喝了很多酒。

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為了個人的事情而放棄。同事之間存在更多的還是競爭關係。有可能酒桌上稱兄到弟,背地裡卻捅刀子。我想這就是社會人生百態,這就是是酒桌上的江湖遊戲。


談茶品人生


朋友,遇見了不喝酒真的有點說不過去,不喝也真不給面子。

記得2007年的時候,我和幾位朋友,有男有女,出去聚會,男的一人一瓶二鍋頭,先開了,再喝啤酒,後來也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了,回宿舍時好像飄著回去的,腳都沒有跟了。第二天頭都大了,痛得很,一個星期才緩過來。真的很爽,但是也真糟心。


詩詞尚品


單說酒桌上當年推心置腹的朋友,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寥寥無幾了,即便還有來往的,個個都以心理成熟到禮節性的互訪,哪還有什麼推心置腹,期間相互的利益糾葛,事態變遷讓每個人的心理都發生著太大的轉變,對各自的認知,識心的加深,看太多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後哪還有當年的一片赤子之心呢,要不古人也不會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這個知己基本上是於你沒有利益關係的人才有可能。


青青子衿沐


初入職場在西北一國企工作,在酒桌上稱兄道弟,關懷備至,私下裡卻出賣朋友。出賣的原因竟為求得一己私利,謀求工資增長。而這位仁兄(姑且稱之)平時不上班,正常發工資已經不錯了,現在變本加厲,以掌握相關信息作為要挾工具。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現在這位人渣也是妻離子散,純屬咎由自取。天作孽猶可違, 自作孽不可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