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場歷史性戰爭是雙方技術差距最大的?

硅發佈


很多人會說是18世紀到19世紀那會歐美獵槍到處吊打土著或者入侵傳統封建帝國那些仗。

而我個人想法在於,這些仗實際上並不是說存粹一邊倒,畢竟那會戰爭還在可視範圍之內,傻不拉幾的衝上去被機槍/步槍打成血葫蘆是指揮官智商問題。

而第一次海灣戰爭雖然看起來雙方都是飛機坦克大炮什麼的,但是信息化的代差真的是讓伊拉克那邊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這場仗雙邊KD是美軍死292(其中戰死的只有147),伊拉克方面則是25000-30000...這KD逆天了。

F117先偷偷的進村,幹掉伊拉克防空樞紐,然後一堆F家的14 15 16外加A10+陸航直升機一頓操作猛如虎,戰斧導彈拆房子和打遊戲一樣。陸軍又接著偵查機和衛星一波平推,伊拉克人連一句阿拉胡阿克巴都還沒喊出來就去見阿拉了。

怕的不是看得到的敵人,而是壓根你就看不到他,然後你就死了~

但也正是因為這場仗,讓我們也認識到了代差的可怕,也成就了現代化的解放軍


瘋狗的輕武


技術差距最大的歷史性戰爭,當屬八里橋之戰了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由天津大沽口登陸進逼北京。因擊潰太平天國北伐軍而晉封親王的僧格林沁率部撤防於北京郊外的通州。雙方在距北京約20裡的八里橋遭遇。

參戰雙方兵力,清軍騎兵一萬,步兵兩萬,共計三萬餘人。英法聯軍各有四千人,合計八千人。

按照看古代演義小說,或者玩三國志之類遊戲的經驗,一萬騎兵加兩萬步兵,攻擊八千步兵所組成的防線,只要騎兵突擊破營隨後步兵跟進剿殺,應該一盞茶的時間就輕鬆拿下英法聯軍陣地的。

或者清軍主將僧格林沁也是這樣想的,至少是他主動向英法聯軍發動的進攻。

戰鬥在上午七點爆發,一隊隊的清軍騎兵手持長矛和弓箭,在令旗的指揮下輪番衝擊英法聯軍陣地,有著戰壕掩護的英法聯軍使用前膛槍和滑膛炮不斷對沖鋒的騎兵進行火力打擊。一隊隊的騎兵衝鋒,然後在接近陣地時又一批批倒下。戰後統計,衝鋒距離最遠的清軍騎兵,也僅衝到英法聯軍防線前30米處被射殺。

等到清軍騎兵攻勢漸衰時,英法聯軍展開反擊。一排排的步槍火力,不時的火炮轟擊,清軍的步軍也被擊潰,被迫撤出戰場。

交戰結果,清軍潰退,英法聯軍大勝。此戰清軍傷亡近半,損失萬餘人。英軍死亡2人,傷29人,法軍死亡3人,傷18人。英法聯軍合計死亡5人。

八里橋之戰是清軍和英法聯軍之間最大規模的野戰,最終以一個絕對誇張的戰損比結束。

野戰主力於北京郊外大敗,咸豐皇帝帶著他的老婆孩子匆匆離開京城“北狩”(你們玩,我去北邊打獵去了),隨後英法聯軍進了北京城,大肆搶掠後火燒了圓明園。

指揮八里橋之戰的法軍將領孟託班回國後,被法國皇帝封為“八里橋伯爵”,法皇提議再給他年金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但遭到了多數議員的反對。議員們認為,發生在八里橋的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根本不需要給予那麼高的獎金。

(每天寫一個歷史小故事,喜歡的話歡迎關注哦:)


雷老師說歷史


技術差距最大的應該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了吧。

接下來就是辛棄疾。

這兩例都是技術,勇武,膽量和謀略的完美結合。

如果說是裝備技術,應該是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意大利依靠全面落後的飛機,大炮,坦克,機槍。甚至動用了毒氣和國際制裁,費盡九牛二虎,八驢三貓之力,驚險的戰勝了裝備有先進標槍,弓箭和長矛的埃塞俄比亞部隊,堪稱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壯舉。

其他的比如海灣戰爭什麼的都算不得差距大。不過海灣戰爭是近代和現代戰爭的分水嶺。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演示瞭如何使用現代化裝備和技術進行非對稱戰爭。開啟了自身低傷亡戰爭的新時代。

最後,還是希望不要有戰爭。不過臺灣還是要回來,釣魚島也是中國的,藏南地區也不能丟。


週會時間


我看到過 Quora 上有用戶對這個問題做過回答,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發生這種事情的例子很多,主要是在殖民時代。然而,這些事件正在處理2或3個世紀以來的技術差距。通常情況下,這些賬戶是戲劇化的,雙方都使用火藥武器(雖然過時)。即使火藥只在一面,另一面至少也有金屬武器,你最近在歷史上發現了另一面。這裡有幾個答案,實際上雙方都有射擊步槍,但是在媒體上被普遍化為槍與槍。

相當於征服整個大陸的征服者,有一百人在歷史上存在顯著較大的技術差距。

石斧與大炮和鋼鐵。讓我再說一遍,史前技術與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至少有 5000 年的差距。

新世界的人們在其他方面相當先進,從未發展過在舊石器時代發現的戰爭技術。

另一個是 Rorke's Drift 之戰中脫穎而出。步槍vs長矛,3級排雷,用尖刺的棍子大喊 “ululululu!”向敵人充電。

150 名大多數受傷的英國和殖民地士兵阻止了4000 名祖魯人的部隊,他們攻擊野戰醫院並在 Rorke's Drift 的傳教站供應倉庫。

一部值得關注的精彩電影是由 Stanley Baker 和 Michael Caine 主演的第一部重要角色的祖魯電影。未來的南非政治領導人 Mangosuthu Buthelezi 飾演祖父 King Cetshwayo kaMpande,他的曾祖父。


硅發佈


我原來認為,滿清的大刀長矛和英國的步槍已經是技術差距很大的,以後不會有了,但到了利比亞衝突時,才發現,利比亞幾十年重金打造的現代戰爭機器,在美法空軍的打幾下毫無還手之力。連敵人都沒有見到,就輸了,以後這種情況會更多,雙方技術差距會更大,至少滿清還看的到敵人,現在一方還不知道敵人在哪?就失敗了。


一品布衣19


當然是清軍入關之戰,眾所周知,清朝落後到極點,直到鴉片戰爭還使用冷兵器,更不用說二百年前,而明朝存起來沒便用的武器都比八國聯軍時期侵略者的武器還先進,城牆也能抗住重火炮的襲擊。清朝給明朝的武器起名鳥銃,說只能打鳥,事實上連左宗棠都感嘆,有明朝的武器,吊打八國沒問題


pegasus1


我覺得是二戰美軍登陸基斯卡島的戰役,當時武裝到牙齒的美國陸軍,強大的美國海軍,加上空中掩護,對戰空無一人的基斯卡島,以傷亡數百人的代價取勝。這應該是科技差距最大的戰鬥雙方了吧。


darkashens


西方殖民美洲,屠殺印度安人,殖民非洲,販賣黑奴,殖民澳洲,西方工業革命後用火器和現代裝備攻擊這些連鐵器都沒有,只有石頭和木製長矛為武器的部落國家。中國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用堅船利炮屠殺長矛大刀的清兵。這些戰爭都是一邊倒的屠殺,是冷兵器和現代槍炮的戰爭。


UFO101


應該是二戰時期,意大利攻打埃塞俄比亞的那場戰鬥。


正義先鋒老五214


個人認為技術差距最大的應該是西班牙殖民軍征服印第安人國家的戰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