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大學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4000工資,你會去嗎?為什麼?

阿亮帶你看影視




幾天前呢我有個親戚啊,他問我,說他現在很迷茫啊,剛剛大學畢業兩年吧,然後在銀行從事著客服工作,和他大學學的專業呢沒有任何關係啊,很迷茫,也不知道幹什麼啊,然後呢感覺也吃不了太多苦。而且呢,不敢承擔太多的風險。其實我知道有很多同學啊,大學剛畢業,那個起薪比較低,然後不能夠長期堅持的去做事去成長,從而放棄了在大城市發展的機會,而且這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啊。我們要把目光放到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更長遠的職場發展啊,包括我建議我那位親戚啊,我讓他花個一兩萬去上個培訓班,看上去就是花一些錢承擔了風險,但從長遠來看,你這個技能對你的職業發展可能會非常有幫助啊,遠遠比你現在迷茫的,不願意去改變做工作要好很多。

其實呢,我們知道你慢慢的啊,把一門技能學出來以後啊,或者說比如說你現在做了4000塊錢的工作,在這份工作呢,有一個特定的技能,就是說你不斷投時間投錢投精力,你這個技能越來越強,你技能越來越強,你這個人也會越來越值錢。如果有增長性的情況下,我是建議去做這份工作啊,4000就4000,過多少年以後誰知道會不會變成4萬呢對不對?雖說那人要看長遠啊,要看到最本質的那個東西,就是你現在做的事情長期來看有沒有任何的增長意義,如果有的話就去做啊,切記不要因為有一夜暴富的傾向啊,或者說沒有辦法堅持,而放棄,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可惜的一個決定啊。因為我們知道你要成功的話,你就必須得堅持別人不能堅持下來的。總結一下,就是通過自己定位,在職場不斷摸索,然後發現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技能點,然後把這個技能的不斷的磨練啊,磨練到極致,那個時候呢,你的收入和前途都會非常的光明。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歡迎大家關注英語老師布萊恩,我期待與你分享更多精彩的英語學習內容。


英語老師布萊恩


我去年畢業的,大學也只是一個普通一本,專業是坑爹的“漢語言文學”,每學期最後一週學的東西比之前幾個月都多,可想而知我是什麼樣的“貨色”。

大四校招的時候,對工作根本沒有任何要求,只求“畢業不要失業”,至於工作地點,不是新疆西藏就好;工資,養得活自己就行。於是隨便籤了一個工作,就來了東莞!

東莞肯定算不上什麼一線城市,但處在廣州與深圳之間,工資水平怎麼也不能太低吧。但我呢,實習期2500,轉正後也只有3000的扶貧工資,公司管住,但扣除水電費,每個月也就2800左右。幸好我一個單身狗,比較節約,每個月還能留下1500,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年。

一年啊,這樣低的工資,但是當自己沒有能力時,又有什麼資格挑剔呢,所以別抱怨自己工資低,你低是因為你菜,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努力提高自己吧!


鹿途Luxtude講數碼


職場火鍋作為資深HR,實事求是地講,你不幹也得幹,因為你可能找不到更高的工資,最後還得回來“低頭”。很簡單,有些行業就這個價格,你不幹,有的是人幹。千萬不要被“網上的平均工資”誤導了,平均工資再高,大多數人還是分母。

第一,一線城市的起點工資4000元,非常普遍,別以為開口閉口8000元,那是人家的專業。

一線城市生活成本高,工資就應該高嗎?這個邏輯還真不成立。在那些大量存在的傳統行業,還有那些大量存在的基層公職崗位,工資不會高的,“天花板”現象非常明顯。月薪4000元,不奇怪啊,這些行業出不起5000元以上的價格。比如,你學紡織的,學機械的,學煤炭的,學鋼鐵的,學基礎化工的,這些行業屬於夕陽西下,你指望給你開除萬元工資,你問問他們的中層管理人員能拿多少?給你4000你不願意幹,你走人好了,門口排隊的不要太多啊。你211/985的不幹,還有大量的普通本科生甚至三本生搶破頭呢。

第二,作為外地學生你可以找高薪工作,許多本地人可能就接受了。

我在企業工作,工資相對較高。但一些同學,名牌大學畢業,照樣在小學裡當老師,一般年紀了,工資也就是四五千。外地人,又要租房,又要吃飯,生活成本高。北京人呢,人家有房有車,有一個輕鬆崗位,有一個鐵飯碗,人家幹啊,舒舒服服的。你給他們一個萬元月薪的工作,人家還不要呢,萬元月薪有萬元月薪的壓力啊,人家不受那份累。

第三,對於題主這類外地人,還是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起點工資。

在一線城市,起點工資四五千元,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挺正常的。但誰眼光只盯著一年兩年啊。有些人一看起點工資低,就打道回府了,回家鄉了,以後再想返回一線城市就更難了。所以,你若想在一線城市打拼,就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

在一線城市裡,就業機會多,跳槽的機會也多,當你有了工資議價能力,你還用發愁工資低嗎?別忘了一線城市的工資彈性非常巨大。你拿著4千月薪,可有人拿著4萬月薪,還有人拿著4千萬的月薪。我相信你肯定不是衝著4千月薪來一線城市的,你也有4萬月薪甚至40萬月薪的夢。

綜上,你是否留下奮鬥,要“三看”:一要看自己的雄心,二要看自己的生活定位,三要看自己的成長能力。如果你要定位在一線城市發展,就要記住,企業裡的薪水彈性,今天你是基層崗位月薪4千,幾年後你是企業中層月薪1萬,十年後你是企業高層月薪4萬。只要你有未來成長的期望,有那個本事,一線城市會給你回報的。


職場火鍋


我一看題主就是個眼高手低的孩子。原諒我的直接。

首先你要明白是誰給你發工資,他為什麼要給你發工資!


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明白工資是老闆給你的,老闆的錢是你掙來的,老闆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讓你去掙錢的平臺。你給老闆掙了錢,老闆才有錢去給你發工資。

一線城市的4000元工資不高,也有一個月一萬的,兩萬的,甚至一百萬的都有,但是你問問你自己,你能給老闆帶來多少收入?你值那麼多錢嗎?

有人大學生不服了!說他初中畢業的同學在買地磚,一個月老闆都能給他發一萬塊錢工資!我本科畢業為什麼不能?難道我的書白唸了?

不是你的書白唸了,而是你念了書,也不一定比他強,老闆一個月給他發一萬的工資,那麼他肯定一個月能給老闆掙五六萬,甚至更多!

老闆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這也是他辛辛苦苦掙的。

總之,一線城市4000元的底薪,對於一個本科生來說,已經不低了,關鍵就看你能不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名人社會事


給你說兩個答主身邊的事例吧,看完了之後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

主人公A,2014屆畢業生,剛畢業就去了蕪湖一家大型家用電器生產商,具體名稱就不說了,第一年的收入是月薪3200元,偶爾還有些加班費。工作了兩年之後跳槽去了中部一個省會城市,2017年的月薪是4000元。

主人公B 與主人公A是同班同學,剛畢業到了上海,第一年的月薪是3500,第二年的月薪是6000,第三年(2017年)成功跳槽一家美資上市集團公司中國分公司從而月薪過萬。並且工作輕鬆,環境良好。

對於兩個人而言,開始的時候到上海的人是非常煎熬的,相差不多的工資卻要面對相差巨大的生活成本,但是一線城市的魅力就在於她有著太多的機會讓人去努力,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抓住機會改變人生,而發生在身邊的奇蹟也會促使人更加努力。

從職場生涯的角度來考慮,一線城市雖然生活壓力大一些,但是會提供一個更為公平的平臺讓剛踏入職場的你結識更多更優秀的人,開拓眼界,提升自身的檔次,雖然這些不能立刻讓人飛黃騰達,但是所有的積累都將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一點一滴的默默累積成長,哪有未來某一刻的破繭成蝶。

對於剛畢業到一線城市的大學生而言,這4000的月薪可能只是第一年,至於三年後能漲到多高,就看個人有多努力以及機遇了,在一線城市的發展機會是遠遠高於小城市。

從長久定居的角度來看,一線城市買房定居當然要面臨高昂的買房成本,不過考慮到目前的整個市場,一線城市的房價絲毫看不到倒退的跡象,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一線的房子供求關係決定了房價不會長期下跌,甚至短期下跌都比較困難,雖然一線城市買房是高負債。但是同樣也是高收益。優秀的生活配套以及良好的教育醫療資源都是一線城市的魅力所在。

不過,如果家裡有關係,能夠安排進一個既舒服又穩定的單位,那麼當然可以不考慮去一線城市打拼,雖然拼搏成功的結果讓人非常有成就感,但是拼搏的過程確實充滿的曲折,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職場蛙


據某機構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薪資水平比2016年有所上升,本科為4854元,碩士為6791元,博士為9982元。而在一線城市,本科為5218元,碩士為7612元,博士突破了萬元大關,為10077元。

北上廣深,代表高端、前沿和時尚,代表金錢和榮譽,它們曾經承載了多少年輕人的夢想。

上面這些數據都是平均水平,但現實是,對於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在第一份工作拿到4000多元的工資,考慮到在一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工資收入基本處於“月光族”,所以一些職場新人會考慮是否需要“逃離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

我從畢業開始就留在深圳這類的大城市工作,不管是工作、機會、人脈還是個人成長等方面都有不一樣的體會,對於剛踏進社會的職場新人來講,一線城市是他們職業發展的最好機會。

相對而言,回到家鄉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可能會低些,雖然工資低人,但穩定和慢節奏,像是有了詩和遠方。朋友B是2013年畢業後就留在深圳做文員工作,月薪6000多,不過消費較大,基本都是月光族,在家人的要求下,2017年中回老家惠州找了份穩定的工作,雖工資不高,但從她的朋友圈裡看到過得還不錯。

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不必太在於月薪多少,不論是選擇一線城市還是其他城市,第一份工作的行業、公司、職位發展等才是最需要考慮去留的原因,若過於追求薪酬可能會讓你失去一些好機會,這樣會對你的職業生涯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應屆生轉正、一年後都會調薪升工資的,在職業發展的前三年應該關注自己如何快速成長,比如專業能力的成長、工作經驗的積累和人脈圈子的經營等,當積聚到一定的實力時,升職加薪或跳槽都會滿足你的期待。

所以建議提主如果覺得這份4000元的工作,符合你的職業規劃和個人發展,可選擇留在一線城市發展。有些夢想只能在一線大城市才能完成,有夢想的地方就是詩和遠方。

我是頭條職場達人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 升職加薪有套路!


阿佳說V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最真實的感受。在一個一線城市,一個月4000塊錢的工資,應該算是正常的。因為你要記得,你才剛剛畢業。

我畢業半年後從原先的公司辭職,來到了北京。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找工作,一開始我認為,在北京找工作,工資一定很高,而且我還算是有半年的工作經驗的。所以我在填寫期望工資哪一項的時候,如果是管吃住的話,我就填5000,如果不管我就填6000,就這樣我一開始還認為填少了呢。可是在面試了有半個月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那些給反饋的公司,給的工資差不多都是4000左右。然後我就給公司打電話,我說你們標記的工資都是5000以上啊,為什麼給我4000?然後人家開始給我解釋說,人家也是考慮到工作經驗與熟練度的問題。一般剛畢業的畢業生的工資一般都是4000多,以後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資也會增加的。

所以說,對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人來說,想找一份高工資的工作估計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用經驗來充實自己。當自己的經驗很豐富以後,我們的工資自然就會增長,或者可以自己創業。所以說,一開始千萬不要嫌棄工資低,可以學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空心欣


剛大學本科畢業生,在一線城市只拿4000工資,會幹嗎?

理解你的矛盾,幹,意味著接受4000元的工資,接下來會過著節衣縮食的緊巴巴日子;不幹,還要去尋找工資更高的企業,但前景未知,如果還要考慮其它各種因素,更是腦袋大!

如果我是你,我就拿一個硬幣,猜正反面定幹還是不幹。

無論是選擇幹還是不幹,一定是絕對忘記過去,不要追憶和後悔,而是百倍的精力去做自己決定的事!

因為,對我我們剛畢業的大學生,太多選擇會消磨自己的意志,白白浪費大好時光,在最好的年華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

因為,工資是幹出來的,不是選出來的!

有時,人要有點大無畏的革命精神,4000元,可以有阿Q式的解讀:

---大學生連一無所有都不怕,還怕4000塊錢過不了活?

---4000元帶薪學習機會,你還會選嗎?

---4000元真的不多,但至少不負債,比起有些苦逼的創業者,還算是幸運的!

---4000元/月的啟動資金,讓你大一線城市尋找無限的機會,這樣想,你會願意嗎?

.... ...

沒想太多了,幹吧!


冷暖視界


本科分級別,985,211,普通一本。本科還分專業,不同專業不同的待遇。本人是紡織的,大四。我們這個行業去一線就是找死。我們已經是211了,專業全國第三(或者第二),在這種情況下,今年來校招的,工資都是4000-5000的稅前。包吃住的下調500-1000。而設計學院的學生這可以輕鬆8000+。所以專業決定了很多。我的室友已經有一個去平安賣信用卡了。趕上個垃圾行業,就只能認慫。紡織苦啊,上市公司來招人,2800一個月,好意思說出口嗎?211本科生就是去餐廳兼職也不止2800吧?說什麼會有優異的升職空間。呵呵,一個人在公司為什麼升職?一,上面位置空出,二,公司規模擴大,需要更多的管理崗。而我所處於的紡織業,則是一個縮量的階段。這更進一步限制了升職的空間。加上某些工廠轉移產能,國內的規模進一步壓縮,到時候能不能有2800都不好說。所以,身為一名紡織的,一本211學生,4000包吃住,我幹了。


鹹魚乾的夢想


首先,我不勸你具體該幹這份工作,還是該放棄這份工作。我想問你,這份工作對自己的擇業目標和發展有沒有過深入的思考。

如果是喜歡的行業,並契合自己的專業,公司又能提供應屆生的培養機制,那我要告訴你,就算給的錢不到4000,勉強讓你在大城市生活,那你都應該去嘗試一下。

我是2014年到的北京,當時在北京第一份工作給我開的工資是2500元。我也是大學本科畢業,當時我也覺得很難過,畢竟我有學歷,但真到我入職了以後,我才發現身邊共同工作的同事有多優秀,他們拿高工資,而我才這麼點兒,我覺得是應該的。

人要有長遠的眼光和目標,所以我謙卑地對待工作,認真地和身邊的同事學習,並不放過每一個節假日,自我努力和充電,後來,自然而然地,工資也就慢慢上來了,跟身邊的同事齊平。

如果一畢業進入工作崗位時,就把眼光盯在薪資待遇上,我覺得這不是最好的選擇,更好的選擇是找準行業和公司,你要記住你永遠都是在為自己工作,能力提升上來了,到時候工資就再也不是你所糾結的內容了。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如果一家公司在你畢業時,一上來就開上萬的薪資,我反倒建議你認真考慮考慮,或者直接放棄。因為你能知道自己剛畢業可以做些什麼,而且能開這麼高的薪資,你也要好好關注下這家公司為什麼能給這麼多。

總之,第一份工作,工資不是第一,能為你提供和培養的能力才是。

最後,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