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媽媽為了節約培訓費自己教孩子英語,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Mindy與橋上彩虹


首先,不是為了節約培訓費,是因為語言學習需要大量前期的聽力積累,必須每天都進行。培訓班一週兩次課,完全是不夠的。家庭英語啟蒙如果執行到位,英語學習的速度雖比不上雙語家庭,但和機構相比,就像火箭和飛機的差距。

其次,很多人沒有轉變思想。語言學習應該遵循聽說讀寫的過程。而我們體制內的英語是四點同步進行的。沒有聽力基礎去學“說讀寫”,效率是非常低的。

以我兒子為例,剛五週歲,英語啟蒙3年,幾乎每日不斷。現在可以和外教流暢溝通,自然拼讀的拼讀規則學完了2/3。如果只通過機構去學習,三年是遠遠達不到現在都聽說和讀的水平。而且他現在記憶單詞很快,因為他腦海裡已經儲存了讀音,再加上學過自然拼讀,那麼記憶單詞的速度是體制內孩子沒有辦法比的。

學前,尤其幼兒園之前,最好母親父親在孩子身邊陪伴,制定短期和長期的英語啟蒙計劃。其實所謂的啟蒙計劃,無非是兒歌、繪本、動畫。每天合計最多兩小時。繪本一開始時我幫忙讀簡單的,到後來就自己聽音頻了。認真積累兩年後,考慮找外教幫助孩子發展口語能力。

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而且,潛移默化的輸入,使孩子的語法內化地非常好,什麼時候用ding,什麼時候用to do,什麼時候用she,什麼時候用her....根本不用刻意去學習,省卻了敲黑板敲到吐血的過程。

整個過程利用的故事吸引力,孩子樂在其中。

所以,我認為,不選擇機構不是錢的問題。是選擇個性化教育的問題。為孩子單獨制定時間充分的、規律的、符合自身個性特點的英語啟蒙計劃,家長需要多費精力。而這些精力,要按市場行情,比報培訓班昂貴得多。

關於英語啟蒙,評論區裡永遠少不了一種聲音:母語都學不好,還學什麼英語。

實際上,這是不符合邏輯的觀點。英語好,母語一定就是差的嗎?

一歲時我開始為孩子讀中文繪本,兩歲時加入了英文繪本。現在我們每天睡前都要讀中英文繪本。實際上,因為英文輸入從兩歲才開始,比中文輸入足足少了兩年時間,孩子一直是母語優勢,母語表達能力一直處於同齡平均水平之上。我相信,他的中文水平,比大部分沒有父母陪伴、沒有睡前伴讀的孩子要優秀。所以,看問題不能理所當然,以己推人。別人也有看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南國有嘉樹


兩年多前,我家男娃6歲多。我打算送他去一家知名機構啟蒙英語。機構教師給了我一個優惠價——每年兩萬,在我看完他們的展現視頻後,我心動了——我的意義是我打算本人教孩子學習英語。理由是:機構的遊戲式興味教學跟我理念不符,其次昂揚的學費與我等待的效果差距甚大——由於我隨口問了一句,在你們這裡學習到小學六年級能不能讀懂BBC或者VOA的新聞,他們一臉詫異覺得我請求過份了。(如今看來,才剛三年級,我就初步到達這一目的了)

作罷,只要本人入手了。言語學習貴在堅持,沒人會疑心這個像白開水一樣的道理。

不過堅持這種東西似乎痛苦的意味更深長,能不能到最後取決於所獲取的報答——最好是又快又看得見的報答。

於是我簡單的算了一筆賬來量化這個報答。

效益剖析

依照我的實踐狀況,均勻每天能夠破費約20分鐘來陪伴孩子學習英語是可行的(後面剖析為啥是每天20分鐘)。那麼,學費20000除以一年的學習天數( 減掉嚴重節假日)大約每天60元,再除以20分鐘,就是每分鐘3元。換句話說,我每天陪孩子學習20分鐘英語能夠省去60元,均勻每分鐘3元,換算成時薪是180元,說真的,這比我稅前時薪高了一大截——上班還不如教自家娃英語。

這還沒思索路上本錢。在大城市裡,每週開車接送孩子2次,時間代價也是宏大的。我一週均勻破費140分鐘陪孩子學習英語,相比擬而言,去機構路上一來一回破費120-240分鐘。孩子學習過程中,我在外面等候並耍240分鐘手機——多的時間和留意力(這個比時間還珍貴)都耗費了。為啥不拿每週140分鐘一方面晉級下本人的英語,一方面陪孩子學習英語,雙贏呢?

效果預測

每天堅持學習英語和機構每週2節課在我看來效果完整不同,由於言語需求靠頻繁刺激來成為一種習氣。為此我調查了身邊幾個在機構學習的孩子......更堅決了本人來教孩子的想法。隨後我百度搜索來到一個兒童英語啟蒙論壇,真讓人眼界大開,不少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英語學習獲得令人羨慕的成果——8-12歲的孩子能夠閱讀以至聽懂《哈利·波特》這樣的原版書(請求詞彙量9000-12000)。我認真看了很多網友分享出來的經歷,總結出來其實辦法也不難,對父母英語請求也不高(其中不少父母學歷並不高),主要就是每天把固定時間投入到聽和讀的鍛鍊上,堅持陪伴,按部就班的學習分級讀物(每分鐘3元,這份堅持能夠有)。用6-7年的時間日積月累到10000左右的詞彙量其實不難(每天大約積聚5個單詞而已),其實即便中學畢業前能到達這個詞彙量(每天積聚2-3個),也曾經是佼佼者了。所以,我置信我也能到達他們所到達的成果。於是,我給本人定了個小目的——讓孩子小學畢業前衝上高階原版讀物。這才是真正的把英語當成技藝,而不是考試工具。至此,我對本人教孩子英語充溢希冀。

需求思索的問題

接下來我思索幾個問題:

1. 學習的目的

聽說讀寫是必需的,這是言語學習不可分割的整體,想想語文怎樣學的。

2. 學習的時間

經過謹慎思索,我以為言語學習的重要要素——言語環境,是大多家庭不具備的(假如有這個環境我們基本不會把英語學習作為一個問題來討論)。若要補償這個缺憾,大量時間和金錢是不可短少的。而在現今語文和奧數為王的狀況下,不計本錢的投入是不明智不可持續的。因而,依據我個人及孩子日常佈置,在中學之前,週末佈置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學習英語,而工作日就每天20分鐘比擬合理。這20分鐘時間必需是在早上,由於我下班時間不固定,孩子放學後事情也不少,特別以後高年級作業多。這個時間在很多人眼裡恐怕連鍛鍊“聽”的時間都不夠,更別提“寫”跟“說”。我把這個最重要的問題留在稍後說。

3. 學習的資料

我參考了網友的分級閱讀資料,大多是繪本,應該說質量都是不錯的。但我家孩子6歲多了,有一定學習才能。跟吸收他的興味相比,堅持他的留意力在字上而不是畫面上,我覺得後者更重要。因而,我直接選了美國和加拿大的幼兒園和小學語文教材,字多圖少,言語漂亮,價錢還廉價,另外,市面上教材太多,我也沒時間精挑細選。假如孩子年齡較小,選擇分級閱讀資料會更合適。

4. 發音問題

這也是我所擔憂的,畢竟發音不準是中國度長普遍存在的問題。好在如今英語資料多數都有原聲,平常我也看看美劇美片,固然不照著臺詞念,但發音的覺得還是有一些,至少聽到一段語音,標不規範心裡還是有數。我找了一些能夠打分的英語發音軟件試了試本人的發音,比方像英語流利說app,聽一句臺詞,模擬著跟讀一句,嘗試了一段時間後便控制了一些要領(不要小看本人的學習模擬才能),得分還不錯,回放效果還算稱心,獨一遺憾的就是速度還跟不上,容易打結,不過純熟水平是能夠用時間交流了,反正我也抱定了陪伴著孩子學習,就一塊兒學習了。

5. 能否要背單詞

這個問題在論壇上一度爭論得很劇烈。我支持背“學習過的”單詞,美國小學生都要背單詞。沒有可靠的單詞,有關英語的一切都是空談,還不如去讀甲骨文,最少外形還能夠想象。但我不支持抓著一本單詞書採用融會貫通的方式來背單詞,這太折磨人了。其實背單詞很簡單,後面給大家講。

重點來了

前面提到20分鐘要練習“聽”“說”“讀”“寫”的問題如何處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有聲朗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李陽的猖獗英語,還有背新概念的神話傳說,都是樹立在讀上。這簡直世人皆知,但絕大多數人更願意把時間花到去“曉得”更多謬誤來徒增悲傷,卻不願意置信這麼簡單的道理。回想新東方的一位名師曾說處理聽力的方法就是——朗誦。恰恰我這一兩年由於工作緣由在研討計算機深度學習,語音辨認,機器翻譯。鍛鍊神經網絡的原理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人的大腦就是個神經網絡,只需傳入標識過的(簡單說就是曉得對應意義的)語音,大腦就能樹立該標識(例如單詞意義)和該語音(例如單詞的發音)的聯絡。經過有效鍛鍊後,聽到這個語音,大腦就能夠把這個標識提取出來,這都是自動完成的,不需求你去想聽到的是什麼。例如,當你在我旁邊講話,只需我不拒聽,只需說話內容在我的正常瞭解範圍內,聲音傳進耳朵,大腦會自動把意義提取出來,不用我去考慮,也明白你在說什麼。閱讀也是同理,看到文字,大腦即通知你意義,無需去考慮。而朗誦恰恰就是一種優質的鍛鍊方式,它把文字、意義、語音一同傳入大腦,並樹立三者的關係。想想看,這三者關係意味著什麼?文字——意義意味著閱讀了解,語音——意義意味著聽力,意義——語音意味著口語,文字——語音意味著朗誦,語音——文字意味著拼寫。而最終大量的朗誦輸入又為未來的口語提升和寫作打下根底。重點就是——要好好朗誦。這兩年孩子的朗誦鍛鍊結果肯定了以上觀念。簡單講就是重複給大腦輸入文字——意義——語音這三者的聯絡。

學習方案

接下來就是把以上的考慮變成行動,我制定了一個能夠每天持續,簡單反覆的學習方案:

到週末我會給孩子講幾篇課文,比方單詞句子怎樣念(起初我會提早親身聽聽原聲,照著念一念,後來純熟了就不用了),講講句子的大約意義,語法只是一句話帶過,不多引見(語法太籠統,講起來大眼瞪小眼),然後就是把他不認識的生詞全部參加到扇貝單詞app中去,最初10個左右,後來每週均勻60個,便當溫習。

週一到週五早上則讓孩子用app溫習這些單詞,普通是跟著軟件練習下生詞的發音,並說出一箇中文意義。均勻下來,大約需求6-8分鐘溫習50個詞。然後讓孩子跟著配套錄音(手機app播放)聽並跟讀課文12分鐘(聽一句,暫停,然後跟讀一句,然後再放下一句),最後由他本人朗誦5分鐘,並錄音保管在微信中,作為記載。

簡單說,每天需求做的就是兩件事:用軟件溫習單詞和朗誦課文, 週末是學習新課文(最初我用了25分鐘,隨著朗誦的純熟水平進步,不時緊縮,如今孩子能夠直接朗誦了,每天一共就10-12分鐘。)

練習辦法很簡單,也由於簡單才幹堅持,假如經常改換材料(繪本動畫片語音),換來換去的聽說讀寫鍛鍊,光準備工作就夠累的了,必然給忍受度帶來考驗(假如準備工作需求1分鐘,700天下來,你算算看)。我家餐桌上就擺一本教材,翻開app播放語音,翻開書開端讀,準備時間最多10-15秒。留意力被最大限度放在了做正事上。

背單詞的辦法被包含在朗誦中

課文是有距離的循環著讀,我普通會在每一課前面標誌讀的次數和日期,準繩上6-8遍就不再讀了。這樣一來,每篇課文單次朗誦中輸入3次語音——文字——意義的聯絡(跟讀是聽1次讀1次,朗誦再加1次,一共3次),幾遍下來後大約20次,加上單詞app溫習再將這個聯絡輸入約10次,一共就是30次。熟讀幾百篇課文之後,常見單詞可能曾經停止了幾百次到幾千次的輸入,即便生僻的單詞也會有幾十次——這就是經過高頻率來刺激記憶。

重點留意事項:為了儘可能進步輸入“語音——文字——意義的聯絡”的效率,讀的過程中假如碰到遺忘的詞和句子,需求及時標誌出來,並得到正確解釋。我普通會把生詞在書上標誌出來,讀完後抽查意義。假如不留意這一點,會呈現一個單詞或句子唸了100次都不曉得意義,那就意味著鍛鍊失敗。

實踐效果

從2015年至今,已過去2年多,我對自家孩子英語才能做了下評價。

單詞和閱讀:

孩子學習單詞累計到達5300,大局部來自兒童文學(這類書籍只包含了較少的兒童難以瞭解的籠統動詞和籠統名詞),這個詞彙量關於三年級以下的英美學校教材能夠自在讀,之前購置的美國語文3、4冊曾經能夠本人閱讀了,這些課文固然我本人也要讀,但主要起個陪同和幫助查下字典的作用。中低階讀物比方《查理巧克力工廠》《動物莊園》在有指導的狀況下讀。VOA/BBC/China Daily 這類我陪著讀,孩子喜歡電動車、無人機、恐懼攻擊這類新聞,順帶也擴展了學問面。假如你不太分明上面這些讀物,那就換個熟習點的,國內初中階段請求控制單詞2400,高中3800,坦率的說,至少人大出版社九年級的英語教材能夠讀得很高興。

聽力:

低階動畫片《粉豬》孩子能夠自在聽,盛行讀物如《魔法樹屋》前半部自在聽,後面需求理解很多西方文化,不是地道聽力能處理的。我很理解語音辨認原理,所以不焦急。

朗誦:

總體還算稱心,課文讀起來也比擬流利,語音語調有些覺得了。這裡有一段配音能夠參考。

拼寫:

由於熟讀單詞,使得拼寫單詞的正確率很高(孩子低年級,我歷來不請求會拼寫單詞),很多單詞第一次就能依據讀音寫正確。前面提到了,很多單詞都見過幾百上千次,而且英語單詞大局部契合自然拼讀法,也就是說能夠依據讀音按規律記憶和拼寫。今年初,我拿新概念1的練習冊給孩子做,只簡單講了下課文,沒費多鼎力氣,做了70多課,就當是語法練習吧。

口語和寫作:

這局部屬於輸出局部,也是最難的。目前孩子能夠說一些簡單的口語和寫簡單的句子,假如談到書裡的內容,倒是能夠輕鬆拽出一大段句子噼裡啪啦說個沒完,長期的朗誦鍛鍊積聚了很多表達,只是還沒分離到理想應用。我會逐步的以他熟習的課文為根底,展啟齒語交流,這也是將來幾年的目的。

後記:

就英語學習而言,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跟兒童英語啟蒙論壇上一線牛娃比,差距還不小。還好,孩子才三年級,後面時間多,只需我有耐煩。或許你會說,這麼單調的過程我是怎樣堅持下來的?除了錢的緣由,我還想說,看到孩子在短期內這麼快的進步,我基本停不下來。不只孩子進步了,我的英語聽力和朗誦也有很大進步。或許你還會說,那孩子受得了嗎?這樣學習會不會讓孩子失去興味? 但事實就是:沒有經過刻意練習的興味,多半禁受不住生活的考驗。而真正刺激堅持興味的是:付出努力後,得到及時的高額的報答(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人的大腦需求這種獎勵機制的差遣。孩子學校的英語考試,社團活動,還有文章難度的提升就是一次又一次讓他對本人產生認可。有這些甜頭,用不著我語重心長去勸他堅持了。

作者:木頭魚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97a635fe83d7來源:簡書著作權歸作者一切。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取得受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霓媽剁手日記


因為我自己是英語老師,所以在懷孕的時候就打定主意自己教孩子英語,感覺別人教的沒自己好,而且培訓費還不便宜。從孩子三個半月開始每天聽十五分鐘英語兒歌,一歲多會講話開始英語漢語同時教。到兩歲四個月開始我們孩子才會說完整的話,可能跟雙語教育有關。從那以後我們就跟孩子說完整的英文句子,她剛開始只會回答一個單詞,但現在快一年了之後,她可以完整的用英語句子回答我們(我和她爸爸)說的英語。我們之間可以全程英語對話一整天,看見什麼說什麼,想到什麼說什麼。最讓我驚喜的是她現在可以用英語順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偶爾有一些時態語態方面的語法錯誤也不影響交流,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個錯誤高於她的認知水平,所以不必在意。現在孩子剛剛過了三週歲生日,詞彙量2000+,口語流利,英式發音,自己一個人玩兒的時候也會和洋娃娃們說英語,挺逗的。


QZMP1793


這裡的媽媽應該分為三大類,一類是英語不好,第二類是不會英語的,還有一類是英語好的。請各位家長自己對照入座,結合我的建議,做出自己的詳細方案。

我們先說第一類

我想大部分家長都屬於這一類,學過英語,沒有應用過,語法懂些,但是也說不清楚(自己當初後悔沒好好學吧)。口語說不出來,可以聽懂簡單的對話。


如果您屬於這樣的情況,而且不想將孩子送去輔導班。我建議您這樣做。

首先,我們說學校的學習任務,家長只需要進行兩件事,一件聽寫單詞一件事是檢查學生背誦課文。最好是每天都要進行如果不能堅持每天進行,每週也至少三次。如果你能把這件堅持下來,您孩子的英文學習成績。肯定在班級名列前茅。


其次我們來說一說課外的英語學習。孩子要堅持從英文繪本到分級讀的系統學習。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朗讀。學習語言一定要建立一個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朗讀是輸入輸出同時完成。一個雙重作用的行為,對於學習外語來說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選一套讀物,開始朗讀,遇到不會的單詞,查發音,意思,用法。定期複習。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監控時間,建議每天15-30分鐘。聽孩子的發音跟原音的差別,糾正(大部分家長可以做到,說通俗就是讀的像不像,儘量去模仿就好。)


關於語法,家長不需要刻意去講,小學四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二年級分別買一本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法。選擇在假期,給孩子定計劃,多久看完,做完配套題,製作錯題本,定期複習。

第二類,徹底不懂英語的家長建議您把孩子還是有送去輔導班。自己輔導費浪費精力浪費時間浪費錢,最重要的怕耽誤孩子。

第三類英語好的家長。有自己的方法我在這裡就不贅述。

但是給第二類和第三類家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建議就是,在輔導班學習之後回家一定要複習。如果不復習,在輔導班的學習是沒有任何效果的。等於浪費時間和金錢。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家長抱怨花了很多錢,去了很多輔導班,英文成績就是不能提高的原因。


希望我認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的回答會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J媽,碩士,翻譯+教育行業十多年的經驗,現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關注我的朋友,會在五月免費得到我錄製的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視頻課程,同時組建學習打卡團,讓我們共同前行。

J媽學堂


由於是親身經歷,所以可以分享一下我的培訓歷程!先介紹一下本人大學英語六級!

由於小學從三年級開始上英語課,我在二升三的暑假給兒子報了少年宮的英語認知班,我覺得老師教得比較系統,發音、寫法各方面比較標準,地基打紮實,房子才能蓋得又高又穩,英語也如此,幾百元錢也不貴!同時,回家後每個字母、單詞,都要在讀、拼方面加強練習!

開學後,孩子因為有基礎,學起來比較輕鬆,也不會耗費太多的時間!同時也要選擇基本合適的練習冊,不用一題不落地做,挑選易錯題和拓展題做一下,一方面矯正錯誤概念,另方面適當地拓展有利於難題地解答!到了三升四的暑假,有又花了幾百元錢報了和音標培訓班!音標在英語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它和許多方面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如:單詞的記憶,辨音等!然而,每個時期的音標又有些變化,必須緊跟教材步伐,所以跟班是不錯的選擇!掌握了現在的讀法和寫法,回到家裡教起孩子就得心應手多了!

每每學到新的單詞,就讓孩子通過讀音,把音標標上,這樣做既加深了單詞的記憶,又複習了音標!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的音標肯定學得很紮實!同時,可以有選擇性地把易混淆讀音的單詞放在一起,讓孩子多讀多看,熟能生巧!另外,可以針對每單元的重點,寫一些英漢互譯,讓孩子練習,做這類型題的過程中,單詞、詞組、單複數、語法,可以說可以涵蓋很多方面,通過孩子的答題反饋,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

以上,是我總結的一些小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Janet的話


我鄰居家的孩子讀小學,英語考試經常考滿分,這讓他們班級的孩子很羨慕,稱她為學霸。要知道,現在為了孩子們的學習,家長們可費心了呢,各種輔導班都給孩子報上。可是我鄰居家的小孩,她沒有報英語輔導班,她的家長從小就為她創造各種學習外語的條件,那麼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一、學外語從小抓起

據說,小孩子4歲左右是學語言的黃金期,而很多家長並不瞭解。在一般的幼兒園課程中,是不開設英語的。除了國際和貴族院校。如果這時候,孩子的家長能為孩子創造學習外語的條件,先從小抓起,就為孩子後期的語言學習開了一扇大門。



二、創造學習環境

為什麼說把孩子丟到國外,就能學好外語呢?因為環境。每天在充滿外語的環境中被薰陶,你不會也難。同理,在家與孩子一起學習外語。從簡單的說話開始,把家裡的小物件上寫著英文單詞,經常看看外語電視節目,有條件的帶著孩子一起出國轉轉,不但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還可以提前瞭解另外一種語言。家長們還要以身作則,掌握方式方法,如果你家孩子不喜歡學習外語,就要想合適的辦法讓孩子接受。



綜上,家長帶孩子學英語,可以一起成長和增進感情。但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堅持。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我是自己在家教,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現在孩子六年級,英語成績一直在班裡保持前列,從考試成績這塊來看沒有覺得比其他孩子差,在學校的外教課上,也屬於積極的一撥。至於其他的,沒有接觸,不太清楚了。但是跟同事家的孩子,既上輔導班,又在家裡盡心輔導的,在主動說方面,是有一些差距。

我自己英語水平一般,勉強混在外企。在報不報輔導班的問題上一直在觀察,想著哪天成績跟不上了,就馬上給報輔導班,結果一直拖到如今,估計以後也不會報了。

英語學校,主要是聽說讀寫。對於聽來說,越小孩子越好解決。現在在網上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學齡前的孩子,多聽英語兒歌,童謠,家長也可以陪著看原版動畫片,創造一個標準英語語音的環境。家長也可以模擬動畫片的句子與孩子對話,讓孩子產生更大的興趣。家長這個時候不必擔心發音問題,只要輸入的正確語音足夠多,她就不會被拐跑。

待大些了,可以聽簡單的英語故事。上學後沒有那麼時間看動畫片了,興趣點也變了,不太好找她敢興趣的東西,反正就從喜馬拉雅上找,不反對的就聽。她有沒有認真聽,聽沒聽進去都不知道,反正就讓純正的英語磨耳朵了。

對於說,實在能力不足,沒有實踐。

我做的最多的是陪她閱讀。買了各種分級讀物和好多的英語繪本。開始是一人一句,後來讓她自己讀。低年級有時間時讀30分鐘,到高年級時間不夠用了,讀10幾分鐘,但是天天不中斷。我的宗旨是大量讀,泛讀,不摳細節,不講語法但是會灌輸一些自然拼讀,讓她把不認識單詞拼讀出來。有時不確定的單詞,馬上查有道字典,就可以聽到標準發音了。

語法,精讀和寫作,這些都可以交給學校老師去完成。我給自己定的規則是讓她有閱讀量,對英語有語感。

越往上讀,生詞量越大,靠圖畫內容猜不出來了,現在給她加了背單詞的任務,每天5個生詞,如果能積累幾年,應該也是有很大收穫。


清茗知己


因為在教育行業,時常和家長、孩子打交道,發現真的有些家長在教自己孩子英語方面,做得真的比很多培訓機構還到位...

我試著總結一下,希望對你們有啟發~

1. 單詞

單詞是有必要去掌握的,而且可以用一種有趣好玩的方式。

推薦一個國外超級火,但國內鮮有人知的詞彙網站:www.quizlet.com

它最大的優點在於,你是可以自己添加你需要學習的詞彙,而不是跟著市面上app一頓亂學,這樣更有針對性。

而且裡面的遊戲關卡也非常有趣,相信孩子一定會喜歡。

不過,你一定要主動參與進來,至少不能在孩子背單詞的時候,你在玩手機。最好的效果是你也和孩子一起學。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你若自身不提高,孩子能提高的幅度也不會太多。

2. 發音

很多人提到英語,最頭疼的就是發音,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剛開始接觸英語的時候,都是標準發音才好。

建議在家裡電視下載英文對白的動畫片,小豬佩奇也是有英文配音的。多聽標準音,再和孩子一起來跟讀,做角色扮演。

不要低估了孩子的模仿能力,只要發音模仿的好,慢慢地發音自然能提高。

3.閱讀

孩子如果在三年級以下,建議選擇趣味性高,圖片多的分級閱讀材料,你可以每晚睡前和孩子講一個英文故事,當然,前提是你要發音過關。

等水平和興趣慢慢提高,可以去選美國那邊的教材,比如,美國小學等。

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英文書籍,可以到亞馬遜那裡找英文原著,上面有一些欄目是專門針對兒童英文讀物的,選擇好評高的,錯不了多少。

簡單說,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兩件事:用軟件複習單詞和朗讀課文或跟讀app

每天不多不少,20-30分鐘剛好。

可以練到聽說讀這三部分。

參與到孩子的英語學習中來,不僅對孩子英語提高有巨大的幫助,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的關係肯定會因為一起學習變得更緊密的!

還在等什麼?今天開始定計劃並執行吧!


我是Mindy , 英語達人,每天分享英語學習資訊,更多英語問題,歡迎提問哦~


Mindy與橋上彩虹


我覺得這個要分階段。

說說我家孩子學英語的經驗吧。

我的英語不是很好,主要是口音不標準,肯定不敢亂教孩子的。如果本身是英語老師或者英語非常好,就不在此討論範圍了。

啟蒙

我家孩子的英語啟蒙是從動畫片開始的,《愛探險的朵拉》裡面有一些簡單的英語,他在兩歲多的時候,偶爾會給他看一集,積累下來也學到了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句子。

然後就是一些英語的兒歌童謠,還有簡單的遊戲。

買了一些簡單的教程,我不教他說,我們是跟著做遊戲,他覺得很開心。

大概就是磨耳朵吧。

培訓

三歲的時候,帶他去英語培訓機構試聽了一次,他好像還比較感興趣,所以就報名了。

效果確實好。

現在學了兩年多,口音很標準,有時候我說一句英文,他還會糾正我的發音,讓我跟著他學。

如果想省錢在家裡教,首先就是要選好的教材,經常磨耳朵;其次可以去一些有英語環境的地方,有更深刻的體驗。

總之,語言學習這個東西,可以為了省錢自己教,但是一定要有方法。


親子陪伴時光


我就是一個準備和正在自己教寶寶英語的媽媽,我為了給孩子啟蒙英語購買的《自然拼讀王》和《牛津樹1-3階》今天剛收到。我說一下我的計劃吧。

英語畢竟是一門外語,我們生活中都是用母語交流,用英語很少,接觸的英語文字也很少,那麼,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學英語的環境,必須要加大孩子“聽到”英語的頻率。在這個方面,我主要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1. 英語兒歌:小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是有節奏,有旋律和韻律的語言表達方式,所以聽兒歌是非常好的一種磨耳朵的方式。我給孩子下載了很多英語兒歌,為了讓孩子少接觸電子產品,也方便不會用平板和網絡電視的奶奶操作,我是把歌曲都拷到一個插卡的收音機裡的。在音樂聲中叫寶貝起床,讓她在兒歌聲中吃早餐,寶寶一天心情都美美噠。

  2. 英語美聲伴讀繪本:我購買了很多雙語繪本,有一些是帶有英語伴讀功能的,掃碼就可以收聽。我會在和寶寶單獨相處的親子閱讀時間,給寶寶聽一下繪本。雖然她也聽不懂,但是她會無意識記住幾個單詞的發音。我給她讀一個情緒管理的雙語繪本時,讀到那個愛發脾氣又輸不起的小貓時“poor loser”她一聽就記住了,自己還重複了一遍。

  3. 自己給孩子讀英語繪本,英語單詞:我有的時候會在教寶寶認某個東西的時候,就順便教她英語,比如她聽見狗叫,會告訴我:“媽媽,有狗狗”,我就說,狗狗就是“dog”,這成為她記住並會說的第一個單詞。

  4. 生活中說一下英語:我會在要出門時,告訴寶寶“let's go”她就知道了這個詞組的意思是什麼。我還會在催她動作快一點的時候說:“quick,quick”

自然拼讀法相信很多寶媽都有所耳聞,這是歐美國家在少兒語言教學的必備課程,是很適合初學者使用的方法,我覺得就和我們學拼音一樣。孩子學會了拼音,不是就可以讀出帶拼音的漢字了嗎?同理,孩子學會了自然拼讀法,就能讀出大部分的英語單詞,再輔助單詞卡,圖書這樣的工具,孩子就不僅能說,也能知道單詞的意思了。

可以看一些自然拼讀卡片,和自然拼讀方面的動畫片,或者直接看英語原版動畫片。

鼓勵孩子說英語,雖然中文夾英文會經常被人鄙視,但是你必須don't care,管他呢,和孩子就可以這樣進行一些對話和交流,擔心孩子不會好好說普通話?我覺得沒那麼誇張,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她一定兩種語言都可以掌握的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