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文 | 小粥

大家買房子最關心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價格,有人說是配套,有人說是升值潛力......但是呢很多人都會恰恰忘記了,買房子最重要的是房子質量要好,否則就容易成為了“大傻個”。

現在很多人都會被其他的影響因素所做有想法,但是要我說,房子是用來住的, 最應該考慮日後的居住舒適性。所以當你已經選待了幾個小區後,應該去判斷該小區房源到底好不好,而如何才能選擇一個最佳的房源呢?就有小粥給大家答疑解惑!

今天小粥就聊聊五大細節鎖定最佳房源的方法:

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 細節一:戶型決定一切

很多人為了價格而選擇一些不太適宜的戶型,其實從居住的角度來說是不合理的。選擇戶型是一個剛需族重點需要考慮的因素。

雖然目前市場上的戶型相似度越來越高,但是對於剛需購房族來說,需要考慮的戶型只要滿足兩點就足夠了:

①考慮是否要全明,這樣有利益整個房間的通透性。

②考慮是否是南北通透,根據中國的季風特點和地理位置,南北通透是最適宜的方位。

如果能夠滿足上面兩點就是不錯的戶型,而其他的所謂的東南向、入戶玄關、明廚明衛、多功能空間佈局等等,其實都只是錦上添花,剛需族更需要的是實際的核心。

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 細節二:開間與進深

戶型之後,就是房子具體的開間和進深問題,這都會影響到房子採光問題,如果不合理的開間和進深比例不合適的話,那麼就可能會導致屋內比較暗的問題。

而在目前,剛需族可以瞭解一下,在房地產市場上的進深開間比的黃金比例是6:4,一般來說,進深是越來越小,開間越來越大。但是這是適當的, 如果開間特別大的話,房間會成為長條形,直接造成了面積浪費。

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 細節三:通體淨高問題

誰都不想抬頭就頂到了天花板,房子的淨高也直接影響到了居住的舒適性。淨高不易過高,但是也不宜過低,過高的話,房子內顯得過於空曠,但是過低的話也會覺得非常的壓抑。當然,開發商為了賺到更多的錢,肯定不會讓淨高過高,所以買房的時候一定要地方層高不夠的問題。

小粥支招給大家,在購房的時候一定要跟置業顧問確認好淨高是多少,包括合同中一定要表明了,如果這個樓盤有現房,就能夠去實體樓裡測試一下。

同時需要注意的一個常識問題:淨高不是層高,層高指的是上樓板到下樓面之間的距離,包括了樓板的厚度,而淨高是指層高減去樓板的厚度,因此淨高要小於層高的。

按照《國家住宅設計規範》,普通住宅層高不宜高於2.8米,臥室、起居室的室內淨高不應低於2.4米

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 細節四:防止被“偷”公攤

對於公攤面積大家可能就比較瞭解了 ,買房的時候需要關注一下公攤面積的佔比,如果公攤民機佔比過高的話,這就意味著得房率低的問題,實際使用面積就會少很多。一般來說,高層住宅的公攤面積佔比會在20-25%之間,如果超過了四分之一的公攤,除非價格特別優惠,不然的就不要考慮。

最近很多開發商都會用各種理由擴大公攤民機,特別是高層的,還在考慮的話,一定要去仔細注意下。算好買房賬在下手。

買房選房源就看這5點細節,其他說的再好也不要信,剛需記住就行

  • 細節五:看贈送面積有沒有“貓膩”

開發商為了讓自己的房子賣的更好, 一般都會有存在贈送面積的情況。現在,很多的相關部門對於贈送面積都會有自己的明確規定,之前所謂的入戶花園基本上都已經不存在了,現在贈送面積一般都是指陽臺、露臺之類的。如果是凸陽臺, 那就是算面積贈送一半,計算的時候那塊面積少算一半,而如果是凹陽臺,那就不再贈送面積內,還是按正常面積計算。

作為一個不是“專業人士”的剛需去買房,你需要考慮的就是把這五點因素計算進去,這樣就能夠滿足您對於小區房源好不好進行判斷了。買房不難,難得是有心人,買房不差,差的就是心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