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什麼爭議一直不斷?

小荷剪影詩如畫


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之所以一直爭議不斷,主要是很多好事者的刻意抹黑!

他們看不到楊振寧先生對世界科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比如楊先生不僅在1957年憑藉發現宇稱不守恆而與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且,在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和場論方面共取得了14項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尤其是他在規範場論方面的成就,被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譽為是可以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玻爾等發現的量子力學齊名的20世紀三大物理學發現!而只是不斷的質疑楊先生為什麼當年不回國!但是,這個問題,在1970年代楊先生回國被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時,周總理就認為楊先生不回國,對國家更有利!事實也證明,後來楊先生在科大少年班、我國學者訪美留學、中國高等教育和科學技術發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至於關於楊先生的婚姻生活!則更不應該進行評頭論足!要知道婚姻自由是受憲法保護的!而凡是拿這方面事情來攻擊楊先生的人,也可以說都是道德和素質有問題的人!也和以前給別人亂扣帽子和刻意抹黑別人的人一樣!都必須予以堅決打擊!

總之,楊先生作為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80多歲高齡的情況下,仍然在為中國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事業持續貢獻自己力量的情況下!我們理應對他要有足夠多的尊重!理應對他進行保護,理應對惡意攻擊謾罵者進行打擊!


地震博士



以前,楊振寧是美籍華人,但他在2017年恢復了中國國籍,所以現在可以說,楊振寧是當今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是在世界上貢獻最大的中國科學家。

關於楊振寧的學術成就,我在網絡上也科普多次,他擁有13項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他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的世界級貢獻。簡單來說,楊先生是當今在世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是有史以來排名前15的物理學家,與費曼、朗道奠定20世紀物理學的白銀時代,是繼愛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後物理學最卓越的設計師,他是華人驕子中的驕子,他的偉大是歷史級別的偉大。

那麼,這麼偉大的科學家,近些年網絡上確實有一些爭議,其實這些網絡爭議並不涉及他偉大的學術成果,還是當年拒絕回國的歷史舊賬。大家知道,楊振寧的安徽老鄉兼留美同學鄧稼先,可是以身許國,為我國國防事業貢獻了全部,深受國人愛戴,對比來看,楊振寧一直留守美國,直到近些年才回國,定居清華大學,尤其是在82歲高齡時候,娶28歲的翁帆為妻,儘管是明媒正娶,這仍然讓一些網友藉此汙名化楊振寧。


震長


楊先生之所以引起不少爭議,有以下三個事情也許可以折射出一二。

1.在諾貝爾獎金的領獎順序上,楊當年臨時提議自己先上臺領獎,打亂了既定的程序。李先生做出了妥協。結果呢?後來大家開始有了心結,因為在獲獎論文中李是第一作者,按照署名順序應該是李先上臺領獎。結果被楊臨時改動這個歷史性畫面,確實讓李先生越想越不是滋味。加上這個物理實驗是李叫自己的朋友與同事做的,李可能覺得自己的貢獻大於楊——這個具體怎麼樣也許可以參考趙天池教授寫的書。現在這些問題在科學界還在討論中,真相也許已經快被歷史的塵土淹沒。

2.在規範場論的物理評價上。楊米理論本身是一個數學遊戲,但後來在希格斯機制的幫助下卻變得重要,物理上的重要性沒問題。但這個理論借鑑了外耳與克萊因等人的思想,原創性上也許存在一定的折扣,所以至今沒有得諾貝爾獎?

3.反對中國巨型對撞機的建設。這個事情楊先生堅持他的觀點,在社會輿論也引起了爭議。


瀟軒


人們對楊振寧的爭議無非就集中在所謂的道德上

其實這也不對,楊振寧道德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集中在楊振寧該不該是儒家思想的聖人呢?

我們一談起楊振寧,幾乎會自動忽略掉楊老的物理學成就,每個人提起楊老的軼事都可評論一番。

對楊振寧的批評主要是對比錢學森和鄧稼先的事蹟。得出的理由便是:楊振寧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依舊停留美國,而在晚年的時候卻回國養老,這確實激發了一部分民眾對楊振寧的不滿。


但這裡面存在了一個認知誤區

其實物理學在最近一個世紀已經很細分了,大家都知道楊振寧是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可是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具體的研究領域是什麼?在民眾眼裡,物理學家都應該會造原子彈,其實這忽略了理論和實踐物理學家的區別。

楊振寧專攻的研究領域是粒子物理學,而且從事的是理論研究。他的主要成就是為粒子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這就是楊米爾斯理論。


而鄧稼先是妥妥的核物理學家。新中國建立以後,迫切需要發展國防的人才,這一方面體現在導彈和核武器方面,而錢學森和鄧稼先都是相關領域的行家。我們這時候迫切需要實踐物理學家,而理論物理家的研究成果反倒是長期性的,這時候要求楊老回國,不但給中國幫不了什麼大忙,反倒讓世界損失一個物理天才。我認為讓楊振寧轉行實踐物理學,是對理論物理學的一種巨大損失。

其實楊振寧留著美國,可以繼續科研,研究成果是全人類的,中國人自然可以共享。現在楊老回國了,在美國做的成就卻沒有花國人的錢,反倒晚年為中國做了貢獻,咱們應該偷著樂吧!

還有人把目光聚集在楊振寧和翁帆的爺孫戀上,企圖從道德上批判楊老

其實翁帆女士最有發言權。人家都沒有說什麼二話,你們這些噴子就閉嘴吧! 這件事,只要當事人沒有訴諸於第三方,咱們都沒有權利肆意批判別人!

楊振寧在道德上是沒有問題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能你認為這種“過”就是當初沒有回國,和晚年娶了翁帆。但是這些依舊阻止不了楊振寧成為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


科學認識論


前一陣讀了《楊振寧文集》,現在根據我的瞭解說一說。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先生是我國早期著名的數學家。中國老一輩的知識分子都是很愛國的,畢竟那時候外患不斷,國家窮弱,知識分子想用自己的學識使國家富強起來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楊武之先生,著名數學家。用今天的話說楊振寧就是個學二代。

楊振寧先生是1957年得的諾貝爾物理獎,隨後的1962年楊武之先生在日貝瓦與楊振寧見面,雖然沒有把楊振寧勸回來,但楊武之的話還是對楊先生造成了很大觸動。

想來這麼一位愛國的老人,對自己的兒子後來(1964)加入外籍是會耿耿於懷的。

當然,我們站在楊振寧先生的角度考慮,二戰剛剛結束的二三十年是物理學發展史上的白銀年代,同時也是冷戰的高潮,他在獲得諾貝爾獎後加入美籍是非常有利於他繼續從事基礎研究工作的。

不能否認,楊振寧先生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對物理學最重要的貢獻——規範場論——甚至不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工作。可以說楊振寧沒有選擇在那個年代回國,繼續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作對他個人是最有利的。

楊振寧先生的另外一個特點是敢於直言,在學術觀點上,他不看好弦理論,不看好重型加速器得罪了很多圈內人,同時也引發了很多爭議。

楊先生雖然是做基礎科學研究的,但他的思路很開闊,知道國家在不發達的時候應該重點投入有應用背景的新物理研究,所以他一直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呼籲年輕人重視做凝聚態物理,比如現在很熱的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就是在楊振寧的影響下由高能物理轉投凝聚態理論的。

但楊振寧爭議最大的還不是以上這些事,他爭議最大的是以下三件事:

李政道和楊振寧在一起工作。

一、與李政道的交惡:李政道比楊振寧小一些,也是非常有才華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們因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分享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這個獎也是日後交惡的開始。李政道顯然認為自己在這項研究中更關鍵,而楊振寧則認為他更資深。這最終導致兩人在學術上分手,再也不合作做研究了。兩個人的恩師吳大猷先生曾試圖說和,但於事無補。

這裡我不想做誰是誰非的評價,但這個事件必將成為未來科學史研究中的一個重大話題。

二、楊振寧在原配杜致禮女士去世(2003)後,轉年(2004)就娶了年輕的翁帆女士,這可能是楊先生爭議最大的一件事了。這裡我也拒絕作出任何更進一步的評價。

楊振寧回清華做了不少實事,包括給學生講過大學物理課。

三、楊振寧在晚年回清華創立了高等研究中心,並最終在2015年放棄美國國籍,恢復了中國國籍。楊先生創立的清華高研中心非常厲害,最近嶄露頭角的祁曉亮等新銳研究者就是高研中心培養的博士。

楊先生是物理學史中殿堂級的人物,他很有可能是還活著物理學家中對物理學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從這個角度,我們更需要多瞭解楊先生對物理學的貢獻,而擱置我們暫時無法理解的爭議。


物理思維


1+1明明等於2,有人非要說等於3,這種情況不叫爭議。題主沒有說楊振寧的“爭議”具體指的是什麼,不過配了一張楊翁的合影。楊振寧身上的確有著一些爭議,不過很多人拿楊振寧再婚說事,那不是爭議,那是有人惡.意攻擊。

楊振寧涉及到的比較大的話題包括使他和李政道獲得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到底誰的貢獻大?他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該不該得到諾貝爾獎?楊振寧晚年回國到底是不是愛國?



楊振寧和李政道是因宇稱不守恆一起站在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上,這讓億萬中國人為之振奮。他倆也是因宇稱不守恆而關係破裂。他們關係的破裂是物理學的一大遺憾,為了更多的學子不會失望,他們曾有約定不對外說出原因。很多大腕曾試圖調解,無果。很多科技史工作者也試圖還原真相,至今也沒有確切的結果,也許這將永遠會是一個懸案。14年前楊翁訂婚的消息傳出後,有人搬出楊振寧李政道的關係破裂,說是楊振寧剽竊了李政道的成果。一個科技史工作者幾十年來都沒有釐清的懸案,網.絡.噴.子的一張嘴就能定性成是楊振寧剽竊的,這是惡意詆譭。



楊振寧的非阿貝爾規範場是偉大的成就,遠超使他拿到諾貝爾獎的宇稱不守恆,足以和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提並論,可是至今沒有得諾貝爾獎。有很多人討論這項成就為何沒有得到諾貝爾獎,說法有很多,有人說是米爾斯早已去世;有人說是因為幾乎相同的東西早已有人做過,但是沒發表;也有人說楊-米爾斯方程最初就是一個數學框架,需要別人打的補丁才能用,打補丁的已經得到了諾貝爾獎。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說明規範場理論的確是偉大的,不得諾貝爾獎是比較反常的,所以才有了這麼多的討論。



至於網絡上一些噴子綁架楊振寧說他年輕的時候不回國,老了才回國,說楊振寧這是不愛.國。這種說法是荒謬可笑的。回到國家就能報效祖國嗎?五十年代楊振寧的岳父還被關押,楊振寧能回國嗎?楊振寧在70年代率先訪華後,直接促使了一大批青年學子赴美留學,其中的很多如今成為了院士等傑出人才。如果楊振寧在70年代定居中國,不會有這麼多學子赴美留學,留在國內不一定是最好的愛國方式。

楊振寧如今定居中國已十多年,這十多年來楊振寧一直沒有停止工作。楊振寧當初赴美考取的是庚子賠款留學項目,出國就是為了報國,為了開.啟.民.智。今天,民.智.未開的人還在罵著為開啟.民.智一直在付出的楊振寧。詆譭謾罵不是爭議,是惡意攻擊。


刁博


楊振寧是誰?

回答一: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楊-米爾斯理論、宇稱不守恆,在1957年獲諾貝爾獎。

吃瓜群眾:聽不懂,跟我有什麼關係?

回答二:老牛吃嫩草的那個。

吃瓜群眾:這個敗類!Balabalabala……此除省略十萬字。

所以你說為什麼他爭議不斷?因為身為一個名人,他身上夾雜了很多特質,但是偏偏普通群眾能插上幾句嘴的就只有一個老娶少妻,那就難怪他名聲不好了。

——你不噴他,吹牛侃大山的時候怎麼能顯得你懂這個人?


SilentTurbine


物理學家楊振寧,九旬老人不老翁。

物理學上有貢獻,獲得諾獎而馳名。

諾獎還有李政道,不料楊翁卻搶功。

年愈八旬仍風流,娶得翁女正妙齡!

八二老翁配二八,老牛嫩草啃不動。

公序良俗他不顧,輿論一片指責聲!

小翁攜得老翁走,猶如孫女伴爺行!


無奈125387125


我知道楊振寧先生為什麼引起爭議,也看了之前的應答和評論。我覺得,作為業內人士,應該替楊先生回應那些沒道理的攻擊。

李政道楊振寧共同完成了很多優秀的研究工作,包括因預言宇稱不守恆共享諾貝爾獎。後來二人關係破裂,對誰的貢獻更大各有說法。作為晚輩,不好對孰是孰非發表評論。我只想說,二人合作超過十年,共同發表了三十多篇論文,如果一個人不需要另一人,這種合作早就破裂了。合作的時候,兩個人有不同意見很正常。但關係破裂後,這些不愉快會被放大。無論怎樣,李和楊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

有人因此就對李楊一褒一貶,這是不對的。有人說自李楊分手後,楊再也沒有重要的工作。實際上,除了和李的合作,楊振寧還擁有Yang-Baxter方程,Yang-Mills場論這樣重要的貢獻。特別是後者,自然界的四大相互作用,三個(強弱電)都歸入了楊先生的理論框架,第四個引力相互作用歸入同樣具有局域對稱性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可見其重要性。有人曾請李先生評價Yang-Mills場論,李先生一瞪眼:“當然是偉大的工作”。雖然兩人再不往來,李先生也不改科學家實事求是的態度。

如果搞一個戰後全世界物理學家的排名,楊振寧不進前三也至少是前五,活著的物理學家中,恐怕只有溫伯格能和他相提並論。

不過,楊振寧很早就喪失了對自己本行的興趣,李政道則終生不改對物理的熱愛。我上大學的時候,楊先生來學校作報告時跟我們講:你們別搞物理了,要搞物理也別搞粒子物理。不過我還是去學了粒子物理,並有幸通過李先生的項目到美國進入了溫伯格的研究小組,後來還有幸得到李先生的親自提點。雖然現在我承認楊先生說的對,我也並不後悔當年的選擇。

有人拿楊振寧跟他的好友鄧稼先比較,指責楊先生當年沒有回國效力,而是“給美國人幹活”。卻不知1971年楊振寧回國時跟中央要求見鄧稼先,才把正在文革中被批鬥的鄧解救出來。而對於Yang-Mills場論,鄧稼先也贊為“可與牛頓定律相提並論”。將他們兩人一褒一貶,辜負了這兩位同鄉同學的友誼。在這個中美關係剛剛解凍時候,楊振寧抓住時機成為第一個回國訪問的華人科學家並受到了周恩來的接見,回美后四次公開演講宣傳新中國的成就。鄧稼先造原子彈,楊振寧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促進中美關係,兩位好朋友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為改變中國的國際環境做出了貢獻。

從60年代末,楊振寧就開始投入社會活動。參加保釣運動並發表演說,成為美國華人領袖為華人說話。促進中美關係為中國宣傳。90年代初我的一位朋友在石溪分校楊振寧身邊工作,告訴我每一次跟他聊天他都會談到中國。楊振寧李政道和錢學森鄧稼先一樣,都是偉大的愛國者。楊選擇晚年落葉歸根很自然。

然而網上竟然有人說他“老了就到中國混吃混喝”,這簡直太惡毒了。且不說楊先生在美國生活無憂,且不說僅僅是他的到來就給了清華很大的幫助,他倡導創立的清華高等研究院,還幫助請回了姚期智那樣的高人,這是對國家多大的貢獻!況且聽說他以90高齡,還給本科生講課。

好吧,他娶了翁帆,這是他引起爭議的原因。但無論你怎麼評價這件事,這是一樁兩廂情願的婚姻。齊白石一生N次婚姻,93歲時還想娶一位22歲的美女,在網上被當做勵志故事講。張藝謀同時染指四個女人生下七個孩子,媒體炒了兩天再也沒人提這件事。今天這個社會上,老富人們娶個年輕女子甚至三妻四妾的多了去了,也沒人抱怨。為什麼對一位對中國和全人類有過大貢獻的科學家不能寬容一些,那麼多的攻擊汙衊嘲諷呢?

還是這個社會戾氣太重,找了一個他們認為已經沒用的人欺負。


物理學博士


科學界對楊振寧是沒有爭議的,畢竟楊振寧的科研成果可以稱得上是當世第一 ,對楊振寧的爭議主要還是楊振寧的生活和道德方面,但是這些所謂的“爭議”普遍都站不住腳,更像是網絡噴子的行為。

對楊振寧的爭議無非就是年輕時不回國效力,老來娶了翁帆並且把國籍改回中國。就因為這兩點,楊振寧在網絡空間中一直被很多人抨擊和摸黑,但是這些抨擊和摸黑的原因本身就有問題。

首先第一點,楊振寧沒有在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馬上回來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楊振寧搞的是基礎物理,基礎物理需要的研究環境當時的中國是不具備的,楊振寧回到中國反而是限制他的發展,再者基礎科學是服務全人類的,不會像導彈原子彈一樣被少數國家壟斷,所以楊振寧的科研成果可以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被全人類所利用。

楊振寧第一任妻子是杜致禮,杜致禮的父親是國民黨杜聿明,被譽為“中國的愛因斯坦”的束星北在青島掃了十幾年廁所,要知道束星北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的老師,所以楊振寧不回來反而更好。

關於楊振寧的另一個爭議點就是他娶了翁帆,但是這種事情並不違反法律,雙方也都是你情我願不存在強迫,無非就是年齡懸殊太大而不被部分人接受而已。

楊振寧回國以後為我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做出來很大的貢獻,還引進了一大批國際一流科學家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