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醫認為:“中西醫只可並存,不可結合”,你怎麼看?

001社會調查部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長期與疾病鬥爭中形成的獨特醫學科學體系,有著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實踐內容,在中華民族的發展繁衍、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毛澤東主席曾經指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該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傳統醫學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針灸、中藥等傳統醫療方法正在全球獲得廣泛重視,中醫藥走向全世界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醫藥屬於我國特殊的醫療資源,中醫藥學是我國的原創醫學,因此發展中醫藥事業是我國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迫切需要。

  當今連美國都承受不了昂貴醫保費用,西醫化學藥品所致的毒副作用,造成臨床治療中顧此失彼的種種矛盾現象。相比之下,中醫藥安全性高,副作用小,調節人體自然抗病機能,具有非常好的臨床療效。中醫藥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在養生、防病、治病和康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所以它必將在解決人類衛生保健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其主導的醫療模式必將成為解決大國醫療問題的根本出路。 r>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牆內開花牆外香”,國外出現了中醫熱,但在國內卻熱不出來。國人對中醫的瞭解和重視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許多人不管去看什麼病,首先要到大醫院,認為只有西醫的現代化的診療儀器才是最先進最科學的,才能客觀、迅速、準確地診斷疾病,必然能很快地醫好疾病。但是西醫長於診斷、乏於治療,特別是在疑難病的治療上效果並不好,許多人西醫治不好才想到找中醫試試看。為什麼國人對中醫治療缺乏信心?其一是他們對中醫的認識瞭解都比較片面,一些人覺得中醫只是預防醫學和保健醫學,雕蟲小技治不了什麼大病,充其量只能醫些頭痛、腦熱、胃口不好、拉肚子之類的可治可不治的小病。其二是因為他們被庸醫失治、誤治過,或被假藥、次藥坑害過,錯誤地接受了教訓。中醫療效差的根節之一,在於多年來中醫教學存在理論和臨床實踐嚴重脫節,大多數學生沒有掌握中醫辨證的本領,其三是許多在基層有家傳師承、一技之長的中醫,難以取得執業資格,而不能公開行醫,他們的臨床技術得不到宣傳瞭解,更談不上繼承發展。這些都是不容迴避的事實。據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組調查估計,目前臨床經驗豐富的、治病療效好、有合法行醫資格的中醫並不很多,真正能夠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理論來指導疾病治療的中醫師不足3萬人,而西醫有100多萬人。並且70%的中成藥是西醫大夫開出來的,他們希望借鑑中醫的治療優勢,提高西醫現有的臨床療效,降低副作用。可問題是西醫大夫不懂中醫的辨證,只知道什麼病用什麼藥,不知道什麼證用什麼藥,分不清用藥的寒熱虛實,極大地降低了臨床療效。目前,中藥的價格越來越高,質量卻越來越差,炮製越來越簡化,中醫藥的療效越來越難以保證。有些學者說中醫毀在藥上,並不是危言聳聽。

  許多疾病在西醫覺得非常難以控制和治療,而這恰恰是中醫的長項,可能輕而易舉地就能解決問題。特別是對於一些現代文明病、亞健康狀態、原因不明的疾病和西醫尚無特效療法的疾病,首選中醫診治不失為明智之舉。在門診裡,經常有從全國各地和海內外湧來的大醫院放棄治療的病人,如白血病、腦瘤、各種癌症、風溼、類風溼、高血壓、糖尿病、癲癇、精神病、頑固性頭痛、頑固性失眠、腦中風、心臟病、肝硬化、慢性肝腎病、慢性潰瘍、股骨頭壞死、牛皮癬、紅斑狼瘡、不孕不育等重症、難症、頑症、怪症、奇症等,我運用純中醫藥治療,多數情況都會取得好的療效,使他們疾病得以痊癒、身體得以恢復健康。這不是說我自己有多大能耐,而是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中醫藥實在是太好了,太管用了!因此,我們有責任讓更多的人們瞭解中醫,知道中醫的寶貴价值,對中醫的診治有信心,為中醫呼籲、正名;有責任挽救中醫,發展和壯大中醫事業、提高中醫人員的素質;更有責任讓更多的病人得到良好的中醫治療。

  所以目前中醫如何發展呢,就是一條“打鐵要靠自身硬”,就是說首先要具備過硬的臨床能力。“中醫是國寶,治好病才是好中醫”。目前醫療環境的變化,要想治好病,不僅要有好的基本功,還要改變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思路和方法,特別是對於難治性疾病,要敢於打破常規,闖出一條新路。在臨床治療方面,我有以下幾點認識供大家參考:

  第1方面是,目前由於藥物質量普遍下降,如果用藥仍按幾十年前的用藥量標準,就會出現病重而藥輕,而達不到有效的血濃度,發揮不出好的療效。所以不是所有的重病都能夠用“四兩撥千斤(即用較少的藥治較重的病)”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所以用藥量要大,不怕藥包大,藥味多、藥量重,不怕同行笑話。藥量要足以抵禦疾病才有良效。

  第2個方面是,用藥量既要大,又不應該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出現。就是要採用藥量的遞增遞減法。逐步的增加用藥量直到病人所需的最佳治療量,使病人有個適應的過程。由於每個病人的用藥量和適應性、耐受性是不同的,所以這個劑量需要去摸索。有一些藥物的治療量和中毒量是非常接近的,只有用到將要中毒的程度才會出現神奇的療效。當疾病好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一些藥量有必要逐步的遞減下來,以免積蓄中毒,讓身體自己恢復和調理。這就要求大夫用藥要有很高的準確性和精確性,這樣才能保證用藥的安全性。

  第3個方面是,在病情複雜的情況下,如病人有寒有熱、有虛有實、有痰溼有陰虛、有氣滯有氣虛、有血瘀有出血,在同一個病人身上存在這些相互矛盾和對立的症狀時,用藥時要打破舊的約束。可以採取寒熱並使,虛實同用,化痰與滋陰並存,理氣與益氣結合,化瘀與止血共取。不忌諱疾病的矛盾性,科學地、合理地搭配用藥,最終能夠解決許多臨床治療上棘手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療效。

  第4個方面是,注重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於像癌症、血液病、神經系統疾病等疑難重症,要汲取現代醫學對中藥成分的研究,在辨證準確的原則基礎上,加入具有對某種疾病有特殊療效的藥物,比單純辨證用藥能夠獲得成倍的療效。

  第5個方面是,過去老中醫不治西醫治壞的病,如手術後復發或放化療後的癌症病人,破壞了人體的生理結構或降低了人的免疫力;反覆抽吸胸腹水的病人和長期大量運用利尿脫水劑的病人,改變了人體水和電解質的平衡狀態;長期運用皮質腺激素、胰島素、甲狀腺素、黃體酮的病人,造成體內腺體擱置萎縮,免疫力下降等。運用中醫特殊而複雜的治療方法,可以克服這一難題,將一部分病人調理到趨於正常的狀態。

  第6個方面是,要注重中醫劑型的改革,例如研製中藥的超微細粉運用,降低中藥成本,提高療效,使患者攜帶、服用方便。放開中醫院製劑的批准許可,方便群眾,提高中醫療效。

  關於中西醫結合的問題,我認為中西醫各有長短,各自去發揮自己的優勢,二者井水不犯河水,不要勉強結合。如果像上個世紀的中西匯通派張錫純創制的阿司匹林石膏湯一樣,用點西藥再用點中藥就是中西醫結合了,這充其量只能叫匯合或湊合。以純中醫角度來看,中醫對生命和疾病的整體規律上已形成了很完備的認識,在各種疑難重症治療上有非常大的潛力,如果充分發揮其優勢,療效明顯強於西醫。當然我並不排斥西醫的一些檢查和理論認識,也不反對中醫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自己。因為中醫在先西醫在後,因此西醫理論不能夠指導中醫臨床辨證施治,這也是中醫特有的整體和辨證思維模式所決定的,如果單純要用西醫的分析思維去指導中醫臨床用藥,即所謂中醫藥西化,就無法發揮出中醫的療效,體現不出中醫辨證施治的特點和優勢了。


劉老溼還年輕


中西醫只可並存,不可結合。李可先生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本人十分贊同。

為什麼呢?

李可先生生於1930年,餘生於42年,先生大我12歲。先生在中醫界奮鬥了幾十年直至仙逝,為中華中醫學作出了不朽貢獻,留下很多著名醫案及學術論文,傳承和發展了中醫中藥。我們敬重他學習他。

中國中醫中藥從春秋(黃帝內經),南北朝(小品方)李時珍(本草)到華舵,張仲景,孫思邈等專家聖手著書立學為了華夏民眾的生衍繁榮,傳承至今幾千年,不是某些人用不科學,偽科學就能打擊了的。其深奧層度,科學精華及生命力,也不是一些不學無術之人浮躁的辯解,叚章取義的遊說能夠釋然。

中西醫治病關點不一至:

中醫治病以人身為主體,倡導用心養,體養,再用針輔助,灸輔助,藥輔助,支撐身體自我調理戰勝病魔,除病治病,以首先保護人體五臟六府功能正常運行為原則,認為人身上無一器官是多餘的,不主張破壞,當然有人不理解,認為深奧,事實確是這樣。

西醫不一樣:西醫對預防,和幫扶治療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旦對已經養成大病之後西醫可通過各科物理診療手段進行精準定位,施以行之有效的手段合理診治,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減少痛苦。對於外科,骨科,產科手術,現代西醫的先進程度,中醫是萬萬不及的。

所以餘認為中西醫各有特長,可並列發展,取長補短,攜手前進,共同為發展,提高中國醫療衛生事業而努力。


tu醫海拾遺1942


李可是中醫扯淡,淨瞎忽悠,什麼中醫大師,八八年中醫前五百名,怎麼沒有他,連前幾百名都不是,瞎吹個啥,治闌尾炎是一斤二花,不是傻B一個嗎,我用二花30克,治療闌尾炎,二小時止痛。


合肥名醫


李可老中醫這樣認為:中西醫只可並存,不可結合,我怎麼看?

答:嗯!有點意思。

鄭欽安,李可,盧崇漢,李力紅,呂英……,等等。都是主張以陽炁立極,陽主陰從的扶陽門派,迎合了目前多數人的虛,寒,溼,痰,淤的體質現象,我也非常喜歡和應用。

做為李老認為的中西醫只可並存,不可結合這一點觀點來看,我認為僅僅是代表他個人的對自己評價的觀點,因為他對現代醫學瞭解的並不多!但是對大多數已經具有了兩套完整中,西醫理論教育的醫生來說,就不見得不能夠結合了。不但是可以並存,也完全可以結合,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中醫理論的特定是整體的,聯繫的,變化的觀念,當然也有具體的,精準的辨證論治。最高的核心是炁的表述,依次展開了陰陽層面,五行層面,臟腑經絡,四肢百骸層面的內容。西醫理論以其特有的與時俱進的內容對中醫理論的豐富是不可小覷的東西,中醫只有,也只有把現代醫學中最先進的東西全部地拿來為中醫所用,才是正確的方向。

目前的問題是兩種思維的交流顯得特別的重要,我覺得接受了現代醫學理念的醫學生特別地不理解中醫的模糊概念,因為無法把握而對它採取了激烈的攻擊,甚至認為中醫簡直就是現代科學的絆腳石,非欲除之而後快。

基於此,我呼籲:應該儘快地在哲學領域與邏輯學領域裡向學生推出辯證法及辯證邏輯的教學,讓學生知道這個世界的學問本來是無分別的,但是勉強地要區分的話,那就是一類研究可以分別的內容,另一類就是研究不能夠分別的內容,即:一分為二和合二為一的事情。

我現在天天在臨床醫療的間歇,都是給我的學生及病家宣傳這門知識,他們聽後,覺得很好。

所以我現在倒是納悶:為什麼不把辯證邏輯放到課程設置裡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學習呢?


張建平149284331


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中醫和西醫是否可以結合和並存,好像我們的討論也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

我看過李老的臨床處方,雖然不知道他的具體來源是真是假,雖然我不是一個醫生,但是我覺得他臨床指導,最起碼能改變人們對中醫只是個花架子的看法。

他的指導意義就是藥到畢竟要有效果,這才是我們中醫生們要認真學習中醫,鑽研中醫就夠了。

大家說這個想法對不對呢

我們學中醫的人,也並沒有去接觸西醫,只是覺得西醫治病好像不合情理,有損健康吧了。

純屬個人觀點,多噴也沒用是吧

關注小寶送健康一方便你我他


小寶談中醫


我是李可的崇拜者也是腳踏實地的追隨者。我不知李可有沒有說過此類話,但我認為中醫不能回到古代,中醫的發展要與時俱進,要吸收西醫的長處為我所用,不能自我封閉。只有這樣,中醫才有未來。

中西醫為什麼不能結合,有人說它們是兩個理論體系,根本沒辦法結合。這種說法我認為是缺乏實踐的本本主義,或是自認為水平高自我封閉的言論。

中西醫是可以結合的。現在西醫用藥三分之一是中藥,就是中成藥,為什麼用這麼多中藥?就是因為中藥有效,副作用又少。這不是中西醫結合嗎?現在中醫不允許使用西藥,所以,對中醫來講中西醫結合比較困難。

那麼,中醫能不能不靠西醫獨立呢?也可以的,但須要高水平的中醫能力。當前中醫具備如此能力的人比較少。本人還是認為在不具備高水平中醫能力的時候要與西醫結合,比如高血壓,要吃西藥降壓藥然後使用中醫治療。等等。

最後,中西醫結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寫入的,憲法不僅要求是中西醫結合,還要求中西醫相互學習。所以,在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基於憲法,應允許中醫使用西藥,因為中醫也學了西醫西藥,醫師考試及晉級考試西醫西藥是必須要通過的,但不知為何中醫不允許使用西藥。建議處方管理辦法有關內容修改一下,符合中醫的發展。


金關愛


老夫非常贊同這個觀點!中西醫只能並存,不可結合。中西醫是兩套體系,各不相同,結合不到一起。正如李雲龍所說“尿不到一個壺裡”,中醫“辨證”和西醫“辨症”不一樣,對病的表述也就不一樣。中醫對病的表述比較籠統,而西醫對病的表述非常具體清楚。比如“牙疼”,中醫就會說“胃火或者肺火上延”,病在牙,根在肺胃,治療就得清除肺胃之火。西醫就會說“牙周炎、牙髓炎、牙齦炎”,講得非常具體,用藥指向分明,抗菌消炎止痛。中醫講究全身調理,西醫就是靶向治療,一個見效時間長,一個見效時間短。要他們結合,怎麼合得起來呢!老夫認為,並存也就是結合吧!


用戶4219045136


對李可老先生的看法本人非常贊同。現在說中西醫可以結合的都是一些對中醫不懂裝懂、或為了騙錢、或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招搖撞騙的所謂磚家、叫獸。甚至有的為了達到它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欺騙世人。如有的人為了騙錢利用西醫的觀點、鼓吹冬蟲夏草和三七粉的功效等。


用戶911784477445


結合本無錯,錯就錯在錢字上,西醫對中醫治病一竅不通,而中醫本生難學,大部分中醫對西醫理論基本瞭解,但在治病上,西醫在中國為主導地位,在臨床上也同樣占主導地位,顧名思義,中醫在治病中被排除在外,基本上發輝不了什麼作用,假如某大醫院有一重病者西醫無藥可救,被中醫治好了,那不等與搞西醫的難看,怎麼治好的,你說他也不懂,那不真成了一個個悶葫蘆,但誰賺錢,領導就支持誰,誰說也無用。但是臨床上西醫在急救上卻發輝一定作用。


民醫459


本來中醫混在西醫裡面濫竽充數,美其名曰“中西結合”,還能混上一陣。

現在騙人騙久了,騙得連自己都相信了。

這讓人想起了太極傳武雷雷,還真把自己哄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以為自己是金庸武俠小說裡的高手,居然真上臺去打了。

結果怎麼樣?

那個哭啊,鼻子一抽一抽,像受了委屈的孩子,把太極廣播體操的實質暴露無遺。

中醫要是和西醫分開,結果會和傳武一樣,“合肥名醫”們會活活哭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