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領土,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來不鬧獨立?

胡帥波


不管從加里寧格勒的歷史還是位置來說,其實加里寧格勒都有太多的理由獨立,或者說鬧獨立,從其位置上來說,這是俄羅斯為數不多的飛地之一,距離俄羅斯本土近400公里,而且俄羅斯的這塊飛地與美國的飛地阿拉斯加以及夏威夷都不同,加里寧格勒除了不與俄羅斯挨著,更可謂是虎狼環伺。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再一個從歷史上來說,這加里寧格勒原名哥尼斯堡,是東普魯士的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在歸屬俄羅斯以前,可以說對於德國來說同樣的重要,而且歸屬於德國或者其前身普魯士的時間要比歸屬到俄羅斯領土範圍內的時間要長的多。

哥尼斯堡歸屬於俄羅斯也就是1945年8月之後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初期,領土狂魔前蘇聯本色出演,侵佔了大連的與其接壤的東歐土地,從最北面的芬蘭到南方的白俄羅斯,無一倖免,或多或少都被前蘇聯佔去一點土地。


其中這哥尼斯堡也在被前蘇聯佔領的土地裡面,哥尼斯堡的地理位置還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波羅的海東岸的緣故,成為了前蘇聯的一個重要出海口,前蘇聯是很重視這一戰略要地的,之所以在前蘇建解體後,加里寧格勒沒有隨著迴歸,或者說鬧獨立,只有一種解釋前蘇聯做的太決絕。

前蘇聯鑑於加里寧格勒的重要戰略地位,直接對居住其間的德國人實施恐怖統治,完了又實施嚴格的驅逐政策,把德國人一個不剩的趕走,再就是改名字,把哥尼斯堡這個非常西歐化的名字改成加里寧格勒。

最後當然就是駐軍,牢牢地把控著加里寧格勒的歸屬,以前蘇聯在侵佔領土方面的經驗,如何統治加里寧格勒,應該不算是一個太大的問題,而且加里寧格勒對於繼承前蘇聯福澤的俄羅斯來說可謂是意義重大,不管北約等歐洲國家如何挑釁,加里寧格勒一方面可以做反擊的橋頭堡,如果俄羅斯本土受到威脅,則加里寧格勒是深入敵人背後的一把尖刀!


歷史三日談


從地理上看,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與本土其他部分不接壤,中間隔著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而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都已經加入北約和歐盟。所以加里寧格勒處於“孤身入敵營”的境地。

但是,加里寧格勒一直牢牢掌控在俄羅斯的手中,從未有分離出去的擔心。為什麼?

第一,人口結構以俄羅斯族為主。加里寧格勒原本是德國的領土,名為柯尼斯堡。二戰後期,蘇聯佔領了這個地方,並向盟國提出將這個地方劃為蘇聯領土。波茨坦會議上,盟國原則上同意了這一領土變更。1946年,柯尼斯堡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已經去世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在此之後,蘇聯將加里寧格勒的人口進行了大規模置換。戰後倖存的德國居民被強制遷出,而大量俄羅斯族人口被大量遷入。這個地區徹底變成了講俄語的俄國人的土地。根據俄羅斯的人口普查數據,到2010年,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族人口占87.4%,德意志族則只佔0.4%。所以,這個地區從文化、民族等方面看,已經和德國沒有任何關係了。

第二,加里寧格勒戰略地位重要,俄羅斯高度重視、牢牢掌控。如前所述,加里寧格勒深入北約腹地,類似一把尖刀埋在敵人的身體內部;加里寧格勒扼守波羅的海南部,波羅的斯克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沿岸唯一的全年不凍港,也是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駐泊地。所以,俄羅斯高度重視加里寧格勒,不僅和波蘭等國簽署了過境協議,保證這個地區和俄羅斯本部的便捷聯繫,而且在此地部署重兵,防範北約的軍事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加里寧格勒更難以輕易獨立。


布萊克懷特


1989年,隨著波羅的海三國先後宣佈獨立,世界兩大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轟然倒塌,並在1991年徹底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後,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的加里寧格勒,因此成為俄羅斯聯邦孤懸海外的一塊飛地。

加里寧格勒

而且,這塊飛地併入蘇聯領土的時間並不長。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二戰的主要戰勝國之一蘇聯,它的疆域開始大步西進,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蘇聯通過恐嚇、戰爭、條約等諸多手段,先後將芬蘭的卡累利阿、波羅的海三國、波蘭西部地區、外喀爾巴阡等多個地區,高達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吞入腹中,這其中,也包括原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加里寧格勒。

蘇聯西擴的領土

1945年8月,根據波茨坦協定,這塊兒原屬於德國東普魯士的地區,正式成為蘇聯領土。既然是強行吞併而來,蘇聯強大時暫且不說,為何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正值虛弱之際,距俄羅斯400多公里之遠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卻不趁機宣佈獨立呢?


原因也很簡單,這塊兒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飛地,早已經完全俄羅斯化了。蘇聯在吞併之時,就考慮到了統治不穩的問題。因此,在獲得這塊原名為柯尼斯堡的東普魯士北部地區之後,蘇聯就處心積慮的將其全盤俄羅斯化。

為了徹底佔有這塊領土,蘇聯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他們首先將居住於此地的德國原住民被全部驅逐出去,一下子從根本上解決了日後最大的隱患。數百萬德國人因此被驅逐出家園,無家可歸。為了消除當地德國的痕跡,蘇聯人將當地的德式建築全部拆毀,取而代之的是遍地俄式建築。與此同時,蘇聯也遷入了大量俄羅斯人。

蘇聯

這塊土地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這塊原來也由條頓騎士團北方十字軍建立,曾作為普魯士公國的首都和東普魯士首府的柯尼斯堡,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用來紀念逝去的蘇聯最高蘇維埃委員會主席米哈伊爾·加里寧。

因此,雖然加里寧格勒這塊土地原屬於德意志,但卻在蘇聯的種種手段之下,這塊土地除了曾經記錄的歷史,已經被徹底消除了一切德意志的痕跡。它與俄羅斯境內的任何一個城市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因此,在蘇聯解體之後,這塊孤懸海外的飛地,依然堅定地站在俄羅斯一邊,併成為俄羅斯的領土之一。

原德國東普魯士

直到如今,俄羅斯依然享受著當年蘇聯留下來的豐厚遺產,加里寧格勒也是其中之一。這塊位於波羅的海、堅定的站在俄羅斯一邊的戰略重地,成為俄羅斯制衡北約東擴的最有力手段,它也成為俄羅斯在西方名副其實的橋頭堡。


鳶飛九天2018


【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的領土,為何在俄羅斯卻從不鬧獨立?】加里寧格勒作為俄羅斯一塊遠在西歐地區的飛地(領土),可以說是制衡西歐諸國的一顆重要的棋子,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地處波羅的海沿岸,與波蘭、立陶宛相鄰。在蘇聯解體後,這塊地方保歸了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而追究其歷史根源,這塊地方原來可是屬於最普魯士王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正宗的德國發源地,德國很多名人的故鄉都是這裡,如今屬於俄羅斯,德國可算是老窩都丟了。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你們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失敗了呢?

一戰德國失敗,搞出來一個波蘭(復國),割走大批的德國領土。二戰戰敗更厲害,德國東部大部分領土都補償給波蘭,波蘭的東部割讓給蘇聯,同時蘇聯佔領東普魯士地區,也就是加里寧格勒。要問加里寧格勒作為曾經德國領土,今天為何不鬧獨立?

這是因為加里寧格勒地區已經沒有德國人了,早在蘇聯佔領這塊地方之後,就著手驅逐這個地區上居住的德國人,德國人二戰後進行一次大遷徙,不僅蘇聯驅趕德國人,波蘭也一樣,波蘭得到德國補償領土,也驅逐數百萬德國人,趕到現在的德國去。今天加里寧格勒的主要人口都是俄羅斯人,說俄語,俄羅斯民族人口占比達到78%,怎麼可能會鬧獨立,可見蘇聯、波蘭等國這一招絕戶計,確實厲害。

無論是加里寧格勒地區,還是原德國東部地區,都沒有德國人了,所以德國永遠也別想收回這些領土了,一旦失去就永遠失去了。


大正看世界


加里寧格勒的確曾經是德國領土,在德國被稱為東普魯士,是普魯士、也就是德國的“龍興之地”。

東普魯士原本是以德國人為主的區域,在二戰前尚且有超過200萬人的規模。不過,隨著德國在二戰中的擴張,東普魯士的德國人大量被編入伍。1945年,德國被盟軍攻滅,德國本土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東普魯士為蘇聯所單獨佔領。

1946年,蘇聯對東普魯士實行“去德化”改造。由於戰爭的緣故,東普魯士已經一片焦土,大量德國實體痕跡被毀。蘇聯趁機在東普魯士實行俄式風格的重建,並將東普魯士境內幾乎所有德國名字更改為俄羅斯名字,東普魯士被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完成這一系列動作以後,蘇聯正式吞併了加里寧格勒,將其做為蘇聯的一個州。

1947年,即蘇聯吞併加里寧格勒的第二年,蘇聯強行驅趕了加里寧格勒剩餘的所有德國人。而騰出地方的加里寧格勒,則遷移進來共計數十萬的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其中,俄羅斯人佔絕對主體。至此,蘇聯簡單粗暴地將加里寧格勒完成了蘇聯式改造。加里寧格勒成為一個與蘇聯核心區無異的聯邦直管州。

蘇聯解體以後,與加里寧格勒相鄰的波羅的海三國單獨建國,加里寧格勒成為俄羅斯的一塊飛地。不過,由於加里寧格勒主體民族是俄羅斯人,且各方面全部俄羅斯化,加里寧格勒對俄羅斯的向心力一直很強,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的掌控能力也非常強,加里寧格勒不至於脫離出俄羅斯。

此外,由於當年東德、西德的統一之時,兩德是以永遠放棄對加里寧格勒等地區的索要才完成統一的。因此,儘管加里寧格勒屬於俄羅斯,同時該地距德國更近,但德國對加里寧格勒也不敢有任何的想法。

因此,在加里寧格勒內部外部均十分穩固的情況下,加里寧格勒屬於俄羅斯,自然是相當穩定的了。


蘇綻


俄國在加里寧格勒的所為,其實和其在遠東的所為,完全一樣。那就是地留下,人清空。

加里寧格勒,曾是條頓騎士團的首府,曾是普魯士公國的首府,但正是普魯士這個名詞,讓當時的蘇美英三國深為忌憚。1943年,三巨頭在德黑蘭聚首,英國首相丘吉爾就認為德國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背後,普魯士是萬惡之源!美國總統羅斯福則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據說就在這場會議上,三國領導人達成共識:在戰後,德國可以被允許存在,但作為德國一部分的普魯士一定要取締。

而到了戰爭結束之後,盟國便立即實施這一計劃,東普魯士的首府哥尼斯堡及其周邊地區補償給蘇聯,剩餘部分劃給波蘭。而蘇聯人的做法,那就是:地給我留下,人給我滾!

於是,所有能讓人聯想起普魯士的東西都被抹去,地名被更改、人民被驅逐、宮殿被拆毀。更有甚者,在蘇控東普魯士地區,一些普魯士貴族的陵墓都被拆毀和填平。

而且,佔領德國的盟軍管制委員會還頒佈第46號暫行法,宣佈“普魯士國中央政府及附屬各級機關即日起解散”。同日,聯合國管理委員會又頒佈了第47條法令,宣佈“以普魯士為名的國家正式滅亡,並不獲承認”。根據這些法令,德國國內不能有普魯士及其相關地名。


那麼,東普魯士劃歸了蘇聯,東普魯士人又去了何方呢?

只有兩條路供他們選擇,一是打包去西德或東德,而若是西德東德都不收留你,你也不能留在加里寧格勒,而會被送上前往西伯利亞的火車,以很大的概率死在那裡,當然原因可以是疾病,也可以是飢餓,大部分原因則是餓出毛病,再病死。

而騰空的加里寧格勒,而今已經完全是俄羅斯人居住的一個城市,與太平洋西岸的海參崴一樣,昔日的民族、文化,都蕩然無存。

而既然人都沒了,還談什麼分離主義呢?難道加里寧格勒的俄羅斯人,會要求獨立,自己建一個國家,當然不可能!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加里寧格勒曾是德國東普魯士的領土,當時的主要城市是柯尼斯堡,柯尼斯堡及周邊地區在二戰後被割讓給蘇聯,蘇聯將這一地區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從此這一地區成為蘇聯的領土,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加里寧格勒地區。

現在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由於此地遠離俄羅斯本土,是俄羅斯海外的一塊飛地。由於加里寧格勒地處歐洲腹地,因此戰略位置很重要,蘇聯時期波羅的海艦隊司令部曾設置在這裡。近些年,俄羅斯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軍事圍堵、政治孤立,加強在這一地區的軍事防禦,將俄羅斯最先進的S-400導彈防禦系統部署在這裡。

那為什麼加里寧格勒地區從來不鬧獨立呢?

其實這與俄羅斯的民族政策和領土管理方式有關。俄羅斯或蘇聯對於新合併的外國領土一般採取民族驅逐和民族置換的方式加強對當地的管理。蘇聯將德國領土併入以後,將一部分德國人驅逐回盟國佔領區,對於不願意回德國的蘇聯將其遷移到西伯利亞地區,然後將俄羅斯人置換到原來德國的領土上。

所以,現在加里寧格勒地區的居民都是俄羅斯人,已經沒有德國人了,包括使用的語言文字都是俄語,這裡已經與德國沒有任何關係了,所以也沒有人鬧獨立了。


銘蘇先生


加里寧格勒,俄羅斯聯邦共和國最西邊的一個州,這塊地方的歷史淵源可是相當之深。現代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舊地,在德國統一後作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波蘭獨立使得東普魯士地區成為了德國的飛地,之後的二次大戰,德國仍然戰敗,這回是連自己的老家東普魯士也丟了。

德國分裂

蘇聯人要求保持41年6月之前的邊界,割讓德國的領土來補充給被佔領了東部地區的波蘭,至此東普魯士脫離了德國的管轄,這塊地區被一分為二,南部的平原地區被納入波蘭領土,北部的海岸線和首府柯尼斯堡被蘇聯吞併,並更名為件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一景

事實上,在二戰結束,東普魯士被劃歸蘇聯和波蘭的時候,蘇聯人就對德國原住民下達了強制遷徙的指令,成千上萬的德意志人被趕往新確立的德國邊界。隨後大量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俄羅斯人被蘇聯政府遷入這個地區。並且在重建加里寧格勒的時候,有意識的拆掉了幾乎所有的德國式建築,使得這個地方完全被“俄羅斯化”了。這樣一來,無論俄羅斯再怎麼變化,這塊地區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斯拉夫人仍然佔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比率,而且原住民德意志人已經消失在這塊地方了,想要回歸德國是不可能的。

加里寧格勒的蘇軍士兵紀念碑

而且,德國政府的態度也已經確定。在兩德統一的那個時候,在英法美蘇的監督下,新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承諾,德國將不再對除目前兩德合併地區以外的任何土地擁有宣稱權。

據說之前俄羅斯因為經濟原因想出售這塊德國的舊地給德國,也被德國政府拒絕了。因此,目前的加里寧格勒只可能保持現狀,不可能迴歸或是獨立。


軍情解析




因為自二戰勝利後,加里寧格勒劃歸前蘇聯,原有土地上的德國人被迫遷徙回國,隨之而來的是俄羅斯人的遷入,目前俄羅斯人是主體民族,所以不存在獨立的基礎。

加里寧格勒,原名柯尼斯堡,自1255年其便成為條頓騎士團要塞和東普魯士首都,是1944年以前德國最為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在二戰期間隨著納粹德國戰敗,依照《波茨坦公告》劃歸前蘇聯。



在1944年—1945年盟軍大轟炸和蘇軍柯尼斯堡戰役後,這座城市的德式建築損失殆盡,而人口從37萬銳減到12萬。在1946年,柯尼斯堡被更名為加里寧格勒,而在1949年最後一批2萬德國人強制遷徙後,柯尼斯堡被前蘇聯徹底接管。

目前加里寧格勒俄羅斯人佔全部人數的87%,德國人只有0.4%,在民族問題上就不存在根本矛盾。而德國政府因《波茨坦公告》等戰後秩序規劃條文對加里寧格勒也不存在主權擁有問題。再加之前蘇聯/俄羅斯長期將加里寧格勒列為軍事重地,部署重兵。所以此飛地不存在獨立的實際可能。


馬克觀察


俄羅斯高加索地區的部分地方,分離意識比較強,但唯一的飛地,偏安一隅的加里寧格勒州人卻心向祖國,從來不鬧獨立,常年享有寧靜、祥和的氛圍,人民安居樂業,根本原因在於俄羅斯把原居加里寧格勒州的德意志人全部遷走,一個不留,將大量俄俄羅斯族人移民此地,沒過多久,俄羅斯族人就成了這篇土地的主人,對俄羅斯的國家認同高,沒有鬧獨立的任何念想。


一、騰籠換鳥,俄羅斯族成了主體民族

無論是沙俄,還是蘇聯,對新佔領的土地的統治政策,首先就是騰籠換鳥,強制實施人口大遷移,就是將原住民全部趕到俄羅斯的其他地方,並將大量的俄羅斯族人遷移到新佔領的土地,不用過幾天,俄羅斯族人就成了新佔領土地的主體民族,成為當地的主導力量。俄羅斯通過這樣的手段牢牢地掌控新佔領的土地,也就自然不會有鬧獨立,搞分裂的威脅與風險。而被強制遷走的原住民,到陌生的遙遠的地方生存,力量薄弱,也沒有在新居住地鬧分裂的本事,能活下去就萬事大吉了。

加里寧格勒州現有人口大約有100萬,民族構成裡,俄羅斯族佔78.5%,白俄羅斯族佔8.5%,烏克蘭族佔7.2%,立陶宛族佔2.1%、波蘭族佔0.5%、韃靼族、莫爾多瓦族和猶太族佔0.4%,楚瓦什族佔0.3%,阿塞拜疆族佔0.2%,其他少數民族人口占1.5%,卻唯獨沒有原住民德意志族人。因此,凡是俄羅斯族人佔主體的地方,俄羅斯都不用當心鬧獨立。

二、全俄化,消除東普魯士的任何痕跡

為了強化對新佔領土地的統治,蘇聯/俄羅斯採取的另一個政策就是強力推行全俄化——寫俄文,講俄語,住俄羅斯族人,當官的只能是俄羅斯族人……並且必須消除原來的統治者、主體民族的任何痕跡,即使是空氣也得改造,變成俄羅斯的味道。

在加里寧格勒州,東普魯士的任何痕跡早就被俄羅斯人消滅得乾乾淨淨,倖存的德國建築只有修復過的哥尼斯堡大教堂,孤獨地訴說著飄渺的歷史。

三、俄羅斯在加里寧格勒有強大的駐軍

加里寧格勒州位居中歐,是俄羅斯應對北約東擴的的軍事重鎮,在這裡部署了大量的軍隊,以及先進的武器,包括“伊斯坎德爾”導彈,在威懾美歐的同時,客觀上為威懾、壓制了當地的分離勢力,讓他們不敢有非分之想,更沒敢做一些自取滅亡的行動,保障了當地的和平,保衛了國家的主權與團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