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書記”吳金印 入選擬表彰名單

“榜样书记”吴金印 入选拟表彰名单

黨中央擬表彰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

“榜樣書記”吳金印入選擬表彰名單

大河網訊 (河南商報 記者高雲)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近日,黨中央公示了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名單,3名河南人入選。其中,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是唯一一直在河南工作的河南人。

多年來,河南商報記者曾多次報道他的事蹟。不論是報紙上8個版的連續重磅報道,還是《初心》書中的文字,無不細緻記錄著他貼近群眾、俯身基層的歷程。

“人民公僕”

帶領群眾治水開洞、修築大壩水庫、營造良田

吳金印,男,漢族,中共黨員,1942年7月出生,河南衛輝人,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新鄉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

他擔任鄉鎮黨委書記40多年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群眾當親人,紮根農村基層,苦幹實幹,帶領群眾治水開洞、修築大壩水庫、營造良田,幹出了使荒山野溝變成米糧川的不平凡業績。任唐莊鎮黨委書記期間,他帶領群眾興建林果園、蔬菜園,創辦鄉鎮集體企業,把一窮二白的唐莊建設成了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省經濟發達鎮,被譽為“鄉鎮黨委書記的榜樣”;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這是公示中,吳金印的官方“簡歷”。

而在衛輝當地,他的事蹟,被老百姓口口相傳,甚至被刻錄在山崖上。

在獅豹頭鄉的棋盤山隧道上方,“太行公僕吳金印”,幾個紅色的大字舒展耀眼。旁邊,“田渠路作證”“感謝中組部中宣部,宣傳好人用好人”……青年洞上方山壁上,一家家、一戶戶用樸實的文字,刻錄著老百姓對他的紀念。

“榜樣書記”

他的心路歷程《河南商報》曾用8個版重點報道

早在2014年5月,《河南商報》推出大型系列報道《一刻也不離開群眾——榜樣書記吳金印》,呈現了河南省衛輝市唐莊鎮黨委書記吳金印幾十年來的為官心路歷程,引發外界強烈反響。

每天兩個版面,接連報道4天。當事人口述、記者記錄的報道方式,引發各界關注。

那組報道從他的實踐、“官經”、看法等多個角度入手,用第一人稱記錄下了他的心路歷程。而當年,72歲的他還堅守在一線,吃住在田間工地。

之後,人民日報社河南分社、河南商報派出十多名記者,輾轉多地,採訪數百人,探尋新鄉先進群體成長奧秘和“紅色密碼”,記錄出版《初心——來自新鄉先進群體的報告》一書。

吳金印是書中的“重量級人物”。

當地百姓追憶吳金印帶領大家戰天鬥地的場景,傳頌著他的感人事蹟。鄉親們說,跟村民同吃同幹活時,看到村民為他殺雞,吳金印會藉故離開。吳金印說,“我能不知道肉好吃?如果吃了,每個人都跟著他們做,那我成啥人了?共產黨員搞特殊那一刻,他就脫離了群眾,就幹不長!”

吳金印在鄉黨委書記任上堅守40多年,並三舍升遷,而當年和他一起上中央團校的同學,大多已是省部級或廳局級幹部。吳金印說:“一點也不眼氣,他們還羨慕我呢,和老百姓在一起,踏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