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在以前的農村,有著許許多多的手藝人,比如說鐵匠,比如說木匠,這些手藝人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的生活所需,我們都知道木匠,農村當中有著很多的傢俱,都是木匠所做出來的,比起現代工藝的傢俱,木匠所做出來的傢俱,雖然沒有太多的美感,但是往往都非常的堅固耐用,幾十年也不見損壞。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以往的農村木匠,幾乎承擔了所有的活,而他們製作傢俱的時候,也嚴格遵守著一種規矩,那就是“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規矩呢?其實這都是有寓意的。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凳不離三:木匠在做凳子的時候,凳子的長度往往包含三這個數字,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義的故事,這個故事裡面也有三這個數字,所以坐這條凳子的人往往都是好兄弟。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門不離五:那麼木匠在製造門的時候,它的尺寸也有五這個數字,因為我們都知道五福臨門這個成語,這個成語象徵著家裡家和萬事興,而門就是家的代表,所以才會有這個數字。

床不離七:七這個數字,和妻子的妻是諧音字,讓我們知道床往往都是夫妻一起睡的,這裡象徵著夫妻和睦。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棺不離八:而八這個字和發這個字是諧音字,寓意著升官發財。

桌不離九:而九這個字和酒這個字是諧音,桌子上經常會有酒席,所以桌子的尺寸常常會有九這個字。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為何會有這樣的規矩?

農村的木匠嚴格的遵守這個規則,他們在製造這些傢俱的時候也都是非常的認真,其實這些所謂的規矩也不能說是迷信,完全都是農村人的一些美好意願,不知道你們那裡是否還有著老木匠的存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