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在幼小銜接教知識很重要的家長們,請看看童話大王怎麼做的

這兩天,看了一篇童話大王鄭淵潔教育自己女兒的文章,感觸頗深。昨天就寫了一篇關於幼小銜接的文章,裡面也引用他對幼小銜接的一些理念,我覺得真的很對。

今天,我還是忍不住要繼續說說這個話題,因為我接觸了很多園長,她們的困惑是到了大班不教孩子一些拼音、數學,不迎合家長的這個需求,大班孩子就會退園,轉投學前班。而好多家長覺得,孩子不在上學之前學習一些知識以後就會跟不上。到底應該怎麼辦,我們看看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做法。

覺得在幼小銜接教知識很重要的家長們,請看看童話大王怎麼做的

(一)做好孩子這個年齡該做好的事

女兒五歲時,有一天鄭淵潔帶她在樓下玩兒,一起玩兒的還有一個同齡女孩兒。他和那位女孩兒的媽媽站在旁邊監護。那位女孩兒吃完糖將包裝紙扔在地上,他女兒將那包裝紙撿起扔進身邊的垃圾桶。過了一會兒,那女孩兒問他女兒知道五加二等於幾嗎?他女兒搖頭。

女孩兒的媽媽驚訝地問鄭淵潔,她真的不知道?

鄭淵潔說她現在不需要知道這個。

“那她現在需要知道什麼?。”

“需要知道不隨手亂扔垃圾。”

當其他父母在孩子上小學前都絞盡腦汁讓孩子上興趣班、背唐詩、教算術的時候,鄭淵潔卻真正做到了讓孩子自由成長,快樂長大。

覺得在幼小銜接教知識很重要的家長們,請看看童話大王怎麼做的

(二)多享受自然屬性生長環境,如親人的愛

他認為在孩子的學齡前時期就向孩子灌輸各種與其年齡不符的知識,很像手機生產線上的“老化”程序。目前社會上流行的“學前班”“早教”其實就是老化教育,提前剝奪孩子的童真。在上小學之前,孩子的自然屬性應該得到充分滋養,比如全方位獲得來自親人的愛。如果孩子從很小就開始接受所謂的 “早教” ,等於中斷了孩子的自然屬性生長環境,提前進入社會屬性環境,對成長不利。

(三)打預防針原理。

鄭淵潔說:“沒有閱歷支持的知識是摧殘孩子。”在孩子的閱歷不支持時,孩子背會一首古詩,只是機械記憶,不會真正理解古詩的含義。孩子對這首詩就有了免疫力,等於給孩子注射了這首古詩的預防針。孩子長大後,對於這首詩終生免疫,不再感覺新鮮,他潛意識裡認定自己知道這首詩,會背這首詩,一般不會再依據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的閱歷重新溶解這首古詩,因為他對這首古詩已經有了免疫力。

覺得在幼小銜接教知識很重要的家長們,請看看童話大王怎麼做的

(四)超越的原理

鄭淵潔的女兒只上過兩年幼兒園,在上小學前沒有接觸過任何古詩,一句英語不會,只知道一到十的數字。除了自己的名字,不認識任何字。她以這樣的水平進入小學,一上學學習成績就是全班倒數第一名,但最終成為學霸。這是因為他深知“超越的秘訣是先落後”的道理。

他在日記裡多次寫了這樣的文字:馬拉松冠軍的本事就是追趕,然後超越。超越的秘訣是先落後,沒有落後就沒有超越。不要領跑,要跟跑,然後超越。領跑的結果大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於是女兒從小學一直是跟跑,到了初二開始發力,高一開始超越,高二領跑,高三奪冠。

幼小銜接很重要,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真的不要撥苗助長,在教育孩子不要很功利,應該為孩子成長做長遠打算,好的品質和一生愛閱讀的習慣都是孩子幼小銜接乃至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