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義市這樣開展軍人軍屬“孃家人”工作

王海明 馬慧鑫

“建檔立卡”“閉合迴路”“全程追溯”,這些科學方法怎麼能和退役軍人安置結合起來?近日,記者在連續六屆榮獲“山西省雙擁模範城”的孝義市迎接山西省雙擁模範城創建考核現場有了深入瞭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近年來,作為“孃家人”的孝義市人武部盡心盡力做好做實“孃家人”工作,多年持續打出“送新迎老”組合拳,畫好了兵員徵集的閉合迴路,堅持在新兵徵集、教育管理、退役推薦安置上一體籌劃、長遠佈局,全程關注、各階段介入,充分掌握每名新兵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到部隊以後所學的各項技能、考取證書,組織返鄉退役士兵先參加鄉鎮、街道的社區實習、公益活動,最後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量身推薦就業,取得了良好效果,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營造出濃厚的參軍光榮、回鄉也光榮的氛圍。孝義市人武部政治委員梁敬修告訴記者,“2015年以來,全市共推薦退役士兵就業260餘人次,對2013年以來符合安置條件的26名退役士兵、轉業士官全部進行安置,安置率達100%。”

山西省孝义市这样开展军人军属“娘家人”工作

懸掛光榮軍屬牌。

山西省孝义市这样开展军人军属“娘家人”工作

復退軍人招聘會。

建檔立卡,掌握好新兵底數基數

在人武部,記者見到了2018年入伍新兵檔案,這個檔案是人武部為每名新兵設計製作的,內容要比部隊徵兵政審內容更加豐富,除了新兵基本信息、社會關係、個人特長等,還有參軍方向、服役專業、所學技能、參加大項任務表現,以及取得的榮譽證書複印件。他們根據入伍戰士的學歷不同為其制定學習計劃,分時間段提醒指導新兵參加各種考試,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積極聯繫學校完成保留學籍和學費補償等事宜。結合春節、中秋等時機走進戰士家庭,為他們親屬送去黨和政府的關心,瞭解孩子和家人聯繫情況,拍攝、錄製短片。提前對所有準新兵開展為期一週的全封閉適應性訓練,邀請抗戰老戰士帶領他們進入紅色革命紀念展館、抗日模範村,講述抗戰老故事,引導他們熟悉紅色歷史,堅定他們報效國家的決心。在做好新兵工作同時開展對落選青年的暖心工程,組織落選青年來人武部“坐一坐、聊一聊”,從多方面對落選青年進行教育引導,分析落選原因,幫助走出陰影。

人武部部長李義生介紹,“這樣實時掌握基數底數,有效推動各項工作,已經連續實施了6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建立這樣的新兵檔案,首先是便於為新兵針對性地選擇服役方向、推薦合適的軍兵種,同時也利於部隊按優分配兵員,當然最主要地是能夠有效指導新兵規劃自己的發展路徑。

“孝義的退役軍人普查登記走在了省市前列,兵員徵集和退役推薦一體籌劃抓住了問題源頭,提高了工作效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實踐性,也極具操作借鑑性。”呂梁軍分區司令員周昌盛在孝義市雙擁模範城創建考評時講到。

山西省孝义市这样开展军人军属“娘家人”工作

復退軍人服務中心成立。

就業指導,推薦好退役回鄉兵

退役軍人報到登記後,市人武部立推薦到復轉軍人服務中心,為所有復退軍人完善個人檔案,結合新兵入伍資料,繼續從個人簡歷、培訓技能、訴求需要、子女就業等八個方面進行歸檔;為復退軍人提供詳細的優撫政策,對家庭有困難的給予救助和關心。協調市民政局開展修理、駕駛、機械操作等專業技能培訓班,定期組織復退軍人進行技能培訓,勞動部門頒發技能鑑定證書,為就業提供有力保證。建立復退軍人微信群,收集整理他們的基本情況、技能專長以及求職意向等信息,並與勞動部門、用人單位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建立起復退軍人與用人單位的橋樑,每年12月份舉行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推薦安排就業。根據他們的原藉或家庭常住地,推薦到就近的鄉鎮、街道社區從事公益性崗位體驗,引導復退軍人參與社會建設,發揮自身優勢,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安排參與學生軍訓、遂行市政府賦予的應急救援任務,為社區、街道貢獻自己的力量。

退役軍人返鄉創業看似很難,其實處處有道路。優秀退役軍人、金巖集團董事長溫克忠是退役軍人的就業導師,他每年都會結合自身創業經歷為退役軍人進行專題培訓。

打開孝義市人武部軍事科長吳劭昱的2018退役軍人微信圈,我們看到,這裡面除了人武部幹部、退役軍人,還活躍著市安置辦、東義集團、雙創基地等不少用人單位,隨時發佈著各種培訓、招聘信息。

今年是孝義市舉辦的第五屆退役士兵專場招聘會,服役5年、剛剛退役回孝的宋禹潮是一名新聞報道員,聽說今年前來招聘的企事業單位由原來的三十多家變成百十多家後,迫不及待地揣上自己的簡歷、作品、技能證書就直奔人武部來報名。

對於退役戰士來說,返鄉就業之初的信息和平臺很重要,人武部充分發揮了橋樑和紐帶作用,打通了他們成功就業的最後一公里。

山西省孝义市这样开展军人军属“娘家人”工作

孝義市首屆柿子文化節。

兜底操作,扶持好自主創業者

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在孝義市勝溪惠民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記者應邀參加了市人武部籌辦“勝溪農夫·孝義市首屆柿子文化節”。抓眼球的文化長廊、標準化的晾曬大棚、純自然的攝影畫展,還有絡繹不絕的群眾遊客,帶活了鄉村經濟、更帶回了在外創業青年,由“大遷徙”變成了“迴流潮”。

2017年9月,人武部扶持成立了山西省首個柿子專業合作社,也是山西省唯一擁有柿子柿餅生產資質的合作社,吸收貧困戶、退役軍人等30餘人入股,提供265名柿農、貧困戶、退伍兵穩定就業。

56歲的老退伍兵紐紅輝經營10畝柿園,過去一直是守著“金果果”過著窮日子,就是因為“柿賤傷農”。今年,合作社以高於往年一倍的價格全數收購柿子,老漢僅柿子就收入12000元。面對過去、現在炯然不同的境遇,紐紅輝回憶起了過往,“年輕時候不打工沒活法,一家五口人,指望那一樹樹柿子根本養不活。每年柿子成熟了,也就揀能夠得著的地方摘一些,夠自己吃就行。高處的果就不摘了,摘下來也不好保存,即便能及時賣掉,一斤也就2、3毛錢,去年也才賣到5、6毛錢,賣不得幾個錢,還不夠花得功夫氣力。”

據瞭解,全孝義市600多個農業合作社,全部都吸收年齡較大、勞動力較弱的返鄉農村退役軍人參股,他們通過售賣農產品、參與股份、參加勞動獲得分紅、保障收入。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這也是我們國防動員工作改革創新發展的廣闊舞臺”,呂梁軍分區政治委員張選說,“作為新一代國防動員人,必須更新理念、創新思維,在積極參與駐地經濟社會建設中夯實國防動員基礎。鄉村振興才能引鳳築巢,年輕人回到農村,國防動員有了基礎,社會治安更加穩固。”

孝義市人武部在送走新兵後又馬不停蹄在為復退軍人牽線搭橋上下功夫,形成了完整的閉合迴路,他們在政策扶持上找路子,不等不靠牽頭協調多部門出臺創業優惠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培訓機制,大力開展“訂單式”教育和培訓,一對一結對子、黨員與復退軍人聯誼;在方法手段上做提高,對自主創業的邀請商業精英、學校導師、企業家等集中授課,就日常經營管理中注意的事項和相關的知識等進行輔導,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或項目,引導走上創業之路;解決、維護復退軍人合法權利,處理涉法糾紛,最大限度爭取利益得到保障,探索出了一條“雙擁互助、互利共贏”的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