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去坐10多個小時的動車而不願意去坐飛機?

南風暖暖


首先,在天上,心是個空的,在地上心是個實的。坐飛機心情比較緊張,有時間遇到氣流更加緊張。還是動車安穩,可以看看風景!所以,高鐵準點、舒適、安全和沿途的風景是飛機比不上的,我選高鐵!

其次,看看網友們對此事的看法:

1 這輩子已坐了80多次飛機,越坐越怕。在國內出差如果不是趕時間,改坐動車與高鐵了。除非去國外,沒辦法。

2 飛機準點率太低了,通常晚點一個小時,六個小時內還是高鐵好。坐高鐵可以隨便走動,可以觀賞風景,坐飛機,不可隨便走動,除非上廁所,天空還是灰灰禿禿的一片,沒意思。

3 由於工作關係,我也經常乘坐飛機。但是自從高鐵出現後,在六個小時,甚至包括八個小時以內的路程,我首選高鐵。 我們來算筆時間賬:以路途時間為二小時為例,由於國內絕大部分機場距離市區比較遠,從市區到機場路途0.5小時(其實一般在40分鐘~1小時左右),提前1小時到機場,飛行2小時,到達後提取行李0.5小時,再到市區0.5小時,這就用去了4.5個小時。再以高鐵來計算,就算從市區到高鐵站1小時,來回加上路途時間也差不多4小時。但是最關鍵的一點:高鐵基本都準時,但是航班呢?動不動就延誤,我曾經遇上延誤最厲害一次:整整4個小時。至於安全性方面,二者都安全,但是……,我不說大家也明白。只能說,隨著乘坐飛機次數越多,心裡的恐懼症也會越來越重。當然,實在是路途遠,又不通高鐵的地方,趕時間的話只能選擇乘坐飛機了,不趕時間的話,坐火車軟臥其實也是挺不錯的選擇。

4 飛機在騰空而起的時候,我們就把自己的命交給了飛機,交給了機長,交給了上帝,這種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感覺,實在是讓人心驚膽戰。

5 坐火車方便隨到隨上,飛機要提早購票,提早到機場,還要晚點等,不比火車穩妥!

結束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對於我來說,不坐飛機是因為窮!


遊戲大咖王


我就是更願意坐高鐵的人,如果高鐵在 6 個小時以內,我覺得不會考慮飛機。


1. 坐飛機要多出很多額外時間

很多人覺得飛機比高鐵快,比如北京到上海,飛機 2 小時,高鐵要五六個小時。

但在實際出行中,就會發現,乘坐飛機要很多時間。

首先,高鐵有很多站點在市中心,而飛機場都在遠郊。

比如到上海,只要到站不選虹橋站而選上海站,下來就是內環(市區),到陸家嘴、人民廣場、靜安寺等 CBD 很快。

而上海的兩個機場——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都在遠郊,到市區要多出至少 40 分鐘,全程就多出 80 分鐘。

高鐵我可以提前 20分鐘到,因為高鐵在網上買票後,可以不用取票直接刷身份站進站出站。到了高鐵站後驗票、過安檢就行,10 分鐘內絕對搞定。

而飛機呢,要值機、打印登機牌、辦理託運、過安檢,而且提前半小時到登機口(遲了就坐不上擺渡車了),我一般是提前一小時到,相比高鐵又多出來 40 分。

加上前面的 80 分鐘,乘坐飛機至少要多出 2 小時,把這兩小時算上,乘坐飛機出行也並不那麼快。


2. 高鐵是固定票價,機票是浮動票價

除了極個別情況下,機票會比高鐵便宜,一般都是高鐵更便宜划算。

更重要的是,高鐵的價格是固定的,不管是提前 10 天買,還是提前一天買,價格都是一樣。

對於我這種喜歡提前兩天買票的人來說,這太重要了。要知道,飛機票想要買便宜,必須要提前很久訂,如果提前兩三天買,價格會很貴。


3. 乘坐高鐵,更舒適!

乘坐飛機,在飛機起降的過程中,因為艙內氣壓的變化,耳朵裡的耳膜會刺痛。而我正好屬於對這種疼痛比較敏感的人。

除此之外,現在飛機的座位越來越擁擠,而高鐵多出一點錢就能享受一等座,空間非常大!


4. 飛機晚點多,高鐵基本都準時

如果遇到陰雨天,飛機誤點是家常便飯,有時候在候機廳傻等飛機通知起飛,一等就是五六個小時,真的受不了!

而高鐵除非除非大雪天,一般都是準時到準時發。


陸家嘴文青


作為一個天天在飛機上工作的優秀乘務員,回答這個問題應該是非常合適的。

1:飛機噪音巨大。真的非常大。不要說我們公司的飛機不行,相比某些航空公司的老飛機我們公司清一色的空客機型性能不要好太多。最近我們公司新進了一架升級過後的A320,據說噪音降低百分之50以上,還省油。但我前不久剛剛執行過那架飛機的航線任務,噪音依然很大。在航空公司也呆了幾個年頭了,聽力明顯有所下降,但這就是工作,由不得你。



2:空間狹小。空間狹小分為兩種,一種是座位就很窄(現在的航空公司為了利潤無止境的壓縮空間,能裝200人絕不裝199人)另一種是過道很窄,空姐發餐把餐車推進過道,你要擠過去上個洗手間真是一種煎熬。


3:延誤等不穩定因素太多。一到冬夏,情況非常明顯。這又是雷暴,不能起飛。那裡又是凍霧,不能起飛。這裡有軍事演習,沒有起飛時間。那裡又有航空管制,等待塔臺通知。不用說大家,我們自己都很煩。

4:沿途風景少。雖然說飛機上還是有很多美麗的景色,但和高鐵相比屬於關公面前耍大刀。高鐵路邊的景色,我常常看走神,一走就是半個鐘頭。



5:顛簸,空氣質量差。有的時候我們飛一整天,腦袋一直處於疼痛的狀態。這是由於飛行器中長期缺氧造成的。顛簸我就不多說了,因人而異,有些人無所謂,有些人完全沒法接受。

但綜合來說,1600公里以上的距離,還是優先飛機。畢竟時間最值錢。


川航花旦小菜牙


為什麼有人更願意做動車而不是坐飛機出行?對於這個問題,我從三個角度來進行闡述!

第一,時間。我前幾天剛從西安坐飛機到重慶,晚上十一點四十的航班,提前兩個小時到機場,如果不延誤,十一點四十起飛,途中飛行一個半小時,降落後四十分鐘的取行李時間。也就是說,從我出門到走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需要大概6個小時,如果在臉上航班延誤,七八個小時是正常的。而坐高鐵五個半小時就能到!所以,如果只考慮時間成本,我願意坐高鐵!



第二,票價。大家都知道,飛機票的價格是經常浮動的,有時候高有時候低。而高鐵票價是固定的。當然,有時候機票比高鐵票便宜,但這只是偶爾。大部分時間還是比高鐵貴!所以,如果只考慮價錢的話,我更願意坐高鐵!

第三,安全。大家都知道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比高鐵都安全。但是你們知道嗎?飛機出事後的死亡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高的,一般來說,如果飛機失事,都是百分百死亡!說到這個,我還是乖乖坐高鐵吧!

綜上述,我還是覺得坐高鐵更靠譜!


軍之魂魄


就拿我來說吧, 非常非常恐飛, 我在江蘇, 小孩在成都, 經常接小孩送小孩 ,坐飛機2個小時 動車12個小時 ,為了防止小孩長時間在動車上鬧無奈只有選擇飛機 ,每次坐飛機就跟要我的命一樣, 特別是遇到氣流哪怕一點點的顛簸, 我都害怕的要命,只有假裝睡覺、可又睡不著、手心冒汗,可以說飛機離開地面開始我就生不如死,慢慢降落的時候又特別開心,那個時候異常興奮,我也知道飛機很安全,可離開地面就是不放心,總覺得會遇到風切變,而且這樣的空難還不少,這可能跟小時候一次坐激流勇進的過山車有關係,從此特別害怕恐高,甚至站在二樓往下看都害怕,無奈出國旅遊的計劃一次次泡湯,只要是我一個人的時候機票無任怎麼打折都不會心動,動車才是我的最佳伴侶.動車中途到站還可以下去抽菸不是嗎?更別說的火車了隨時都可以抽!這也是為什麼動車高鐵有一等座 商務座,這個世界這麼大、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背影109103166


2800公里,我選擇飛機✈去,高鐵回。 飛機從凌晨2點開始準備,6點50起飛,10點到達,11點到家。全程9小時,費用1000元整(廉價航空加打車)。回程高鐵全程9小時,加打車來回各一小時,11小時搞定,費用950。只便宜50元,但慢了兩小時。



安全性 高鐵🚄肯定好於飛機。至少國內目前為止死傷超過一架飛機a320 200人以上乘客數量的一起沒有(至少聞所未聞)且高鐵數量中國已經是全球之最。但飛機從mh370開始,這幾年就沒消停。前幾天俄羅斯還有墜機。



舒適度,其實飛機要好一點。因為時間短。畢竟比高鐵少6小時。 短途例外。

性價比半斤八兩。價格類似,服務類似,時間接近。當然如果有能抵達市中心的航班,飛機還是比高鐵強。


築夢文化


我是自駕遊愛好者,對於一些遠途旅遊也會採取高鐵(或飛機)到當地租車自駕的方式,我就是典型的優先選擇高鐵(甚至火車臥鋪)的遊者,確實主要是錢和心理兩方面的問題,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1、最主要原因:遠途出行兩者票價差距不是一點點

以廣州-昆明為例,高鐵時間8.5-9小時。暑假飛昆明的機票單程700、800,兩大一小就是2000+,高鐵400+一個人,小孩免票,兩大一小900大元,單程省1000多,來回就是2500,所以果斷選擇坐高鐵

2、高鐵(火車)可以看見沿途的風光,也能豐富小朋友的見識

第一次帶我我家娃娃遠途旅遊就是坐了22小時的硬臥出遊,沿途欣賞植被變化,穿過隧道越過大山,一起坐在走廊的凳子上吃快餐,這樣的經歷現在回看照片依然充滿回味

3、高鐵提前進站時間較短,只要在開車前趕到就行

今年初一家人去成都-重慶走一圈,趕上春運,沒買到高鐵票,那就咬牙飛機吧。太久沒坐飛機了,已經忘記要提前1小時換登機牌,按著平時坐高鐵時間到場,還有45分鐘起飛換票,被告知已停止辦理登機,趕緊找遲到櫃檯,竟然人品大爆發給了我4張頭等艙的票(買的8張票普通艙的票,估計超賣了,給換了4張頭等艙,4張普通艙)

既然被幸運的塞進了頭等艙,那就著實好好享受一把吧,反正我是沒錢自己買票進來的,總結起來就是,服務確實太貼心了

4、還有還有就是出於安全考慮的心理問題

其實坐飛機很安全,安全係數絕對跟高鐵是同等級的(甚至更高級),比自駕更是安全多了去了。不過呢,心理問題有時候就是難以克服。所以中短距離的出行我還是更願意選擇自駕或者高鐵。

我是自駕遊愛好者,也是自駕遊記原創者。更多的自駕遊精彩,請點擊關注今日頭條“跟著肥煲去旅行”,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哦


跟著肥煲去旅行


我應該就屬於這其中的一分子。在國內只要能夠選擇高鐵或者動車出行,我是絕對不會去坐飛機的。

飛機不延誤才怪!

感覺國內的航空公司太任性,幾乎每次坐飛機都要延誤,有時連預計起飛時間也不告訴你,只能在那裡傻等。記得我有一次坐上午9點的航班,6點半就從家出發往機場趕,一個多小時到了機場後,才被告知“由於空中管制的原因,您乘坐的航班延誤了,預計起飛時間等待通知”,那天從上午我一直坐在候機樓裡等通知,等到下午才起飛。到了目的地機場我再打車到市裡,又用了一個多小時,到入住的賓館已經天黑了。我打電話跟朋友抱怨時,朋友卻對我說:“你知足吧,能飛就不錯了,我還遇上過被拉走過夜,第二天才飛的呢!”。所以,越是有急事,我越是不敢坐飛機,我總覺得坐飛機不延誤才怪;如果哪天趕上一趟準點起飛的航班,簡直就是幸運日。

飛機座位太擠了!

國內航空公司的經濟艙都是改造過的,座位又窄又擠。之前我坐飛機總喜歡挑靠窗的座位,圖個可以看雲捲雲舒;可是想要去趟洗手間的時候,就得跟旁邊的兩位乘客說好話:“不好意思,我出去一起呵”,就感覺自己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情一樣;如果旁邊的人在睡覺的話,那就更愧疚了,還得添上一句:“不好意思,打擾了,謝謝!”。後來覺得太麻煩,我就改為選擇靠過道的位置,心想雖然看不到窗外風雲變幻的景色,但再起身就不用低三下四跟別人說好話了。可是我沒考慮到,自己還需要一趟趟起來給裡面坐的兩位讓道呢。我又錯了!


三姐姐


老家武漢,畢業後一直生活在廣東惠州,九幾年回老家,那個困難,託人,找黃牛,買臥鋪,運氣好買的到,運氣不好還買不到,有時還要坐幾小時長途到廣州坐,因為惠州沒有直達武漢的特快,後來一直坐飛機,也折騰,09還是08年,高鐵開通,坐過幾次,算了一下,惠州到廣州南大巴兩個多小時,進站安檢最少一個小時,高鐵四個小時,出高鐵打車回家半小時,前後最少九個小時,坐飛機,惠州到廣州機場兩個小時,進站安檢最少一個小時,飛近兩個小時,出機場半小時,坐大巴或者打的回家要一個小時,算起來最少七個小時到家,時間其實差不多,價錢嘛,因為我回家基本都是小孩暑假和過年,暑假機票最低六折,過年最低七折,都要七八百左右,高鐵票記不清了,應該是三四百的樣子,高鐵勝在穩定,飛機有時誤點讓你崩潰。這兩個方式我一直沒有偏愛。

現在好了,惠州有直飛武漢的飛機,從我家到機場半小時,進場安檢半小時,飛近兩小時,五個小時可以到家,我選飛機,不折騰。

我想,選擇交通工具,一看你的行程是否緊急,急的話肯定飛機,二是看具體的時間差距,便利程度,如果我住廣州,應該基本都選高鐵,三是看你的經濟承受能力。

很多人選高鐵?個人覺得不見得,十年前坐飛機,基本都有空位,現在坐飛機,基本沒空位。當然,京廣高鐵基本也是滿的。


楚安和楚煦


不要說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我有一個朋友從山西去海南,寧可坐30多個小時的火車,也不坐三、四個小時飛機。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現在的飛機場大多建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去機場花費的時間較長,過安檢、辦託運比較耗費時間,這樣一來就部分抵消了飛機速度快的優勢。有一年在昆明,因為安檢口少,提前一個半小時排隊安檢都差點誤了飛機。第二,就是有很多人有"飛行恐懼症"。這樣的人有很多,認為飛機在天上飛,如果一旦有什麼事情就徹底完了,尤其是在空中遇到氣流顛簸,小心臟砰砰直跳, 所以很多次聽到"只有飛機落了地,這心才落到肚子裡"之類的話。一方面是對飛機安全性瞭解不夠,另一方面還應該跟乘坐飛機較少有關。試想一個人頭一次坐飛機,在空中就遇到了很劇烈的氣流顛簸,那會給他今後乘坐飛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