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誕生,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近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出生。消息曝出後立即引發巨大關注,其中的倫理問題也引發眾多爭議,122位科學家發佈聯合聲明強烈譴責。

據中外媒體報道,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佈,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誕生,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11月26日下午, 122位科學家通過@知識分子發佈聯合聲明,對於在現階段不經嚴格倫理和安全性審查,貿然嘗試做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的任何嘗試,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誕生,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聲明中稱,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直接進行人體實驗,只能用“瘋狂”來形容。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準確性及其帶來的脫靶效應科學界內部爭議很大,在得到大家嚴格進一步檢驗之前直接進行人胚胎改造並試圖產生嬰兒的任何嘗試都存在巨大風險。

而科學上此項技術早就可以做,沒有任何創新及科學價值,但是全球的生物醫學科學家們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為脫靶的不確定性、其他巨大風險以及更重要的倫理及其長遠而深刻的社會影響。這些在科學上存在高度不確定性的對人類遺傳物質不可逆轉的改造,就不可避免的會混入人類的基因池,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在實施之前要經過科學界和社會各界大眾從各個相關角度進行全面而深刻的討論。

確實不排除可能性此次生出來的孩子一段時間內基本健康,但是程序不正義和將來繼續執行帶來的對人類群體的潛在風險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科學家們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及研究相關單位一定要迅速立法嚴格監管,並對此事件做出全面調查及處理,並及時對公眾公佈後續信息。

據報道,賀建奎介紹,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即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他的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並修改基因,也被稱為“基因手術刀”。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裡面有約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 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倫理審查成疑 衛計委介入調查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顯示,項目起止時間為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申請書申請人是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項目名稱為CCR5基因編輯。在申請書的最後方顯示,該項目“符合倫理規範,同意開展。”並蓋上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的印章,落款時間為2017年3月7日,簽名者有龍宏、黃華鋒、褚振忠等7人。

“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誕生,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而深圳和美醫院醫務部主任秦蘇驥在回應媒體時稱:“ 申請書上的所有簽名者均確有其人,剛才訪問了部分簽名者,他們表示,筆跡是真實的,但對此事件確沒有任何印象。”

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則表示,這個實驗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和美婦兒科醫院出生的,至於網上流傳的那張申請書,醫院也不瞭解情況,目前正在調查核實。

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和美兒科醫院於2010年07月29日成立,15年7月7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其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局主席名叫林玉明,系福建人。2014年,林玉明當選莆田健康產業總會副理事長。

11月26日晚,深圳市衛計委發佈《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問題的調查》表示,根據“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在倫理委員會設立之日起3個月內向本機構的執業登記機關備案”,經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一機構未按要求進行備案。已於11月26日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對媒體報道的該研究項目的倫理審查書真實性進行核實,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佈。

南方科技大學回應: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26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也發佈《關於賀建奎副教授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研究的情況聲明》,稱賀建奎副教授已於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

“基因編輯嬰兒”被曝在中國誕生,122位科學家發聯合聲明譴責

學校表示,此項研究工作為賀建奎副教授在校外開展,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佈相關信息。

基因技術“改造人類”存倫理爭議

使用基因編輯技術來“改造人類”,在倫理上,目前全世界醫學都還持十分謹慎的態度。

2017年2月,由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以色列以及來自中國的22位學者組成的人類基因編輯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提出了10條嚴苛的標準,規範對人的基因編輯,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應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但僅限於雙方均患有嚴重遺傳疾病的父母,想要健康的孩子卻別無選擇時。

此外,不少倫理學家和社會團體擔心,經基因編輯的人類胚胎會引向“設計嬰兒”,加劇社會不公平。上述報告也明確補充,基因編輯技術不應該用於增強人類智能等非治療性目的。


①人民網: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②健康時報客戶端:《壽命長、智力高、抗病力強!人類真能改造“超級後代”嗎?》

③南方都市報:《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前倫理委員會成員:審查申請書籤名可能是偽造》

④澎湃新聞:《深圳醫學倫理委:已啟動對“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