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的班級群,怎麼會沒幾個學生家長加入呢?

Teaching小學


用微信建班級群肯定要好些,QQ現在很少有人用了!

我也在農村,幾年前我剛接觸微信時,因為一個突發的靈感鬼使神差地就建了個班級群,當時這一做法還很新鮮,不久,班級微信群就遍地開花了。我還寫過一篇論文《班級微信群,想說愛你並不容易》,最後獲得了縣級一等獎。

剛建群時,我班也有幾個家長不在群裡,有的還沒接觸微信;有的是家裡沒網;有的是留守兒童,家裡老人用的都是老人機。這些問題,我逐一擊破,沒微信的手把手教他怎麼下載APP,怎麼用;沒網的,教他怎麼蹭網;留守兒童由祖輩監護的,這個比較難辦,總不能為難老人家,我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首先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加進來,群裡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父母知道了,再由他們轉達給家裡的人,同時父母也可通過微信群,掌握孩子的動態;其次,農村裡街坊四鄰多少都沾親帶故,我允許留守兒童邀請他的一個近鄰加入我們的班級群,這樣學生也能較快的知道一些群裡發佈的重要通知。


三四年下來,我班52人都加入了微信群,有不少學生家不止一個家長進群,甚至還有學生參加的課外補習班的老師混進了群,最後通過清理、身份驗證,群裡還是有90來人。

我班微信群運行得比較好,也有一些經驗:

1、首先,群內的每一個成員和授課老師必須明確,這是學習交流群,禁止發紅包、狂甩表情包、求贊、投票、發搞笑視頻、做任何形式的廣告、轉發無關鏈接。以上這些行為,若我(群主)及時發現,要求其立即撤回,並警告一次,多次勸告不聽的清理出群。

班級群剛建立時,這些行為常常出現,後來我把它們寫進群公告,形成群規,每週固定發一次,平時也藉機敲打敲打,現在成員們基本能按要求做到,偶爾有個別違規行為,我還是堅持及時制止。


2、班級群主要發佈什麼?這直接影響到家長對群的重視。除了每天的作業,轉發上級通知,及時發佈班級獲得的獎勵榮譽,作為班主任我還發布“一週班情回顧”,總結優點,揭露不足。

我經常轉發一些好的教育方面的文章,有些是最新教育資訊,比如有段時間熱議的“語文為王”,有些文章反映的問題也是我班家長關心的問題,比如孩子做作業磨蹭該怎麼辦?我班慢性子的孩子比較多,有十幾個,經常一點點作業都要熬到十點。轉發這些內容的時候,我一般會@相關家長,提醒他們閱覽。


有段時間我還轉發過幾次微課,但是家長們都不是教育的專業人士,不太能聽懂,也沒有什麼興趣,後來我就沒有發佈了。

作為語文老師,我覺得微信群強大的功能對學習非常有幫助。很多學習資源都可以在微信群共享。比如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我在優酷裡搜索了一個關於圓明園的紀錄片,將鏈接發在群裡,提醒學生預習。

上完一節新課,我習慣將課件貼到群裡,這樣有助於學生複習。

對於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我習慣蒐集好的微課,幫學生鞏固。比如反問句與陳述句的互改,是一個常見的題目,我就把網上現成的微課,選一個高清的質量比較好的一個視頻轉發到群裡,以供孩子們多次學習。這對那些上課沒有認真聽講的孩子作用會更大。

我覺得老師們常做的《語文教學小結》《班主任工作小結》《期中試卷分析》等材料也可發佈在班級群,這樣,家長對老師的工作,對班級的瞭解會更立體。


每單元一次的作文、每週一次的週記,優秀的作品我會發到群裡,供大家賞析、學習。

幼兒園的老師經常拍一些孩子們的照片、視頻傳到群裡,小學老師這樣做的比較少,但是我會經常這麼做,我相信家長很樂意收藏這些照片和視頻。

由於我在班級群裡的示範,我班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幫助學習的能力特別強,尤其是用好“微課”資源,在我班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會熟練運用。

3、班級微信群必須傳遞正能量,那些侮辱、歧視教師的帖子絕不允許家長在群裡轉發。

4、家長們都挺忙,班級群裡信息量一定要精簡,否則不是誰都有那個工夫去上翻。所以類似於“收到”“謝謝老師”這樣的話,我一律謝絕。

5、班級群是個公開的平臺,老師要做到不在群裡批評學生,學生有問題與家長私聊,同樣,家長有問題找老師,最好私聊或者直接電話聯繫。

以上,是我用微信管理班級的一些做法。如果還有什麼地方沒提到的,歡迎留言!



小碗教語文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為了加強班主任與家長之間聯繫很多老師開始建立班級QQ群、班級微信群。

建立班級群好處很多,特別是能和家長及時溝通,相互交流,及時安排工作,提高聯繫效率。過去聯繫家長都是電話聯繫,或者讓家長到學校來,非常不方便。現在網絡這麼發達,家長一般都有QQ或者微信,利用群能夠快速溝通,提高工作效率。

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可能存在幾個方面原因:

一、選擇群的方式不太好

現在QQ群和微信群相比,微信更方便,使用的人更多。QQ群也有用的,但是在方便好效率方面微信群感覺更適合建立班級群。

二、宣傳力度不夠

沒人加入可能是你沒有做好宣傳,我個人感覺家長都是願意溝通好和聯繫的,誰不關心自己子女,家長之間,老師和家長之間需要交流。建議開個家長會,然後爭取家長加群更好進行交流。
三、提高個人影響力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對家長的影響力也會影響家長加入。應該多為學生解決問題,經常和家長溝通,進行一些交流,讓學生感覺老師重視自己,家長感覺老師關心自己子女,那麼家長更願意和老師溝通,從而有助於子女發展和成長。


愛教研


現在使用微信的確比qq多,但qq沒有棄用啊,一直用著呢。

現在班級都建群,可以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比如佈置作業,下發通知等。

一般情況下班級建群微信或者qq群是通過兩個途徑。

這個由班主任發起的群建設很快就完成了,而且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家長都會加入。因為每個孩子家長都希望多跟老師溝通,多瞭解孩子的在校學習情況。

一般是班主任老師在新學期開學家長會上統一跟家長說,把群二維碼打印出來貼在黑板上,讓家長當場掃描進群,並講明班級群規則。

至於用微信群還是qq群,那是老師說了算。我們班既有微信群也有qq群。我一般在微信群下發通知、留作業。

其二,家長自發建群

這個群一般是由號召力比較強的家長髮起的,老師是不會參與的。因為班主任建的班級群一般都比較嚴謹嚴肅,這樣可能束縛了家長們在群裡自由討論交流孩子情況,甚至聊天,也或者是議論某某老師怎樣怎樣。

這個群裡一般不是每個家長都在,據我瞭解,大概一半以上的家長在群裡。有個別家長沒興趣或者根本覺得沒必要進群。

如果你作為班主任老師建的群卻沒幾個家長進群,還真是有點奇怪哦。


建議你可以在某次家長會上按照我說的第一條方法試試,並向家長們說明建群的作用和進群的重要性。一般大部分家長都捨不得失去任何與老師溝通交流的機會的。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注意一下方法和技巧,能讓家長覺得老師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他的孩子好,並誠懇而堅決地表示,班主任的一些要求是必須的,家長要不折不扣地配合老師完成。委婉地告訴家長,與老師攜手,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桃子栗子


首先,這應該是思想意識上的差別吧。說說我孩子班級對此都是些啥狀況。

這裡所說都是新生報名或是升級換班。首先開學報名確定孩子分到哪個班,哪個班主任後,家長都會第一時間主動加班主任微信,更主要的是加入班級家長群。

主要目的是,能更快速的瞭解老師發送的信息,而且與其她家長信息交流,更好的互動。

再者,QQ相對微信來說,習慣與體驗可能相對差些。現在大家普遍對於微信的使用率高於QQ,可能有這幾個原因:

1、使用的習慣性。

2、操作更便捷。比如微信支付呀,朋友圈信息快速瞭解互動。

3、信息獲取渠道更廣。比如,微信公眾號裡很多大家感興趣的各方面知識,可以隨時隨地海量獲取等等⋯

所以你不妨可以做個調查,瞭解真實原因所在,更利於你的工作開展。


南腔北調人


作為班主任,建立這樣一個溝通交流的渠道,這是在報名之初就要準備做的事情。並且現在有很多的手機軟件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先來分析一下,建了班級群為什麼會沒有家長或加入的家長很少。

可能是因為農村的學生家長對小孩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一定要做一下調研,弄清家長對小孩的期望,要求是什麼?

其次是農村的網絡信號是不是很好?硬件設備是否都具備?因為玩QQ也是要耗流量的呀。

最後可能也會跟家長的文化水平有關,缺乏這種溝通意識。

所以解決的辦法非常簡單,先設計一張調查表,設計一些家長和小孩共同調研的問題,然後在表後面附一個加群二維碼。並且告知家長我的這個群以後會做什麼用,你們從這個群裡面可以獲取到什麼樣的信息?你們可以從群裡面及時的獲得小孩每天的學習情況,在校表現情況等等。期中期末你們可以從群裡面及時的獲取到小孩的綜合評價,其中期末考試成績。

這個群我會不定時的開放討論通知的時間,家長會甚至因為地域的原因,可能有家長外出打工,可以在群裡面開這個家長會。把它的功能凸顯出來,家長自然會加入進去。

最後呢,還有一個笨辦法,就是利用手機短信。好像易信是可以免費發短信的,主動的給家長髮短信,告知每天的情況,在短信後面附上班級群的QQ號,可以說裡面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家長們也不是鐵石心腸,他也知道老師的用心良苦,也會體諒老師的工作,積極的去配合老師。

最後希望你工作順利,農村的老師不容易!


初中數學研究


您有創意嗎?眾觀社會當前名家當先,其實不然,只要您對心理學通行,再加實地與孩子心靈探討交流,經驗總結,一樣可行。話白了,今天孩子的家去喜歡的是課本的高分數,可連他們自己也不會告訴孩子,高分數就是在無憂無慮中歡樂學習的伴隨;沒有什麼這段時間學習好成績的更改一說;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您只要讀懂孩子的心,可以一樣爭先。我的記憶僅有兒時歡樂學習的時光,中國古詩詞大全類的書籍是曾過目,可我留意有一些詩詞目覽一遍就成記憶,郎郎上口。並不是我有超人的記憶力,而是通過後天環境逐步鍛練起來的。也就是說你可以選一些詩詞先合孩子學習自信的口味,智商遊戲來逗,在不知不覺中孩子也會認你為好的夥伴。什麼的成語鏈接,先讓孩子目覽無餘後再去做,成語背後的故事,再說給孩子來聽;智商的開發在歡樂,而不是在規定。記憶力的擁有是在心靈的自治;我無所學,言自感悟!


夢幻童年149


建群聚集人要看兩個原則:

第一,別人通過你或你的平臺(比如群)能得到什麼ta需要的價值;

第二,別人如果不參與你的平臺自己會失去什麼;

你首先搞透這兩個核心問題,再結合你邀請人的方式方法,以及你的動機,自己分析一下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再對症下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