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解放軍的輕型高機動部隊是軍改後解放軍輕步兵的一種。軍改後的解放軍合成旅,按照輕重分可以分為重型合成旅(裝備各型主戰坦克和履帶式步兵戰車的部隊),中型合成旅(裝備08步兵戰車車族的部隊,俗稱‘大八輪’部隊)和輕型合成旅。

而按照用途分,則分為兩棲旅,山地步兵,空突步兵和摩托化步兵。其中兩棲旅是屬於重型旅,為了來統一祖國的主要力量。而山地,空突和摩托化都屬於輕型合成旅。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輕型高機動部隊

其中摩托化步兵是還沒有換裝完成的部隊,但是編制上已經是基於新的編制模板的,就等裝備到位了。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傳統的摩托化步兵部隊,步兵只能搭載卡車機動,徒步作戰,重武器全靠卡車牽引。

其實嚴格說起來還有個特戰旅,但是這個是屬於集團軍特戰分隊的管理機構,故不算在內

可以這麼理解:輕高機旅、山地步兵旅和空中突擊旅是輕合成旅的三個亞種,就像輕步兵旅、空降步兵旅和空中突擊步兵旅也是美軍IBCT的三個亞種一樣。

大家最熟悉的輕型高機動部隊,一般俗稱為“猛士旅”。顧名思義主要裝備為東風猛士裝甲車,尤其以裝甲猛士居多。猛士車型號繁多,目前比較常見的是六人型短軸CSK131和十人型長軸CSK141。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六人型短軸版CSK131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長軸版CSK141

由這兩種車型衍生出了龐大的猛士家族,基本上撐起了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框架,還裝備和一些其他部隊。武警和公安等部門也有采購。

雖然猛士車族遍地開花,但是輕型高機動部隊仍然還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最主要的就是缺乏攻堅能力和反坦克能力。

輕型高機動部隊在運用上確實強調不要和敵人硬碰硬,要利用機動靈活的優勢抓住敵人防禦薄弱的環節,捅他們的軟肋。但是萬事不可能都這麼理想化,時刻要最好最壞的打算,要是敵人有準備呢?敵人有堅固工事和坦克裝甲車怎麼辦?這就需要相應的重火力來處理。

要承認,目前輕型高旅在這方面的能力還是很弱的。

首先輕型高旅沒有反坦克導彈,一直到最近才有部隊把紅箭-73安裝到CSK141上,但是就算紅箭-73再怎麼改(目前最新型號紅箭-73D),終究也就到二代反坦克導彈的水平,對付一下裝甲車還行,對付二代改的主戰坦克都比較費力,更何況現在三代坦克遍地跑,哪怕早期三代坦克,加個反應裝甲也能抵擋,紅箭-73唯一的優勢就是便宜了。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炮兵方面,輕型高旅的營炮連要比重型和中型合成旅差一個檔次,其他部隊都是120mm迫榴跑,到輕高機這裡由於底盤承載力有限,只能用PCP001型82mm速射迫擊炮。雖然射速快,但不管是威力還是射程都不夠用,甚至某種程度上,這都算不上炮兵。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而旅炮營情況稍好,用的是09型卡車炮和卡車版模塊化122mm火箭炮,火力上倒是沒拉下,但是另加了一款底盤,對維護構成了壓力。

防空就更別說了,還用著便攜式防空導彈和牽引式的PG99雙35mm高炮頂著呢。

這些問題想要解決,實現“全猛士旅”,主要問題就是要解決猛士底盤的承重不足問題,東風就直接新搞了一個三代猛士的6X6卡車底盤。有二門和四門兩種型號。官方的話叫單排型號和雙排型號。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單排型號,就是隻有駕駛和副駕駛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雙排型號,後面還有一排,可以再坐三個人

兩款車底盤基本一致,就是車廂不同,載重有所區別,單排載重4150kg,雙排3650kg,這個載重量已經可以扛起96式122mm加榴炮了(3200KG)。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筆者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拍攝的單排版數據,型號為CTL182,載重4150KG,寫明瞭可承載火炮,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

可能有人問問啥要搞個雙排的?因為還要搭載炮組成員啊

有了這個底盤,猛士終於能扛起更重的武器了,也有網友曾經盤到過以此為底盤的122mm加榴炮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前不久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了《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在“走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專題展區”中,展示了新一代陸地作戰裝備的模型組,其中就有“猛士122毫米榴彈炮”、“猛士122毫米火箭炮”和“猛士版紅箭-10反坦克導彈”的模型,這讓我們對輕型高機動作戰部隊配屬炮兵裝備的疑惑頓時豁然開朗。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猛士版紅箭-10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猛士版122mm火箭炮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猛士版122mm加榴炮

猛士版122mm加榴炮,也就是上面網友拍到的那個,在模型之前曾經一度被認為是120mm迫榴跑,120mm迫榴跑是另一款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這個是120mm迫榴跑,制退器比較特別,是方形的。

另外還有一款雙聯裝紅箭11反坦克導彈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解放軍輕型高機動部隊的最後幾塊拼圖,全“猛士”旅初見端倪

兩發短間隔連射,第一法帶著串聯戰鬥部的去破甲,第二發破甲彈擊穿主裝甲,妥妥的奪命二連擊

這樣一下子完全體的輕型高機動部隊,也就是“全猛士旅”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基本還是裝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的長短軸兩款裝甲猛士

營火力連反坦克武器則是雙聯紅箭-11作為反坦克導彈取代原來的紅箭-73(目前紅箭-11已經大規模鋪開生產,很可能一口氣直接取代紅箭-73和紅箭-8)

營炮連就是猛士版120mm迫榴炮了,一個連6門~8門(這個真不確定)

旅炮營則是三個連122mm加榴炮+一個連122mm火箭炮+一個連紅箭-10反坦克導彈。

全部都是猛士車族,後勤維護方便

這個編制除了沒有坦克連/戰車連(也就是直射管身火炮),編制上已經和重型旅和中型旅基本相同了,具備了相當程度的炮兵火力和反坦克能力。

現在還剩下個問題就是防空是不是也搞個自行高炮什麼的,這個就拭目以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