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禮包背後 一座城市捍衛民營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情況下,民營經濟作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促進其健康發展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另一方面也要降低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

●姚樹潔(著名經濟學家, 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高級經濟顧問)

專家名片

姚樹潔

著名經濟學家,全英中國學者專業團體聯合會常務副主席,世界銀行和聯合國高級經濟顧問,中國軟科學學會高級顧問,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英國牛津大學、朴茨茅斯大學、倫敦米德薩斯大學和諾丁漢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姚樹潔教授有30多年的學術研究經驗,長期從事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長、收入分配和減貧問題研究。

姚樹潔教授在數十種國內外SSCI和CSSCI雜誌上發表一百多篇學術論文。在世界著名的學術出版社出版了7本英文專著和7本英文編著,在《亞洲經濟文獻期刊》的排名中被列在中國經濟問題研究專家的第八位。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不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出口貿易、經濟增長、創業就業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貢獻均已超過了國有經濟。在經濟社會朝著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民營經濟的地位將會得到持續的鞏固和提高。特別是在四川成都,民營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後發優勢凸顯。

剛剛舉行的成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讓人強烈感受到了成都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的堅定決心和信心,也進一步釐清了民營經濟壯大與城市崛起之間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可以說,沒有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就不可能有一座城市的歷史鉅變;沒有民營經濟的勃勃生機,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局面。民營經濟強,則成都強;民營企業好,則成都好。

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從“1980年,溫州的章華妹領到了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開始到現在,一共經歷了四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8-1992年,可以說是一個解放思想,逐步探索,允許非公有經濟作為公有經濟“補充”的階段。這一階段的私營企業規模小,數量卻迅速增大。

第二階段是1992-2001年,這是民營企業數量及規模迅速發展的階段。民營經濟的地位從“補充”提升到了“重要組成部分”的高度。

第三階段是2002-2012年,這是民營經濟的跨越發展時期,民營經濟成為我國迅速趕超世界主要工業經濟體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第四階段是2012年以來,這是民營經濟的轉型發展期。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大則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

近年來,中國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已經出現了至少三個方面的較顯著改善:最明顯的是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服務態度大大改善;其次是法律更健全,例如對私有產權的保護;再者,政府從政策上更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壯大發展,在繳稅、貸款等方面更加偏向幫扶中小企業。

最近一段時間,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抬頭,中國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那些主要依靠出口的小微企業,面對著比較大的發展壓力。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都在苦苦思索突破轉型升級難題的辦法。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情況下,民營經濟作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促進其健康發展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鼓勵民營企業投資,另一方面也要降低民營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是中國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的里程碑,為民營企業發展吃下了“定心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習近平總書記把民營經濟當前面對的困難及挑戰形象比喻為“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

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關鍵在於政策及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從六個方面提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包括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和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這六項政策措施非常具體、到位。放眼全國,許多省市都在加強推動民營經濟的力度,陸續出臺了具體的政策實施細則。

成都是最近幾年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增長質量最高的西部經濟中心之一。成都經濟發展速度不僅引領了整個四川省,在全國各個主要城市中也一直走在前面。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成都和重慶及周邊城市已經形成了我國西部發展規模最大的新經濟增長極,對全國經濟、區域經濟可持續均衡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拉動示範作用。

我觀察到,近年來,成都市民營經濟保持穩步快速發展,在經濟總量、投資、技術創新、稅收、就業、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對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2018年前三季度,成都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2%,比全市經濟增長速度高0.1個百分點,比全國GDP增長速度高1.5個百分點,總值高達5256億元,佔成都市經濟總量的48.7%。

11月24日成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的舉行,不僅是對中央和四川省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要精神和決策部署的具體落實,也是一座城市在改革開放40年曆史節點為民營經濟發展開啟的歷史新篇。

從會議發佈的信息中,我強烈感受到了成都堅定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即將出臺的《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被帶到會上專門徵求企業家們意見。其中的政策“乾貨”直指民營企業全生命週期成本高、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提出要把努力創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這被媒體和民營企業稱為政府送給民營經濟的一份真金白銀的“大禮包”。

這次會議明確提出,成都力爭到2022年,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300萬戶以上,民營經濟產業規模邁上萬億臺階,民間投資規模達到8000億元以上,這一目標昭示了成都伴隨民營經濟壯大發展而崛起的努力和願景。同時,也讓企業家們清楚看到了成都不斷增強的“勢”與“場”,堅定了企業家投資這座城市的信心。值得關注的是,成都在2018年世界城市評價報告綜合競爭力排名已經上升至全球第71位,成功躋身Beta+級;2011年-2017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淨增量14.3萬。這無疑也是成都“雄心”的強大支撐。

城市的崛起離不開民營經濟的壯大。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必將助推成都經濟更好更快地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原標題:“真金白銀”大禮包背後 一座城市捍衛民營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