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一次在公婆家過年的新媳婦們有什麼感受?

唐白虎


我今年就是頭一次再公婆家過年。

因為沒住在一起,像是做客。不過比做客多了一點自由。



老公老家在縣城,新房是買了幾年的,在我的認知裡那是公公婆婆的(新婚姻法看完了的結果,分得很清楚),不是老公的,更不是我的。對於回去過年,也是第一年結婚而且有了娃娃,祭祖。

結婚的時候我們自己買了房子,這個才是家,有老公兒子的地方。

對於老家,可能就是我自己老家才更親切了。但是也僅就這樣。

回老公老家,進出我們的臥室和客廳廚房很自由,其他房間我也沒進過。做客,一般只會在客廳轉,所以多了點自由。


小星媽媽


首先我是個男性,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說下我太太隨我去老家過年的感受吧!

★我和太太是在外面上學工作後認識的,當時談了三年多了,互相都還沒見過對方家長,隨著交往的時間的推移,大家都覺得應該到對方家長那邊去見見面了,本來是打算喊雙方家長來我們工作的城市的,但是考慮到舟車勞頓,老人身體擔心吃不消。就改成了當年中秋節我先陪同去太太家,春節到我家!

★當年中秋節,我陪同前往她的老家,因為我們南北差異,所以當時對他們那邊的風俗,習慣,環境和語言等都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一直是新奇佔據著心裡的主導,反而沒什麼拘束和尷尬了。這個可能是男生和女生最大的區別吧。期間太太帶我到他們周邊的山上去玩,介紹她小時候成長玩耍的地方,都讓我們加深了了解,飲食上,岳父母也考慮我北方口味,專門從外地買的北方菜,加上當地的勸酒習慣遠不如北方。所以整體來說,我除了剛開始有點拘束,其他都感覺是一次自由行的旅遊!

★年底,我帶太太回家,可能女孩子心思都比較細膩和敏感吧,她對回家的服飾,化妝品,包括我家的風俗習慣,都提前上網搜索和找我瞭解很多,包括一些肢體禁忌,語言禁忌等。當時我就勸說他放寬心,別太擔憂了。回家後,首先是氣候不適應,太太家是江南人,氣候溼潤,冬天也不太冷,我家典型的北方,乾冷,風大,回家第二天她就嘴唇乾裂,嗓子沙啞。加上飲食,我們是重油,重辣,鹹,而他們比較甜膩,清淡。雖然我父母也準備了不少南方飲食,但是整體還是不合口味,加上北方的民俗,家裡的朋友同學都和太太開玩笑,弄得她尷尬不已,很不適應,很多時候都不知道怎麼接話。大年初一,老家是要出去祭祖和拜年了,我們那邊還是很傳統的,需要磕頭,她很難接受,我就和她說,你鞠個躬就可以了,我們對外地人不強制要求一樣,但是我必須磕頭。假期不長,整體在她心情忐忑和尷尬不適應中度過了7天假期。

★整體來說,新媳婦回公婆家,都是要度過這個不適應的尷尬期的,如果雙方都是本地人還好,風俗氣候都適應。如果南北差異,就更難一下子適應過來,這時候就需要做先生的,多體貼,多照顧,還有就是第一次可以時間短一點,以後第二次,第三次逐漸增加回家的居停時間,逐漸適應起來!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江南塞北兩重天


靜謐江南



打仗不行扣痦子



泰山腳下的小媽咪


對於婆家物質條件好於孃家,性格內向的新媳婦,可能有些自卑,不自信的心理。與所述情形相反的新媳婦可能會特意顯擺,擺譜,有得意招搖的心理。

對於一直不被認可,最後成婚走入婆家的新媳婦,也許有想借機自我表現,想要儘快融入婆家的心理。與上述相反的新媳婦,則心理平淡,沒有什麼起伏。


寞蓮


說說自己吧,和老公是國慶節結婚的,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家一個儀式後就到了另一個家。首先公婆挺好的,都是客客氣的,一句重話都沒有。過年比較忙,準備年夜飯,婆婆也是什麼都不要我做。我在一旁插不上手。但越是這樣反而自己不習慣,開始想念家裡的爸爸,因為媽媽走的早,沒結婚時總是自己做飯照顧他。擔心他過年一個人在家是否孤單。

年夜飯結束後,公婆發紅包,侄子侄女很開心。我沒有,好像自己有點不對。但是真的一下很難接受,在家爸爸每年都給壓歲錢。後來慢慢的就接受了。自己已經結婚了,不再是孩子。


媛媛麻麻


這個問題有很多方式回答,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去的時候老是在想和他家人聊什麼呢,怎麼聊,結果到他家就不說了,問我什麼就回答,不問我也不多說,總之一句話還好,他家裡人都知道怎麼去處理我這種性格內向的人,也沒有給我什麼心裡壓抑,走的時候挺開心的,誰叫我是女孩子呢,你們是不是


馮家菇涼CF


我的感受是:雖然我們經過二三的戀愛,也經常陪同丈夫回家,基本上對父母和家裡的一些習俗有些瞭解,但是還感覺到有些拘束,生怕多言多失,多事多患給家庭帶來些不愉,我想這些都是暫時得,只要努力、誠實一定會和家人溶合在一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