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報告: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你是如何看待呢?

小車說理財


這些年來國內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在一二線城市,基本上一套房子就需要夫妻倆數十年的財富積累。實際上,更為嚴重的問題,則是一套房子甚至需要動用六個錢包的力量,才可以買得起。然而,繳納得起一套房子首付款,卻未必可以繳納每月上萬元的房貸成本,而且需要耗用二三十年的時間成本,這並非普通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壓力。雖然對於部分家庭而言,房產支出佔比家庭總財富在一半以上,不至於完全掏空,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日常生活開支並不僅僅侷限於一套房子,而且還會牽涉到日常生活開支、子女教育、社保醫保費用等。由此一來,對於這些開支成本的疊加,就是一筆非常龐大的開支,高房價下所產生的系列費用開支壓力,確實不可小覷。


郭施亮


認真看完報告再答題。


上圖說的就是該題的主題。

這兩年,全民買房問題非常嚴重了,已經影響到廣大五六線工薪階層,農民工階層了。而房貸最少也有20年,更多的是30年,這意味著如果未來三十年收入不能穩定增長,消費一定會被大幅壓縮。

房子是大殺器,一把割掉過去幾十年的積累,還透支了未來幾十年的收入,真的不如消費來的細水長流。但是,為了眼前的利益,沒辦法……

怎麼辦?

簡單點,就是讓收入增加,讓人們有錢消費,沒有消費,中國未來經濟會很可怕。

其實中國的經濟問題,在今年暴露的非常徹底,報告也談了很多,截圖和大家分享下:


問題基本上大家都看得到,不要覺得上層都是瞎子傻子,內部經濟結構調整,外部複雜國際環境,都必須面臨重大改革才能破局,必須重大減稅才能提振經濟,提振信心。


2019年,一定會有改革,減稅等利好出爐,人大的這份報告,上層也會看得到。其實關於減稅的討論,可以說已經持續很久了,11月份也得到了高層的密集反饋,尤其是民企問題,一把手都召開座談會了,相信不會光打雷不下雨。

否極泰來,2018我們遭受了什麼?每個經歷的人最清楚。相信很多人都盼著今年趕緊過去吧,都在期待明年,會更加美好。


趙冰峰財經


人民大學報告: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筆者認為這個判斷是正確的。為什麼呢?對於中國城市的90%的80後、90後等購房人基本上都是用上家裡六個錢包,男女雙方父母一生的積蓄加自己家庭的所有積蓄。高房價掏空了所有工薪階層,這就是為什麼我國的工薪階層活得累,壓力大和幸福指數低的主要原因。

高房價拖累經濟抑制消費,這是稍微懂點經濟學的人都明白的道理,這也是為什麼成熟的國家歐美經過多次試錯後,深知高房價對經濟和民眾的危害,選擇了低房價,低物價,高收入,只有這樣經濟才能良性循環,民眾的幸福指數才能提高,人民才能發揮創造力。

另外,高房價一定會帶來通脹壓力,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居民失去了消費的能力,消費能力持續下降,經濟下行的壓力更大,長此下去就會形成惡性循環,一方面高通脹,增加多大的資金投入,經濟難以升級,只能產生通脹。另一方面消費下降,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了,消費能力就會持續下跌,家庭的六個錢包都去還房貸了,根本沒有多餘的錢消費,消費只好降級,勉強維持家庭生活。

這樣一來提供各類消費品的企業日子更不好過了,只有降價降低質量,企業在低利潤下維持著,產業的升級遙遙無期。要想打破這個經濟怪圈,必須先解決房地產泡沫問題。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雖然說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有點誇張,會形成認識誤區。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居民財富中的相當一部分被房地產佔用,從而影響居民其他方面的消費,卻是不假。

事實也是,在多數購買了住房的家庭,房產支出都佔據了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都讓居民的家庭消費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原本可以用於其他方面消費的財富,都被用於購買房產和支付房貸。

所以,房價確實已經成為廣大居民心中的痛。為什麼有些方面的消費出現了增強放緩,有的還出現了增幅下降的現象,如汽車,就是住房消費佔比過高的原因,遏制房價上漲,減輕廣大居民住房消費壓力,對於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重要。


譚浩俊


人民大學報告中所提,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恐怕又在拿數據說事,這種提法非常片面,居民財富積累有多種,如房產、股票、基金、儲蓄等。而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又分城市家庭和農村家庭,如果說城市居民財富有大部分投入到房產裡面,還有點可信度。但是如果把農村家庭也囊括其中,就不合理了。

對於城市居民而言,要看屬於哪一代人呢,如現在的50、60、70後,這三代人基本上完成了房產的實際擁有,也就是說這三代人不管是購房自己居住,還是出於投資理財角度,都已經不構成家庭經濟的負擔。而對80、90後這兩代人而言,才是被房地產綁架的一代。做市場數據分析,至少調查對象的選擇必須要客觀理性,否則,分析出的數據根本沒有現實指導意義。

或許有人講,對80和90後兩代人購房,也需要父母去支持啊,也需要他們把大量的儲蓄拿出來給兒女們用啊。現實是如此,但是也只是一部分父母這樣做,而大部分還是先留足自己的生活與養老錢,而後才拿出一小部分支援子女。因此,對於從80後開始,如果說城市居民財富被房地產掏空還可能有現實意義。


韓國成老師


切身體會:非常有道理!起碼我家就這樣!



1、記得孩子還在讀初中時,有一次在街上遇到一個朋友的讀大學的兒子,跟他聊了幾句,他說,“我們這一代註定是啃老一族”,當時我就深感震驚,年齡輕輕,就有如此看法,顯得過於老練了。但仔細一想,的確有道理。

2、孩子大了,成年了,買房了,才更深刻的理解那句話。去年我孩子買房了,房款共計近百萬。孩子初參加工作,幾乎沒有積蓄,要買房首付必須父母付,為了減輕孩子壓力,我們拿出了所有積蓄,還借款三十萬,為孩子付了一半首付。首付付完,孩子每個月還要付兩千多的放貸。一下子,全家三口人全都成了房奴,一下變成了“大負翁”。



3、買房後,手頭拮据,想去旅遊,不敢去,怕花錢,想買東西,必須精打細算。孩子也是一樣,在城市裡生活也挺節約的。我算了下,要擺脫經濟困境,至少要五年時間。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體會,全家財富被房地產掏空了,消費能力因為房地產降低了不少。



4、有人說,除了房地產還有股票基金等,我認為那是富裕家庭,普通家庭很多都因為買房變得貧困起來,這才是實情!



正因為有切身體會,我覺得人民大學的研究報告非常實在。

大家覺得呢?


文軒閣


1、這個報告基本上回答了中國目前的一些現狀,當房價的不斷攀升,總房款的增加,到然會把一些積蓄投入到房地產當中去了,按照目前國家公佈的社會平均工資來算,你要獲取一套房產,那麼就大概需要多少年?一套房產的價值也許就是一輩子的工資收入了,2個人去負擔的話,你也需要20年的樣子!不要說儲蓄了,你也許是負債了幾十或者上百萬。

2、如果在一個民生問題上不休止的炒作和漲價的話,那麼其實是一種對財富的掠奪,因為房地產的不可流動性,地域性很強,不能把這個地方的房產搬到另外的一個地方,導致了這種不平均的存在,任何一個行業的無限制發展,掠奪人民的財富,都會導致其他行業發展的變緩或者萎縮。從最近來看,房價經過2015年到2016年的一次去庫存,結果全國的房價幾乎是翻了一倍,然而你在看其他行業,電子,化工,紡織等等都受到一系列的影響,資金和人力資源都已經流向房地產了,因此這些行業的發展都是在煎熬!

3、我們不能因為一些眼前的利益,而放棄了我們以後的發展,社會的總體應該是一種平衡,平衡中的發展才是後勁最大,也是最長遠,每個行業都是有存在的價值,都是在為社會創造財富,沒有一個行業是被另外一個行業替代的,產品的升級也是在所難免的,因為社會要進步!地產不能去取代其他行業,而且房地產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必然要進行換代升級,也許我們房地產最終的一種發展方向都要改變,技術和人的思想的改變,也會促進地產的改變,一味提升價格,服務卻並沒有改變多少的東西,有何談價值所言!

4、社會的發展需要全員的進步,思想的改變,素質的提升,人民幸福的生活,教育,醫療,住房如果這些東西都是奢侈品的話,那這裡的人會幸福嗎?其實這些都是一些人生活的最基本需求!

5、地產行業的這樣無節制的發展,也許等待他的未來到底是怎麼樣?其實大家都很明白,一旦有一些風吹草動,那麼這種給社會造成的傷害,也許就你想都不敢想的!

6、記得年輕的時候,一套房子7萬多元,工資大約在2000元的樣子,那時候最低的首付為30%,我其實只要幾萬元就滿足了首付,每月還貸只有幾百元,比租房子都划算,一直懷念那段時光。而現在,一套房子大約200萬,我現在工資大約是15000,首付60萬,貸款140萬,每月還貸大約是8000多元,我現在想都不敢想了!壓力太大!

我相信一般的工薪階層都和我一樣吧!壓力大,你還有其他的一些積極的想法嗎?


後知後覺者


  • 人民大學報告,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這個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 現在的房價水平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價還算是比較高的。很多人花了一生的積蓄也只能付上首付。其他的就要靠還貸款來過日子。如果買上稍微好一點的樓盤,特別是學位房,估計揹負的債務還要沉重一些。這對於中產階級來說,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啊。
  • 居民債務率增加的話,對於消費方面不是太好。想著每個月的房貸,基本上很多東西都不敢去買了。相當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為銀行打工。正如報告裡面所提到的儲蓄存款相對薄弱階層的可利用資金,基本上全部投到了房地產市場,還要揹負債務,日子過得並不輕鬆。
  • 只是這樣的問題可能還會持續下去。如果房價下跌的話,對這些買房的貸款比較多的人來說,也是難言之痛,心裡會更加不好受。所以,穩定應該是最好的結果。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居民財富基本被房地產掏空,這基本上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如此,現在的居民已經不在滿足現有財富,多數會加槓桿將自由財產加好幾倍槓桿,絕大多數揹負鉅額房貸,未來幾十年的消費能力已然被掏空,現有的工資收入減去房貸所剩無幾,多數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敢到餐館消費,日常生活也枯燥無味,將所有希望寄託在用不上的那套房子上。

11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與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佈《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8-2019)》報告稱——中國消費者在房地產去庫存中債務率大幅度上升,消費基礎受到嚴重削弱。新一輪去庫存將儲蓄存款相對薄弱階層的可利用資金,基本上全部投入到了房地產市場。

就拿我辦公室來說吧,五線小城市,五個人,基本上家裡都有兩套房子,17年,辦公室四人全部入手一套房產,最小的也有130平米,這種情況我想我辦公室應該不是個例。工薪階層本來就沒多少積蓄,能湊得起首付必然會按揭貸款,而每月的房貸多的能佔到夫妻雙方一人工資水平,可以說,房貸已然是工薪階層開支的一項大頭,而這種開支不是一年兩年,是持續二三十年的,這也就造成了工薪階層消費乏力,不敢消費。

不敢想象,如果房地產崩潰我們只些人要怎麼辦,一輩子的繼續是否會化為烏有。房地產市場的繁榮比任何投資都見效快、收益高,這種經濟大勢,我們也只能迎著浪,逆浪而行只怕會被拍地粉身碎骨,我們賭不起,也缺乏有效的手段。

生活還是要過,不知道多少人像我一樣不再為明天思慮過多,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我這點錢與之想比根本不算什麼,得過且過,過一天算一天,渾渾噩噩。


天涯0咫尺


人民大學的報告所言非虛,中國消費者因為樓市而掏空財富,因為樓市而消費降級,大部分消費者已經被房子套牢,大部分年輕人的房奴時代到來。


但是房子也是一種消費,更升級成為一種十年來穩賺不賠的投資,相比股票,炒房的人發家致富,炒股的人長期套牢的比比皆是,有房子是生活品質的提升,也是家的一種象徵。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就是有房才有家,除了能讓生活過的更好,也是想讓下一代少些勞累,拼命攢錢買房,貸款買房,最終成為了高房價的捆綁者。


而現代社會,有房子有車是衡量一個男人的標準,必然就會導致房子的剛需和有房的必要性,在長期上漲的空間中又是大眾的投資機會,導致房價居高不下。當大眾都以買房為第一生活目標,都以貸款也要買房時,房奴的誕生不僅是居民財富的掏空,也是讓人民幸福指數下降的關鍵因素,每月為了還房貸,拼命工作,消費降低,生活少了樂趣,品質得不到提高,生活壓力增大,完全沒有了孩童時的窮,但也快樂的感覺。


所以,眼下房地產導致的中國消費者的債務率大幅上升,消費基礎降低是非常嚴重的事情,不僅關係到經濟發展,也是長期調控房價不可鬆懈的時期,讓房住不炒的理念根深蒂固,也讓股市能長期向好,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