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合適嗎?

戈巴迪


上週五孩子學校期中考試,這週一開始,老師在家長群裡長傳各科成績及排名,今天又公佈了班級大排名。

如果老師不在群裡公佈成績,家長就要通過各種渠道去打探,不僅想知道自己的,還想知道其他人的,老師會覺得煩,家長也會覺得累。透明陽光,知己知彼,這有什麼不好呢?

老師在群裡公佈成績,個人不覺得有何不妥,更沒有覺得侵犯誰的隱私。孩子成績有高下之別,稟賦差異也很大,在獨立的班級群體裡,即使老師不公佈什麼消息,哪個孩子什麼樣大家也心知肚明。認為公佈成績不合適的,恐怕只是掩耳盜鈴吧。

考試是學習的重最要方法,成績是學生的最有效激勵。不能接受公佈成績的家長,可以私底下和老師溝通,老師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少數人的意見而殃及魚池。在現在教育環境下,成績是硬道理,多數家長會支持和理解老師做法。

為了避嫌,在公佈成績時,老師可以將十名以後同學註明學號,隱去姓名,這會讓退步的家長不感到難堪。


入青0601


為了便於老師與家長溝通,家長們討論交流,以及發佈通知作業,一般現在的班主任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群,方便快捷直觀,是一個很好的家校互動平臺。老師可以很快的反饋學生在校的情況,家長也可方便的瞭解學校的一些活動通知,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方便。

現在的網絡通訊發達,我們就要很好的利用好這個平臺。但這班級群跟一般的社交群不同,它不是為娛樂八卦而生,是為家校互動而生,有些不適合在裡面發佈的東西就別發了,經常看有些家長刷屏,還發布一些跟班級風牛馬不相及娛樂八卦新聞,嚴重影響正常的交流。

班級群為班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但它也不是萬能的。有些還是不適合公佈在所有的家長眼裡,比如題中所說的把成績直接公佈在班級群裡,個人覺得這種做法還是不可取。一個班幾十號人,總會分出個好中差,這樣把成績全部公佈出來,多少有些愛面子的還是會在乎的,無意之中可能就挫傷一些家長,當然不在乎的除外。國家教育部門都明確規定不得給學生按考試成績排名次,我們作為老師還是不做為好。說小點就是明哲保身,說大點就違反規定。

一張電子表格發佈,簡單快捷,老師是方便了,結果會怎麼樣不好說。最好還採用發成績的形式給家長,當然也可以採用私聊的形式發給家長為好。


高考前瞻


每次考試過後,緊接著而來的就是成績,老師關心,家長關心,學生更關心。成績關係到教師的教學業績,關係到評教評學等等。成績關係到家長的面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小孩成績好,家長一提到自己的小孩都會滿臉的自豪。成績關係到學生在班級中的地位,成績好的學生大家都稱之為學霸,學霸們在班上享受“明星待遇”,走到哪都是眾星捧月一般,而成績差的一般稱之為學渣,在班上享受“勞模待遇”,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說他們拖了班級後腿,“人人得而誅之”。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成績往往決定著一個學生在班級中的命運。

教師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顯然是不合適的。成績公開後,肯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考得好的歡天喜地,大家恭喜,考得差的垂頭喪氣,情緒低落。久而久之,慢慢會讓那部分差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成為真正的學困生。

教育部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一般來說素質教育是指一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唯成績論,這是一種典型的“應試教育”,它與素質教育有明顯的區別。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

所以說,教師如果要公佈成績,最好只公佈好的那部分,進步明顯的那部分,真正讓成績起到鼓舞士氣,激勵先進的作用。


不轉弧圈573


我是中學教師卜玉霞。

作為一枚老師,多年來,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該不該公開學生們的成績。

我想了很久,現實生活告訴我。成績應該公開。

題主說教師吧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直接發到班級群裡,這就是把成績公開了。

我越來越覺得,成績公開對學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官方認為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要保護家長的自尊心。天,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在社會競爭力這麼大當代,這點 壓力都經受不了,那以後的大風大浪來了,怎麼是好呢?沒見到很多大學生,博士生,甚至父母,老師,因為生活的壓力就自殺了麼?

在日常生活種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既然是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的自尊心,那麼,中考,高考,落榜了,又該怎麼辦?一直保護,一直保護,啪一聲從高處摔下來,只會摔地更慘。

很多哦學校裡不公開成績,但是,卻要排名次。給學生獎勵。這是不是有點諷刺?另外,還有很多學生特別願意看到自己排名第幾,看看自己是不是進不了。如果不公開,怎麼看呢?偷偷看麼?可是,你也偷偷,我也偷偷,最後不也是公開了麼?

所以,我覺得這種不告訴孩子真實的分數,真的不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這種做法很是有點自欺欺人。


卜玉霞


不合適、不合適、不合適!重要的話講三遍。



原因有三:

第一,家長的自尊心很強。現在的孩子自尊心強,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家長,現在的孩子都少,每一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心肝寶貝,是家庭的希望,在每一個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都是千好萬好,世界最好。你把孩子的成績直接都發到群裡,成績好的當然沒話說,可是對成績差的來說,那不是打臉嗎?

所以,實在想表揚的話,在群裡表揚一下考得好的,差的也不要在群裡批評,私下聊聊就好。

第二,容易激發敵對情緒。現在的大環境是到處討伐老師,有一點點錯就揪住不放,網上到處有家長因為老師在群裡批評其孩子就公佈聊天內容的例子,這樣的案例中,聲討的大部分是老師。所以,成績這一類很能觸動家長痛處的事不要做,即使沒有很壞的事情發生,也容易激發家長和學生的敵對情緒。

一旦家長對老師有敵對情緒,以後的工作會很難做,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會處處和老師做對。

第三,不利於素質教育。我說這話,可能就有人罵我唱高調了。我想說的是,在磚家們強調了這麼多年素質教育後,家長們都對自己的孩子無比自信,我孩子學習不好,但是體育好或者口才好或者唱歌好,當然,這也是事實。你非要把成績發到群裡,等於沒有看到孩子們的差異性,沒有實行素質教育。

所以,綜上所述,不要在群裡公佈孩子的成績。


終將長大


我覺得成績發到班群裡面是非常合適的。可能有的人會說對孩子的傷害太大,我想說的是,這叫傷害嗎?作為學生就得學習考試,沒有考試怎麼選拔人才?把成績發到班群裡面,能夠讓家長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學習怎麼樣?在班上處於什麼水平? 我記得我們讀書的時候,那個時候的網絡沒有這麼發達,學生成績都是以通知書的形式下發,這個時候每個學生就會互相打聽別人的成績是多少?從來沒有說要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有的只是知道自己還差多少?為什麼現在社會總是在說學生受不了傷害?這樣長大以後怎麼能夠適應社會呢?難道說等你參加工作以後,老闆批評你一句,你就是受不了,不幹啦?所以我覺得把成績發到班群是合適的。


只有知道自己的位置,才明白自己還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這就好比一個人住在深山老林裡面,自給自足。等他哪天到了城裡面以後,才會發現自己與社會差距是多大?讓家長隨時知道孩子在班上的成績排名,可以讓家長繼續有效的督促孩子努力,到下一次排名靠前以後。會有一種成功的感覺,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有一種找到方向的感覺。所以說,任何事情它都有好處和壞處。就看你怎麼去處理他對待他。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樹立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勇於面對自己所遇到的困難,而不是去逃避。我們人類的生存本來就是深林法則,優勝劣汰。只要你認真努力過後,就會有收穫。所以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取得最後的成功才是美好的。

家長朋友們,你覺得我說的對嗎?


傳奇人在


首先,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考試成績是自己前段時間學習情況的檢查,有鼓舞信心和警示提醒的作用,還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同時也可以總結經驗,反思不足,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方向!但是,有考試就會有差距、就會有排名、就會有第一和倒一!這是必然結果。出於對學生的激勵和警示,可以公佈學生成績,以鞭策學生,但是出於對學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保護,老師可以只公示排名靠前的學生,私下找學生談話時再告訴成績,這樣比較穩妥!


其次,我們從教師的角度談談,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學生的直接教育者,身上肩負著學校的任務,家長的期望,責任重大。對於學生成績,無疑老師是十分重視的!學生的教育需要教師和家長一起努力,相互協作,相互配合,效果才會更好!所以,教師把成績公示在家長群裡,有助於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就學生的問題和老師及時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孩子進步成長!但是,我覺得教師可以更多的從學生角度考慮一下,可以私發給家長自己孩子的成績名次,不公示其他學生成績!我記得我以前讀書的時候,每次考試只能拿到自己的成績條,所以我父母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成績!這個方式我覺得很好!很人性!例如下圖:


最後,從家長的角度看,父母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對孩子的成績知情權,所以老師公示成績是出於對孩子知情權的尊重,也是家校聯繫的一個方式!但是,我認為,每位家長都希望在群裡看到自己孩子成績靠前,而不是靠後,老師這麼一公示,其實有許多家長是很難為情的,估計都不好意思在群裡發言,同時也會讓有些家長在群裡炫耀,這就會讓家長群建立的目的和風氣會有所變化,失去了其最初的目的。

總之,教師公示成績無可厚非,但我覺的方法還有待探討!


趙羅素不囉嗦


不合適,因為現在的素質教育不再是以成績為主了,是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主。



我就是親身經歷過此事的,就是把成績發在群裡,有個別家長就反對了。比如我任教的兩個班級,一個班是我擔任班主任,另一個班任科任老師。剛開始小孩的學習興趣和領悟能力有限,單元測試平均分才六十幾分,在跟孩子們的慢慢磨合中,在跟家長互相溝通,努力下,孩子們的成績有了非常大的進步,平均分達到了九十幾分,優秀率百分之百。於是一高興把成績發到群裡了。告訴家長們通過孩子們的努力和家長的付出,個個孩子都進步很大。並且感謝家長的支持和孩子們的努力。家長們也互相鼓勵孩子,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萬萬沒想到,我任教的那個班級,有個別家去班主任那裡投訴我,認為我不應該把成績公佈在群裡,對成績下游的學生影響很大,傷了孩子們的自尊心。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沒有家長跟我反映,可能不敢跟我反映吧。我也好好反省了這件事,覺得是不應該把成績發在群裡,這樣對成績下游的學生會產生厭學的極端行為,對優秀的學生產生驕傲的心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成績好不代表一切都好。作為老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挖掘孩子們的潛能,讓每個孩子都充滿活力,充滿陽光。


領悟教育


當然不合適!

身為教師,我從來不這麼做,也經常建議我的同事們不要這麼做。

理由如下:

一、 國家教育部有明文規定,義務教育學校,考試成績不得公開排名。

連公開排名都不允許,更不用說把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到班級群。

基礎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單一維度的考試成績排名,對學生的評價是片面而有害的,與國家的教育方針相悖。

二、 對家長的不尊重。

在老師眼裡,成績表只是一份數據。但在家長心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卻與自己的家庭教育、遺傳基因、社會階層密切相關。可以說是映照自己人生成功與否的一面鏡子。

如果孩子的成績很好,家長當然感到慶幸和榮耀。但如果孩子的成績很不理想,家長就會感到臉上無光甚至感到屈辱而且憤憤不平:

“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我的孩子雖然學習成績差點,但別的方面還是很不錯的,憑什麼把他一棍子打死?

三、 給學生帶來巨大心理壓力。

“叫家長”,是很多老師經常用來對付學生的一個大招,效果很好,且屢試不爽。

有些學生在家不怕家長,在校不怕老師,卻偏偏害怕老師與家長溝通,因為這樣將揭穿他許多“偽裝”。

將學生的考試成績公開在班級群,同樣讓他無所遁形,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心理壓力。

可以選擇以下方式告知學生成績:

1、學生自己到學校拿成績單。這是最傳統的做法,也最受學生們歡迎。弊病是有些學生會私自篡改成績矇騙家長。

2、教師親自送達。這是家長們最歡迎的做法,可以和老師面對面溝通,便於全面瞭解孩子的學習狀況。缺點是這樣做,老師比較辛苦。我們學校採用這種“送訪”的方式已有多年,效果不錯,但老師們怨言頗多。

3、 發私信。這是老師們最喜歡的方式,便捷,但同樣可以有深入溝通。估計這樣的方式將會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們採用。

將學生成績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到班級群,是方法上的簡單粗暴,是思想上的懶惰任性,是理念上的陳舊落後。很不合適!


毫米


我是老師,教育是我的主業。老師能不能把考試成績發到微信群,我覺得不妥!

首先,這是教育管理部門做的規定,禁止教師將學生的成績發到微信群或者朋友圈。既然有這樣的法律法規,作為教師為人師表就更應該遵紀守法,按規定按要求辦事!


第二,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把成績發到朋友圈,對那些成績差的學生的確是一個打擊。每一個人都有尊嚴,每一個人都要面子,差生也是這樣。我們知道好的一面都願意顯示出來,誰願意把自己的傷疤給人看!這一公佈肯定會給一些同學帶來心理的傷害。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弱,因為公佈成績做出極端的事來都不鮮見!

第三,但是考完試用完公佈成績,你不告訴他,許多家長要問,如果單獨問的就告訴他。沒有問詢老師的回來老師在課堂上公佈。有人說課堂上公佈不也是對學生造成了傷害了嗎?是,也是對差生有刺激,但是一範圍小,二沒有形成文字容易被同學們遺忘和忽略!所以要比在微信群裡公佈成績好多了。他既讓學生知曉了成績,又把傷害降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