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維維豆奶,歡樂開懷”,憑藉這句廣告語,讓維維豆奶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豆奶大王,曾一度佔據70%的市場份額。但是如今,維維還還開懷的起來嗎?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維維股份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46.47億元,同比增長4.1%,而作為後來者的香港維他奶,2017年營收64.65億港元。維維股份豆奶粉的市場份額從1997年的70%降至目前約30%,而在2016年,中國豆奶(豆漿)84億元的市場規模中,維他奶在中國的品牌份額為42%。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除了維他奶,伊利、蒙牛也已經殺入豆奶市場,福建達利食品旗下的豆本豆,更是請孫儷代言,以廣告轟炸的形式搶佔市場,2017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

從2000年上市以來,維維集團就不滿足於豆奶市場,按照其規劃,目標是做成中糧這種全品類的大型食品集團,所以,17年來,維維先後跨界到近10個行業,一路折騰。最後的結果是主業豆奶市場份額被對手吞噬,跨界的副業也沒什麼起色,甚至還拖垮本業,最終卻落得個“跨界失敗王”的名頭。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近日,維維股份宣佈將其貴州醇酒業55%的股權,以2.75億元價格轉讓給維維集團。據瞭解,貴州醇酒業已經連續多年虧損,拖累了維維股份的業績。

在跨界的副業中,維維股份最中意白酒,當然,這不是第一次賣”酒“。實際上,這麼多年的跨界,維維對副業非常捨得投入,但是對主業卻”吝嗇“,現在回過頭來看,並不是豆奶市場已經遭遇天花板,而是維維太想一口氣做成央企中糧集團這樣的規模。

中國豆奶大王,佔據70%的市場份額

維維豆奶的前身是徐州豆奶粉廠,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崔桂亮,1981年9月至1992年9月,任銅山碾米廠技術員,副廠長,廠長和徐州豆奶粉廠廠長。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1992年,維維豆奶品牌創立。當年,引發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渴望》登陸徐州熒屏,崔桂亮帶著企業的家底子10萬元來到徐州電視臺,買斷了特約播映權。隨後,維維豆奶聲名鵲起,火爆異常。

當然,崔桂亮也趁熱打鐵,從1992年開始在中央電視臺及各級衛視最黃金的時段打廣告,讓“維維豆奶,歡樂開懷”的歌聲傳遍全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維維豆奶的銷量也是持續上升,到1994年就達到了5個億。

1997年,維維豆奶銷售額更是飆升到13億元,市場佔有率一度達到70%,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豆奶大王“。此後連續十多年佔據市場份額第一。

2000年,維維豆奶在上交所成功上市,當年利潤達到了1億元。隨後,維維豆奶就走上了多元化的發展之路,先後投資20多家公司。

進軍乳業,將其作為第二大支柱產業

從豆奶到牛奶,其實也沒什麼問題,2001年,維維股份大張旗鼓的進軍乳業,並將乳品作為其第二大支柱產業。

從上市募資9.95億,隨後開始大規模的進軍乳業,開展收購、自建公司。先後組建徐州維維乳業、維維農牧業、維維麥片公司,收購珠江特區牛奶公司、新疆呼圖壁怡然乳業公司,成立西安維維乳業有限公司,控股銀川北塔乳業公司,組建新疆維維天山雪乳業有限公司,一連串的收購、控股、組建,維維乳業的版圖涉及到新疆、西安、寧夏、武漢等地。規模宏大。當然,也是花費了巨資,募資而來的錢基本花的差不多。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不過,效果還是有的,到2007年,乳業利潤佔主營業務總利潤比重達40%,豆奶粉業務佔比55%。基本達到了上市立下的將乳業作為第二大支柱產業的目標。

但好景不長,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中國乳業進入洗牌期,競爭環境惡劣。到2010年,維維乳業虧損1877.8萬元。之後,乳業的貢獻持續下滑。

應該來說,維維股份進入乳業的契機非常好,2000年左右,伊利和蒙牛規模都不算大,維維還是很有機會做大的。但最後卻落敗了,維維總結出原因是自己在奶源上、人才上受限,沒有自己的奶源基地。

維維新寵,“嗜酒”成癮

進軍乳業的失敗,維維又找到了新的第二支柱產業,那就是白酒。白酒的毛利想必很多都知道,茅臺的每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銷售額的一半左右,可以說是非常暴利了,誰看了都眼饞。因此,白酒上花轎,取代當初牛奶的地位。

早在2005年,維維股份就謀劃收購古井貢酒,但未果。在2006年和2008年,總共花費11600萬收購江蘇雙溝酒業40.6%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又以3.98億元的價格出售,3年賺了2億多元。這讓維維股份嚐到了甜頭。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2009年9月,維維又耗資3.48億元收購湖北枝江酒業51%股份,在2013年,又將股份提高到71%。

枝江酒業不但在全國小有名氣,而且經營業績不錯,2010年,枝江營收17.78億元,佔維維股份總收入的37.31%,實現淨利潤1億元。也是在這一年,維維推出了自主白酒品牌川王酒。

這還沒算完,維維股份誓將白酒做大的決心很強。2012年,維維股份以3.57億元收購貴州醇51%的股權,之後又將股份提高到55%。

通過一系列的整合,白酒營收佔據了維維股份過半的營收,又一次達到了另一支柱產業的目標。但從2013年開始,行業開始整頓,又出現下滑,從2012年至2017年,白酒業務營收從18.6億元下降到6.57億元。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貴州醇是兩年虧損,所以才會有出售的結果。而枝江酒業也不好過,營收到2015年,已經降到了10.65億,而且保持了持續下滑的態勢,並在2017年首次出現虧損。

也就是說,作為維維股份的兩大白酒業務貴州醇和枝江酒業都出現了虧損。總體上來說,維維股份在白酒上的投入產出算是打了個平手,在雙溝酒業和枝江酒業上賺了錢,而在貴州醇上虧了錢。

乳業和白酒是維維股份涉足最深的兩個行業,也是投入最大的。但是”跨界王“不是這麼簡單,從2000年上市以來,維維股份先後賣過飲料、挖過煤、賣過茶、榨過油、蓋過樓房、賣過樓、釀過酒、搞過金融、涉足過生物製藥。只要能賺錢的,它都做過。跨界打劫十六年,搞得身心疲憊,說起來都是滿滿的淚。

維維股份一直以中糧集團為榜樣,意圖打造一個橫跨糧、農、奶、油、酒、茶等行業的大型集團,但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17年的跨界,維維股份可以說是副業是原地踏步,沒有哪塊做成了強勢產業,而主業的豆奶卻一直下滑。

又一奶業巨頭陷困境:20年前就統治70%市場,今靠賣“酒”求生!

有的時候真的不是行業不行,而是我們不夠專注,不夠創新。在維維股份大跨界搞副業時,承德露露和六個核桃都崛起了,2015年,維維豆奶業務營收只有14.89億,而承德露露達到了27億,更別說成立於2005年的後輩六個核桃,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50億。

不是飲品市場不夠大,是維維股份太過於分散精力,最後的結果是折騰了十幾年,並沒有讓維維成為一家大型的食品集團,反而是原地踏步。

因此,做企業到底是應該及早跨界到不同行業,還是在本行業內進行創新,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維維豆奶留給我們很多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