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看到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顆恆星嗎?

零維立方體


肉眼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包括星系、恆星、行星、行星衛星、人造衛星、流星,只是大多時候看到的都是恆星,因為它們大部分很亮且距離地球近。

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星系,最明顯的就是銀河系本身,太陽系處於銀河系的獵戶座旋臂,是一條環境相對穩定,但是也遍佈恆星和星雲的旋臂,在層層疊疊的恆星光照耀下,銀河系的部分結構可以清晰的看到,不過也受觀測者所在地的天氣、大氣、燈光環境的影響;除了銀河系本身,在北半球有可能看到距離地球200多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南半球可以看到的有大、小麥哲倫星雲,它們距離銀河系都比較近,銀河系在被它們的引力撕扯著。

恆星是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最多的天體,絕大多數位於地球1000光年以內,據一些天文探測機構估計,在地球全部區域肉眼可見的恆星只有不到7000顆,受維度、地平線、大氣等影響,一般只能看到3000顆左右;流星是一種特殊的現象,及隕石或者小行星墜落地球,與大氣摩擦發熱發亮。

肉眼可見的行星包括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例如自古就有“熒惑守心”的說法,熒惑就是火星,每年有一段時間,在地球上觀測火星,會發現它的運行軌跡飄忽不定;而金星是在地球上可見的最亮行星,在日出前和日落後地平線48°以內,被稱為啟明星;行星衛星中,最常見的當然就是月球了;據一些科學家分析,28星宿可能和木星的28個衛星有關,那說明它們也能被肉眼看到?

人造衛星雖然很小,並且自身不發光,但是當地表太陽落下,衛星軌道所在處太陽尚未“落下”的時候,衛星的太陽能電版反射的光芒使得它可以被人看到,天上那些沿著直線快速運動著的“星星”就是人造衛星。在天氣狀況好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甚至可以在白天被看到。


來看世界呀


這個問題有意思。

先說視界吧,人的視力是有界的。

目前人類肉眼能見的最大的一顆恆星是太陽,最大的一顆行星是木星,最大的一顆衛星是月球。

出了太陽系,為第二視界,只能看見恆星系的光,看不見行星。

出了銀河系肉眼只能接收到幾億幾十億上百億年前,河外星系傳來的光了,它不是恆星光而是比整個銀河系還大的光,但在肉眼中只有火星那麼大了。

所以肉眼見的天上的星星,有行星,恆星,星系,統稱星星。


你的同鄉749


當然不是啦!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肉眼可見的5大行星啊!還有很多看上去是一顆恆星,其實是繞質量重心旋轉的雙星系統,比如最著名的天狼星!它是天空中除太陽外最亮的星!其實我們能看到的是天狼星A,它的伴星是一顆白矮星,我們是無法以肉眼看到的。。。當然也可能會有真實的《三體》吧!只是我不知道。

感受一下天空中最亮的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