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歷史“打臉”的觀點?

流年染指悲傷491


看到這個題目就讓我條件反射的想起天涯論壇的打臉神貼:《駁雪亮軍刀 中國GDP2030年超過日本》。

今天來看,豈止「打臉」,完全是「鞭屍」!

------------------------------

怎麼回事呢?

2005年的,中國公佈2004年GDP統計數據,中國1.93萬億美元,美國11.8萬億美元,日本4.66萬億美元,快是中國的兩倍:

引自:宏觀數據網——http://www.100ppi.com/mac/world_zt---ZT11.html

一位叫做【雪亮軍刀】天涯網友當時寫了一個帖子,預測2030年中國gdp將超過日本被噴成渣。

其中一位叫【海木石】網友強烈不同意,寫出了一代「神貼」——《駁「雪亮軍刀:中國GDP2030年超過日本》:

這個帖子百度一下可以找到,我也就不轉引了:

這篇帖子沒什麼新意,無非就是發揮了「北京出租車司機大哥」的分析能力,外加章jd同學「崩潰一百年不動搖」的學術功底。

而恰恰是在2005年以後,中國經濟開始發力,在2010年超越日本,比這個世界上最樂觀、最激進的預言還要快速:

寫這篇帖子的人,意識到自己「鞭屍」被鞭得太厲害了,可能隱藏了,今天已經看不到了,

正如經濟學家張五常說的:你要分析中國的缺點,我可以寫兩本書,但中國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一定是什麼做對了(大意,信息源出處我忘記了)。

張五常用「縣域競爭論」和中國文化論(中國人的勤勞)這兩點來解釋。

我不懂制度經濟學,也無法評論。但是,我小時的中國幾乎是一個形同「中世紀」一樣的國家,中國在一代人的時間內取得的成就極為罕見,我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能體會到,這一點就無需贅言了。

今天來看,【2030年超越日本論】有些過於保守,【永遠不能超越日本論】近乎荒唐,章同學的【一百年不動搖】成為最大的學術笑柄。

但是,當年這都是非常主流的判斷,不談美國人,中國人也有很多人相信。

人時時刻刻被各種頑固的「先入之見」所左右,有些東西被千百萬次的重複,成為一種「不言而喻的常識」,我曾經也深信。後來我發現,其實完全未加審辯就盲目相信的「偏見」。

人類社會是一個混沌體系(chao's system),對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其複雜性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任何觀察只是截面、斷層,沒有人能窺見全貌,找出絕對的因果關係做出靠譜的預言。

也根本沒有現成的「理想國框架」能拿來就好用,必須要用「摸著石頭過河」的實踐理性來解決問題。

前三十年,因為僵化的思想,意識形態至上,成績是有,付出了血的代價,幹了一些古今中外都未曾幹過的蠢事。

今天有些「工業黨」,以宏大敘事的方法,對那段歷史無比美化,這是我最討厭他們的地方。你可以說是挫折、低潮、走錯路,何必去美化呢?

我只希望今天的統治集團不要走封閉的老路,記住實事求是這個信條,以開放改革的辦法增加正熵,我就暫時謹慎的支持。一流的執行力加上務實的實踐理性,中國人的勤勞基因,我個人暫時還是比較樂觀。

---------------------------------------------------

說不定,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國超越美國的那一天,哪一年?不敢做任何預言。

但美國似乎很害怕失去老大的地位,中美博弈可能未來會更激烈。山姆大叔完全不顧節操,放下那一套「冠冕堂皇」的東西:

  • 他們在享受美元紅利,卻說你「搭便車」;

  • 他們要你開放市場的時候說「自由市場」,現在又說你搶了他們的工作;
  • 他們曾經全世界鼓吹「華盛頓共識」,現在又限制各種政治障礙限制中國投資;
  • 他們可以不要任何證據,就指責你偷了他們的技術

諸如此類。。。。。。。我就是不服這些紅脖子,可以信口雌黃、倒打一耙到這樣的地步?

我本來對美國挺有好感的,這些年發現,他們還是「紅脖子的揚基佬」,骨子裡還有祖傳下來的「盎格魯薩克遜海盜基因」。

-----------------------------

只要提到「超越」,頭條總有一些人會有這樣的論調:

「房地產超越」「房地產立國」,「中國GDP全靠房地產」,「超越有鬼用」,「房地產淘空三代」,「超越了我還是買不起房、治不起病」:

這種論調非常普遍,像病毒一樣,人人都相信,其實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罷了。

中國是「房地產立國」嗎?「中國GDP全靠房地產」嗎?

我們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的《中國統計年鑑》,最新版是2017:

《中國統計年鑑2017》的【3-2:國內生產總值(GDP)構成】的百分比數據:

最新的數據是1978--2016,看一看房地產佔GDP的百分比:


引自——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7/indexch.htm

這個數據顯示:

  • 1、「房地產立國」是無稽之談:房地產業從1978年——2016年,從未超過GDP比重的7%,峰值期是2016年的6.5%。

  • 2、增長最快的是第三產業(服務業)——2016年達到峰值期51.6%,其次是工業製造(第二產業)——2016年達到39.8,峰值期是在2011年的46.4%,農業(第一產業)從1978年的27.7下降到2016年的8.6%,峰值期是1982年32.8%。

  • 3、這反應了我國的工業化快速推進的進程,到達一定程度就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在2012年左右反超第二產業,互聯網企業、快遞業、通訊業、餐飲業都屬於第三產業。

從行業增加值來看,最新數據是2015年,「製造業」穩居第一把交椅,「房地產業」對GDP的貢獻值排在第六位。

結論:中國是製造業立國,不是房地產立國。


從2012年起國內服務業蓬勃發展,我不懂究經濟學,我也不知道如何解讀,我猜是不是跟什麼「側供給」有關,或者說「增加內需」有了效果,行業增加值顯示「零售業」佔到第二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誰才是「房地產立國」?

我也懶得考證了,我直接引用別人的考證,網上有篇帖子叫做——【從主要國家房地產業佔GDP和製造業的比重,看看到底誰在靠房地產立國?】。

帖子地址:https://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93938&page=1&authorid=1094160


這篇文章的數據分析顯示:美國才是房地產立國。

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巴西、印度等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房地產業佔到GDP的比重都比中國高1-2倍。


我審閱了一下數據信息源,基本上沒說錯:

數據來源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 美國第一大支柱產業是房地產業

2016年,美國房地產業增加值為22937億美元,佔GDP的12.3%,佔製造業增加值的106.2%。房地產業超過製造業,成為美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
  • 日本

  • 德國

  • 英國

----------------------------------------------

以上數據並不全面,其次,我明白數據的侷限性和統計數據模型的差異,即便將數據打折扣,也不能得出「天朝房地產立國」「GDP全是房地產」這個結論。

我也不知道這個結論怎麼這麼多人相信,而且都張口就來,好像什麼不言而喻的常識。

但這隻要動一下鼠標就可以核實,這完全就是胡說八道。

再不要拿這句話念經了!可否?

人要學會尋找可靠的信息證明自己的觀點,不要人云亦云!

中國當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我也對很多地方不滿意,抱怨這個,抱怨那個。

但是,要實事求是,任何論斷要基於事實和邏輯。

在你們這些「憂國憂民」的人眼裡,「房地產業」是天大的「罪過」嗎?

可是你們知道房地產業能拉動多少產業的發展?能提供多少就業崗位?多少人靠房地產業吃飯?

房地產業帶動的建築業,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來說,收入工資還算可以,有一點建築技術的工人師傅,並不比一個白領差多少。

你們難道都是玩高科技的?恐怕不是,是不是就是買不起房子?覺得房子貴?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不管房價高,還是房價低,永遠有人不滿意:

  • 買了房的人民,房地產商降價要去砸售樓處;

  • 買不起房的人民,天天亂叫「房地產淘空三代」。

當初香港房價掉下來,香港人像世界末日一樣,這些年又嘰嘰歪歪買不起房子。

還有個留言的:

你要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掌握所有高科技的,又要便宜的房子,又要不花錢看病,這個世界有這樣的國家嗎?

那麼多人努力在追趕,國家將芯片製造提到戰略層面的高度在佈局,這需要時間。

你們說「超越沒有用」,我們是不是就不超越,不追趕,你就買得起房子,看得起病?

還有留言說「同美國叫板半年多,物價漲了30%」,還說我睜眼說瞎話?你從哪裡得到的數據物價漲了30%?

本來是美國挑起貿易戰,你要說「跟美國叫板」,就算是,貿易戰影響中國的出口,導致生產力過剩,物價只會便宜,懂不懂?怎麼會漲價呢?

我沒覺得任何東西漲價,而且還是30%。

世界上沒有理想國,全世界醫療資源都是稀缺的,你真覺得所謂的「免費醫療」好,那你真是沒出過國。

中國自詡為發展中國家,如果以是這樣,中國醫療體系是發展中國家最好的,看病真的不算難,你出去走一遭就知道的。

不對比,不兼聽,永遠看不清真相。中國談不上多優越,至少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糟。

中國小城市房子並不貴,我個人經驗來看,生活在中小城市,只要你是一個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的人,我相信基本上都買得起。

我就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我的親戚朋友當中,只要肯幹的人,不是那麼的low,沒有一個說買不起房子。

大城市房子確實貴,這是市場決定的,因為大城市有最好的教育、醫療、服務等資源。

全世界的大城市的房價,都要淘空三代,不止中國。

你們要生活在全世界最牛逼的國家裡,要買最便宜房子,享受最好的福利,對不起,地球沒有這種地方,你們得去天堂。


小漢字見大歷史


5.12地震前 ,當時都江堰發生幾次3級地震且在當地民間開始傳播將有大地震,四川省知名地震專家,成都市地震局研究員,省地震預報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地震學會理事,成都市地震學會理事長,成都市地震局副局長。地震專家洪時中斬釘截鐵的在電視臺闢謠說 :四川絕對不可能發生唐山那麼大的地震,這是地震學界專家達成的一致共認,這裡沒有發生大地震的地質構造條件。說可能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都是謠言。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汶川大地震爆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級 里氏震級達8.0Ms、矩震級達8.3Mw(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為7.9Mw),地震烈度達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其中,極重災區共10個縣(市),較重災區共41個縣(市),一般災區共186個縣(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時,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512大地震後洪時中還被四川省評為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ThornHeart139483765


一、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秦始皇》

二、高鐵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高速下人將無法呼吸,乘客會因窒息而死的《愛爾蘭數學家》

三、能登錄月球或者在月球上行走對於當前的技術太困難了,根本不可能實行,想要實現最起碼要科技發展200年才行《1928年,科學文摘》

四、鑽油,用鑽頭能鑽油嗎?你腦子是不是進水了?《勘探石油時反對者》

五、火車的速度已經達到了15mph(24km/h),這也太快了,太危險,火車聲音辣麼大,沿途說不定會點燃莊稼,嚇死家畜,嚇哭婦女和兒童啊,尼瑪太危險了,我建議大家都不要做《美國第八任總統 馬丁範布倫》

六、1931年的一天,一名留法學生在巴黎寫生,一個喝醉了的法國人走過來對他嚷道:“中國人,你的國家就要亡了,你還在這裡畫畫”?

此學生大受刺激,遂終止學業,回國,他曾在《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中寫道:“為何我的眼中總是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他就是著名愛國詩人,艾青

結果苦幹年後,法國亡了,中國卻堅持到了抗戰勝利。


藍小妖靜


2015年9月3日,一張照片震驚了整個歐洲,歐洲各大報紙頭版頭條都是一個敘利亞3歲小男孩艾蘭的照片,他趴在海灘上,彷彿睡著了。

艾蘭已經死了,他們一家隨著大批人員坐上了偷渡船,準備渡海去歐洲求生存,但船隻因超載翻沉,艾蘭、他的哥哥和母親在海難中溺亡,他的屍體隨後漂到土耳其海灘,隨後被登上了世界各大報紙。

他的父親,41歲的阿卜杜拉·庫爾迪在海難中倖存了下來。這個絕望的庫爾德男人,第二天就回到家鄉埋葬了他的妻子與兩個兒子,他說:“給我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我也不要了。我最寶貴的已經失去了。”

在各非政府組織推動下,歐洲各國民眾聖母心暴漲,紛紛要求政府接收難民。

看著難民們的慘像,民眾們的聖母心開始發作,他們相信幫助難民是偉光正的行為,至於難民的政治背景和宗教背景不用去管。

當然,敘利亞的難民潮是怎麼回事,這個大家心裡都有一本賬,總之,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拋棄國家,艱難跋涉,奔向那驚濤駭浪,只為一個不太明確的美好。

此時,敘利亞政府軍,各路反對力量,甚至還有煞神IS、域內大國、域外大國,各種力量糾纏在一起,在這場小型世界大戰之下,區區十幾萬平方公里的敘利亞對民眾來說幾乎無處可躲,只能向國外逃難。

在民眾的壓力下,德國開始大規模接收難民,前後接收了近200萬難民,而德國總人口不過8千萬多。不光如此,德國的默克爾還在歐盟層面,要求各國接收難民,設定接收難民指標,當然,部分歐盟小國是拒絕的:你們幾個大國整出來的破事,自己擦屁股好了,關我們P事。

然後,我們的主人公之一奧巴馬也出來站臺了,他在2015年聯大會議上,以世界領袖的身份號召全世界“必須接收更多難民”。

2、3年了,號召大家當生母的奧巴馬時期,美國接收的難民區區2萬多,只有德國的一個零頭,而特朗普上臺後,幾乎徹底封死了難民進入美國的大門。

難民到了歐洲各國,並未成為預期的人口紅利,也並非展現出非政府組織吹噓的高素質,大多數難民受教育本身就不高,他們也把原來的生活方式帶到了歐洲,而不會選擇入鄉隨俗,時間一長,由於沒有工作,很多難民的表現更加惡劣,各種強J、殺人、販毒、搶劫等案件不斷,接納難民幾年後,很多原本穩定的歐洲國家硬生生成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國家,難民成為各國一道深深的傷疤,撕裂者歐洲人和這些難民的關係。

漸漸地,民意的風口也迅速逆轉,各國民眾開始對政府大規模接納難民表示不滿,時至今日,歐洲各國右翼保守勢力紛紛走到政治臺前,默克爾這位幹了十幾年的總理也喪失了一直以來的高支持率,不得不宣佈不再謀求連任執政黨主席,輿論的洶湧,也使得歐洲各國之間口水戰不斷,意大利因為拒絕難民船,遭到法國、馬耳他等國強烈指責,希臘則用難民危機威脅德國不許逼債,希臘說:如果德國繼續逼債,我們就退出《都柏林公約》,所有難民都將獲得身份證明,前往柏林,如果歐洲將希臘置於危機之中,我們就用數百萬難民淹沒歐洲,他們有的人可能來自ISIS。……

而美國呢,當初的聖母初心早就崩塌,在特朗普的帶領下,當初要求各國接收難民的美國,如今不斷收緊難民政策,這2年,能獲准前往美國的敘利亞難民屈指可數,畢竟特朗普說了:絕對不會允許美國變成難民營。


雲中史記


歷史長河浩瀚,處在其中的人物何其渺小,他們以自己的判斷做出自己的預測、斷言,但可能下一秒就會被現實狠狠地扇上一巴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裡只舉一個例子,常凱申公。

1、老實說,共匪現在實在是沒有力量!……只要我們軍事力量一到,或他們自己的控制稍一鬆懈,他們的組織就必然解體。——1946年7月18日,廬山,對青年遠征軍復員工作檢討會開幕時的講話《如何消滅我們最後的敵人》

2、我相信只要我們前方的將領人人有此認識,人人能夠自動自強,到今年十月以前,一定可以達到我們徹底肅清匪軍的目的。

——1947年4月15日,軍官訓練團第一期開學講話《國軍剿匪必勝的原因與剿匪戰術的改進》

3、現在匪軍的主力已被擊破,根據地已被搗毀,他已經臨到了總崩潰的前夕。——1947年10月6日,北平,軍事會議講話《一年來剿匪軍事之經過與高級將領應注意之事項》

4、不過我今天要提醒大家,現在匪軍的主力已被擊破,老巢已被搗毀,交通線已被封鎖,匪情已經變化,我們剿匪的軍事亦隨之而告一段落;從明天開始,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了。——1947年10月20日,青島,勵志社聚餐時講話《剿匪軍事之新階段與新認識》

5、我本著二十餘年來統兵作戰的經驗,對於目前的戰局確實非常樂觀。——1948年4月9日,《對國民大會施政報告》

6、我今天可以告訴各位:如果不是我們西南大後方還有無限的力量,隨時可以予共匪以制命的打擊,那他早就肆無忌憚,改國號廢國旗了。——1949年9月13日,成都,招待川省紳耆及各界人士茶會致詞《剿共必成戡亂必定》


平沙趣說歷史


1911年,武昌起義……


之前兩年,慶親王奕劻有意保舉徐世昌替代呂海寰做督辦津浦鐵路大臣。

張之洞聽聞後,趕忙去找攝政王載灃,問是不是真有這件事。

載灃覺得沒什麼好隱瞞,便點頭承認,慶親王擔保了,說他“才堪繼任”。

張之洞搖搖頭,“才堪繼任,但是輿論情況不准許啊!”

在張之洞看來,表面上徐世昌廉潔,實際上揮霍公款向來不眨眼。督辦津浦鐵路大臣是個肥缺,鐵路工款不就是“唐僧肉”?且,徐世昌對天津地方沒什麼感情,肯定會借工款不敷在鹽斤上加價。

如此,豈不是有變?

“不許?這是直隸紳士的意思。”

直隸紳士可代表民眾?

“輿情不許,會生變故。”

載灃淡淡,“怕什麼,有兵在……”

最打臉,當然是兩年後啦……最後關頭,起兵的,恰恰是兵。當年法國路易十六也有這份“有兵在”的心態,實際呢?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斷頭臺。

值得一說,“有兵在”這種心態,估計著滿清貴族普遍如此。但早在乾隆年間,引以為傲的八旗兵,早已爛透,那是“馳馬,人墮地,射箭,箭虛發。”

另,晚清,漢臣崛起,有多少兵在滿人手裡?緊要關頭,保清多少?


史小二記





美伊戰爭剛開始,局座預測,美軍不會主動攻打伊拉克。

話音剛落,次日凌晨美軍的導彈就開始發動攻擊。 “美軍會陷入伊拉克的人民戰爭之中,且薩達姆擁有精銳部隊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美軍不敢在短期內進入伊首都巴格達。”

眼見被打臉,張局座再次預言,欲扳回一城。結果沒出幾日,美軍就快速攻佔了巴格達,薩達姆政權也迅速土崩瓦解。

“薩達姆將在家鄉提克里特佈置下陷阱等待美軍!”這一次,張局座更像是發誓賭咒一般。結果,美軍幾乎沒有遇到成規模的抵抗,薩達姆很快也被美軍活捉。

2011年利比亞戰爭,局座重出江湖,又開始大膽預測。戰亂一開始,他就預測“的黎波里同樣是利比亞過渡委軍隊的傷心之地。” 結果,過渡委的軍隊進入的黎波里的時候,並沒受到卡扎菲軍隊的抵抗。

甚至也沒有陷入的黎波里人民的反對浪潮,對於張局座的苦頭婆心,諄諄教誨,的黎波里人民一點都不感冒,反倒是走上街頭和廣場,打著勝利的手語,慶祝的黎波里結束卡扎菲的統治。

最後,眼見大勢已去,張局座並不氣餒,畢竟大頭目沒死,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所以又大膽預言“卡扎菲已經離開蘇爾特,三因素決定卡扎菲短期內死不了。” 結果,卡扎菲並不爭氣,第二天就死於亂槍之中。


獨坐靜飲淡看世態炎涼


朴槿惠送給女人的人生經營課,不知有沒有人讀過。這幾本書真是打臉打到爆。
還有別忘了這本雜誌。





18年前,馬雲曾經被外媒採訪時遭到質疑,認為互聯網不會出現百萬富翁。
有為


專家稱高速火車人們根本無法呼吸
火車車速已達到24km/h,不能可再快了。
曹操曾經多次被打臉。

絕對不會缺點,結果,不久就停電了。
2018年,中國經濟有史以來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難的一年。

大家信不信?大家有何感想呢?還有什麼比這更打臉的呢。

以上內容真實度高達90%,如有偏差請大家提出來。。。


深思瓶


在近現代的歷史中出現過許許多多被歷史打臉的事件,接下來我們就簡單地盤點一下這些在歷史打臉的事件。

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聲稱一個月內日本必將攻佔全民國

在日本即將爆發全面侵華戰爭之前,他們國內曾經出現過一副頗具搞笑色彩的談話場景。

當時談話的雙方一個是日本的天皇一個是當時日本的陸軍大臣杉山元,在當時的談話中,日本天皇問杉山元什麼時候能解決我國的問題。

在日本天皇詢問過後,杉山元拍著胸脯向日本天皇打下了包票,說他們的陸軍能在一個月內就把我們全國給攻打下來。

但是他的這個說法後來被歷史現實給無情地打臉了,首先在上海地區爆發的淞滬會戰中,我們的軍隊就在巨大的戰鬥力差距下抵抗了他們三個月的時間。

而在淞滬會戰後,我們國家的軍隊更是和他們爆發了持久而漫長的戰爭,最後一直到日本投降,我國在全面抗日戰爭中一共堅持了八年的時間。

通過一個月和八年的時間對比,這其中的打臉行為是自不必言說的。

薩達姆以為自己能在美國的進攻下撐到最後

在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開戰之前,薩達姆對自己的未來還存在著很大的幻想,他覺得以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實力是必然能在美國人的手底下支撐過去的。

薩達姆當時覺得自己可以如同六、七十年代的越南一樣,只要能在美國人的進攻下支撐下去了,並在這個過程中把美國人拖入戰爭的泥潭、讓他們無法自拔起來。

到時候美國軍隊就必然如同越南戰爭中一樣,在他們國內民眾的各種反對聲中將他們的部隊撤回國內,到時候自己就可以繼續統治伊拉克了。

正因為懷揣著這種想法,薩達姆才在和美國人開戰前把他的花費重金買下來的戰機轉移到國內各個地方、埋到了沙漠中,想等到和美國人的戰爭結束後,再把他這些珍愛的飛機給挖出來。

但是還沒等到他的美夢實現,美國人就把他的軍隊給擊垮了,在他逃亡幾個月後把他從躲藏的地窖中揪了出來,並最終在三年後把他給處死了。

美國人擊敗薩達姆後,他們把薩達姆的飛機從沙漠裡挖了出來,將其當成了廢鐵使用,而薩達姆珍藏在伊拉克國內各大別墅中的黃金珍寶,則開始落入了美國軍隊的手中。

美國置疑我們的原子彈技術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開始,原子彈的恐怖威力就開始震懾住了整個世界,因為懷揣著對這種恐怖力量的渴望,很多國家開始投入了對原子彈的研究中。

納粹德國是第一個研究原子彈的國家,而美國則是第一個成功製造出原子彈的國家。

美國之後,如同蘇聯、英國、法國這些二戰後的強國也紛紛研究製造出了原子彈,由此憑藉著這些恐怖的武器奠定了他們在國際中的地位。

而我們國家在經過多年的艱苦研究後,終於在1964年的時候在羅布泊的戈壁灘中引爆了我們的第一顆原子彈,向世界成功地展示出了我們當時所擁有的技術以及力量。


在我們這顆原子彈剛爆炸的時候,美國人在他們的報紙以及各種媒體中開始大肆貶低起了我們這顆原子彈。

因為對我們原子彈技術的嚴重低估,所以他們官方信誓旦旦地堅稱我們引爆的原子彈只是一顆不能長久保存的鈈彈。

不過在他們經過對核爆塵埃的測定發現我們引爆的原子彈確實是一顆能長久保存的鈾彈後,他們這才承認了他們自己看走眼的事實。

所以說這就是被歷史給“打臉”的事情,關於這樣被歷史打臉的事情在世界浩瀚的歷史中是大量存在著的,因為篇幅有限,我們就不一一介紹了。


孤客生


兩千八百五十九年前,在西安(當時叫鎬京)發生了一起平民暴動的大事件,史稱“國人暴動”。

那時是西周時期,領導人叫周厲王。周厲王一上臺,就開始著手經濟改革,做出大動作,把土地收歸國有。

這項政策叫做“專利”政策,大自然也是國家的,當然也就是他自己的,把一些山林湖泊收歸國有壟斷,樵夫不能砍柴,獵人不能打獵,漁民不能捕魚,想進去砍柴打獵捕魚也不是不可以,交稅就行。

這項政策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他本人,最大的受害者卻並不是大家想當然會認為是的平民百姓,而是封地的主人。這一國有化政策主要針對的是地方政府,而不是小農經濟。

可以說,它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包括平民百姓)的一種博弈。

諸侯作為封地的主人和平民百姓自然反對,想組織開荒擴大耕地這些比較積極的念頭都被這項政策打消了,有的諸侯勸周厲王注意一下利益分配,會影響大家積極性,好處不能讓您一人兒獨佔不是?普通人搞壟斷,大家就會把他當做強盜,您是個王者,還這麼搞,讓天下百姓怎麼看待您?

周厲王不聽勸,別拿著老百姓說事,我還不知道你們這點小九九?

朝野上下就開始在底下議論周厲王的不是之處。

周厲王聽說了,很上火,找來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當克格勃,去搞監聽工作。主要還是對付諸侯,誰背後發牢騷,指摘我,就辦他。

得,諸侯乾脆不敢來鎬京朝拜他。到了後期,對平民百姓的監督程度也逐步收嚴,連老百姓見面都不敢交談國事,只敢用眼神交流。

輔政的召公勸周厲王:“防民之口,甚於防水。”堰塞湖帶來的危害很大,要解決問題,就得疏導大家情緒,光靠堵可不成。不讓人說話這一條根本行不通,要讓百姓有說話的權利。

周厲王不聽,你可拉倒吧,我這招制止毀謗最好使!看,沒有一個敢說話!

打臉”周厲王的行動很快就爆發了。

公元前841年,西周都城鎬京爆發了國人暴動,憤怒的百姓們把周厲王趕跑了。

瞧,不讓說話,那就行動給你看。

公元前841年,也是中國信史的端口年份,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日子,周厲王跑路之後,“周召共和”制度確立了起來,至少在兩千八百五十九年前,我們的國人們已經開始享受一段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政治制度的時間,雖屬曇花一現,意義終也可貴。

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代,政務處理大堂的門前就要豎立一根“

誹謗木”,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在上面提意見的,誹謗木在後世卻進(duo)化(luo)成了象徵封建王朝威嚴的華表,高高聳立在朝廷之外,重兵把守,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這何嘗不是由歷史深處伸來的另外一種打臉的手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