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北京和伊斯坦布爾,哪座城市更有歷史厚重感?

涼嗖嗖11


歷史厚重感本身就是個比較虛的詞。

感就是感覺。

感覺是個很私人化的東西。

你弄一金屬爐子,放到一收廢品的人手裡和放到馬未都手裡那感覺就不一樣,收廢品的告訴你,這爐子不是純銅的,1.4公斤吧。馬未都告訴你,這是清朝乾隆年間民間仿製的宣德爐,可惜,掉了一個耳朵。

你看,同一件東西,兩個人,感覺不一樣。

同一種事物,同行業人的眼裡也不一樣。

比如北京,研究明史和研究清史的人眼裡就不一樣。

研究明史的眼裡,它就是朱棣,就是崇禎,就是東林黨。

研究清史的眼裡,它就是順治,就是雍正,就是葉赫那拉。

這感覺根本就沒法比較。

如果你說就是一般普羅大眾的感覺,那也不一樣。

紫禁城在普通中國人眼裡,就是皇權,就是神秘,就是大氣,就是宮鬥。

伊斯坦布爾在普通中國人眼裡,就是聖索菲亞大教堂,就是考古博物館,就是異域風情,就是吃飯不習慣,就是物價還挺高。

所以,所謂歷史厚重感,只在一個人自己對比的時候,才有意義,而且很主觀。

並不具備客觀可比性。





面具說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古都,據史書記載,是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姬發滅亡殷商以後,將帝堯的後裔分封在薊,後來又有一個燕國滅亡了薊國,並把薊城做為國都,這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在不同的朝代北京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後來,成為封建王朝遼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的設計規劃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最高成就,被稱為“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İstanbul)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地岬上,稱拜占庭。在古希臘時期,拜占庭一直享有海上霸權。公元330年改建為東羅馬帝國首都,改名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譯康斯坦丁堡)。君士坦丁堡通過一系列的戰爭保護其貿易路線並擴大其領土。在後來馬其頓王朝(867-1081)統治下,它的強盛達到頂峰。當時,它被認為是西方世界最偉大的城市成就。

可以說伊斯坦布爾的歷史也是比較悠久的,但是呢和北京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說還是我們的北京歷史厚重感更強!


春秋百曉生


肯定是北京了, 伊斯坦布爾作為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注土耳其現在的首都是安卡拉),也是現土耳其第一大城市,歷史也是比較久遠的,但北京從元朝直到現在一直是中國的首都,而且土耳其的國力與中國的國力是沒法比的,況且伊斯坦布爾也不是首都了,是土耳其第一大城市,北京和伊斯坦布爾相比可想而知是北京了,況且中國國力也高於土耳其😊






微山湖新偉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經歷元明清等六期興建,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國都。明清時期,北京成為“天下四聚”之一,中華民國時期曾是北洋政府首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İstanbul)是土耳其政治、經濟、文化、金融、新聞、貿易、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位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雖然歷史文恭也在世界前列,但和北京比較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易經文化大講堂


北京6朝古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