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成癮怎麼辦?

用戶5743639286874


孩子迷戀網絡多半和家庭教育有關。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迷戀電腦和手機,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電腦和手機的存在的,他們之所以會上網成癮和環境影響有很大的關係。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反省,為什麼沒有早一點發現問題。其次是想辦法讓孩子遠離電腦和手機,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怎樣讓孩子戒掉網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孩子立刻就糾正上網成癮的壞習慣也不現實,但是家長們也不要太悲觀,只要我們有堅持到底的信心,還是可以幫助孩子遠離電腦和手機的。

1.給孩子創造一個沒有電腦和手機的環境。

孩子愛玩電腦和手機多半都是耳需目染,所以家長們在孩子面前不要玩電腦和手機,有什麼需要用電腦和手機處理的工作也儘量等孩子休息了,或者孩子不在家的時候再去完成。把電腦和手機與孩子隔離,電腦比較大,那就搬到不起眼的角落去,或者是平時不常去的房間。在孩子面前儘量不拿出手機。眼不見心不念,孩子看不到電腦和手機起碼能抑制一下內心的渴望和衝動。

2.儘量多陪伴孩子。

有網癮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家長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或者孩子哭鬧的時候丟給孩子一部手機或者讓他們玩電腦。是啊,孩子不哭了,不鬧了,但是他們有了網癮了。家長們圖一時的清閒卻換來這樣可怕的後果,真是悔不當初啊!

其中可能也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才開始接觸電腦和手機的,那麼就讓孩子遠離這些有不良習慣的小夥伴了,雖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過於偏激了,但是孩子現在還不能真正做到明辨是非,任何可能讓孩子走彎路的因素我們都要儘量避免。

家長們要多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孤單,不要給孩子去接觸電腦和手機的機會。沒事兒的時候陪著孩子一起散步聊天,做遊戲,或者看書,畫畫.......做一些讓孩子放鬆又有意義的事,這也是難得的親子時光,會是彼此溫暖的回憶。

3.不能心軟。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網癮必須戒掉,近年來因為孩子迷戀上網而造成的惡劣事件層出不窮,千萬不能因為孩子苦苦哀求就心軟,更不能因為幫助孩子戒掉網癮的過程很痛苦難熬就半途而廢。

4.理解孩子,用正確的教育手段。

戒網癮的過程和戒毒一樣,在這過程中家長和孩子都可能身心俱疲,如果孩子反應激烈,家長們要先平息心頭的怒火,耐心的開導孩子,不能以暴制暴。新聞中那些孩子因為家長不讓玩手機跳樓的,打傷父母的例子是多麼讓人心寒,說到底就是溝通出了問題。當雙方都在氣頭上是完全沒有理智可言的。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剋制,剋制,再剋制!用平和的態度去解決問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5.自我反思。

家長們要清楚的知道孩子有網癮,無論是看見大人總是玩電腦和手機學來的,還是我們曾經為了圖清淨給他們手機造成的,又或者是孩子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時候有了這樣的壞毛病,說到底還是我們做家長的疏忽了,對孩子少了一份關心,沒有扮演好監護人的角色。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們就會對孩子寬容一些,在處理問題和陪伴孩子戒除網癮的這段時間裡就會更加隱忍,同時也給自己敲響警鐘——孩子的教育不能踏錯一步!

近年來很多人都成了“低頭族”,只要手裡拿著手機就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身邊的一切都成了透明的。別說孩子了,大人因為網癮走錯路的例子還少嗎?因為只顧著低頭看手機而發生車禍或者其他意外的例子也每天都在上演。家長圈裡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想害孩子,請給他一部手機”,可是我們大人又遠離手機了嗎?我們在要求孩子的時候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才是讓孩子遠離電腦和手機的最佳方式。

最後,我也建議家長朋友們權衡利弊,雖然電腦和手機會影響孩子,但也並不是只有壞處。信息時代讓孩子完全不接觸電腦和手機不可能,我們應該引導他們正確的、合理的去使用。學習累了,可以適當的玩一玩,控制好時間。要給孩子規定好用電腦和手機可以瀏覽的內容,比如對學習有幫助的,查找資料什麼的。有時候放鬆一下聽首歌,看一部電影也不是不可以。

合理使用成癮是不同的概念,我們做家長的要拿捏好分寸。


豆豆兒老師


我對這個問題有研究,並且和你一樣,我家有個二年的小朋友。

——我之前在簡書發表過一系列關於網遊的文章(你可以搜索《網遊——吸引人的秘密》、《網遊——孩子的心理特徵》、《網遊——應對網遊的正確方式》和《網遊,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定力》等)。


但為了更方便的回答你的問題,我們將問題簡化來講。

先說一下,我孩子的情況:

我孩子玩過近幾年市面上所有流行的遊戲,部落衝突、我的世界、消消樂、王者、動物世界、最近在玩吃雞。
我並不反對孩子玩網遊,這是他們的生活狀態——一生下來就在一個智能時代大踏步前行的時代。但我們和孩子約定好,只能週末玩一次,一次半個小時。從小都這樣,自己掐時間,他已經習慣,並且也樂在其中。


因為,我不反對孩子玩遊戲,所以我和他媽媽的手機,他在週末隨時都能拿過來玩,並且他自己就有指紋鎖。因為孩子痴迷於“吃雞”,我就買了兩本關於槍械的書,並且將遊戲裡有關槍械的性能做了一個詳細的統計,畫在一張掛歷上,便於他查閱。


上面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處理,你可以作為參考。

下面我們來聊一下,上面隱藏的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不反對孩子玩遊戲,卻又限定他只能週末玩呢?


這是因為在這些遊戲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設計團隊,致力於將全球心理學、行為學等最先進的研究成果應用到遊戲中去,目的在於通過人性的弱點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我們這裡提一個心理學的理論:“強化獎勵理論”。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 :心理學家把小白鼠放在籠子裡,裡面有個搖桿,一按搖桿就有食物掉下來,後來小白鼠對這個搖桿就上癮了,即便沒東西掉下來也會按個不停。但“一按搖桿就掉東西”太單調,時間久了就可能不去按了。於是心理學家把“一定掉東西”改為“偶爾掉東西”,這種強化就被進一步加強,小白鼠按遙感就更加瘋狂了。


這個理論被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微信裡的隨機紅包獎勵、支付寶的攢五福活動、刮刮樂等。


想想,我們中的很多人是不是對此都很痴迷,停都不想停下來。


遊戲中“隨機的賞罰機制”、“各種不可預知的結果”都是利用了人的這種心理。


所以,遊戲這個事情,無法完全杜絕,但一定要有所限制。

針對樓主的問題——我們家孩子小學三年級開始迷上了吃雞,每天週末都在玩,也不想學習不想做作業。怎麼辦?


我們的建議是:

作為學生必須把作業做好了,才有資格去玩遊戲,玩遊戲就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遊戲氛圍,並且給他適度的自由——玩什麼遊戲、什麼時間玩......只要不過分,都可以商量著來。對待孩子玩遊戲就如同對待他寫作業、讀書時的態度一樣,甚至家長也可以加入到遊戲的討論中。


做到這些,到時候,你就會發現,遊戲不光增強了你和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學習效率也是超級的高!


另外,這個問題要給孩子一些時間。不要太急。


希望我的答覆對你有幫助。

我是石頭聊家庭教育,只專注家庭教育。


石頭聊家庭教育


我覺得這是兩個問題,小孩三年級迷上了吃雞遊戲,這是一個問題。不想學習和做作業這是另一個問題。

小孩從什麼時候開始迷上吃雞遊戲呢,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願學習和做作業的呢?如果是從迷上游戲之後不願做作業,那麼把遊戲戒掉,就有可能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和做作業。如果一直以來孩子都不願做作業,那麼這種現象就要另想辦法予以糾正。

但無論如何,玩遊戲的習慣,必須先改掉。不讓孩子玩遊戲,首先就不能讓孩子接觸手機,很多家長甚至部分老師都認為孩子不可能也不應該徹底離開手機,因為現在是網絡社會,可以在網上學習很多知識和查找資料。但是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指望孩子擁有手機就能利用網絡學習往往是一廂情願。

對於孩子來說,培養好習慣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而變壞卻非常快,教育孩子不能急也不能去冒險。因為網絡有太多不適宜孩子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傳授的知識,課外書上的內容,書面作業,足以讓孩子去消化,真正消化了這些內容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已經足夠。

遠離手機對於三年級的孩子戒掉遊戲已經足夠,不要擔心孩子的哭鬧,孩子不聽話,願望沒得到滿足,肯定會有各種不適應。只要家長不溺愛孩子,堅持肯定能糾正這類惡習。三年級充其量八週歲,完全改的掉。


家有二大爺


首先想問問做為家長的你可上網成癮?

現在很多家庭,回到家都互不打擾,低著頭各玩各的手機,你卻要求你的孩子去做作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上網成癮的家長,你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你的孩子。你卻要求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上網成癮,上網成癮的孩子背後都有一雙上網成癮的父母!

建議你的孩子做作業時,你在傍邊安靜地讀書。帶孩子去戶外散步,做做運動。培養孩子的音樂素養,學門樂器。閱讀各種書籍,增長知識,豐富自己!

誡掉網癮,你就是你孩子的引路人!



淨心雜談


孩子上網成癮有以下幾個原因:

1.興趣愛好狹窄

孩子上網,是因為她的興趣愛好狹窄,在現實生活中,無法滿足需要。但是,在網絡遊戲中,倒是很有成績,自己很有成就感,所以不能自拔。

2.自制力差

孩子在現實生活中,也非常想學習好,經常受到表揚和誇獎。但是,辛苦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不是沒有得到表揚,就是得到的不能滿足需要,索性放棄。

可以試著從這個方面做一做: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

好的興趣愛好,培養朋友感情,和朋友有共同語言,就增加現實生活的幸福感。生活有情調,有感情,處處有朋友,生活學習就積極向上,自然遠離網絡遊戲了。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轉發,共同學習成長。


高山流水de數學123


網癮和毒癮一樣難戒,我也一樣,天天玩手機。網癮的人內心很空虛,我兒子十七歲,生活沒目標,天天呆在網絡上,每天都講好煩,不想活了。他的網癮也是從三年級開始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改變不了他。你兒子還小,還有改變的機會。

首先,制訂目標時間,讓他按所訂時間學習翫耍。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律己,做孩子的榜樣,夫妻同心協力,缺一不可。

最後,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寄託在某種興趣上。

很奇怪,為什麼教不自己的孩子,因為我們夫妻不同心協力,意見不一。


紅橙姑娘


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應該多反思自己,自己這個榜樣是否優秀,他那麼小,才三年級,肯定是看你玩遊戲或者受身邊人影響才玩,這個時候切記不要批評或者動粗,應該多花點心思陪伴他,瞭解他內心的真實想法,父母應該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娛影愛好者


這個時間由於年齡尚小,識別和辨別能力都有限。其實都需要家長去引導,之所以孩子容易對遊戲上癮,是源於遊戲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帶來成就感。而學習,沒有幾個學生對學習上癮和及其有興趣的,讓人成長的事情往往都是痛苦的。

這個段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杜絕。關於遊戲、電腦、電視、手機、小說、包括談戀愛,都是成績殺手,禁止是最好的效果。因為孩子太小,自我控制能力及其薄弱,這個時候是需要家長作為主體去進行疏導的。現在孩子才小學3年級,完全來得及糾正。千萬不要拖延,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希望能給家長帶來一些幫助!


教子成才學習會塗老師


用欲擒故縱的辦法較好。先支持。勸孩子搬到網吧住。逼兒子增加上網時間。時侯到了,孩子會反省。


夕陽44075


前幾天陪老婆在婦產醫院,隔壁應該是生二胎,老大竟然吵著要看抖音,應該只有五歲到六歲的樣子。他為什麼會看抖音呢?難道五六歲的時候就知道有這玩意了嗎?一定是家長吧。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先別玩了,其次,如果他已經上癮了,能不能把這個東西當成他的,學習獎勵。那你覺得一定的階段,我讓你玩多少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