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滿清入關後徹底漢化,束髮穿華服,同時保留尚武傳統,會怎麼樣?

守藏室官


不漢化是清人的立國之基,表現得漢化是統治手段。早期滿清崛起,靠的是滿蒙聯姻,這一光榮傳統也一直保持到了清末。

關於奏摺:雍正批漢文奏摺用漢文,批滿文奏摺用滿文。乾隆皇帝和班禪談笑風生,用的是藏語。蒙語更別說,是王子們的必修課。


關於畫像。雍正不僅有漢服照,還有喇嘛照。


還有緊身褲照。

加 帥哥你誰啊。

這麼多的不同種類的照片,只能說明一件事,雍正有異裝癖。

清朝實行民族大隔離政策。

東北龍興之地,只許滿人居住,不準內地漢人移民,清末才放開,山東人開始闖關東。

清代雖然不修長城,然而有柳條邊,用柳樹隔開蒙漢,清末才放開,山西人才有走西口。 北京分內外城,內城是滿人居住,外城住漢人,即使位居大學士、各部院尚書,也只能住宣武區。各地方滿人駐軍去,分滿城、漢城,不相交往。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朝的民族大融合實在是進步很多)

乾隆南巡,一路上安營紮寨,住的是帳篷,而不是客棧。

各部院實行雙軌制,有滿官,有漢官,同品級的滿官要大過漢官。

為什麼清朝不漢化? 因為滿蒙聯合是國策,漢化就失去了立國的根本。終清一代,漢地都不穩定,各種反抗此起彼伏,反清復明的地下會社持續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滿人不漢化,與其說是自信,不如說是不自信,滿人始終對漢人懷有戒懼心理,故而拒絕漢化,只是繼續維持滿蒙聯合,保持滿人的尚武精神,維持對漢地的武力威懾。


阿晴雜談


那他們就會像小日本的遺孤一樣,融入中國,連少數民族都不算了~


博愛是愛


他只所以尚武,只為搶劫,搶到手了有白食吃就變成了寄生蟲,還尚什麼武


李生龍495


不管中國最後是哪個王朝,走向共和是必然現象。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帝制國家能活過二十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