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上的士兵是怎麼吃飯的?

teloon


潛艇上可以說是最惡劣的工作環境之一,環境狹窄、空氣混濁,沒日沒夜的航行讓人體生物鐘產生紊亂,雖然體能消耗極大,人卻沒有什麼胃口。所以為了保持戰鬥力,吃飯已經不僅僅是吃飯,更是一項重要任務。

潛艇兵的伙食一般是各種根據定量配備的肉、菜、蛋,以及海軍軍糧,此外還有一些罐頭、飲料以及水果等等。

潛艇兵的伙食是全軍最高的,超過飛行員。據說一般飛行員的伙食補貼在每天40以下,而潛艇兵已經達到了每人每天42元,還帶有不等的額外補貼。

但是,別看著眼饞,在水下那種令人倍感煎熬的環境中工作,吃飯實在不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不過是強行提振食慾,讓人勉強完成任務罷了。

潛艇做飯有幾個原則:

1.不能使用明火做飯,避免製造油煙和造成氧艙火災。

2.不使用蔥薑蒜韭這類氣味大的食材,避免進一步惡化空氣。

3.不使用豆子、紅薯、蘿蔔等易順氣的食材,避免打屁。

4.使用不易留下殘渣的食物,避免做飯時和吃飯時產生太多殘留物浪費空間還佔地方。

5.廚餘垃圾和餐餘垃圾分類處理,固體、液體需進行細分。液體進行排放處理,固體則需要視情況選擇排放或粉碎封裝後帶回母港處理,避免關鍵時刻因為通海艙的空泡發生噪音或油漬漂浮物暴露。

我們在一些宣傳中經常能看到潛艇兵餐桌上瓜果琳琅佳餚滿桌,這反映的很真實,但也比較片面。為了照顧潛艇兵緊繃的精神和被破壞的食慾,通常潛艇上的食物並不會差,但使用電鍋製作的食物味道也就僅此而已了,決計不可能達到大廚的水準,頂多算是下料厚道。

進入靜默航行以後,人員活動減少,環境氛圍更加壓抑,那種滿桌子菜的情況就看不到了,一般變成按照營養搭配的葷素各三、四道菜,合起來六菜一湯或者乾脆八個菜。但情況危急任務重的時候熱東西都不會有,只能吃罐頭吃冷餐。

而且一般潛艇上的新鮮蔬果也就十多天的保存期,潛艇不會冒著生病的危險讓人吃有變質風險的食物。至多兩週後,潛艇上的人便得離開那種伴隨鮮食的生活,開始依靠軍糧和罐頭、脫水和冷凍食品為生。

到飯點時,由於潛艇非常狹窄,所以各個艙室會有專門負責“接龍”的傳飯員,傳飯員就像傳送帶一樣,用最小的聲音和最低的活動範圍,依次將飯菜傳送下去,送到每一個艙室。

既然用餐是任務,那麼任務也有時間限制,用餐時間5分鐘,必須5分鐘內吃完。這種時候已經沒有功夫去品嚐食物的滋味,而且還不能影響艦艇的運行,必須遠離儀表、儀器、控制鈕和閥門,幾個人低著頭湊合著吃飯。

某些核潛艇在空間上更寬裕,所以會設置專門的食堂就餐,只是艇員由於要謹守工作崗位,還要維護潛艇的配平,很顯然不可能很多人都跑到小餐廳吃飯,得換著班次來。上圖是弗吉尼亞級潛艇的餐廳,與其說是吃飯空間,不如說是為水兵舒緩神經找個地方。

國外這方面官兵差別很大,比如上圖英國“警惕號”潛艇的軍官室就擁有很不錯的就餐環境和空間,士兵則同樣狹窄憋悶。但總的來說人家1.6萬噸的潛艇還是大不少。

西方潛艇在飲食上稍微佔些優勢,他們的主食以麵包等發酵麵食為主,所以你懂的,只要運一套肯德基廚房就行了。我軍同樣有面包烘烤,這玩意兒不難。

韓國海軍吃飯,辣椒蘸醬很有東北情調,就差笨雞蛋和小雞燉蘑菇了,憋在潛艇裡吃泡菜,別有一番酸味。

美軍管潛艇上的工作叫“沉默服務”,基於潛艇上的官兵生活壓力,潛艇飲食上非常先進。太平洋艦隊主要由美國生鮮食品巨頭,也是最大的食品分銷商Sysco提供食材。這些食品被6*6*5英尺的鋁合金盒封裝並輸送到潛艇上。最常見的食物有奶油煎蛋、醃牛肉配捲心菜以及馬里蘭炸雞和菜豆湯、櫻桃派、披薩、布丁、烤蘋果和漢堡包、牛排,節日的時候還有烤乳豬和烤火雞。

不過很多時刻他們吃的也是罐頭食品,或者乾脆就是白水煮的菜和土豆。士兵們盛取這些白水食物後,自己放調料調味。

美軍的潛艇食譜按照菜譜和受歡迎程度議定,預算按月份由廚師長進行控制審核,嚴格按照時間表進行出餐,這些食堂在不用的時候會成為訓練區域。

又因為稱霸了海洋,到處都是美國潛艇的隊友和打照應的北約軍,飛機航母無處不在,因此美國潛艇的廚師很有些一展風采的時候,製作個蟹腳大餐或龍蝦啥的不在話下。據說太平洋艦隊的潛艇還慣出了長任務期間牛排+帝王蟹非吃不可的毛病。

美軍的一些核潛艇甚至採取了自助的形式就餐,前提是你得吃得下去,長達90天的閉塞生活讓你連與戰友聊天都聊不動,吃飯這件事算是各國海軍對潛艇兵的一種心靈撫慰。通過吃,能一定程度上起到減壓的作用。

俄羅斯海軍這方面的資料很少,但擁有巨大核潛艇的他們並不在空間問題上很發愁。早期蘇聯潛艇秉承了毛系一貫的硬菜,薩洛大肥肉、蜂蜜土豆、燉牛肉等等,後來發現脂肪過高船員會發胖的很厲害,於是漸漸改成了健康的大列巴、蔬菜和燻肉、醃魚等等,甚至提供魚子醬,總之,毛熊海軍拒絕挑食。

有些時候,潛艇上的食物還被作為調劑“生物鐘”的重要因素——沒日沒夜的艙內環境,士兵們通過早餐、午餐、晚餐的區別,多少能起到一些晝夜概念,讓身體激素和紊亂的生物鐘多少撥正一點。

那麼到此為止了,看了這麼多,您對潛艇上的吃飯是不是有了自己的很多看法呢?


王司徒老百科


在我國的標準中,解放軍的伙食標準是分為四個等級的,稱為一到四類灶,其中的四類灶是最好的,每頓的標準是39塊錢,只有潛艇乘員和飛行員是這個標準,為什麼國家對潛艇兵這麼奢侈呢?

因為潛艇上實在是太苦了!從離港那一刻開始,對於潛艇兵來說就沒有了白天和黑夜的區別,對他們來說時間是18個小時一天,這“一天“又被分為三段,一段值班、一段休息、一段睡覺,而且潛艇的空間就那麼大,就連最基本的新鮮空氣供應都保證不了,所以潛艇兵的心理都是極為強大的。

潛艇上的生活是很麻煩的,由於狹窄環境的特殊性,就連上廁所都很麻煩。陸地上只要按一下衝水鍵就好,但是在潛艇上先得讓馬桶把排洩物吸到真空收集器內,再排放到海里。二戰時期德國的一艘潛艇被擊毀就是因為被深水炸彈襲擊之後馬桶出現了故障海水倒灌無奈之下上浮被戰艦擊毀。就連上廁所都這麼麻煩,可見潛艇上沒有一件事簡單的。

吃飯方面來說就更難了,炒菜是別想了。油煙根本就排不出去,煮飯倒是可以,但是沒有菜的大米飯也不能天天吃啊。難道說只能每頓水煮菜?其實就連水煮菜都做不到,一方面新鮮的蔬菜水果在軍艦上都是稀罕物,更不要說潛艇了。另一方面水蒸氣在潛艇裡面排不出去,而水蒸氣對潛艇內部的損害是極為嚴重的。

那麼在潛艇上吃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各種各樣的凍幹食品或者是罐頭。現代先進的食品加工技術可以做到毫不損失食品的口感,在潛艇上只需要加熱就好。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目前世界各國的潛艇都可以煮飯了,我國核潛艇炊事員就在除夕夜包餃子。

外軍的潛艇食品也差不多,因為無論哪個國家潛艇兵的伙食標準都是該國最好的,為了保證戰鬥力西方國家在伙食上一直都是不計成本,當年美國人在伊拉克用瓶裝水刷鍋!!潛艇上就更不用說,不但種類豐富而且數量極多,吃到飽為止。


楠竹一


潛艇兵在出海期間的吃飯的確是比常規水面艦艇要麻煩,更不如在岸上的食堂就餐,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食材。

潛艇上空間可謂是寸土寸金,不存在任何閒置空間,所有的空間都會盡量做到一處多用。在這種大背景下,潛艇廚房空間超小,且廚具設備有限,還要避免明火,其實炊事兵更少,很多時候還需要在做飯的時候,需要其他無任務的戰友過來幫忙。

核潛艇嘛,廚房就好很多,設備較為全面,空間也大了。

潛艇出海之前為艇員存儲的食材,大多都是經過預處理的,以冷凍食品、罐頭食品為主,新鮮蔬菜和水果那都是極其寶貴的東西,出海之後一般都是前幾天就吃這些蔬菜和水果,越往後,就得靠冷凍食品和罐頭來做飯了。雖然這些冷凍食品和罐頭都是好肉好魚好蝦加工的,但是畢竟是罐頭,不是新鮮的。口感那是會差很多。

不過就品質而言,潛艇上的食材是所有兵種中最豐富的,甚至超過飛行員,這一點和常規認識不太一樣。畢竟水下航行,單調乏味,不再用飲食豐富一下生活,那就很難受了。

2、就餐環境。

潛艇就餐環境相比於水面艦艇而言估計是最差的,主要體現在空間上。常規潛艇分軍官餐廳和士官餐廳,前者也就是潛艇會議室,稍微寬敞點,或者就是說白了就是士兵睡覺的地方,中間把餐桌立起來就可以就餐,吃完收起來,完全不礙事。

核潛艇就好很多,畢竟排水量很大,空間就大,這樣餐廳就很“高大上”了,軍官和士兵都有專用的餐廳。其中軍官餐廳還有很考究的裝修,在這裡就餐,也算是一種享受。必要的時候,這個餐廳還可以變成應急手術室。

士兵餐廳也很寬敞,不再是那種蝸居在睡覺區域的臨時餐廳。

3、食材加工方式。

潛艇由於內部空間空氣循環是一個封閉整體,為了不影響正常工作和任務執行,廚房拒絕進行帶有油煙和明火的加工方式,多數採用燜煮、烤等這種簡單的方式進行成品加工,整體上偏西式一點,適合做一些沙拉、烤肉、麵包等,中餐的話相對麻煩點,但是在岸上基本上已經做好了半成品,在出海過程中只需要進行二次加熱加工就可以,所以,也算能為潛艇士兵提供符合自己民族飲食特點的餐飲。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獲取更多軍事、航空知識,請關注“老鷹航空”。


老鷹航空


相比於一般的海軍或者其他的兵種,潛艇兵這種兵種的待遇可以說是最好的了,這不僅體現在其可觀的薪水福利上,另外也體現在其日常飲食以及物資補給上(剛剛逝去的老布什在回憶錄中描述自己被潛艇救起後的短暫水下生活,明確的說潛艇兵的伙食比海軍飛行員還要好)。但是事實上,由於潛艇內的空間十分有限,而且士兵們執行任務時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水下,所以其就餐環境並沒有那麼好。

在潛艇上,淡水資源可以說是最珍貴的東西,為了給更多的武器裝備讓出空間,士兵們的生活空間就變得很狹隘,而那些攜帶的淡水除了正常飲水和做飯之外基本不會用到其他地方。這樣一來,衣物的換洗就成了他們要面對的最大的問題,而在這樣的條件下,就算食物很美味估計也會沒有胃口吧。

(水下空間極為擁擠)

為了儘可能的使潛艇內空氣環境不會惡化,他們關於就餐有幾條特殊的規定。比如儘量不使用蔥薑蒜這種才有刺激性氣味的調味料、不食用豆子等通腸道的東西、對於廚房垃圾要及時並且分類處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足夠的精力,潛艇兵的飲食很有講究。一般來說,他們的食物都會葷素搭配,另外湯水以及新鮮水果也會配備。但是在一些緊急任務的情況下,他們就只能吃一些冷食,比如罐頭或者其他冷凍食物等,並且考慮到水果的保質期並不長,所以到了任務後期,估計是吃不到水果的。

所以,潛艇兵的食物質量一般體現在用料上,而就餐環境以及食物味道就相對差一些了。


利刃巨透社


想必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是非常感興趣的。潛艇每次出海都要十幾天甚至幾個月,由於作戰需要所以經常性長時間的潛行在水下面,在這個密封的環境中士兵的吃飯自然也是個問題!由於潛艇是封閉的,氧氣也是自給自足的,而生火炒菜做飯肯定會產生油煙,排也排不出去。所以潛艇裡面是不允許生火炒菜的。聽說軍隊中伙食標準最高的就有潛艇部隊。接下來咱們就說道說道,潛艇在水下時,士兵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的!

潛艇內部空間有限,再加上需要長時間的在水下執行任務,所以潛艇攜帶的食品多以容易儲藏的脫水食物為主,比如肉乾、臘肉、晾乾的蔬菜、壓縮餅乾、以及各種罐頭等;當然我軍會攜帶麵食以及大米之類的食品。

這些食品大多數都要通過電熱來做好的。比如電飯鍋、電烤箱、電煮鍋之類。做潛艇兵是很辛苦的,如果要執行長時間的作戰任務,各種糧食吃的差不多後,就會食用各種軍用口糧以及軍用罐頭。當然這些口糧以及罐頭營養搭配都是很均衡的。

每當作戰任務結束歸來以後,潛艇部隊第一件事就是舉行聚餐!在明亮寬敞的大廳中,各種美味佳餚各種新鮮水果可勁造。



在此致敬我們最辛苦的潛艇部隊!!!

我是抽菸的苦咖啡!如果您對我的回答
感到滿意,請為我點個贊。

關注我,每天都有精彩回答!


抽菸的苦咖啡


我沒當過兵,但是我想海軍潛艇兵的生活絕不會那麼艱苦。

眾所周知國家培養一個合格的潛艇兵很不容易,而潛艇官兵出海執行任務也不是一次性的,很多官兵在服役期內都要多次出海執行任務,而要很好的完成任務首先得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所以說潛艇兵的工作環境就不能太差,如果像公開的一些媒體所說的那樣潛艇兵吃不好睡不好,那潛艇兵的身體不就完了嗎,出一次海回來就都得住院,那潛艇兵還有誰去當啊?最重要的是潛艇兵有傳幫帶傳統,也就是老兵帶新兵,這也就說明老兵是要有時間積累的,而一個合格的潛艇兵沒有五次以上出海執行任務是不能練成手的,而要像媒體所說的環境那麼艱苦,那潛艇兵出海幾次就要退役了。

最後說,潛艇兵在全世界都是神秘兵種,所以保密是全世界潛艇部隊的共識。


天宇的文史情懷


潛艇不知道,但海軍護衛艇吃飯我來說說。因為艇小(40米左右),所以出海時間也就不長。我們靠碼頭就在陸地中隊食堂吃。出海了春 夏 秋就在艇的前甲板上蹲在地上吃。艇上有一個做飯的小間,爐灶燒的是煤油,這爐頭相當難點著。戰位寬鬆的水兵們就輪流排班兒上灶做飯(好多艦艇復原戰士會做飯就是那時候練出來的)。艇上有一個儲存艙,裡面有應急的米油掛麵還有前蘇聯的牛肉罐頭,猜猜我是那年兵?


撮影者


士兵出航前飯菜都是配送好到潛艇裡的,基本配備六菜一湯可能比這個還好些,吃的時候就是把飯菜在加熱機裡熱一下再吃,也有就是時間緊,任務重的時候也可能吃壓縮餅乾,麵包,罐頭這些配置好的食品,但是吃飯的時候你嘴巴巴唧巴唧的發出聲音,可沒人管你,哈哈哈


海納百川鴻圖霸業


潛艇官兵平時在岸基食宿,執行任務時,會隨艇攜帶熱食原材料和應急口糧。艇員隊編有廚師,也有專門的烹飪場所。出航前,菜都是配好的(類似超市),直接電灶加熱就可以吃。不過艇上沒有專門的集中就餐場所。如果被反潛機盯上,就不能冒頭了,全靠電力航行,所有與推進無關的電力都關閉,包括電熱灶,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吃壓縮餅乾和罐頭食品了。


衛勤精兵elite


類比飛機餐,潛艇靠岸補給半成品,艇上加熱,最多調個味,水果多數都是去核去皮的,省時間少垃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