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敘利亞特使暗示允許阿薩德繼續執政,美國是在敘利亞準備認輸了,還是別有所圖?

第七軍情間


美國確實在敘利亞問題上栽了跟頭。

早在敘利亞危機爆發時,美國就已經多次強調要求巴沙爾阿薩德政權下臺,在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時,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1年8月聲明,阿薩德政權必須下臺。奧巴馬在任期間曾多次強調這一觀點。



在2017年4月,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聲明,美國對敘利亞政策以巴沙爾阿薩德下臺為優先考慮。注意這兩者得區別,奧巴馬強調的是阿薩德必須下臺,而黑莉強調的是阿薩德下臺只是優先考慮,其潛臺詞是還有另外的選擇。



從奧巴馬到黑莉的描述,再到敘利亞特使的暗示,表現了美國對阿薩德政權態度的逐漸軟化。政治是軍事的延續,美國的轉變其實是敘利亞局勢的變化對美國的既定目標不利,不得不轉變態度。



2011年危機爆發時,敘利亞境內反對派此起彼伏,阿薩德政權危若累卵,而美國支持的政治派別卻成勢如破竹之勢,在如此重大的戰略優勢下,美國政府勢必會要求阿薩德政權倒臺,完全掌控敘利亞局勢。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isis的崛起,使敘利亞局勢徒增變數。阿薩德政權、敘利亞反對派和isis武裝互相敵視,攻伐不止,無形中為阿薩德政權減輕了部分壓力。



與此同時,isis在伊拉克攻城略地,使美國可能失去03年美伊戰爭勝利果實,所以美國不得已放棄奧巴馬上任時的從伊拉克撤軍的決議,再次在伊拉克派遣大量美軍,扶持伊拉克政府軍,以打擊isis組織。



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介入,牽制了美軍的大量精力,對於阿薩德政權來說,再度緩解了壓力。而不甘寂寞的俄羅斯,為保證中東唯一的戰略支點敘利亞,於2015年9月開始軍事介入敘利亞局勢,為阿薩德政權保駕護航。

所以敘利亞形成了美國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對抗阿薩德政權,同時打擊isis,俄羅斯支持阿薩德,打擊敘利亞反對派和isis的局面。現在isis已經基本被剷除,但是中東局勢並未明朗。



在敘利亞危機中,土耳其因為入歐目標難以實現,加之庫爾德問題,開始介入中東局勢,派兵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武裝。

與此同時的是,庫爾德問題在中東發酵。為打擊極端勢力,美國一度武裝庫爾德人,使庫爾德武裝成為一隻生力軍,甚至出現一隻以庫爾德女性為主的軍隊。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庫爾德獨立傾向,在2017年9月25日,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在伊拉克中央政府、鄰國以及歐盟的反對,強行舉行了獨立公投,結果顯示有90%以上的庫爾德人贊成獨立,雖然隨後的博弈中,庫爾德人凍結了公投,但是庫爾德人的獨立傾向已經不可阻攔。



由於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境內都有大量的庫爾德人,一旦獨立將帶來極大的地緣政治危機,使中東徹底成一鍋粥,嚴重影響美國的利益

美國的戰略是確保中東分裂,避免出現有統一中東的強國,是要分而治之。但是現在的土耳其介入中東,庫爾德獨立問題,使中東由分裂走向混亂。如果說美國以前是在中東分而求利,混亂的中東美國只能火中取栗了



所以美國現在的戰略是要確保中東局勢不繼續惡化下去。阿薩德政權在敘利亞危機中經過考驗,證明了自身的實力,在敘利亞局勢穩定後,內可壓制境內庫爾德人獨立傾向,外可抵禦土耳其對中東的滲透,對於美國相當有利。



而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實在爛泥扶不上牆,如果反對派給力,驅逐了阿薩德政權,掌控了敘利亞局勢,美國斷不會容忍阿薩德繼續執政

。只是在反對派不給力,又面臨更大的危機,美國不得不對阿薩德政權高抬貴手。



裡得吐槽下美國介入戰爭選隊友的水平,無論是南越還是韓國李承晚和敘利亞反對派,都是極其無力軟弱的政權,和這種隊友共事,很容易把給隊友的支援變成資敵,導致美國的對手拿著美國武器打美國。這樣選隊友,美國在阿薩德問題上不認輸也沒辦法。


L夕惕若


特朗普政府的駐敘利亞特使詹姆斯·傑弗裡11月25日稱,華盛頓不再改變敘利亞政權。這是美國敘利亞政策的一次重大轉向。雖然,出面表態的不是美國國務卿或美國務院發言人,只是駐敘利亞特使,層級略嫌不夠,但是已經足夠讓人們嚴肅對待了。

他的原話是這樣的:

“我們致力於與敘利亞人民共同開展的政治進程。敘利亞人民決定由誰領導他們以及他們將擁有什麼樣的政府。
我們不致力於任何形式的政權更迭。我們致力於改變該政權的行為。

我們可以判定,美國政府等於已經在內部實質放棄致力於推翻阿薩德政府的政策了。這一政策從奧巴馬政府開始,特朗普上臺後,對此一直以來並沒有作出改變。此次詹姆斯·傑弗裡的表態,可謂根本性的轉向。

雖然這種改變的宣示,僅僅是由駐敘利亞特使詹姆斯·傑弗裡所作出,但是對外界所釋放出的信息已經足夠明確了。

這意味著什麼?美國政府已經接受了阿薩德政府將重新掌控敘利亞的現實,準備重新與阿薩德政府打交道,但同時試圖保障美國目前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

這的確可以看作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與俄羅斯的博弈,已經基本認輸了。不過,美國在敘利亞一直都沒有投入太多的賭注,因此實際利益受損並不大。現在政策轉向主要是為了因應現實,及時止損。


建章看世界


美國特使在公開場合講兩句“不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之類的外交辭令,就意味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認輸了”?這樣的邏輯實在有點牽強

請注意,上述這番話可是2018年11月下旬美國特使接受俄羅斯媒體(俄新社與《生意人報》)時說的,換言之,他是奉美國高層之名特意傳話給俄方領導人

採訪中,這位美國特使透露了一個驚人消息——美俄軍隊在敘境內已爆發過十幾次衝突,其中還發生了直接交火。美國特使警告俄方,駐敘美軍的主要任務是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殘部,如果遭到(俄軍)挑釁,美軍將行使“自衛權”。同時,他還批評俄方向敘利亞提供S-300防空導彈增大了雙方“擦槍走火”的風險

但在放完“狠話”之後,美國特使又話鋒一轉,宣稱美國並不謀求“分裂敘利亞”,也不打算推動敘政權更迭,並希望俄羅斯向伊朗施壓以迫使其儘快從敘境內撤走軍事力量。最後他還表示2018年11月底美俄首腦在阿根廷舉行會晤,敘利亞局勢將是雙方一大商討重點。

綜上,美國特使這番軟硬兼施的說辭到底是啥意思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美方不想跟俄羅斯在敘境內爆發直接對抗(當然要是真打起來美方也不怕),希望與俄方“有話好好說”,各自安守現有勢力範圍(暗示美國會在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長期駐軍),並希望俄羅斯幫忙把伊朗勢力從敘利亞趕走

當然了,美方也不能讓俄羅斯白出力,其承諾不再武力推翻敘當局,暗示自己會勸說庫爾德武裝在一定條件下(高度自治、保留“槍桿子”和油氣收益)重新加入巴沙爾政權,甚至不排除在俄敘聯軍收復被土耳其佔領和控制的敘西北3區及伊德利卜省的時候,美方會“嚴守中立”甚至暗中相助,也就是所謂的答應“確保敘領土和主權完整”。

可見,目前特朗普政府對於敘利亞問題的基本方案已逐漸成熟,總結起來就是——美軍會賴著不走,巴沙爾政權也可以暫時延續下去(未來形勢發生變化再說),伊朗必須儘快“走人”。實際上,這裡也透露出美國高層看待敘問題的一個基本態度,那就是美軍肯定要長期插手、干預敘局勢演變,但前者並非美方最關切的戰略方向,如此而已。


網言軍事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就是美國的套路。近日,美國駐敘利亞特使詹姆斯·傑弗裡稱,華盛頓不再改變敘利亞政權,暗示允許現在的敘利亞阿拉伯共和國政府繼續下去,但需要改變執政方針,不再殘暴對待自已的人民。“我們致力於與敘利亞人民共同開展的政治進程。敘利亞人民決定由誰領導他們以及他們將擁有什麼樣的政府。我們不致力於任何形式的政權更迭。我們致力於改變該政權的行為。”這段話確實值得玩味,作為敘利亞內戰的幕後黑手、非法侵略者的美國還在扮演人權的衛士,雖然敘利亞多年的內亂已致35萬人死亡,190萬人受傷,超過一半多的敘利亞人口已淪為難民;這段話也賦予了美國參與敘利亞戰爭的正義藉口,可誰都知道美國是在破壞敘利亞,是在準備讓敘庫爾德人宣佈獨立並蠶食敘利亞的領土;最後這段話確實在暗示:服從美國意願,按美國意願行使政權權力,美國才能認可阿薩德政權的存在,否則就是殘暴的政權。

說美國準備認輸了,那是一廂情願,那是完全沒有領悟道美國敘利亞特使所說得這段話。別忘了,美國可是超級大國!


山合水


美國態度緩和,自然因為反對派武裝在敘利亞戰場上節節敗退,敘利亞政府軍搞定了ISIS在敘利亞的最後一個根據地,即將在伊德利卜省和俄土聯軍共同對反對派武裝進行全力打擊,俄土敘伊聯軍還沒開打,伊德利卜反對派武裝內部就出現了內鬥的情況,同時反對派武裝有親土耳其勢力,整個伊德利卜省的反對派武裝就是一盤散沙,能敢面對俄羅斯軍隊的就只有HTS極端武裝,雖說在伊德利卜趁機擴充了實力。偏偏這時候反對派竟然使用化學武器,俄羅斯更是先下手為強以搜查化學武器為由出兵伊德利卜省了,已經表明即將要打響的戰爭。而俄土敘伊聯軍之後就要出兵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了,那裡是庫爾德武裝的大本營。


相比於這幫反對派武裝,美國更心疼庫爾德武裝,美國一直想讓自己扶植的庫爾德武裝建立國家,讓其成為和以色列一樣的國家以便於掌控中東,但是庫爾德人建國就要肢解敘利亞,土耳其和伊朗,而敘利亞這個公認的國家的幼發拉底河東岸地區被庫爾德武裝非法佔據,敘利亞要收回來名正言順,庫爾德武裝不會還,那就只能武力打擊了。

敘東北部地區雖然有美國,沙特和阿聯酋的部隊支持,或許還有其他國家的部隊。可面對實際戰力很強的俄敘土伊聯軍,沙阿的“老爺兵”只是炮灰,如果真有歐洲一些國家的部隊那也不是主攻的,還是得庫爾德武裝來正面對抗俄羅斯陣營。可能美國也不認為庫爾德武裝能翻盤,這個時候出來以溫和態度表現,認可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一種相對的讓步,因為美國以往的強硬恐嚇對俄敘土伊來說根本不叫事,而且還不佔理(畢竟做得就是件不要臉的事)。這位特使還有一句話說不推翻該巴沙爾政權(美國已經不認為能推翻了,所以才這樣說),但要改變巴沙爾政權的行為,那究竟什麼行為才能定義為可以被美國認可的行為呢?還不是以退為進想以這種方式參與干涉到敘利亞政權中。這是給了自己一個退路,規劃是如果真的不能翻盤,但因為這個表態美國還能在中東地區和中俄共同參與管理。

當年中國帶頭組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美國深知不能阻礙其他國家的加入,終於想出辦法以觀察國名義觀察亞投行的運行,以圖攪進亞投行,現在美國的做法與當時很相似,不過這次的溫和卻是有了出賣隊友的打算。


廣目覽野


美國的暗示,並沒有在敘利亞認輸,也沒有徹底否定推翻巴沙爾的可能,而是將敘利亞局勢又推動到一個新的混亂階段。


目前敘利亞政府在俄羅斯以及伊朗等什葉派政權的支持下,已經明顯取得了該國西部地區的主要控制權,並且逐步的在拉卡省、伊德利卜省等地有計劃的驅逐反對派與恐怖組織。所以對於西方來說,像之前徹底使巴沙爾政府倒臺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國際社會開始普遍認為以維也納和阿斯塔納會談會基礎組成聯合政府成為未來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唯一出路。但是大敘利亞地區對於美國的中東地緣利益來說依然重要,所以特朗普政府開始轉變思路,在不反對推翻巴沙爾的同時,撥拉起自己的小算盤。


而美國的小算盤,就是在幼發拉底河東岸扶植一個敘利亞的割據政權——庫爾德自治武裝,藉此保持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


自去年庫爾德與反對派武裝沿幼發拉底河控制其以東地區後,在美國武裝力量幫助的一年多時間裡,驅逐了敘利亞在該地區的合法政府組織,並且強制成立庫爾德自治政權,從經濟上以奧馬爾油田為經濟來源,從政治上以建立庫爾德國家為政治綱領,從文化上輸出庫爾德民族主義,全面的在該地區去敘利亞化,當然這種推廣是強制性的,並沒有獲得當地大部分人民的支持。(下圖為美國駐敘軍事基地)



所以既然在敘利亞東部已經樹立起較為穩固的代理人,而巴沙爾政權在俄伊支持下無法輕易推翻,所以索性“聲東擊西”,一面軟化對巴沙爾的態度,從而迎合國際社會輿論加強在敘利亞的話語權,而另一方面加緊對東岸庫爾德政權的支持,以鞏固自身利益。


馬克觀察


如果真如這位美國駐"敘利亞特使"強調的那樣:"不尋求敘利亞政權的更迭,而在於政府的行為,即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以及呼籲敘利亞人民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等等"。美國的態度似乎與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眾所周知,當初美國支持和期待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以武力推翻搖搖欲墜的阿薩德政權。然而,當阿薩德政權在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的幫助下,如今得以重新站穩腳跟,並與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軍和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時。美國在無奈之下,才不得不求其次:放棄武力推翻阿薩德政權,轉而企圖表達想以三方同時放下武器,最終和平協商,制定新憲法,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來達到敘利亞的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

這一想法隨由美國單方率先提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客觀上也是這也是敘利亞問題可以根本解決的途徑。相信土耳其,俄羅斯及伊朗方面沒有理由反對,甚至會附和美國的想法。因為,俄土兩國國內有眾多的內政問題要處理,如今深陷敘利亞泥潭,不能抽身,也非它們所願。問題在於阿薩德本人願不願意接受美國的提議。畢竟敘利亞政府軍目前佔有優勢。再說,如果敘利亞未來真的進行全國範圍內的民主選舉,可以想象他代表的少數族裔阿拉維派穆斯林面對大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他的勝算不大。

由此可見,對於小阿薩德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美國如何說,敘利亞的最後局勢走向,是打是和,還是決定在小阿薩德的一念之差!


顏二哥有言23



第一,美國經常指責其他國家,尤其是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干涉美國內政,其實,美國一直在干涉敘利亞內政:無論是以前一直謀求推翻阿薩德政權,還是現在稱允許阿薩德繼續執政,但要改變該政權的行為。試問美國:既然阿薩德能夠執政,如何對待敘利亞人民不是阿薩德的事情麼?如果阿薩德不得民心,敘利亞人民可以將其趕下臺。沙特最近接連發生記者被害事情,美國為啥沒有指責沙特,難道僅僅因為沙特是美國盟友、美國和沙特簽訂了軍售大單?如果其他國家遇到類似沙特的事情,美國都能像對待沙特一樣對待其他國家,那麼,美國就做對了。


第二,在敘利亞戰爭問題上,美國當然認輸了——認輸得認輸,不認輸也得認輸,已經由不得美國。俄羅斯、伊朗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打敗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和恐怖分子,只是遲早的事情。不過,目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還在負隅頑抗,美國還在作垂死掙扎,但這改變不了敘利亞戰事的大局。


第三,如果說美國還有什麼企圖,那就是希望繼續幹涉敘利亞政權。美國說什麼敘利亞政權“需要改變執政方針,不再殘暴對待自己的人民”,這與美國有關係麼?美國政府是如何對待美國人民的,別人說了什麼?指責了什麼?干涉了什麼?美國擔心敘利亞人民遭到殘暴對待,完全是瞎操心,狗咬耗子多管閒事。特朗普不是說過“只當美國總統、不當世界總統”麼,那還過問敘利亞將來的事情幹啥?


毛開雲


美國敘利亞特使詹姆斯.傑弗裡一直被稱為敘利亞攪屎棍,其言論經常前後不一,甚至語不驚人死不休,最近還拋出過“伊斯蘭國是在阿薩德暴政下產生,伊斯蘭國成立是為了保護敘利亞人民”等言論。所以外界一直無法通過他的表態來判斷美國在敘利亞的真實意圖。


詹姆斯.傑弗裡暗示阿薩德可以繼續執政的言論是23號接受媒體採訪時作出的。我們先來回顧一下當日傑弗裡接受採訪時談及的主要幾個方面。

傑弗裡表示,“我們致力於與敘利亞人民共同開展的政治進程。敘利亞人民決定由誰領導他們以及他們將擁有什麼樣的政府。我們不致力於任何形式的政權更迭。我們致力於改變該政權的行為。”,言下之意,其無論是在敘利亞支持反對派武裝,或是打擊敘利亞政府,其目的只是約束巴沙爾政府的行為,以便其更好的服務與敘利亞人民。

傑弗裡還表示,“美國在這場衝突的各個階段都支持敘利亞的領土完整,我們將繼續這樣做。美國軍隊開展反恐行動並不意味著任何分列國家的願望。”,言下之意,美國沒有分裂敘利亞的企圖以及任何計劃。

傑弗裡在採訪的最後還是一貫的堅持了美國政府的立場,伊朗必須從敘利亞撤軍。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詹姆斯.傑弗裡,在對其言論進行分析。

詹姆斯.傑弗裡其實是個美國中東問題專家,其在2008年到2010年這兩年內擔任美國駐土耳其大使,隨後兩年時間內擔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在今年8月17日,被任命為美國駐敘利亞特別代表。其實外界解讀,特朗普任命詹姆斯.傑弗裡為敘利亞特別代表,主要是試圖和土耳其搞好關係,但從目前美土的關係來說,顯然詹姆斯.傑弗的工作沒有很好的做到位。

回到中心話題上,在敘利亞,美國實質上已經輸了,雖然目前來看其在河東地區還保留著大量的軍事存在,還在敘利亞境內主導著聯盟對伊斯蘭國進行著軍事行動。但實際上,美國最初的目標是推翻阿薩德政權,這也就是為何當詹姆斯.傑弗裡暗示阿薩德可以繼續執政時,會收到外界如此巨大的關注。

但現在,美國支持的曾經如日中天的反對派武裝已經日落西山,困守著伊德利卜在做困獸之鬥,當日與美國一同介入敘利亞局勢的北約盟友,現在卻逐漸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初,其目的是徹底將俄羅斯的勢力從敘利亞給踢出去,但現在,不僅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連美國在中東的眼中釘,肉中刺伊朗,也在敘利亞開始無處不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美國真是輸了。



但顯然,美國在敘利亞沒有認輸,因為其依然在支持著庫爾德武裝,甚至為了保護庫爾德武裝,其在曼比季地區引入了法國,近日又在河東地區引入了沙特和阿聯酋聯軍,其目的就是要在敘利亞打持久戰。

隨著巴沙爾政府在在敘利亞重新立穩了腳跟,美國似乎真開始不再尋求推翻巴沙爾政府,至少不尋求在短期內推翻敘利亞政府。

那麼此間美國的戰略意圖是什麼,是伊朗,是俄羅斯。

其就是想把伊朗和俄羅斯長期的拖在敘利亞這個泥潭中,消耗伊朗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和整體實力。所以我們看到,為了持久作戰,美國引入了法國、沙特、阿聯酋等一干盟友,為自己減輕壓力。

所以這就很一目瞭然了,美國知道巴沙爾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其是否能繼續執政,美國就是以這個問題,試圖來離間巴沙爾政府和盟友俄羅斯及伊朗之間的關係。所以未來不排除美國會直接找巴沙爾政府接觸,談判。其未必真能在巴沙爾政府和俄羅斯、伊朗之間埋下一顆雷,但至少讓對方陣營內部多一分猜忌,也會加速俄羅斯陣營軍事力量的消耗。


中評軍事


我來回答一下吧。

我認為美國政府特使詹姆斯.傑佛裡的講話,大家可能理解上有錯誤,美國人不想武裝推翻巴沙爾政府的講話,這是基於目前反政府軍的實力有限。並不意味著美國軍事上就不想介入敘利亞戰爭。

美國的理解是構建敘利亞聯邦制國家,而非中央集權制國家,美國政府仍然會支持庫爾德人控制區。

聯邦制國家就是維持現狀不變,庫爾德人控制區擁有中央政府無法管控的獨立自主的地位。

巴沙爾政府只能控制住自己佔領的地區,這與原來的敘利亞政府是中央集權,這是兩碼事。

美國政府就是想維持現狀不變,實現一國兩制,各管各的控制區。

聯邦制與中央集權制度,完全不一樣,庫爾德人自治區,實際上就是獨立王國,庫爾德人自己解決問題,不需要巴沙爾政府來管理,這是基於庫爾德人控制區的油田與糧食主產區,這樣等於各管自己的控制區。

美國的理解就是組建敘利亞聯邦制國家,而非原來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這與我們大家理解上有很大出入,認識上有很大的差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