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外國華僑都是廣東人?

韋如傑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只要打開中國地圖仔細查看,就會發現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海南島之外,廣東是處於我國最南端的省份,地域上的港口優勢,使廣東人要“下南洋”相比其他省份來說,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廣東儘管在明朝以前基本上是屬於蠻荒地帶、常常成為犯人的流放地,但自從清朝末年起,廣東多個城市的港口成為了與外國貿易往來的重要中轉地,大量外國人的進入,多種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得廣東人逐漸習慣與外國人交往,到國外謀生也成為十分自然的事情。

其次廣東地形多山少平原,可供耕種的土地本來就不多,隨著北方移民不斷進入,土地“僧多粥少”謀生顯得越發艱難,迫於生計需要,大量的廣府、客家和潮汕人不得不向南方遷徙、出海求生,我們經常聽說的“下南洋”就是這樣的意思。而這三個民系也就是組成廣東人的主要成分。同時不同民系之間也存在不少矛盾,例如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客

家人和廣府人的大械鬥,這些爭鬥也使很大一部分失敗者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海外謀生。

廣東臨海,因此成為西方殖民者進入中國直接的跳板和入口,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有許多人被殖民者們販賣到了南美、北美等地,如同當年販賣非洲黑人是一樣的道理。這也造成了許多廣東人的被動“移民”。

其實之所以大部分的外國華僑都是廣東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地域條件造成的,當年交通條件限制,出國對內陸的省份來說無疑路途遙遠,而對廣東人來說就要便利的多。因此中國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山先生出現在廣東,也是有其自然原因的。


國史拾遺


全球華僑廣東籍佔比例 (在廣東主要分佈地)      

北美洲   

美國 60% (主要為新會、開平、台山、恩平、中山、次為潮州 )  

加拿大 90% (主要為廣府屬 )    

南美洲  

南美洲 90% (主要為廣府屬)    

歐洲  

法國 76% (主要為潮州、其次廣府、客屬 )  

英國 80% (主要為深圳、新界、東莞 )  

荷蘭 87% (主要為廣府屬 )  

其他地區 73% (主要為廣府)       

亞洲     

泰國 91% (潮州56%、客屬16%、海南12%、廣府7%)   

馬來西亞 60% (廣府24%、客屬20%、潮州11%、瓊5%)  

印度尼西亞 45% (客屬20%、廣府15%、潮州10%)   

菲律賓 15% (主要為廣府人)   

新加坡 45% ( 潮州17%、廣府17%、客屬6%、瓊5%)   

緬甸 30% (以廣府客屬為多 )  

越南 90% (主要為廣府、潮、瓊、客 )  

柬埔寨 90% (主要為潮州、廣府,次為瓊、客屬)   

老撾 90% (主要為潮州、廣府)   

日本 9.6% (主要為廣府屬 )  

印度 67% ( 主要為客屬 )  

文萊 92% (主要為粵籍)   

其他地區 76% (主要為廣府、客屬)    

大洋洲   

澳大利亞 90%以上 (主要為廣府、潮州 )  

新西蘭 93% (主要為廣府屬 )  

其他地區 約6萬多 (主要為廣府屬 )    

非洲    

毛里求斯 90%以上 (客屬80%,次為南海、順德 )  

馬達加斯加 90%以上 (主要為海南、順德、梅縣)   

留尼旺 90%以上 (主要南海、順德,次為梅縣 )  

南非 90%以上 (主要為廣府屬)     


夢境林地花蕾


中國出產華人最多的五大地區!1.福建閩南地區 出產華人1020萬人



2.廣府地區(粵語系) 出產華人1000萬人

3.潮汕地區 出產華人651萬人

4.客家地區 出產華人649萬人

5.海南地區 出產華人317萬人

廣府、潮汕、客氣都在廣東省!


六維空間


錯,大多數是江蘇人,江蘇今年超過廣東成為中國第一


判官4001


據不完全統計,海外華人華僑接近5000萬人(不含港澳臺),其中籍貫在廣東的就有接近3000萬人,所以海外華人也有戲稱,“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那麼為何這麼多廣東人會到海外打拼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原因:

1、廣東人多地少,不得不另謀出路。

自古代到近現代,本土生存環境相對其它省份更差,在謀生的壓力下,大量人口下南洋。這些同胞一般會選擇印尼、大馬、越南、泰國、菲律賓這些東南亞地區作為出去謀生的首選,然後才是美洲國家。他們到海外開荒以後,一般都會寄錢回老家,或者發達了衣錦還鄉,這就吸引了更多的廣東人出去打拼。

2、廣東的地理位置便利出國。

廣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離東南亞最近,即便是十九世紀交通不發達時,也有坐船到這些地方的可能性。

3、海外廣東人團結互助。

廣東三大方言人群,都具有抱團取暖的人群特質,剛到海外謀生,沒有親戚朋友或老鄉的支援,是否能活下來都是問題,更不談發展了。筆者的外公在七八十年代到過泰國訪親,回來後感慨說,在泰國只要會擔潮州話就不會餓死,這句話筆者至今印象深刻。

4、廣東人敢打敢拼,勤勞耐苦。

長期受海派文化影響,廣東人比其他省份的同胞更具有開荒的精神,這一點,在李嘉誠、郭氏家族、李兆基等海外大老闆身上充分體現了。

簡單地說,廣東人出國打拼是被迫的、也有機會出去,到了海外有助力,然後自己又適合闖蕩世界,所以現今的海外華人華僑大部分是廣東人也就不奇怪了。

(我是六甲番人,請您關注我的頭條號。)


六甲番人


在一百多年前,美國人修建太平洋鐵路時,用的全部是華人勞工。而且是以廣東地區的華人居多,他們那時第一代的定居美國的華人,就叫華僑了。也是算命好,沒有被餓死或者累死,然後在那裡安家生活,慢慢的還形成了群體現象,就是華人聚居的唐人街。

至於時代背景啥的,還不是當時都窮,吃了上頓沒下頓。然後正好還趕上外國人來搶奪廉價的勞動力,然後就被賣到國外去了。這些廣東人都知道,很形象的說法就是賣豬仔。主要去都幹啥,下苦力啊!修鐵路建大橋什麼的,出的力最大,拿的工資最低,還好活著的人都挺過來了。這就是第一代的廣東人華僑,說白了都是一部血淚史。

至於說現在所謂的三千萬廣東人海外華僑,則是改革開放後去國外淘金的,就不說了。


農村老俗話


中國的移民潮,向來以由北及南為主流。

廣東因位於中國極南沿海,有著南方最多的常住人口,多山少平原的地貌加上分佈著諸多移民性極強的民系,自然而然成了華人華僑人口第一籍貫省。\n

據廈門大學莊國土教授的研究成果顯示,目前海外華人華僑總數為4,543萬人,廣東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

\n
華人華僑按省籍貫分,廣東省最多,約2000萬,次者福建人數為1580萬,廣西籍或與廣西相關者為300萬,海南約200萬。如以華人的自我省籍認同區分,海南及部分廣西籍在解放前屬於廣東省轄區,則廣東籍華人華僑人數可達2400萬人(以上均不含港澳臺同胞)。\n



廣東華人華僑除了東南亞這一主要聚居區域外,還廣泛分佈於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中國華人華僑世界分佈最廣的省份,其形成要追溯自廣東的地理位置、人口基數、民系特點和歷史背景:

\n1.港口貿易的自然延伸

廣州港歷來為中國南方對外貿易第一官方港口,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後來的葡萄牙人、英國人接踵而至,廣州附近的廣府人早已適應了這種翻洋貿易活動帶來的財富積累和地位提升。

貿易的開展也使得廣府人很早就在東西洋常住,久而久之形成了較大規模的華人華僑人口基數。

\n2.潮汕、客家人的移民屬性

隨著中原北人南遷的持續進行,廣東各地開始出現地少人多的尷尬局面,迫於生計,大量的廣東人不得不繼續南遷。

而這種南遷也幾乎成了該地區民系的一種習慣,特別是潮汕人、雷州人、海南人等閩南語民系和客家民系,當廣東已經無處可去時,南洋成了他們南遷新的目的地,而事實上這些民系也多集中在東南亞。


廣東人的三個主要民系,廣府、客家和潮汕均是海外移民的主力軍,或許廣東的共有特質便是如此。

\n3.西方殖民者“豬仔”的被動遷移

鴉片戰爭後,西方殖民者以販賣豬仔的形式,在廣東沿海四處拐騙客家人、廣府人,千里販賣至南美和北美。

鴉片戰爭的發生地位於廣東,廣州也成了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加上廣東當地當時民不聊生,更是加劇這種豬仔黑市的“繁榮”,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太平天國兩廣籍貫殘兵遊勇,故而在美洲,廣東籍貫華人分佈較廣。

\n4.客家人背景離鄉的無奈

清末,廣東客家人口發生井噴式增長,加上滿清官府的從中作梗,在珠江東岸發生了規模宏大的廣府人、客家人世紀大械鬥。

最終敗下陣的客家人,不得不離開已定居數十年的土地,過上四處漂泊的日子,而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迫不得已漂洋過海下南洋討生活。

\n5.新式思潮的暗流湧動

中法戰爭、中英戰爭時期,西方殖民者入侵中國,基本以中國南大門廣東為橋頭堡,當地百姓在戰爭與強權之中更早接受新的思想,紛紛走出國門謀取政治特權,這也為後來推翻滿清統治做好鋪墊。

\n

以上或許不盡完整,但正是歷史賦予的契機與使命,使得廣東人先天下之先,四海為家,才造就了今日廣東華人華僑遍天下的局面。


圭海四記


廣東主要是客家人和潮州人多,生活所迫外出謀生,遍佈世界各地,多數成為企業家商人,無論是客家人還是潮州人都把出國謀生叫過番,我家很多親戚在國外,外公的兄弟,四個都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外公在泰國



華山醉雨


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臺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在東南亞,粵籍、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佔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泉州)、廣府(廣州)、潮州、閩東(福州)、客家五種方言的人。佔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三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兩種則約300萬人。

為什麼這個地區下南洋的人比其他地區人多呢,還不是因為“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裡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

按照高曉松大叔的說法,華僑主要是下南洋(南亞東南亞),東洋(小日本),西洋(歐美),其實無論是對外面世界的瞭解,還是地域的便捷性,沿海幾個省份的人能夠出國闖蕩的機會都要比內地的國人多很多。

比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修大鐵路,開輪船到中國來招募員工,不可能捨近求遠去四川內蒙青海這些地方去找人吧,道理很簡單啊。


麗江小胖


某總任主官遼寧時,九十年代帶眾多精英來粵參觀,他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中國歷史上三次大移民,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其餘兩次移民給山東山西帶來變化不大,唯獨廣東人的下南洋,是越走越富。王石當年站在深圳河畔,感嘆道:當年老佛爺大手一揮,閩粵自古多事之地,刁民多,也劃了一個圈,為大清的劃外之地。所以這片土地的人們,有著飄洋過海謀生的傳統,也是天朝面向世界湧現出很多潮流人士,廣東人敢為天下先,刻苦勤苦,天下聞名。開創上海工商的巨擎、以及天津民初的首富都是廣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