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頭積奶怎麼辦?

太累了nnd


三天兩頭堵奶,吸奶器也吸不出來,寶寶也洗吸不出來,怎麼辦?

我曾經也三天兩頭堵奶,請了兩次催乳師,效果也不大,還是堵。當時寶寶不在身邊,又不能給他吸,只有每天自己冷敷、按摩,然後擠下來。

那段時間吃了不少苦頭,常常堵得像塊石頭,晚上經常被痛醒,每晚起來擠奶三次更是雷得不動得的事。後來才找準方法把堵奶的問題解決了。


首先,堵奶是不能用熱敷,因為輸乳管還沒完全疏通,奶水淤積在裡面了,熱敷只會越來越堵。正確的方法是冷敷,把冷藏後的土豆片搗成泥狀,放在淤積的部位冷敷十幾二十分鐘,用冷藏後的捲心菜也可以。

少吃油膩或糖分高的食物,吃高熱量的食物,血液會變得粘稠,母乳的粘性就更高。與此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不然母乳過於濃稠也會造成堵塞。當時我怕奶水不夠,醫生也囑咐過,要把奶水提上來,因為寶寶本身早產,出生體重才3.2斤,後續出院如果沒母乳喝,體重很難追上。所以,那段時間物別焦慮,不喝多點湯水怕沒奶,喝了又堵。那時輸乳管還沒完全疏通,老媽每天熬下奶湯,我不敢不喝,所以每次疏通完了第二天又堵。

另外,血氣不足也可能會堵奶,平常除了吃些清淡的湯水,還要吃些富含鐵的蔬菜,如菠菜、小松菜、茼蒿等


如題主所說,寶寶也吸不出來,有可能寶寶剛出生不久吸力不大、吞嚥能力較差所致,也可能是哺乳姿勢或銜乳不正確。

正確的哺乳姿勢為“四貼”,胸貼胸,腹貼腹,寶寶下巴緊貼乳房,整個或大多部分乳暈與咪咪頭都被寶寶的嘴巴包裹住,寶寶還要保持仰頭的姿勢,這樣才利於呼吸與吸吮。

另外,當奶水過多時,每次餵奶只用一種姿姿勢也易造成積乳。基本的哺乳姿勢橫抱的,如果是咪咪上方有包塊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搖籃式、橄欖球式與半躺式。

反正預防堵奶及乳腺炎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次採取不同的餵奶姿勢與方向,然後多給寶寶吸。

為了左右兩側咪咪均衡泌乳、出乳,兩邊要交替喂。


美媽很帥


積奶的原因:

1、 奶太多;

2、 沒有及時排出;

積奶怎麼辦?

積奶的關鍵就是及時排出,避免長時間停留在乳房引起奶結或者乳房發炎。

1、多讓寶寶吮吸:多吸,可以疏通乳腺,這樣就會避免奶結;

2、熱敷:用熱毛巾或者熱源,敷在胸部,幫助軟化奶結;

3、按摩:自己一隻手拖住乳房,另外一隻手從乳房根部(腋窩)向乳頭方向按摩,幫助疏通乳房;

4、用吸奶器吸:如果寶寶自己不肯吸或者奶太多,那可以自己用吸奶器把它吸出來,然後冷凍起來,以後給寶寶吃;

5、請專門的醫師疏通:上面的方法都使用過,但還是會存在積奶或者乳房發炎,這個時候需要及時疏通,建議去醫院,請專門的醫師幫忙疏通;

6、適當減少湯水攝入:如果是因為奶多導致的積奶,每天可以少喝一點的湯水;


更多最新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如果有孕產和育兒方面的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


芝士媽媽


你已經積奶成塊狀,腫了需要消腫,現在去吸顯然效果不大了。可以找專業的哺乳指導師來幫你。如果不是很嚴重可以自己採取冷敷,記住是冷敷,千萬不要熱敷。乳房裡的乳汁從很多的類似管道過來,熱敷只會加重淤積。冷敷用土豆片,捲心菜葉。


乳汁分泌過多就容易淤積,主要還是孩子吮吸過後還有很多,你可以適當的用吸奶器吸出,要不然又造成乳汁淤積,嚴重的腫塊會發炎的。儘量讓孩子多吮吸,不要淤積,出現淤積後及時冷敷,消腫。

可能你是新手媽媽,乳汁分泌還沒有達到供需平衡,孩子的吮吸也不夠。不過沒事,放鬆心態,你等哺乳孩子一段時間後,產奶量就會根據孩子的需求從而增加或者減少,最後達到供需平衡的。



豆小米媽媽說


奶多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可是一不小心居然成了你的頭痛問題,其實你這樣的問題我妹妹也遇到過,我就來說說她是怎麼解決的吧!

首先是心理上的調節!

作為孩子的媽媽,你要慶幸你有足夠多的奶水供應給孩子,不至於看著孩子捱餓,你卻束手無策!奶多總比奶少好呀!

其次是勤餵奶!勤排奶!

母乳首先是供應給孩子的,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吃飽喝足,不要為了省事,而偷懶少喂。孩子喝完奶以後,如果乳房還是非常腫脹的話,那就涉及到排奶了!有催乳師幫忙是最好的,那如果不想花這份錢,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用吸奶器儘可能的吸掉多餘的奶水。在這裡建議大家用電動吸奶器,不然我們的手會非常累,酸,而且不容易恢復。

第二步,準備捲心菜或者包心菜,可能是同一種菜,我們叫法有所不同!取兩片,中間扣掉一個圓形的小洞,然後放冷凍10分鐘左右!

第三步,將菜葉放在兩個乳房上冷敷。時間上自己掌握,這樣反覆幾次就可以緩解了!

最後,切記!奶多冷敷,奶少熱敷!!

奶多喝不完堵奶一定要冷敷!不然奶只會越來越脹!奶少,乳房不通一定要熱敷!千萬不要搞錯,不然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哦!!


那抹橄欖綠


積奶也叫急性乳腺炎,相信很多寶媽在哺乳期都遭遇過,哺乳期不小心碰到可能就會造成積奶,奶水稠和奶水多的更會頻繁發生,輕者會乳房有紅腫硬塊並且疼痛,重者會發燒,發燒是身體啟動自動保護。

記得我女兒小時候積奶,老人讓我背對著院子,坐在屋門門檻上,用梳子疏硬塊的地方,主要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也可能是心裡作用,感覺梳完立馬見輕。



積奶後,一定要讓寶寶多吸,勤吸而不是停止餵奶;如果用艾灸直接艾灸患處效果更好,艾灸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一般兩三次就好。

也可以用仙人掌搗碎敷在患處,有消炎化瘀的功效。



祝母嬰健康!全家幸福平安!

我是鄭姐育兒經:兩孩之媽,喜歡分享中醫育兒。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鄭姐育兒經


這種情況在我做母乳餵養諮詢的時候經常遇到。積乳了,請催乳師通乳,有的可以疏通,通完又接著堵,有的疏通不了。到我這裡來的,經常到了乳房膿腫的地步。暴力通乳導致的乳腺炎甚至乳腺膿腫真的很多,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根據我的經驗造成堵奶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過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比如老母雞湯,豬蹄湯,吃紅燒肉等等。很多人為了增加奶量被灌下很多所謂的下奶的湯湯水水,結果事與願違,奶量可能沒上來,乳房先賭奶了。並不是像有些人忽悠您的乳管太細了堵奶的。一般情況下正常飲食和哺乳不會導致堵奶的。但是高脂肪飲食,乳汁中的脂肪顆粒多就可能會增加堵奶的風險。



2.寶寶含接不良,哺乳姿勢不恰當,含接不良是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其實很隱蔽,很多人注意不到這個情況。也不是主要原因。比如說寶寶含乳淺,一方面會導致達不到有效吸吮,乳汁排出不暢,另外一方面含乳淺硬顎壓迫乳頭,導致一側或者一根乳管乳汁排出不暢,會出現局部的堵奶情況,這個可以通過哺乳後乳頭形狀的改變來判斷,多呈扁平或者💄狀。堵奶後可以通過調整哺乳姿勢改善堵奶的情況。



3.一側乳房受壓或者被外力損傷。乳房受壓導致的乳汁排出不暢多見於夜間,媽媽側身睡,乳汁一方面受重力作用墜積,另外一方面夜間催乳素水平高,乳汁量多,寶寶吸吮少,媽媽忒累也沒精力排空。這就要求媽媽睡覺的要注意下,另外夜間躺著哺乳後記得調整姿勢。爸爸也要記得提醒媽媽。晚上人都很疲憊,更何況是媽媽,白天帶孩子很累,夜間激素分泌也容易發睏。



4.乳頭乳暈區有手術史,乳管被破壞。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來說對於未婚未育的女性做乳房手術醫生都會盡量避免。這個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讓寶寶多吸吮了。

處理方法:

1.如果積乳脹痛不適,建議冷敷積乳部分,乳頭乳暈區要採用熱敷的方式保證輸出段開放。可以用冷藏的土豆片或者捲心菜,搗成泥狀更好。如果伴有乳頭皸裂,可以用蛋黃油塗抹乳頭。蛋黃油自己可以製作(4個蛋黃,在鍋裡小火煎,熬出油即可)。



2.對於不同方向的積乳通過調整方式來改變。主要原則:寶寶下巴方向對著積乳的方向。如果媽媽掌握不了這些哺乳姿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採用胸膝位。但是胸膝位媽媽會比較辛苦,寶寶也容易嗆奶。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針對性來。下面介紹幾種:

內上方的積乳包塊可以採用橄欖球式。

外上方的積乳採用搖籃式

上方的積乳採用半躺式

下方的積乳採用69式

以上方法堅持7-10天一般都會解決積堵奶問題,如果包塊依然存在要考慮積乳囊腫的可能,還要排除其他病變,這個時候是需要到醫院就診的。總之不能暴力催乳,因為見過所以知道後果。


乳腺科王醫生


積奶也叫積乳,就是哺乳期媽媽產生了乳汁淤積,導致乳房脹痛,發生腫塊,這些腫塊不及時處理容易導致乳腺炎,千萬不可忽視。


那已經發生積奶了,該怎麼辦呢?積奶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乳腺不通,導致乳汁無法排出,所以想辦法通乳腺才是關鍵:

1.按摩法。

媽媽們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積奶症狀,先用熱毛巾敷一下乳房,抹適量潤滑油,以免弄傷皮膚,然後左手托起乳房,右手順著乳管方向,從乳房根部往乳頭方向揉、推、擠、抓,慢慢排出積奶,直到結塊消失。


如果媽媽們自己不會,也可以請專業的通乳師,他們的按摩手法更專業,能有效緩解積奶的狀況。

2.注意飲食。

一般產生積奶都是因為奶水過多,這樣的媽媽在飲食方面要避免攝入過多的湯水,如發奶的木瓜、鯽魚、豬蹄等,以免加重乳汁淤積情況。

我當時就是因為積奶患上了乳腺炎,沒出月子就上了趟醫院,掛了三天鹽水,痛苦死了,所以發現有腫塊就要趕緊處理,不能因為寶寶吸不出來就不吃那一邊,這樣會加重積奶情況。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希媽育兒”,分享育兒心得,陪孩子一起成長。

希媽育兒


積奶一般是乳汁淤積引起的硬塊,有時候用手碰碰它會感覺疼痛。那麼,造成積奶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麼呢?我做如下分析:

一、寶媽乳頭髮育不良如乳頭過小、過短或者深陷的寶媽影響哺乳,因為寶寶吃奶力度不夠,導致的乳汁不能完全被排空引起的積奶。

二、由於寶媽平常壓力太大而產生身體毒素,讓筋絡堵塞也容易造成積奶。

你是有一邊有硬塊,用吸奶器吸好久吸不出來,寶寶也吸不出來,那該如何應對積奶呢?

一、採用熱敷的方法:把毛巾放在較燙的開水裡泡一下、擰乾,敷在乳房腫塊處,如此反覆多敷幾次,可促使乳房部位血液循環,有助疏通乳房經絡,緩解積奶。

二、按摩雙乳:把手洗乾淨、搓熱,由內而外打圈的手法按摩乳房,積奶有腫塊的地方可以多按摩一會。三、用“木通”熬水喝:可以說這是我們那裡產婦用得很多而且效果非常好的經驗方吧。木通,我們那裡是到處可見的,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通花梗”,用它熬水當茶喝3-7天,效果很棒。

四、寶媽平常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鍛鍊,有助於緩解自身壓力和促進新陳代謝,可有效預防和緩解寶媽的吸奶症狀。

五、媽媽平常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態,不要老是讓自己處於緊張而焦慮的狀態,要多想開心的事情,才有助於積奶狀況的改變。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祝你身體健康,母嬰平安!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文集《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文海撈夢話育兒


積奶是很疼的,我有親身感受。

我生兩個孩子都是奶水特別多,生大寶時候,月子裡幾乎沒有吃肉,而且還總是哭,結果我的奶水一點不少,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哭的沒奶了。

生二寶,老公早就給請了月嫂。整個月子都在自己家,月嫂伺候,婆家人孃家人都沒用來。從醫院回到家,月嫂就說可以買點鯽魚,熬湯喝。老公就每天起早去買活鯽魚,買好多,還買了公雞,豬蹄,豬肘放滿冰箱,等著月嫂給我做。

沒想到只是喝了三天鯽魚湯,我的奶就多的不行了,兩個奶漲的特別疼,吸奶器也不管用了。幸好月嫂有推奶的手藝,給我推奶。推溼了四條毛巾,噴的滿地都是。

還給我喝了金銀花顆粒。再也不敢給喝鯽魚湯了。連著推了三天,才把奶推好。

鯽魚湯都不敢喝了,別說雞湯豬蹄湯了。直到出了滿月好久,我才敢喝雞湯,吃豬蹄,不敢喝湯。

每次感覺奶太多,寶寶吃不完,就用吸奶器吸出來。月嫂告訴我多用熱毛巾敷奶,用手掌從上往下順著奶管輕輕按摩,經常揉一揉腋窩那個大奶管。

還有給孩子餵奶時,不要壓住奶,不要讓孩子的小腳蹬到奶。

如果感覺到疼了,就喝金銀花顆粒和蒲公英顆粒。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


果林媽的溫馨天地


積奶又叫乳汁淤積,從您求助的情況來看,積奶時間較長,所以再去用吸奶器或者讓寶寶吸這兩種方法顯然是不行的了,得藉助一些方法消除積奶硬塊,但是這不代表說就不讓孩子吃奶了,越不讓他吃,積奶越嚴重,或者是直接回奶了。

建議用熱毛巾敷兩三次,敷之後再用指腹輕輕推揉,力度一定要輕柔,如果太用力會損傷乳腺,更不容易恢復,還產生其他問題就不好了。手指推揉要沿著胸廓向乳頭的方向畫圈進行。如果自己不方便推揉,可以求助親人或直接找專業的催乳師。



在乳腺未暢通之前,不要喝下奶的湯飲,油膩的食物也儘量少吃,以防積奶情況愈加嚴重。平常寶寶不喝奶或者無法哺乳時,儘量用吸奶器或者用手將乳房排空,預防再次積奶。

哺乳時要注意用正確的方式,兩側乳房交替哺乳,空置的一側乳房避免擠壓導致積奶的發生。

祝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