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無毒副作用,現在為什麼不使用?

用戶72859213819


這個是中國醫療服務中的一大問題,在抗生素使用上,醫生們往往首先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很少使用青黴素,這裡面有一個原因是青黴素比頭孢菌素便宜,讓患者用很貴的抗生素,會增加醫院和醫生的收入。

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醫生覺得青黴素做皮試太麻煩。青黴素皮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皮試陰性並不能保證不對青黴素過敏,調查發現多達30%的青黴素過敏者沒有被皮試檢查出來。而且皮試檢出率每年下降10%,10年之後78%的青黴素過敏者皮試陰性。同時在臨床中,青黴素過敏被大大地高估,80%-90%的的自認青黴素過敏者其實不會對青黴素過敏。過敏性休克不僅青黴素過敏會引起,其他過敏症狀比如食物過敏也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其比例在每10萬人4-5例,比例很低,不值得人人篩查,只要保證有搶救條件即可。

對於有些疾病,青黴素治療效果最好,青黴素的副作用也較其他抗生素小,青黴素是窄譜抗生素,所以應該作為抗生素治療的首選抗生素。像中國的這種情況,首選其他抗生素,會增加對抗生素耐藥性,導致很多抗生素面臨不能使用的境地,甚至會無藥可用。


京虎子


作為醫生的我,遇到終身難忘的病情很多,其中搶救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就是一例!

中午12點過,門診處方看病的醫生已下班,突然聽到值班護士在門診輸液室喊叫,值班的醫生們急忙趕來,發現是一門診患者輸液的青黴素發生過敏性休克,只見患者面色蒼白,呼吸困難,口吐白沫,雙肺滿布溼羅音,大家立即展開搶救,把青黴素換為鹽水,用上搶救針,吸氧,嚴密觀察病情,患者終於轉危這安,這次搶救及時,要是發現遲了,人可能因過敏就失去生命了。


患者用青黴素前是做了青黴素皮試的,陰性,但還是發生了嚴重的過敏反應。
一,青黴素到底有無毒副作用?

1,說青黴素沒有毒副作用,是從作用原理來說的,青黴素作用於細菌細胞的細胞壁,可人的細胞是沒有細胞壁的。

2,青黴素有過敏反應的副作用

青黴素在20世紀早期用於細菌感染的治療被稱為“魔蛋”,似乎什麼病,只要一用上,就神一般的治癒了,可是人們只是在電影裡看到作用,跟本沒有看到其副作用。青毒素的雜質致人體過敏反應,嚴重時有生命危險,於是才有了皮試來觀察個體反應,但皮試也有假陰性的時候(就是皮試用得,但輸液入個體身體時仍發生過敏等)。


隨著製藥工業的發展,青黴素的純度越來越高,我國沿海一帶的青黴素就不需要做皮試而真接用。但我們工作的地方(大陸)大部分仍需要用時做皮試的(純度不高,仍有雜質)。


二,為什麼現在不使用青黴素呢?
1,劑量與耐藥

我們現在用青黴素越來越耐藥(細菌變得聰明,產生一些物質來避免被青黴素殺死),劑量越來越大,可能產生其他一些副作用(對大腦的毒性作用等),效果仍不佳。


2,科技的發展,開發出了一批又一批作用好,副作用少的抗菌素藥物,如頭孢類(雖要做皮試,但總的來說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相對低一些)。不同的抗生素,其作用的廣度也不一樣,而青黴素對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有效,對革蘭氏陰性桿菌作用較弱。所以,不是現在不用青黴素,而是用得少了,特別是風溼熱急性期,青黴素效果好。控制風溼熱病情的長效青黴素效果也好。


3,人們也許會說,青黴素太便宜,醫院賺不到錢,現如今,醫院的藥(特別是全國基層醫院)基本是零利潤給患者。仔細對比下,你認為青黴素好,藥店仍有,可以去買。事實上,阿莫西林(在青黴素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在藥店曾是患者自購藥的主要抗生素藥,銷售量大得驚人,可現在效果也不好了(耐藥),原因與濫用抗生素有相當大的聯繫,現在各級醫院也嚴格控制抗生素的應用,就是防止濫用抗生素!


青黴素,是時代保留優秀並改良發展,淘肽或改進弱勢,而不是經濟所決定。


餘千蘭


青黴素是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在1928年偶然發現的,1940年成功提取青黴素應用於臨床治療細菌感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青黴素挽救了無數傷員的生命。


青黴素是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而起到殺菌作用的,由於人體沒有細胞壁,所以青黴素較其他抗菌藥物對人體更安全。但目前臨床醫師處方青黴素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原因。


首先,青黴素應用前需要進行皮試

眾所周知,青黴素會發生嚴重的過敏反應,比如速髮型過敏反應可引起過敏性休克,嚴重的可導致死亡。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無論是注射青黴素,還是口服青黴素,應用前均需進行皮試。由於皮試操作比較麻煩,臨床醫生往往選擇其他不用皮試的抗菌藥物,如左氧氟沙星等。


其次,一些細菌對青黴素產生耐藥

21世紀最初幾年,根據之前的耐藥性定義,美國有大約60%的肺炎球菌對青黴素敏感,20%為中介,20%為耐藥。其他國家報道的青黴素耐藥率更高。52%的肺炎球菌菌株對青黴素不敏感,而越南菌株的耐藥率高達74%。此外,產青黴素酶的葡萄球菌、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均對青黴素耐藥。青黴素G對腸球菌僅有抑制作用;文獻報道稱,一些菌株對青黴素的固有耐藥性逐漸增加,極少情況下還會因產生青黴素酶而有高水平耐藥性。


但青黴素對A族溶血鏈球菌、李斯特菌及奈瑟菌屬保持著較好的敏感性。比如急性扁桃體炎、丹毒都可首選青黴素。但臨床醫生對這些瞭解不夠,認為大多數細菌,應用青黴素都不管用了,故很少處方。


3目前臨床可選擇的抗生素品種眾多

目前,臨床應用比較廣泛的抗菌藥物為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沙星),除此之外,還有大環內酯類(阿奇黴素、克拉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依替米星等)、林可酰胺類(克林黴素)、磺胺類(複方新諾明)。臨床可選擇的品種較多。


綜上所述,雖然青黴素價格比較便宜,安全性較高(無過敏的患者),但限於其需要皮試,部分細菌耐藥等原因,臨床醫生更願意處方其他抗菌譜廣、不需皮試的其他抗菌藥物。


劉藥師話用藥


青黴素是一種經典老藥,不能說現在不再使用青黴素了。因為這樣說有失偏頗,現在臨床上還是在使用青黴素的。比如說人們常常用得到的阿莫西林就是一種青黴素類藥物。我想,大家覺得青黴素不如以前使用頻繁了可能有以下原因。


1、抗生素種類多了,可選擇性多了

現階段,隨診人類科技的發展,製藥產業也是發展迅猛。更多的其他種類的抗生素的發明,使我們不在一味的使用青黴素抗感染,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臨床上常常用到的抗生素像頭孢類、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藥物都是可以考慮的選擇。

2、青黴素耐藥

長期大量的濫用青黴素導致很多病菌對於青黴素耐藥,隨之而來的就是我們不斷增大青黴素用量,直到最後發現效果仍然不好,只能換用其它抗生素,這也是青黴素減少使用的原因之一。

3、需要做皮試

嚴格說來,使用青黴素類藥物前一定要做皮試、這一個小小的操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可能讓醫生、護士和患者都覺得麻煩。既然使用青黴素這麼麻煩,那麼好了,就使用無需做皮試的其他抗生素吧。一來二去,青黴素使用就少了。這也是青黴素減少使用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我能夠現實體會到的青黴素減少使用的原因,在這裡呼籲大家別一感冒就輸抗生素,趕快停止抗生素濫用。

關注張之瀛大夫,讓你的醫學知識蹭蹭往上漲。


張之瀛大夫


青黴素在臨床上真的沒有人使用了嗎?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1. 青黴素是英國科學家在1928年偶然發現的,並且在1940年成功的應用於臨床的治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挽救了無數的病人(主要是傷員)的生命。

2. 我們現在看各種電視劇(特別是抗戰時代),有提到一個藥叫做“盤尼西林”,其實就是說青黴素的英文名音譯過來的,所以可想而知,這個藥在當年戰爭時代的影響力有多大。

3、.可是現在為什麼我們總覺得好像聽到青黴素這個詞的時候挺可怕的呢,其實主要是因為青黴素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過敏反應,這種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出現休克,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死亡。

所以醫學上規定,只要是應用青黴素或者青黴素類的藥物,都必須做皮試。

4.在上面提到原因的情況下呢,可能有些醫生為了規避用青黴素出現的這種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風險,於是主觀上會減少這個藥的應用。

5.另外一方面呢,確實現在我們的細菌耐藥性越來越強,對於青黴素來說,很多很多的,這種基本上都是那樣的,只有少數的細菌可能對青黴素是敏感的。

6.所以在前面提到的影響下呢,我們不管是病人還是醫生,都可以看到臨床上應用青黴素的幾率是比較少的,但這不代表說我們完完全全的沒有用青黴素。

7.比如新生兒科有一個疾病叫做無乳鏈球菌感染這一類感染的細菌呢,99%以上,對於青黴素都是敏感的,所以我們在新生兒科的青黴素應用還是有在用的,並不像這個標題裡面寫的一樣,完全沒有用青黴素,這個是不可能的事情。


白衣奶爸


青黴素並沒有退出抗菌的舞臺,只是換了一個形象,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普魯卡因青黴素、苄星青黴素、青黴素 V、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都屬於青黴素類抗生素。


青黴素的誕生是一個醫學奇蹟!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偶然發現並於1940年成功提取青黴素應用於臨床治療細菌感染。在二戰期間青黴素的發明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雖然青黴素曾立下過無數戰功,但它的缺點也逐漸暴露在世人面前。


1、 過敏反應:青黴素最嚴重的不良反應就是過敏反應,嚴重可導致生命危險,所以用之前必須要做青黴素皮試。

2、 劑量要求嚴格:青黴素是各類抗生素中毒副反應最小的,但它的療效與用量密切相關,劑量小達不到治療目的還有產生耐藥性危險,劑量過大可能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甚至腦病死亡。

3、 不宜保存:青黴素必須新鮮配製。青黴素鉀或鈉極易溶於水,同時受溫度、放置時間影響,溫度過高、長時間放置均可增加致敏物質含量,使過敏反應增加。

4、 滴注時間:青黴素水溶液不穩定,對靜脈滴注時間有嚴格要求,時間過長易造成濃度低、療效差、增加過敏反應的機會。青黴素半衰期為 0.5-1小時,有效濃度維持 4-6 h,給藥時間應為 6-8 h 一次,時間上容易給患者造成困擾。


雖然很多人有青黴素情節,但是對於身體健康,還是建議選擇適合你的安全藥物最重要。

趙冬梅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註冊執業藥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衡膳學院二級講師


營養百事通


感謝您的邀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青黴素的化學結構決定了它在酸或鹼的條件下均不穩定,也就是說在胃內容易生成其他代謝產物從而喪失藥理活性,所以青黴素不能通過口服的方式給藥,只能靜脈注射;青黴素在臨床使用時,對某些患者易引起過敏反應,嚴重者可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提起青黴素,大家肯定並不陌生——這個被音譯為“盤尼西林”的抗生素藥物,可以稱得上是20世紀人類醫藥史最偉大的發明之一。1928年,英國科學家弗萊明在實驗室中偶然發現了青黴素;1940年後,青黴素被成功提取並應用於臨床作為抗菌藥物,在二戰期間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青黴素類藥物包括天然青黴素和半合成青黴素,我們平常所說的“青黴素”,通常是指青黴素G,屬於天然青黴素,其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來達到抗菌的目的,由於人體細胞不含細胞壁,所以青黴素的安全性較高,不會傷害體內正常細胞。但是現在臨床中青黴素的應用卻越來越少,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首先,青黴素的化學結構決定了它在酸或鹼的條件下均不穩定,也就是說在胃內容易生成其他代謝產物從而喪失藥理活性,所以青黴素不能通過口服的方式給藥,只能靜脈注射

;同時它的水溶液在室溫下不穩定,易分解,故臨床上通常使用青黴素G鈉的粉針,注射前用注射用水新鮮配製;

其次,青黴素的作用靶點是黏肽轉肽酶,該酶能夠催化線性高聚物經轉肽(交聯)反應形成網狀的細胞壁。青黴素的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黏肽轉肽酶,使其催化的轉肽反應不能進行,從而阻礙細菌細胞壁的形成,導致細菌死亡。由於革蘭陽性菌的細胞壁黏肽含量比革蘭陰性菌高,因此青黴素一般對革蘭陽性菌的活性較高,導致其抗菌譜較窄;

再次,青黴素G在臨床使用時,對某些患者易引起過敏反應,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過敏症、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皮膚瘙癢、過敏性鼻炎、哮喘及喉頭水腫等,其中,嚴重者可致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鑑於青黴素G產生的如此嚴重的過敏反應,在臨床應用中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皮試後再進行使用。因為青黴素的這一特性,給臨床醫生代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同時還容易造成醫療事故的發生。

最後,隨著現如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抗生素被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當中,例如頭孢類、沙星類等等,相比於青黴素,這些抗生素抗菌譜更寬,也無需進行皮試,更適於臨床的應用。

在眾多種類的天然青黴素中,青黴素G療效最好;同時還有另外一種青黴素——青黴素V。由於青黴素V的結構於青黴素G相比其側鏈上有了改變(引入了負電性的氧原子),增加了自身的穩定性,使其在酸性溶液中更加穩定,不易被胃酸破壞,可以口服。受到青黴素V的啟發,人們對青黴素類藥物的結構特徵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在進行結構修飾後,找到了一些臨床效果更好的可口服的耐酸青黴素以及更為廣譜的耐酶青黴素。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其實,青黴素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也從側面反應出了醫藥科研水平的不斷進步,副作用更少、療效更強、使用更方便的藥物正在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更為醫生和患者們所接受。

問題回答:山東大學藥學院 李皖莉 審核:吳一波

吳一波


首先,說青黴素無毒副作用這一點很不負責任。青黴素作為人類發現並使用的第一種抗生素,曾經在誕生之初救了無數生命。但是同時,也有很多人死於這種靈藥造成的嚴重“過敏反應”。

我在這裡給“過敏反應”打了引號,因為現在已經發現,很多之前被認為是青黴素過敏的病人,其實是發生了對藥物雜質的過敏,而不是針對青黴素的過敏。這些雜質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青黴素噻唑蛋白。這貨引起的過敏反應可以致命。

國產青黴素的青黴素噻唑蛋白含量可達100單位/100萬單位青黴素,而國外產品只有10-20單位/100萬單位。所以國外的青黴素產品確實不需要進行注射前的皮試。因為國外的提純技術真的比國內要優越,所以雜質含量控制的好,自然不需要做皮試。國內以現有的技術手段,如果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成本就會幾乎飆高到人家的兩倍,馬上失去競爭力,老百姓更加買不起了。

另外一點就是抗菌譜的問題,大家不要以為細菌都一樣,看見青黴素就跟貓見到耗子一樣。其實細菌也分了好多好多種類:有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厭氧菌,假單胞菌和其他不典型細菌。

青黴素作為最早的抗生素,僅能治療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其他細菌的感染就會束手無策。

所以醫生不喜歡開青黴素,是因為很多時候單純憑藉問診和臨床經驗無法確定患者是哪種細菌的感染,那麼儘量開抗菌譜比較廣的抗生素,從而最大程度保證所用的抗生素涵蓋了致病菌的種類;或者直接能夠確定不是革蘭氏陽性細菌感染,而選擇其他種類抗生素。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腸道感染和泌尿系統感染絕大多數都是格蘭陰性菌感染,青黴素一點都不管用,當然不會開青黴素。

另外,不同抗生素在血液和尿液中的含量也有所不同,根據患者病情使用最合適的抗生素,才是正確使用抗生素的第一要義。

還有一點,就是隨著抗生素的使用,細菌逐漸出現耐藥變異,現在耐青黴素的細菌已經很常見了,所以再開青黴素,很多情況下是不管用的。比如下面這個藥敏試驗結果:

紅箭頭所指的那個藥片周圍,細菌沒有被殺死,表現出菌落圍繞藥片生長,也就說明這種抗生素已經被細菌所耐受。

而且很不幸的是,在目前經常處置的感染患者當中青黴素不敏感甚至完全耐藥的菌株越來越多。所以現在青黴素不僅(國產)容易導致過敏,而且還面臨著抗菌譜窄、細菌耐藥的窘境。

綜合目前的各種情況,醫生開具青黴素處方越來越少見了。初診患者的話,一般經驗性使用抗生素,首選二代頭孢菌素,抗菌譜相對比較廣,涵蓋了格蘭陽性和陰性菌。


菲利普醫生


青黴素是一種好藥,也是最早被髮明的抗生素,從發明至今,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可以說是藥物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青黴素對於多種細菌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價格便宜。但是,青黴素有一個最為致命的問題,就是過敏問題,相對於其他一些更加新的抗生素而言,它發生過敏的風險更高。而過敏,並不只是我們想象的出一點皮疹,皮膚髮癢那麼簡單,嚴重的過敏反應可以出現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所以說青黴素沒有毒副作用是不對的。因此,青黴素在注射之前是必須進行皮試的,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而且醫生在使用時也需要提高警惕,及時發現和處理。

作為病人,我們要注意哪些呢?

第一,記住自己有沒有青黴素過敏史,如果有,看病時要告訴醫生。另外,如果自己對青黴素過敏,那麼阿莫西林也避免使用。

第二,如果在輸液中出現皮膚髮癢、胸悶,心慌等症狀,及時告訴醫生


人體探索者


首先,「青黴素」,絕不是如題主所說“無毒副作用”。使用青黴素除了可能出現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外,還因為它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大量進入大腦中樞,因而有可能在少數情況下出現「青黴素腦病」。


當然,今天說的重點不適青黴素的副作用。的確如題主描述的,與七八十年代相比,如今臨床以很少使用「青黴素」這個藥物,其原因是多樣的,但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

1、太多細菌已經對青黴素耐藥


臨床「抗生素」濫用,導致大量致病菌對「青黴素」耐藥,最近幾年已經被大多數人所重視。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畜牧養殖領域抗生素的濫用帶來的耐藥。實際上,國外的相關研究已經發現,大多數的養殖場工人鼻腔粘膜中,都能提取到強力耐藥的菌株,比如耳熟能詳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而正是因為越來越多的致病菌開始對青黴素耐藥,導致很多時候應用青黴素效果非常差。而病人的病情實在逐漸惡化和進展中的,如果早期使用青黴素,等發現效果不好時,很可能已經耽誤了病情。


與之相伴的是,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和藥學的高度發展,越來越多更為安全、更為廣譜,耐藥菌更少的抗菌藥紛紛出現。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在很多情況下,藥敏試驗結果沒出來的經驗性用藥時,青黴素已經不是首選了。

2、皮試很麻煩,而且青黴素的過敏風險實在太大

皮試有多麻煩多疼,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解釋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即便是皮試那麼一點點青黴素,也可能引起強烈的過敏反應。

而青黴素的過敏反應,有時候非常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一個藥物效果很可能不好,又有巨大風險,且有替代藥物,所以青黴素在臨床用的的確越來越少了。

更多有趣有用的醫學科普知識,請關注骨科醫生路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