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去世六年了,利比亞的群眾後悔了嗎?

於寒洛


有些人大概一直認為卡扎菲是被北約國家給強行趕下臺的,但實際上卡扎菲是被利比亞人民自己給推翻的,北約只不過是在必要的時候給敘利亞反對派提供了一些軍事援助。如果卡扎菲是一個好總統,那利比亞人民又何必冒著生命危險去跟他對抗呢?
(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

利比亞人民離開了誰都得照樣活得好好的,他們甚至在卡扎菲被趕下臺之後可以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並且他們還可以過得更有尊嚴,所以利比亞民眾對於卡扎菲的死根本不會有絲毫的後悔情緒。如果一定有人對卡扎菲的死感到後悔,那也只是少數幾個在卡扎菲權力體系之內的既得利益者,不過這些人擁有的利益可是以利比亞人民的巨大損失作為代價的。

老百姓都是比較現實的,他們也是非常健忘的,就像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在擔任總統期間最高曾經也獲得過超過70%的支持率,然而在朴槿惠被彈劾下臺之後,大多數韓國人民卻都已經不再關注朴槿惠的事情,他們只是更關心現任總統文在寅能不能提高韓國的經濟增速並且增加民眾的就業機會。利比亞人民也同樣只是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只要新政府能夠讓自己比之前過得更好,誰還會關心卡扎菲是怎麼死的呢。


(朴槿惠受審)

也許很多人認為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很富有並且利比亞人民過得非常幸福,但現實其實並不是那樣。雖然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人均GDP很高,但人均GDP高並不代表民眾可以生活得很幸福,由於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貧富差距非常大,並且利比亞的國家財富幾乎都被卡扎菲以及他的9個子女掌控,所以利比亞人民能夠分享到的國家財富是非常有限的。

跟沙特等國王室將自己的財富主要用於改善民生的做法不同的是,卡扎菲的幾個子女幾乎從來不會將自己的財富給用於對利比亞人民有利的事情上,所以在卡扎菲及其家人享受奢侈生活的同時,很多利比亞年輕人卻連一份滿足自己溫飽的工作都找不到。而卡扎菲應對民眾抗議示威的方式也是非常簡單粗暴,他從不會花心思去考慮如何滿足民眾的合理訴求,軍事鎮壓一直都是他回應民眾不滿的首選方式。
(利比亞內戰)


其實沙特的君主專制體制和卡扎菲的獨裁體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沙特、卡塔爾和科威特等國能夠維持國內局勢的穩定,而卡扎菲卻難以避免被推翻的命運呢?道理其實是很簡單的,如果一個國家能夠為民眾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那民眾就不會總是“聚眾鬧事兒”,只要生活過得去,沒幾人願意去挑釁政府的機槍炮火。
(沙特首都利雅得)

並不是每一個獨裁者都註定要面臨被推翻的命運,關鍵就要看他們能不能讓本國民眾有好日子過。卡扎菲的工作顯然是做得非常失敗的,所以他最終被憤怒的利比亞民眾給推翻了。既然卡扎菲是被利比亞人民自己給推翻,那現在自然也沒有幾個人會為卡扎菲的死而感到後悔。


李姓先生


只要列出幾個數據和現象,大家判斷利比亞群眾後不後悔!


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

醫療是免費的,國內治不好還可以出國治療。教育是免費的,只要你讀大學,可以不花一分錢。生活是免費的,包括用電甚至用水都不需要花一分錢。住房免費發放給群眾。


卡扎菲規定生一個孩子獎勵5000美元,一對新婚夫妻,結婚,政府直接給予50000美元的結婚禮金。

卡扎菲規定,居民購買汽車,無論什麼牌子,直接給予50%政府補貼。


對於想出國學習,留學的學生來說,不光承擔學費,每個月還會給2300美元的生活費補貼。

個人想要創業,可以向銀行貸款,享受0利息待遇。

利比亞的汽油一公升只要0.98元人民幣。

利比亞是世界主要的債權國,在世界範圍內有6000多億美元的資產,還有好幾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國內失業的青年,只要是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那麼政府直接給你補助,按照當地工資標準,補貼到你找到工作為止。

去過利比亞的人,都會驚訝於一個特別奇特的現象,無論是行走在熱鬧的市中心還是城市的大街小巷,未曾見到過一個流浪者或乞討者。



現在的利比亞:


現在的利比亞不但沒有換來和平繁榮,反而陷入四分五裂,戰亂不斷。全國100多個部落誰也不服誰,中央管不了地方,地方相互也看不順眼。因此,到現在利比亞可謂是人間地獄,不僅經濟崩潰,人民困苦,大量的人口逃亡,就連最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沒有。可謂是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啊。



利比亞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段子:“卡扎菲死後的利比亞,我們以為會變成迪拜,沒想到成了索馬里。”


六百萬國民,己經有二百萬人成了難民,逃到了歐洲!

美國2016年在利比亞做了一個調查,利比亞民眾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好感度從當年的80%降到了25%不到。反感度倒是到提高了4倍。

那些投奔怒海的利比亞老百姓,恐怕已經後悔到姥姥家了!


寒舍29


利比亞人民沒有後悔,因為他們選擇了推翻獨裁腐敗的卡扎菲政權的正確道路!雖然剛開始幾年,因為還不適應多黨制,造成一些混亂,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從長遠看,是對利比亞人民有利的。一個撐權者被推翻,必定有內在和外在的原因。不錯,西方的顏色革命是外在原因,但利比亞人民對腐敗政權(卡扎菲的私人財產有380億美元,幾乎年石油收入的一半都歸他所有,近幾年正陸陸續續的從國外銀行取回)的痛恨,也促進了卡扎菲的倒臺。近兩年來,利比亞的經濟正在好轉,各方權力的分配也逐漸平衡,可以說在有預見的未來,利比亞會走上一條發展而又比較民主的道路。我們長期受國內輿論的導向,對曾經的顏色革命國家的宣傳依然是水深火熱之中。但我們一定要客觀看待問題,因為曾經的家天下政權(老子兒子老婆都是國家的領導人)確實是老百姓深惡痛絕的。


請你喝咖啡49447327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被擊斃,象徵“獨裁”“腐敗”“落後”的卡扎菲政府解體,利比亞人民歡呼勝利,以為得到了自由。七年過去了,我們看到的利比亞卻成為了一個動亂,貧困,暴力的利比亞。如果時光可以重來,636萬利比亞人民大概再也不希望換一個人當主角。

卡扎菲在世的時候,沒收了西方手中的利比亞石油歸於國有,並利用石油財富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大大的提高了利比亞的國有收入。從那以後,利比亞民生建設走向了世界前列,80年代敘利亞儼然是中東富有的“老大哥”,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吸引了無數人。

但後來因為西方一些國家的插手再加上卡扎菲的確有點霸道,最終使得利比亞的人民選擇推翻卡扎菲的統治。然而利比亞自由以後,也讓所有人大吃一驚,國家並沒有變好,反而朝著最不想看到的地方發展——分裂和衰落!


卡扎菲被殺以後,利比亞可謂是“一地雞毛”。原來卡扎菲依靠雷霆手段統一的部落開始“原形畢露”,各部落之間爭權奪利,戰亂不止,很多大城市都在炮火中成為廢墟,許多人成為了無家可歸的難民,最基本的安全都沒有保障,經濟更是徹底陷入了漫長的低谷。

現在的利比亞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卡扎菲走了,我們以為我們的國家會變成迪拜,沒有想到成為了索馬里”,可見利比亞人民還是比較後悔的。獨裁者獨裁固然不對,推翻也是理所當然,但必須考慮到推翻以後怎麼辦,現有的政治力量能夠保證國家有序嗎?利比亞的反動勢力沒有想到這些,今天種種自然也是理所當然了。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只有懦弱的民族才會因為變革甚至革命而後悔。

任何涉及社會的重大變革,都會有一個陣痛期,這是代價。

就像生孩子,生的時候肯定是巨疼的,但你因為疼就不生孩子了?

卡扎菲是被利比亞人民推翻,而不是北約。

是利比亞人民選擇了結束卡扎菲的統治,因為他們已經受不了。

當年利比亞人為什麼會反對卡扎菲?吃飽撐的?


很多人至今並不知道為什麼利比亞人會反對卡扎菲。甚至還有很多文章歌頌卡扎菲時期的生活,說是非洲的伊甸園。

其實,無論利比亞也好、敘利亞也罷、還有伊拉克,客觀來說他們的制度和中東的沙特也相差不大。

為什麼這3個國家的人民都反對自己的領袖?

絕非吃飽了撐的。

任何一個國家,首先必須解決的就是民生問題。

如果民生問題解決的很好,即便像沙特一樣的君主制,國家也不容易亂掉。遺憾的是,除了少數能源大國有這種資格以外,絕大部分國家是很難做到的。

沙特的穩定,是在於雖然王室獲取了大量的石油財富,但將其中大部分用於改善人民的生活。

沙特長期保持食品補貼、免費教育、免費醫療、高達百分之七十五分25年還清的住房貸款、幾乎0稅收、低收入者扶貧費用、孤兒、殘疾人、無家屬老人國家福利等等。

人民能夠保持一定水平的生活,大部分就不會鬧事。

但革命前的利比亞卻不同。

利比亞石油豐富,原油出口量居世界第12位,其中低硫黃輕質油產量居世界首位。

利比亞人均GPD高達1.4萬美金,在世界上排名50位左右。(中國GPD為4千多,排名一百位左右。中國GPD最高的城市上海也沒有利比亞高。)。

按照這種人均標準,利比亞人的生活應該是很好。但實際上,該國普通老百姓收入很低。普通工薪階層每月只有約2000多人民幣的收入。人均收入不到人均GPD十分之一,如此巨大的差距說明賣石油的錢被極少數人佔有了。

這個國家女性基本不工作,主要靠男人上班。但該國男人失業率,長期高達百分之三十以上。

有工作的男人也只能勉強維持家庭的吃喝,沒工作的則連吃喝都很困難。

大量年輕人甚至沒錢結婚,社會能不亂嗎?

利比亞大學生Ibrahem在採訪中曾說:“其實利比亞沒有富有與貧窮的區別,大家普遍貧窮,我們至今也買不起房子,只能住在一棟租來的公寓樓裡。在班加西,最小的一套公寓,也需要15萬利比亞第納爾(約81.3萬元人民幣),我就算安拉保佑,找到工作,也得幹到老死。”

中國的承包商也是同樣的觀點:即便是這樣的經濟適用房,每套造價也要十幾萬利比亞第納爾。對於每個月掙得錢剛剛夠吃喝用的老百姓來說,買這樣的房子是天方夜譚!利比亞人結婚的風俗傳統是必須有房子(和中國人差不多)、有汽車。房子汽車對於普通年輕人來說實在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基本的醫療上呢?

利比亞青年Domi的父親是一名外科醫生,但他卻無法在利比亞進行一場像樣的手術,“卡扎菲從來不把錢用在公共醫療保健設施建設上,他寧可讓他的兒子花大錢請世界級歌星,回家舉辦一次個人演唱會,或者買一家足球俱樂部。”

Domi說,利比亞人要是生大病,如果有錢就會去突尼斯或埃及看病。如果沒錢,就只能在家等死。而利比亞醫生只有宣誓效忠卡扎菲才能拿到行醫執照。於是他們舉家去了瑞士,一待就是10年。在那裡,Domi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當他去年返回班加西的老家時,他被蕭瑟的街道、破敗的房子所震驚。更令他感到不可 思議的是,幼年與他相識的小夥伴,居然有許多沒有接受過合適的教育,如今他們成了無所事事的青年,終日只是坐在街心花園裡苦悶的抽著煙。

巨大的貧富差距、高失業率、無法買房子結婚。相反,卡扎菲的9名子女掌控著國家經濟命脈。 國駐的黎波里外交官2006年發表了報告《卡扎菲股份公司》。報告顯示,卡扎菲的8子1女涉足石油、燃氣、酒店、媒體、流通、通信、社會基礎設施產業等賺 取大量金錢。

雖然準確金額無法確認,但每年有數百億美元流入他們的腰包。

這造成了利比亞人對執政者的嚴重不滿,甚至敵對。

這些東西並不是一兩年,而是持續了十幾年。

這導致比利亞人民窮困潦倒,和卡扎菲的強烈對立。

卡扎菲面對人民的憤怒,不但不進行改革,改善民生,反而使用武力反覆鎮壓,無所不用其極,大量使用重武器甚至導彈。很多政府軍士兵回憶,卡扎菲下令對遊行示威的婦女和老人開槍,不得猶豫:打死前排的人,後面的人就會跑了。

僱傭兵阿卜杜拉接受採訪表明: 卡扎菲在今年2月的一次演講中發誓,要挨家挨戶地搜捕示威者。我們相信卡扎菲所說的一切,我們相信自己會照他的話去做,殺死所有示威者。在米蘇拉塔,我們試圖找到那裡的每一個人,那個城市有一半的地方被清理過了。”我所說的“清理”就是殺戮,“婦女、兒童,那裡的每個人”都被殺了。兇手多為忠於卡扎菲的利比亞阿拉伯人,也有一些圖阿雷格人。對卡扎菲部隊強姦婦女的指控,阿卜杜拉說:“我聽很多人說過,但我沒有親眼看到。”

可惜,利比亞民眾也是彪悍的阿拉伯人,很多是不怕死的,由此揭竿而起。

而卡扎菲的部隊又是著名的豆腐軍,百戰百敗,一下子就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最終革命爆發。

屠殺民眾的人,也被民眾報復殘殺。

卡扎菲慘死,但只有600萬人口的小國利比亞也付出了數萬人死亡的巨大代價。


薩沙


一場革命造就了卡扎菲,卡扎菲自從上臺之後一直是獨裁統治,獨裁者的特點,他全部都佔齊了,只不過卡扎菲相比薩達姆並不嗜殺,他們的家人也有很大區別,比如薩達姆的兒子非常的暴力,他比任何人都像個暴君,殺人對於他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他本人也很喜歡虐待,他被推翻百姓們只會歡呼雀躍。

卡扎菲的兒子則不同,他們在利比亞也是大權在握,可是卻幾乎沒有做過什麼殘忍的事情,因此卡扎菲其實在民間威信還是挺高的,而且他的兒子穆塔西姆深得民心。卡扎菲帶著利比亞脫貧一躍成為一個富饒的國家,這一點是沒人能夠否認的。

先說說卡扎菲在位時期的一些政策,卡扎菲活著的時候,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度超越了瑞士,在利比亞,人們用電免費,結婚政府還會補助錢,大概是五萬美金左右,生孩子會有獎勵,教育以及醫療都是免費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卡扎菲執政前期,為了籠絡人心,他直接將石油收入的一部分打入居民的銀行卡里。

那麼有這麼好的福利待遇,利比亞群眾為什麼一定要推翻卡扎菲呢?首先第一個原因,資源分配不均衡,因為利比亞其實還不算是一個現代意義的國家,本質還是一個部落聯盟,卡扎菲所在的部落以及他支持的,都會有很好的福利,可是其他的卡扎菲可不管,因此上述這些並不是所有利比亞人都能夠享受到,也可以理解為種族問題。

還有一點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因為是獨裁統治,最後一點則是外國的挑唆。在這種情況之下卡扎菲最終被推翻,卡扎菲倒臺,那些一心想著推翻他的人當然不會後悔。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利比亞的群眾根本不會後悔,推翻卡扎菲的西方國家倒是十分後悔。

像利比亞那樣的國家,即使推翻了獨裁的統治者,走上臺的不過是另一個獨裁者罷了。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辛亥革命之後的北洋政府,很多總統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但是不變是中國還是一個窮國,弱國。軍閥互相混戰,有槍便是草頭王,當時的外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扶持代理人來替自己幹活。那個時候的民國,可不是像現在電視劇裡面的那樣,人人都能穿旗袍,住大房子。

對於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生活自然是在水生火熱之中。很多孩子是沒有機會上學的,幾歲不到便送到了工廠當童工,一天工作個十二、三小時。那個時候的人平均壽命可只有35歲。

對於民國的老百姓來說,這些軍閥混戰,甚至總統的更換,在他們眼中,估計就是這樣的:

利比亞現在的情況跟民國那個時候差不多,老百姓和民國時候的老百姓的心態也是一樣的。卡扎菲統治了利比亞這麼多年,雖然做過一些事情,但是根本上說是不可能改變利比亞這個國家的。利比亞國家自身的落後,以及老百姓的愚昧無知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問題。

對於利比亞這樣的國家,自身的問題才是關鍵。很多問題並不是甩給一個獨裁統治者就能夠說明問題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利比亞現在的生活肯定是要比卡扎菲時代差一些的。畢竟全國缺乏一個強有力的人來維持和平。卡扎菲雖然獨裁,但是比非洲那些動不動就隨便屠殺百萬民眾的軍閥還是還是強很多的。他基本還是能夠讓手底下的老百姓有口飯吃的。

不過只有推翻了卡扎菲,利比亞才會有希望。對於西方國家,比如法國、美國來說,推翻了卡扎菲可以說是解決自己一個長期的敵人。但是隨著卡扎菲的倒臺,長期被他壓制的極端勢力被釋放出來。重新上臺的利比亞的新政府肯定是無力控制這個國家的。利比亞動亂的加劇,從而引發的難民問題,恐怖主義問題,並不會讓西方國家好過多少的。

特別是這些事情徹徹底底告訴了我們,西方國家並不是想讓利比亞和伊拉克的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們只是想消滅敢於和他們對抗的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卡扎菲上臺執政後,馬上與蘇聯樹立同盟,宣告利比亞是社會主義國家。在蘇聯的支持下,卡扎菲強逼美國關閉軍事基地,趕開6000美軍,回收美國操控的悉數油田。利比亞回收油田,只用了幾年時間,就成為非洲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當時利比亞自稱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比起其他自稱社會主義的國家更接近是一個社會主義的社會。



有幾個例子:

1.利比亞憲意中,有住宿方面的明確法律保障,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有免費的房子。在卡扎菲眼裡,這也是一個最基本的人權之一,具體政策是;兩個人結婚的時候,政府會獎勵50萬,然後基

本上足以買利比亞城市裡的一套公寓。

2.利比亞人當時買車,政府也會出一半的費用作為補貼,真的便宜很多很多。(但好像不包括待彆著侈的那種跑車之類的)

3.農民擁有按照人口的免費土地,另外政府也會免費提供所有的農用工具、機械、肥科、種子、畜物、房子、等,卡扎菲還花了自己好幾百億去建設3000公里“大人工河”項目,讓很多沙漠地區變成可耕種地區;據說是世界最大規模的這種項目。然後內戰過程中,部分被美國炸壞了,非常可惜。

4.每生一個孩子,政府獎勵5000美元,也不算少

5.找不到工作,如果你是大學生,政府金按照你所學的專業平均工巡給你補貼,當然,背後還有更多條款,利比亞也有25%的大學文化比例,接近很歐州中等國家的比例,再加上90%利比亞人識字的比例,比起任何非州國家和阿拉伯國家,簡真沒有可比性了。

6.教育和醫徹底免費,雖然質量不是特別好,但是這一點已經很特別了,而且,如果在本地找不到足夠好的特殊醫療或特殊專業教育,政府會補助你到國外的費用,還給每個留學生提供每個月2萬多的生活費。



2011年2月初,受到埃及和突尼斯革命的影響,利比亞出現反對卡扎菲統治的示威遊行,並很快轉化為內戰。

6月27日,國際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類罪為由簽發針對卡扎菲的逃捕令。

8月20日,反對派發動針對首都的的黎波里之戰,攻入了該市,並在全城捕卡扎菲。

201年10月20日,卡扎菲當天在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波捕,被處以私刑處死,一代案雄就這樣屈辱的死去,這個令西方無比討厭的政權就這樣被顛覆了,利比亞的人民滿心歡喜,期待著西方大國能為他們帶去他們期待已久的民主,然而他們未曾料想到,當初他們推翻不僅僅是卡扎菲政權,更是這個國家,原本還算安定的國家,陷入長久的動盪之中。


我知道你的不知道


七年前,當卡扎菲被武裝人員從蘇爾特的下水道里俘獲殺死時,整個國家洋溢在獲得新生和民主自由的熱浪中,然而七年過去了,如今的利比亞還是那個石油資源富國,而人民卻陷入了硝煙的恐懼之中,無數難民在前往歐洲時葬身海底,筆者想,或許利比亞人民更加懷念那個時候利比亞人均GDP甚至超越英國等發達國家的時代吧。


卡扎菲獨裁利比亞42年,前三十年裡利比亞人民可謂是安居樂業,甚至被貧窮的非洲許多國家所豔羨。卡扎菲依靠利比亞鉅額的石油利潤,建立起了全非洲最為全面的教育和醫療體系,對於很多民生方面的問題卡扎菲都予以很大程度的補貼,甚至因為利比亞缺水,卡扎菲還建造了世界規模罕見的灌溉工程,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利比亞之富裕,不次於中東土豪國家。

(圖為卡扎菲時期的的黎波里)

卡扎菲被推翻是他自己也沒料到的,誠然他很熱愛利比亞,可他把利比亞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在執政後期利比亞體制僵化,產業結構落後,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可他沒有去解決,反而是野心更大,所以卡扎菲被民眾推翻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被推翻後西方帶來了自由,卻沒有帶來和平和繁榮,持續的內戰和軍閥爭鬥讓無數民眾陷於災難,現在的利比亞又呈現了強人崛起,那個人就是哈夫塔爾,曾經的利比亞軍隊總參謀長,如今已經佔據了利比亞大部分國土面積,利比亞的形勢最終可能還是由強人來解決。

(圖為內亂的利比亞,一位民眾被擊傷)

一個國家治理的好不好,不是看軍事也不是看國際影響力,還是要看老百姓過的生活好不好。想想當年利比亞的繁榮和和平,利比亞人民或許會後悔推翻這個曾經的利比亞風雲人物。


飛龍環球觀察


看到這個問題,我也在想,是不是有媒體去利比亞採訪一下當地的人們,問問他們是不是後悔了。

想起來有張轟動世界的難民兒童的照片,一查是敘利亞的。可是看到了環球網2015年的一篇文章,說的就是後卡扎菲時代讓利比亞人民的生活水平倒退了十年。

從記者對一個利比亞難民的採訪看,他很懷念過去的時光,以前是知識分子,現在是難民,多大的反差。從採訪中看到他是反對卡扎菲的,可是這句話“利比亞的遭遇是給我們的深刻教訓”,是不是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後悔了呢。

記者採訪的很多人都對現在的利比亞感到失望,很多人都在懷念過去的日子。再從報道中看到13萬利比亞人選擇偷渡到歐洲,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他們後悔了呢?

現在想想,只有穩定發展才是一個國家最大紅利,才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幸福所在!

希望世界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