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通寶」精品鑑賞及18年拍賣成交記錄!

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錢徑2.2-2.6釐米,重2-4克。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為滿文鑄造錢局名,如泉、源、蘇、河、廣等。嘉慶通寶鑄於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因為當時社會政治比較穩定,經濟發展平穩,商品交換、貨幣經濟也非常發達,因此嘉慶一朝的錢幣鑄造得大都很規整,錢型厚重,文字美觀大方,而且鑄量極大,存世非常豐富。製作工藝相當精緻,不亞於乾隆時代。鑄於清嘉慶年間,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列穿左右。銅質精良,鑄工精美,保存完好,包漿自然,品相極佳,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

「嘉慶通寶」精品鑑賞及18年拍賣成交記錄!


近年來隨著民俗文化的興起,鑄造精美、花樣繁複的通寶越來越受到藏家青睞,市場行情甚至已超過正用品。嘉慶通寶以精湛的工藝、豐富的表現內容、極強的藝術觀賞性都體現了我國嘉慶年間普通勞動人民的智慧。此嘉慶通寶保存完好,無論材質、錢文均很精美,其升值潛力不容小覷。

「嘉慶通寶」精品鑑賞及18年拍賣成交記錄!


鑑定要點

嘉慶通寶雕母及某些地方局的母錢均十分稀貴,製作工藝相當精緻,不亞於乾隆時代,凡雕母上粗線條的刀痕都修飾乾淨,母錢的肉質呈細紗地狀,極為平整,字口十分清晰。嘉慶通寶背天下太平宮錢有大小几式,特大型厚肉版的較稀罕,常見多鑄工不精,字口內流銅甚多,其母錢存世約二三品。有人以母錢翻造偽品,對錢幣市場危害極大,此種偽品往往有新的銼痕及做上去的褐色包漿。又嘉慶通寶寶直局折二型錢也有水平極高的偽品,惟背面的滿文略有失真,可以識別。


「嘉慶通寶」精品鑑賞及18年拍賣成交記錄!

古代的花錢,有一少部分來源於宮廷,這部分花錢被人們稱之為宮錢。宮錢的使用源於唐代,到了清代,宮錢的發展達到了鼎盛。當時宮錢是用官爐鑄造,主要用於皇宮的節日慶典裝飾,每年臘月負責鑄造宮錢的部門都要把一批精鑄的宮錢送入皇宮,作為宮燈的錢墜。我們在2013年見到的清代宮錢,一般正面是年號,背面是天下太平、八卦圖、或者吉語等等。在這些宮錢中,正面是年號,背面是八卦圖的上樑錢是最為典型的一種。宮錢與民間花錢的最大區別在於,宮錢使用的銅質是精黃銅,而且製作也非常精緻。

「嘉慶通寶」精品鑑賞及18年拍賣成交記錄!

嘉慶時出現了一些楷書錢文,如嘉慶萬壽楷書大錢,有光背及背巨星二式,可能是西南地區所鑄。按清初以來的制錢不講究書法,但嘉慶寶黔局小平卻有一種楷書錢文,寫得清秀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嘉慶錢背還出現了草書錢文,如嘉慶通寶背桂桂、康康、壽壽,均是右楷左草,估計也屬宮錢性質。

另有嘉慶通寶背滿漢文桂寬緣折二型錢,鑄工甚精,真品存世不多,其母錢則僅見一枚。桂雖是廣西省簡稱,但看此錢製作還出於中央戶部,據傳與上述嘉慶背桂桂等錢均懸掛於後妃寢宮之中,以寓早生貴子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