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的鴨翼有上反角,沒有和主翼在一個水平面,對隱身性能有影響嗎?

小夥伴2277


當鴨翼的幾何尺寸一定時,其水平佈置與上反一個角佈置,對於電磁波的反射幅值大小是一樣的,沒有質的區別。

當探討戰機隱身值大小時,是電磁波以法線射向戰機,反射電磁波幅值與量值大小來比較。而反射的電磁波幅值大小,直接與電磁波法線射向戰機的投影面大小成正比,與戰機幾何外形輪廓的夾角大小有關,成90°的夾角反射最大。因此,展懸比大的機翼,反射電磁波要強,反之則小。後掠角越大,反射電磁波就越小。由於電磁波有空腔效應以及爬行效應,因此,進氣口、進氣口附面隔層空腔、打開的武器倉、戰機表面蒙皮的接縫、副翼的輪廓邊緣,都是強反射源,若這些尺寸與探測電磁波是倍頻關係,則有天線陣子效應。因此,在當代隱形戰機處理消減探測電磁波方面,最好的是殲20,依續排列為f22、f35、蘇57。

現在有些人是用眼看,來替代電磁波探測的機理,如神馬鴨翼最好用在敵人的機上,將這種降智商行為作為神祖牌來跪拜,神馬影響隱身。鴨翼與未水平翼作用相似,幾何尺寸比尾翼還小,何來會增加反射強度?


清風雲淡霞滿天


有影響,但殲-20上反鴨翼就是為了比鴨翼三代機們提高隱身性能。

從隱身角度講,鴨翼與主機翼共面是最好的,這樣雷達反射效果接近於常規佈局的效果。但是這樣一來弊端也很大,不僅飛行阻力大大增加,而且渦流耦合沒有了,鴨翼拉出來的渦流從機翼下方通過,降低機翼下方速度,降低升力。
美國以前的X-36驗證機,採用共面鴨翼和無垂尾佈局,隱身效果非常出色

所以三代機們鴨翼都是佈置在主機翼上方,目的就是為了鴨翼拉出的渦流從主機翼上方通過,產生渦流耦合的效果,從而增加升力和提升大仰角性能。但這樣一來正面就呈現階梯效果,雷達反射面大大增加。


正臉非常帥的陣風
,可以看出落差位置很明顯

殲-20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抓了頭,最終採用這種“千手觀音”的佈局,鴨翼與主翼翼跟在同一平面,減少整體的高低落差,從而降低雷達反射面。採用鴨翼上反,機翼下反的方式在鴨翼遠端形成高低落差,這樣鴨翼翼尖拉出的渦流從機翼從上方通過,照樣可以利用鴨翼渦流耦合。

殲-20正面看上去,鴨翼、主機翼、垂尾、腹鰭都是從同一個點伸出來,朝向不同角度延伸出去,彷彿一副“千手觀音”。



鴨翼根部的氣流雖然無法進行耦合,但是殲-20通過大邊條翼拉出強烈渦流足以進行彌補。
再加上殲-20採用的是遠端鴨翼耦合的方式,鴨翼偏轉調整角度極小,即使進行大過載偏轉角度也很小。所以雖然殲-20這種鴨翼佈局方式,對隱身方面作用會比X-36這些鴨翼共面的要不利,但已經被三代機們好太多了,而且是利弊取捨情況下的最大範圍的折中。


五嶽掩赤城





平凡的平凡11


1.同一平面上也是影響隱身,難道對方的地面雷達,相遇的敵機會碰巧處於同一平面上?

2.戰機飛行過程中鴨翼也是不停擺動配平戰機,網上腦殘說可以固定住,那特麼的想讓J20成為頭牌墜機王的節奏。

3.上反鴨翼在大仰角失速最快,估計J20攻角也不高,遠距離鴨翼佈局也給主翼增升力極少,唯一的好處就是飛行時很低角度鴨翼都有升力。

J20的設計可以說是四代機中最爛的,甚至不如三代機,也就二代機改改罷了


用戶2193287561765


說沒影響,你信嗎?反正我信了


秋天的童話46446392


肯定會有影響,但是匹配好了,相信也不會有大的問題。一切技術的取捨,都取決於設定的目標。


渾圓樁養生


提出這個問題,把j20設計團隊的智商置於何處?


夏日蟬時雨


隱身不隱身 我不知道 只有雷達知道 或者研發人員 我看著就是好看😂


花落一葉方知秋


沒影響,技術高,沒毛病


汝潤


有的,其實就是殲八改,我們就是二代機。四代機什麼的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